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枕式包装线中枕式包装袋的自动补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5462发布日期:2020-03-31 16:37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枕式包装线中枕式包装袋的自动补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补袋机构,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枕式包装线中枕式包装袋的自动补袋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于药品的枕式自动包装生产线中,经常需要连续、紧密、无空缺的输送整理好的侧立药袋至生产线后端进行分组包装。但现有的设备往往在生产线中由于药袋重量不标准或者包装不合格等原因对其进行个别剔除,导致后期整理输送时出现药袋空缺不连续的情况,最终使分组包装的药袋组因数量不足被整租剔除,从而使剔除下来的药袋组不仅量大并且还需要手工装盒,以至增加很多的工作量,需要付出大量人工完成手工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并为此提供一种用于枕式包装线中枕式包装袋的自动补袋机构。该机构的应用可以将输送线中缺失药袋的药袋组取出并拆分补给后面的缺失药袋组,从而减少药袋组的剔除量和人工装盒的工作量,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枕式包装线中枕式包装袋的自动补袋机构,包括并行安装的主输送带和补袋输送带,所述的主输送带和补袋输送带上分别设置有均匀排列的输送槽;所述的主输送带上设置有刮袋工位,所述的补袋输送带上设置有补袋工位,所述的主输送带与补袋输送带之间设置有均匀排列且其槽口中心和所述输送槽的槽口中心对齐的过渡槽;

所述的刮袋工位包括刮袋气缸,所述刮袋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刮袋连接件,所述刮袋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平行设置的刮袋导向轴,所述的刮袋连接件上连接刮袋刮板;

所述的补袋工位包括补袋气缸,所述补袋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补袋连接件,所述补袋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平行设置的补袋导向轴,两根所述的补袋导向轴之间安装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单个补袋气缸,若干个所述单个补袋气缸的活塞杆分别连接单个补袋刮板,所述单个补袋刮板的中心与所述输送槽的槽口中心对齐。

所述的刮袋工位和补袋工位分别对应于一个完整的药袋组长度,且沿输送方向看,所述的补袋工位位于所述刮袋工位的下位,两个工位的间距为一个刮袋组的整数倍。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其有益效果在于:

(1)可以在包装输送线上检测到缺失药袋并将缺失药袋的药袋组在线取出,然后拆分补给后面的缺失药袋组,从而避免后期整理输送时的不连续情况。

(2)由于效果(1)的存在,不仅有效的减少了被剔除的药袋组,而且减少了人工装盒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3)由于效果(1)、(2)的存在,保证了枕式自动包装生产线中连续、紧密、无空缺的输送整理以及生产线后端的分组包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刮袋终止位和补袋等待位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刮袋等待位,补袋终止位的右视图。

图中标记:1-刮袋刮板,2-刮袋连接件3-刮袋导向轴,4-刮袋气缸,5-补袋连接件,6-补袋导向轴,7-补袋气缸,8-单个补袋气缸,9-单个补袋刮板,10-输送槽,11-补袋输送带,12-过渡槽,13-主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容易被清楚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本实用新型用于枕式包装线中枕式包装袋的自动补袋机构,包括并行安装的主输送带13和补袋输送带11,所述的主输送带13和补袋输送带11上分别设置有均匀排列的输送槽10,所述的主输送带13上设置有刮袋工位,所述的补袋输送带11上设置有补袋工位,所述的主输送带13与补袋输送带11之间设置有均匀排列且其槽口中心和所述输送槽10的槽口中心对齐的过渡槽12;

所述的刮袋工位包括一个提供刮袋动力的刮袋气缸4,所述刮袋气缸4的活塞杆连接刮袋连接件2,所述刮袋连接件2的两端分别安装平行设置的刮袋导向轴3,所述的刮袋连接件2上连接刮袋刮板1;

所述的补袋工位包括一个提供补袋动力的补袋气缸7,所述补袋气缸7的活塞杆连接补袋连接件5,所述补袋连接件5的两端分别安装平行设置的补袋导向轴6,两根所述的补袋导向轴6之间安装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单个补袋气缸8,若干个所述单个补袋气缸8的活塞杆分别连接单个补袋刮板9,所述单个补袋刮板9的中心与所述输送槽10的槽口中心对齐。

