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油储存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3646发布日期:2019-05-21 20:3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椰子油储存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油储存领域中的椰子油储存罐。



背景技术:

椰子油是我们日常食物中,唯一由中链脂肪酸组成的油脂,中链脂肪分子比其他食物的长链脂肪分子小,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食疗椰子油的消化无需动用人体胰消化酶系统,对身体的酶和荷尔蒙系统施加很小的压力,椰子油因其众多的优点而逐步的被大众喜欢。

常规的椰子油制作方式有物理挤压法,通过物理加压将椰子中的油液挤压出来,挤压后的油液需要通过储存罐进行储存放置,现有技术中的储存罐包括罐体和设置于罐体底部的由平板制成的罐底。现有技术中发现,椰子油在储存罐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物理挤压而产生的椰渣会沉淀在罐底,由于罐底是平整的,因此对于沉淀于罐底的椰渣很难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底沉淀的椰渣容易清理的椰子油储存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椰子油储存罐, 包括罐体,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罐底,还包括支腿,罐体固定于所述支腿上,所述罐底为由多圈由上至下顺次相接的螺旋管片制成,各圈螺旋管片一起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螺旋管片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瓦片状,相邻两圈螺旋管片中位置靠上的螺旋管片的下侧沿与位置靠下的螺旋管片的上侧沿相接,位置最靠下的螺旋管片上设置有排渣口。

各圈螺旋管片的厚度由螺旋管片的中部到上下两侧逐渐变薄。

相邻两圈螺旋管片的连接处外侧形成螺旋状沟槽,螺旋状沟槽中焊接有螺旋加强筋。

罐体或罐底设置有朝向最上侧的螺旋管片喷水的喷管。

喷管设置于罐底上侧的罐体上,喷管倾斜布置,喷管的尾端连接有清洗水管,清洗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椰子油储存于储存罐中,椰子油中的椰子渣会沉淀在螺旋管片的内侧,当需要对罐底清洗时,通过向螺旋管片内喷水,水流沿着螺旋管片一圈一圈的向下移动,从而将螺旋管片内侧的椰渣沿着螺旋管片一圈一圈的充走直至从排渣口排出,使用螺旋管片组成的罐底后,椰渣都会沉淀在螺旋管片内侧的槽中,因此很容易对椰渣进气冲洗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包括三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支腿2,支腿2上端固定有圆筒形结构的罐体12,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罐底,罐底为由多圈由上至下顺次相接的螺旋管片3制成,螺旋管片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瓦片状,各螺旋管片一起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相邻两圈螺旋管片中位置靠上的螺旋管片的下侧沿14与位置靠下的螺旋管片的上侧沿15焊接相连,位置最靠下的螺旋管片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8,排渣口8处设置有排渣管7,排渣管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封板16,封板16上焊接有与罐底内侧相通的排油管6,排油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5,排油管的末端设置有管牙。罐体的侧面设置有液位计1。

在本实施例中,各螺旋管片3的截面厚度由螺旋管片的中部到上下两侧逐渐变薄,这样螺旋管片的上侧沿和下侧沿上基本不会沉淀椰渣,椰渣会完全的沉淀到螺旋管片内侧的沟槽13中。相邻两圈螺旋管片的连接处外侧形成螺旋状沟槽,螺旋状沟槽中焊接固定有螺旋加强筋4。罐底上侧的罐体上设置有倾斜布置的喷管9,喷管9的喷口朝向位置最靠上的螺旋管片的上端,喷管的尾端连接有清洗水管10,清洗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11。

在正常储油时,第一开关阀关闭,封板将排渣口处封堵,椰子油可以在椰子油储存罐中储存,当需要将椰子油运输走时,通过管箍在排油管末端的管牙上连接软管,打开第一开关阀将椰子油排出。当需要对罐底沉淀的椰渣进行冲洗时,拆掉封板,通过清洗水管和喷管向最上侧的螺旋管片的上端喷水,水液沿着各螺旋管片螺旋状向下流动,从而将螺旋管片内侧的椰渣给冲走,螺旋管片形成河道,可以实现椰渣的轻松冲刷,罐底的清理较为简单。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螺旋管片也可以是整体等厚结构;喷管还可以设置于罐底上,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喷管,此时需要对椰渣清洗时,可以向罐体内送入一个喷水管,通过喷水管直接朝向螺旋管片喷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