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导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3757发布日期:2019-11-27 18:0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导纱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导纱器。



背景技术:

在纺织过程中,纱线首先经过纱架引导再通过整经机绕设在辊筒上形成纱线辊筒。纱架包括并排设置的放纱架和导纱架,放纱架用于放置纱筒,导纱架用于将放置在纱架上纱筒的纱线引导至整经机。目前目前纱架中采用较多的零件是导纱器,现有的导纱器具有以下缺陷:使得纱线在加工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摩擦力、阻力,容易产生静电,磨损纱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纱线前进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实现最小静电和最小阻力的新型导纱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导纱器,包括基座、陶瓷导纱部件,基座上具有用于固定安装陶瓷导纱部件的孔位;所述陶瓷导纱部件包括u型主体、弯钩状封口部,以及由u型主体和弯钩状封口部围合形成、供纱线穿过的圆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导纱器,其中,所述基座由金属材料经过激光切割,折弯加工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导纱器,其中,所述基座上具有6-7个孔位。

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导纱器,其中,所述孔位呈斜向上的u型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导纱器,其中,所述u型主体的外围中间具有一圈与u型孔对应的凹槽,所述陶瓷导纱部件通过该凹槽卡接在u型孔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导纱器,其中,所述弯钩状封口部的宽度小于u型主体。

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导纱器,其中,所述弯钩状封口部由下而上由宽变窄,底端具有宽部,顶端具有窄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导纱器,其中,所述u型主体、弯钩状封口部一体成型。

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导纱器,其中,还包括装配支撑梁,所述基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装配支撑梁上,所述装配支撑梁通过固定在纱架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导纱器,其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螺丝,螺母。

本案的有益效果:本案的新型导纱器,当纱线进入导纱器后,导纱器由于为陶瓷产品,体积很小,导致纱线和陶瓷的接触面很小,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纱线前进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实现最小静电和最小阻力;在新型导纱器的作用下,使纱线在前进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最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新型导纱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新型导纱器中的陶瓷导纱部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新型导纱器70,主要用于纱架中,包括基座71、陶瓷导纱部件72,基座71上具有用于固定安装陶瓷导纱部件72的孔位711;所述陶瓷导纱部件72包括u型主体721、弯钩状封口部722,以及由u型主体721和弯钩状封口部722围合形成、供纱线穿过的圆孔723。

本案的新型导纱器70,当纱线进入导纱器70后,导纱器70由于为陶瓷产品,体积很小,导致纱线和陶瓷的接触面很小,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纱线前进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实现最小静电和最小阻力;在新型导纱器70的作用下,使纱线在前进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最小。

基座71由金属材料经过激光切割,折弯加工而成。

基座71上具有6-7个孔位711,可以安装6-7个陶瓷导纱部件72。

孔位711呈斜向上的u型孔。

u型主体721的外围中间具有一圈与u型孔对应的凹槽7211,所述陶瓷导纱部件72通过该凹槽7211卡接在u型孔上。卡接是以可拆卸的方式,也就是说陶瓷导纱部件72可以随时更换,连接也比较可靠。

弯钩状封口部722的宽度小于u型主体721。使得纱线容易滑下直接扣入圆孔723,起到了导向作用。

弯钩状封口部722由下而上由宽变窄,底端具有宽部7221,顶端具有窄部7222。使得纱线从弯钩状封口部722宽部7221向窄部7222的位置滑下直接扣入圆孔723,起到了比较好、进一步的导向作用。

u型主体721、弯钩状封口部722一体成型,形成陶瓷导纱部件72,结构可靠。

还包括装配支撑梁73,所述基座71通过紧固件90固定在装配支撑梁73上,所述装配支撑梁73通过固定在纱架上。紧固件90包括螺丝,螺母。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