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0416发布日期:2020-02-21 19:3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存储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中转工件的料仓。



背景技术:

在产品加工时,不适于连续加工的工序之间会存在一些半成品;例如某些加热工序后需待冷却后才使用,还有一些是为了方便加工位置设置的方便性或者出于质量检测等方便的考虑。现有技术中,料仓往往是用到有人工的生产线,难以适用于自动生产线,若设置复杂运动的机器人取料运输,成本十分高昂。采用传统的机械手夹持,则需要料仓具备一定的产品定位能力和自动输送能力。而对于料仓本身,又需要一定的储料能力单个位置或者方向的储料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料仓,解决了料仓的存料和自动送料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料仓,包括安装台、转动连接在安装台上的转动盘和转动盘上均匀设置的若干置料盘,还包括若干驱动转动盘转动的动力装置和限制转动盘转动的挡块,所述挡块沿转动盘径向滑动连接在安装台上;所述转动盘圆周上设有与挡块靠近时配合的凸起;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转动盘底部与转动盘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和环形凹槽内与凹槽内壁挤压接触的动力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若干置料盘放料,并利用置料盘随转动盘转动,达到依次送料定位的目的;利用动力轮与环形凹槽的挤压接触,使动力轮旋转带动转动盘转动,摩擦传动而非刚性传动,配合转动盘上设置的凸起,使其在受到挡块阻挡时动力轮可与凹槽内壁相互滑动,实现对转动盘的转动控制;进而实现对产品的自动输送、定位。本实用新型采用动力轮摩擦传动,可通过挡块阻挡停止,只需控制挡块的位置移动控制就可以实现控制,无需设置复杂电路,对设备要求也低,相应的设备成本可控制在较低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转动盘底部传动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环形凹槽与动力轮配合原理图;

图4为多根限位杆限制不规则工件水平移动示意图。

其中,安装台1、转动盘2、凸起3、置料盘4、限位杆5、挡块6、环形凹槽7、动力轮8、摩擦环9、支撑块10、气缸11、固定块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料仓,包括安装台1、转动连接在安装台1上的转动盘2和转动盘2上均匀设置的若干置料盘4,还包括若干驱动转动盘2转动的动力装置和限制转动盘2转动的挡块6,所述挡块6沿转动盘2径向滑动连接在安装台1上;所述转动盘2圆周上设有与挡块6靠近时配合的凸起3;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转动盘2底部与转动盘2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7和环形凹槽7内与凹槽内壁挤压接触的动力轮8。

如上述方案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旋转盘上设置置料盘4,通过旋转切换的方式达到存料的自动切换进料,进而实现存料后的自动输送定位;采用动力轮8和环形凹槽7摩擦传动的方式,转动盘2在不受阻挡时可随之转动,受阻挡时可停止,环形凹槽7与动力轮8之间相互滑动,转动盘2静止而动力轮8继续转动;便可通过控制挡块6的位置,实现对转动盘2转动的位置;进而实现料仓存料的自动输送定位;将原本需要复杂程序或者高精度设备达到对转动位置控制转变为对挡块6的直线位置的大概控制,降低了控制难度和控制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台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2,所述挡块6与固定块12通过燕尾槽沿转动盘2径向滑动连接并在气缸11的带动下滑动,所述气缸11的伸缩频率与工件的取用频率相同。所述挡块6与固定块12滑动连接再通过气缸11推动或者拉回与凸起3配合,达到“阻拦”和“放行”的效果,只需设置气缸11的推动挡块6的节拍与物料的取用节拍相同即可,方便且成本低廉,挡块6不直接固定在气缸11端部,而是通过燕尾槽与固定块12配合,固定块12代替气缸11活塞杆受径向力,保证气缸11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置料盘4上设有限制工件水平活动的限位杆5。对于中间设有通孔的盘状工件,可通过设置一根与中间通孔配合的限位杆5来对盘状工件进行叠放。对于不规则的较薄的工件,则可通过多根限位杆5对其外表面进行限制,限位杆5之间间隔设置供机械手夹持工件。对于立体形状复杂,不适于堆叠放置的,则适于采用相适应的夹具进行定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产品的实际形状和机械手的夹持位置自行设定。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轮8包括与转动轴和转动轴外套设的弹性的摩擦环9,所述环形凹槽7内壁与摩擦环9挤压配合实现传动。摩擦环9可采用橡胶类的材料,这样既能保证动力轮8与环形凹槽7内壁持续有一定压力,又不会影响到动力轮8与环形凹槽7内壁的相对转动,同时橡胶的摩擦力较为合适。

进一步的,所述置料盘4可拆卸的固定在转动盘2上,所述转动盘2的周向上均匀设有若干定位孔以适应不同置料盘4。不同产品的置料盘4可能会有不同,可拆卸设置,料仓可适用多种产品。而由于产品大小也不尽相同,因此转动盘2上设置多组定位孔以达到更好的空间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3可拆卸的固定在转动盘2的边缘,所述凸起3均匀设置且数量与置料盘4相同;所述转动盘2上设若干有方便调节凸起3位置的定位孔。凸起3的可拆卸设置,使其数量可以调整,以便于配合置料盘4的更换,进而适用产品的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轮8有多个且在环形凹槽7内均匀设置,所述动力轮8之间设有支撑转动盘2并与转动盘2滑动连接的支撑块10。设置多个动力轮8,可以降低每个动力轮8与环形凹槽7之间的挤压力,使动力轮8在与环形凹槽7发生相对转动时,摩擦力较小,对材料要求也小。而支持撑块给予转动盘2竖直方向的支撑,支撑块10上部与环形凹槽7底部配合且均光滑设置;也可以在环形凹槽7底部设置方便滑动的滚珠或者滚轮达到降低摩擦的作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