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装接粉状货物的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1241发布日期:2020-01-21 22:5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装接粉状货物的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装接粉状货物的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接卸粉状货物多数通过将货物放进散货漏斗,车辆在散货漏斗下方接料来实现货物装车转运。粉状货物冲击车厢会出现大量的扬尘,现有的主要防尘措施是在场地设置防尘网、水幕墙、喷淋、漏斗安装负压或喷淋等四种措施,效果都不显著。防尘网、水幕墙、负压或喷淋四种措施,只能部分抑制粉尘扩散;漏斗设置负压或喷淋造价昂贵,喷淋还会造成接卸场地泥泞。新加坡港口使用的负压漏斗单价在百万美元以上,国内使用的负压防尘漏斗单价都在数十万元以上,且有使用成本(消耗电费、滤网、空压机维护等)。负压漏斗的本质是将含粉尘空气吸收到集尘袋,经过过滤排除空气,收集粉尘。主要不足有三点:一是不可能做到全部粉尘被吸收;粉尘收集会做成二次污染;消耗电力、滤袋(高气压易损耗)、空压机维护成本。

另外专利号为201821189443.x,名称为一种用于粉状货物卸料的防尘装置专利中公开的防尘装置中,虽然防尘效果好,但是其不适合长车使用,货车在装货时不能移动,只能定点装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防尘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汽车装接粉状货物的防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装接粉状货物的防尘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卸料漏斗,卸料漏斗的下方设置为接货区,所述支撑架为四根立柱,四根立柱的上端与卸料漏斗的四个角固定相连,四根立柱的下部设有加固横撑,其特点是:

在卸料漏斗的两侧设有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轨道,轨道上通过轨道轮悬挂有与车厢上口配合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设有防尘罩本体和牵引防尘罩本体升降的牵引机构;

防尘罩本体设有上下贯通的框架体和套设在框架体上的滤布;所述框架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通过数根长链条相连;

所述滤布设有包裹框架体四周的侧面滤布以及设在框架体顶面的顶面滤布,顶面滤布为风琴式滤布,顶面滤布的两侧通过滑轮滑动固定在上框架上,在顶面滤布上设有与卸料漏斗对接的进料口;所述侧面滤布其上部与上框架相连下部与下框架相连;

在侧面滤布的下底边上连有向下延伸、绷在车厢外的裙边滤布。

所述轨道轮为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通过电机驱动使其在轨道上移动的轨道轮。

使用风琴式顶面可以使防尘罩和卸料漏斗之间实现软连接,防尘罩随着车厢沿着轨道滑动的时候,风琴式顶面可以根据拉力的大小自动折叠伸缩,使防尘罩始终与卸料漏斗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防尘罩为长方体形,防尘罩的上框架和下框架均为由金属型材焊接构成的长方形结构,下框架略小于车厢上口尺寸。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裙边滤布的下边沿上设有配重杆,所述配重杆为金属杆。由于裙边滤布上部固定在下框架上,下框架和裙边滤布的上口尺寸均略小于车厢上口尺寸,在配重杆的重力作用下,裙边滤布紧贴在车厢上口周围,达到车厢上口与防尘罩下边沿密封对接,防止粉尘泄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分别装在上框架四个边上的卷扬机,每个卷扬机均通过牵引绳与裙边滤布的配重杆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下框架每边的两端分别连有一根拉绳,处于同侧的两根拉绳的另一端与该侧牵引绳与配重杆相接处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每相对设置的两个卷扬机的牵引端距离大于车厢上口的尺寸,牵引绳与配重杆相连处受斜向外的拉力。当牵引绳牵引下框架上下移动时,裙边滤布下沿受斜向外侧力作用而向四周展开,避免车厢拉扯裙边滤布。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上述长链条分别设在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四个角上。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每根轨道上装有两组轨道轮,所述轨道的长度略大于车厢的长度和两组轨道轮轮距之和。防尘罩下框架落在车厢上口内,车厢移动时带动防尘罩水平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每个轨道轮中设有四个轮体,四个轮体每两个同轴设置,轨道轮上装有驱动其中一组轮体的电机驱动机构。使用电机驱动机构驱使防尘罩在汽车驶离后复位到原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轨道轮将防尘罩吊装在卸料漏斗上的轨道上,防尘罩原始位置是指货车车厢最前部接料时车厢上口位置,当货车驶入接料区,停放在防尘罩的原始位置后,卷扬机通过牵引绳将防尘罩的下框架放下与车厢上口内侧对接,裙边滤布则在配重杆的重力作用下绷在车厢外,这样卸料漏斗、防尘罩和车厢就构成了一个封闭空间。接料时,车厢开始从其最前方依次向后接装物料,在车厢的移动过程中,防尘罩在轨道上同步移动,同时风琴式顶面滤布随着车厢的移动而适时的伸缩移动,使其进料口始终与卸料漏斗对接。完工后,通过卷扬机使防尘罩的下部四个面同时上升,随后轨道轮电机驱动机构和卷扬机开关联动操作,使防尘罩沿着轨道后退至原始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防尘罩将卸料漏斗和车厢相接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车厢在接料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轨道和风琴式滤布的配合作业,使不同类型的车厢都能够接货,同时使防尘罩始终与车厢对接,不会出现滑脱或遮盖不全的问题,从而实现防尘效果好,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收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防尘罩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本装置是一种汽车装接粉状货物的防尘装置,参照附图1-4所示,

