一种AGV顶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6956发布日期:2019-10-22 21:49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AGV顶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AGV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AGV顶升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AGV近年来在国内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作为搬运物料所使用的AGV为主,在AGV上装载顶升机构,使AGV可以顶升货架从而实现搬运货物的功能,其顶升机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不仅要满足载重的需求,还要尽可能的减小车体体积,从而减少空间的占用,而现有的AGV顶升机构多使用大直径的中空丝杆或液压装置来实现顶升功能,伺服电机通过多次传动带动丝杆抬升,其安装复杂,成本高,空间利用率低,后期维护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提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AGV顶升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AGV顶升机构,包括顶升安装板、伺服电机固定板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固定板的底端,伺服电机固定板顶部的外沿均等安装有多个圆柱支撑,多个圆柱支撑的顶端共同支撑安装有顶升板,伺服电机固定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中心齿轮,中心齿轮通过轴承穿过伺服电机固定板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中心齿轮的外侧啮合有三个传动齿轮,每个传动齿轮的轴心处均通过胀紧套安装有滚珠丝杆,且滚珠丝杆的底端分别穿过伺服电机固定板和顶升安装板,滚珠丝杆与顶升安装板之间通过丝杆螺母固定连接,伺服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编码器。

进一步的,三个所述传动齿轮按照等腰三角形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螺母均通过螺钉安装在顶升安装板的顶部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编码器与伺服电机同轴联接,且伺服电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且编码器为光电编码器。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预留安装孔。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滚珠丝杆与电机固定板之间均通过轴承旋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AGV顶升机构,通过利用齿轮及丝杆实现AGV的顶升功能,通过伺服电机直连中心齿轮,中心齿轮啮合传动齿轮,从而实现丝杆的竖直运动进而带动顶升装置进行竖直方向运动,实现顶升货架的功能,降低顶升机构体积,增加空间利用率,同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AGV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AGV顶升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AGV顶升机构安装在AGV后的主视图。

图中:1、伺服电机;2、编码器;3、顶升安装板;4、伺服电机固定板;5、顶升板;6、中心齿轮;7、传动齿轮;8、胀紧套;9、圆柱支撑;10、滚珠丝杆;11、丝杆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AGV顶升机构,包括顶升安装板3、伺服电机固定板4和伺服电机1,伺服电机1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固定板4的底端,伺服电机固定板4用于承上启下的作用,伺服电机固定板4顶部的外沿均等安装有多个圆柱支撑9,多个圆柱支撑9的顶端共同支撑安装有顶升板5,伺服电机固定板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中心齿轮6,中心齿轮6通过轴承穿过伺服电机固定板4与伺服电机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中心齿轮6的外侧啮合有三个传动齿轮7,每个传动齿轮7的轴心处均通过胀紧套8安装有滚珠丝杆10,用于通过旋转上升,从而带动顶升机构进行上升顶起货架,且滚珠丝杆10的底端分别穿过伺服电机固定板4和顶升安装板3,滚珠丝杆10与顶升安装板3之间通过丝杆螺母11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编码器2,用于测量伺服电机1转角及转速。

其中,三个传动齿轮7按照等腰三角形排布,更加节省空间。

其中,丝杆螺母11均通过螺钉安装在顶升安装板3的顶部表面,用于丝杆螺母11的固定。

其中,编码器2与伺服电机1同轴联接,且伺服电机1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得到电能的提供,且编码器2为光电编码器。

其中,顶升安装板3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预留安装孔,用于顶升机构安装在AGV上。

其中,每个滚珠丝杆10与电机固定板4之间均通过轴承旋接固定,实现滚珠丝杆10在转动时电机固定板4不会发生相对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AGV顶升机构,具体工作时,首先打开伺服电机1,伺服电机1输出轴会带动中心齿轮6转动,因此与中心齿轮6相啮合的三个传动齿轮7也随之转动,安装在传动齿轮7轴心处的滚珠丝杆10就会在竖直方向进行旋转上升,从而带动整个顶升机构上升顶起货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