所述的刮袋工位和补袋工位分别对应于一个完整的药袋组长度(即:一次完整刮袋能够刮走药袋所需的长度),且沿输送方向看,所述的补袋工位位于所述刮袋工位的下位,两个工位的间距为一个刮袋组的整数倍。

所述刮袋刮板1的初始位在所述主输送带13沿输送方向的左侧(参见图3中刮袋刮板1的位置),此时,所述刮袋气缸4的活塞处于收缩状态,且其下沿与所述主输送带13上输送槽10的上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不会对所述主输送带13上的药袋产生影响。当所述的刮袋气缸4伸出时,刮袋刮板1能将所述主输送带13上此工位的药袋顺利刮走;

所述单个补袋刮板9的初始位在所述补袋输送带11沿输送方向的右侧(参见图3中补袋刮板9的位置),此时,所述的补袋气缸7收缩,所有的单个补袋气缸8均处于收缩状态,且其下沿与所述补袋输送带11上输送槽10的上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保证在此状态下,即使所述的补袋气缸7运动,也不会对所述补袋输送带11和主输送带13上处于此工位的药袋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运行过程中,所述的主输送带13做间歇式运动,若设定一个药袋组的药袋数量为40个,则从左至右按1-40进行编号,编号的目的是便于检测出缺失药袋的所在位置。

以下说明其工作原理说明:

(1)当所述的主输送带13上有被检测出药袋数量不足的药袋组时,第一组残缺药袋组到达刮袋工位,所述的刮袋气缸4带动所述的刮袋连接件2和刮袋刮板1沿刮袋导向轴3向补袋输送带11的方向运动,同时所述的刮袋刮板1将此残缺药袋组沿所述的输送槽10和过渡槽12刮入补袋输送带11;

(2)所述刮袋气缸4的活塞收回并带动所述的刮袋连接件2和刮袋刮板1沿刮袋导向轴3后退至初始位,等待下次刮袋;

(3)所述的补袋输送带11接受第一组残缺药袋组之后,立即向补袋工位运动至此残缺药袋组与补袋工位对齐,此时,补袋工位处于等待补袋的初始位,残缺药袋组变为补袋药袋组;

(4)当所述的主输送带13上检测出第二组残缺药袋组时,系统自动计算补袋药袋组能否将第二组残缺药袋组的残缺位置补齐。例如:补袋药袋组缺失的药袋编号为2、3、4,第二组残缺药袋组的缺失药袋编号为3、4、5,则需要补袋药袋组在所述补袋输送带11的带动下向编号1的方向整体移动2个药袋的位置,即将补袋药袋组的5、6、7号药袋与第二组残缺药袋组在到达所述主输送带13上的补袋工位时的空缺3、4、5号药袋位置重合,同时,与补袋工位相对应的第3、4、5号单个单个补袋气缸8的活塞伸出,带动此3个单个补袋刮板9下移(单个补袋气缸8和单个补袋刮板9不对所述补袋输送带11上的药袋位置进行调整);

(5)当第二组残缺药袋组随所述主输送带13运动到达补袋工位所对应的位置时,所述的补袋气缸7伸出,带动所述补袋连接板5及与其连接的所有单个补袋气缸8沿补袋导向轴6运动,将补袋药袋组的5、6、4号三个药袋刮至所述主输送带13上第二组药袋组空缺的3、4、5号位置,将第二组残缺药袋组补齐;

(6)完成补袋任务的第3、4、5号单个补袋气缸8的活塞收回并提起相应的单个补袋刮板9,所述的补袋气缸7收缩并带动补袋连接件5以及所有单个补袋气缸8和所有单个补袋气缸9沿补袋导向轴6返回初始位,等待下一次补袋。

(7)如此多次完成补袋工作后,补袋药袋组中的剩余药袋将不足以补充下一个需要补充的残缺药袋组时,系统则将下一个需要补充的残缺药袋组定义为第一个残缺药袋组,重复以上的动作,而上一组补袋药袋组中剩余的药袋将被所述的补袋输送带11剔除掉,进入手工装盒流程。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缺陷与不足,将其用于枕式包装线中枕式包装袋的整个生产过程,不仅可以大大的降低缺失药袋组的剔除量,而且还可以大幅度减少人工工作量。

以上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示意性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各个部分的形位设置及相关细节均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发生某些改变,而其他人员在其启示下也可能做出相似设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宗旨,所有显而易见的改变及其相似设计,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