包括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卸料漏斗1,所述支撑架为四根立柱,四根立柱的上端与卸料漏斗1的四个角固定相连,四根立柱的下部设有加固横撑,卸料漏斗1的下方设置为接货区,货车的车厢可以移动进入接货区。

在卸料漏斗1的两侧设有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轨道2,每根轨道2上装有两组轨道轮6,每个轨道轮6中设有四个轮体,四个轮体每两个同轴设置,轨道轮6上装有驱动其中一组轮体的电机驱动机构。所述轨道2的长度略大于车厢的长度和两组轨道轮6轮距之和。轨道2上通过轨道轮6悬挂有与车厢上口配合的长方体形防尘罩,防尘罩上端与卸料漏斗1相接,从而使卸料漏斗1、防尘罩和车厢就构成了一个封闭空间。

防尘罩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防尘罩设有防尘罩本体和牵引防尘罩本体升降的牵引机构。防尘罩本体设有上下贯通的框架体和套设在框架体上的滤布,滤布为抑尘滤布。所述框架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框架9和下框架8,上框架9和下框架8的四个角之间通过长链条5相连。使用长链条5可以使防尘罩本体能够收缩,同时又能够加强滤布的强度。所述滤布设有包裹框架体四周的侧面滤布10以及设在框架体顶面的顶面滤布3。顶面滤布3为风琴式滤布,顶面滤布3的两侧通过滑轮滑动固定在上框架9上,在顶面滤布3上设有与卸料漏斗1对接的进料口。所述侧面滤布10其上部与上框架9相连下部与下框架8相连。

所述上框架9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其长度方向上的两根金属型材为槽钢,两端金属型材为方管。两根槽钢相向设置构成风琴式顶面滤布3的滑槽,上述轨道轮6可以固定在槽钢上表面上,风琴式顶面滤布3两侧的滑轮固定在滑槽中。使用风琴式顶面滤布3可以使防尘罩和卸料漏斗1之间实现软连接,防尘罩随着车厢沿着轨道2滑动的时候,通过风琴式顶面滤布3在滑槽中移动伸缩,风琴式顶面滤布3可以根据防尘罩位移的大小自动折叠伸缩,使卸料漏斗1与上罩体的进料口一直保持对接。

所述下框架8由方管焊接构成的长方形结构,下框架8略小于车厢上口尺寸,使其处于车厢内。防尘罩下落时,下框架8正好落在车厢的上口处,车厢可以带动防尘罩水平移动。

在侧面滤布10的下底边上连有向下延伸、绷在车厢外的裙边滤布4。所述裙边滤布4的下边沿上设有配重杆12,所述配重杆12为金属杆。使用配重可以使裙边滤布4在配重杆12的重力作用下,紧贴在车厢上口,达到车厢上口与防尘罩下边沿密封对接,防止粉尘泄漏。

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分别装在上框架9四个边中部的卷扬机,每个卷扬机均通过牵引绳与裙边滤布4的配重杆12中部相连。在下框架8每边的两端分别连有一根拉绳11,处于同侧的两根拉绳11的另一端与该侧牵引绳7与配重杆12相接处相连,使用拉绳11可以防止裙边受力太大被拉坏。每相对面设置的两个卷扬机的牵引端距离略大于车厢上口的尺寸,牵引绳7与配重杆12相连处受斜向外的拉力。当牵引绳7牵引下框架8上下移动时,裙边滤布4下沿受斜向外侧力作用而向四周展开,避免车厢拉扯裙边滤布4。

正常状态下,防尘罩本体是被拉升收起来的,收起时,卷扬机启动收卷牵引绳7,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拉起裙边滤布4,然后在牵引绳7和拉绳11的共同作用下再拉起下框架8和整个防尘罩本体。放下时,通过松牵引绳7即可将下框架8和滤布放下。

本装置通过轨道轮6将防尘罩吊装在卸料漏斗1上的轨道2上并收拢,防尘罩原始位置是指货车车厢最前部接料时车厢上口位置。开始工作时,当货车驶入接料区,停放在防尘罩的原始位置后。卷扬机通过牵引绳7将防尘罩的下框架8放下与车厢上口内侧对接,然后裙边滤布4及其配重杆12继续向下移动,由于下框架8尺寸小于车厢上口尺寸,每相对面设置的两个卷扬机的牵引端距离略大于车厢上口的尺寸,裙边滤布4则向外伸展在配重杆12的重力作用下绷在车厢外,这样卸料漏斗1、防尘罩和车厢就构成了一个封闭空间。接料时,车厢开始从其最前方依次向后接装物料,在车厢的移动过程中,防尘罩在轨道2上同步移动,同时风琴式顶面滤布3随着车厢的移动而适时的伸缩移动,使其进料口始终与卸料漏斗1对接。完工后,通过卷扬机使防尘罩的下部四个面同时上升,随后轨道轮电机驱动机构和卷扬机开关联动操作,使防尘罩沿着轨道2后退至原始位置,在防尘罩原始位置处轨道2上装有光电限位开关,可以控制防尘罩沿着轨道2后退的位置。

本装置适合长车、短车等不同类型的车厢使用,同时防尘罩始终与车厢对接,不会出现滑脱或遮盖不全的问题,从而实现防尘效果好,使用简单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