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气综合控制柜侧板铆接的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2779发布日期:2019-12-31 14:54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气综合控制柜侧板铆接的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气综合控制柜侧板铆接的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气综合控制柜101的装配工序是在组装线102上完成的,在组装线102上布置有许多支撑托辊103,用于支撑电气综合控制柜101。在对电气综合控制柜的侧板104进行铆接时,需要工人站在组装线上相邻两个托辊(例如托辊103a、103b)之间才能完成。此种铆接方式由于不便于工人进行操作,从而导致侧板104的铆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电气综合控制柜侧板铆接的旋转装置,以提高电气综合控制柜侧板铆接的效率,方便工人进行铆接操作。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气综合控制柜侧板铆接的旋转装置,包括:

方形的底板和支撑板,支撑板位于底板的上方;

在底板的表面上安装多个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的万向球;

在底板的中部安装有旋转套;

在支撑板的中部安装有向下伸入到旋转套内的旋转轴;

在支撑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对应边部分别安装一个垂直于支撑板表面的辊安装板;

在两个辊安装板的对应位置设有辊槽;

在两个辊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多个辊,且每个辊端部的辊轴分别伸入对应辊槽内。

优选地,在底板的一长边的一个边角处设有销孔;在该长边的另一边角设有缓冲挡块;

在支撑板的一短边的两个边角位置分别设有一销孔;

其中,支撑板上的销孔与底板上的对应销孔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优选地,缓冲挡块为l形挡块,其中缓冲挡块的一侧安装于底板上,另一侧设有缓冲垫。

优选地,底板的下表面四个边角位置均设有螺栓调节垫脚。

优选地,旋转装置安装于电气综合控制柜的相邻两段组装线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述及了一种可应用于电气综合控制柜组装的旋转装置,其中,旋转装置安装于相邻两段组装线之间,当电气综合控制柜移动至旋转装置上方时,旋转支撑板使其相对于底板发生90度旋转,此时,电气综合控制柜的侧板旋转至朝向组装线的某一侧,工作人员只需要在组装线的某一侧部即可实现对侧板的铆接,操作方便,利于提高铆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气综合控制柜侧板铆接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电气综合控制柜侧板铆接的旋转装置(0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电气综合控制柜侧板铆接的旋转装置(90度)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电气综合控制柜侧板铆接的旋转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6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电气综合控制柜侧板铆接的旋转装置(0°)的使用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电气综合控制柜侧板铆接的旋转装置(90°)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底板,2-支撑板,3-万向球,4-旋转套,5-旋转轴,6-侧板,7-辊安装板,8-辊槽,9-辊,10a、10b、11a、11b-销孔,12a、12b-销轴,13-缓冲挡块;

14-缓冲垫,15-螺栓调节垫脚,16-电气综合控制柜,17-组装线,18-旋转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2至图6所示,一种用于电气综合控制柜侧板铆接的旋转装置,包括底板1和支撑板2,其中,底板1和支撑板2例如均采用方形板。

在安装时,支撑板2位于底板1上方,在底板1的表面上安装有多个万向球3(牛眼)。

通过万向球3可以实现底板1对支撑板2的支撑。

此外,为了实现支撑板2相对于底板1的旋转,还进行了如下设计:

在底板1的中部安装有旋转套4。

在支撑板2的中部安装有向下伸入到旋转套4内的旋转轴5。

通过旋转套4和旋转轴5配合,利于实现支撑板2相对于底板1的旋转。

旋转的目的在于,改变支撑板2上放置的电气综合控制柜方向,使得侧板6朝外(即侧板6朝向组装线17的一侧,以便于工人对侧板进行铆接)。

在支撑板2上设有两个辊安装板7,其中两个辊安装板7均沿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伸展,每个辊安装板7分别对应支撑板2的一个长边边部,且垂直于支撑板2表面。

辊安装板7可以通过螺栓安装于支撑板2上,还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在两个辊安装板7的对应位置设有辊槽8。

例如在其中一个辊安装板7上设有10-20个辊槽8,则在另一个辊安装板7的对应位置也设有相同数量的辊槽8,辊槽8例如为u形。

在两个辊安装板7之间安装有多个辊9,各个辊9均为无动力托辊。

每个辊9的两个端部的辊轴分别伸入对应辊槽8内。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电气综合控制柜,在(侧板铆接完成后)旋转装置上移动方便。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保证支撑板2与底板1的锁紧效果,还进行了如下设计:

在底板1的一长边1a的一个边角处设有销孔,例如销孔10a、10b。

在支撑板2的一短边2a的两个边角位置分别设有一销孔,例如销孔11a、11b。

当底板1与支撑板2的方向一致时,如图2所示,此时销孔10a与销孔11a通过销轴12a实现锁紧。当支撑板2旋转90度后,销孔10b与销孔11b对应。

此时,通过同时插入销孔10b和销孔11b内的销轴12b实现锁紧。

本实施例有效解决了底板1与支撑板2在平行或垂直状态下的锁紧的技术问题。

另外,在底板1的长边1a的另一边角设有缓冲挡块13。缓冲挡块13的作用在于,当支撑板2相对于底板1旋转90度时,实现支撑板2的缓冲和限位。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缓冲挡块13为l形挡块,其中:

缓冲挡块13的一侧13a通过螺栓安装于底板1上,另一侧13b设有缓冲垫14。

优选地,缓冲垫14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

当然,在底板1的下表面四个边角位置均设有螺栓调节垫脚,例如螺栓调节垫脚15。通过这些垫脚可以实现底板1的高度和水平度调整。

如图7和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旋转装置的使用状态。

其中,旋转装置18安装于电气综合控制柜16的相邻两段组装线17之间。

当需要对侧板6进行铆接时,将支撑板2旋转至与底板1呈90度状态,然后通过销轴实现支撑板2与底板1之间的锁紧,工人进行侧板铆接操作,如图8所示。

当侧板铆接完成后,取下销轴,将支撑板2旋转至与底板1平行状态,然后将销轴插入支撑板2与底板1的对应销孔内,实现锁紧,将电气综合控制柜16转移至下道工序。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