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板、集装箱和厢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4052发布日期:2020-06-12 14:0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板、集装箱和厢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集装箱生产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板、集装箱和厢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板为了能够应用于集装箱,地板的沿地板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远大于沿宽度方向的尺寸。因此,为了保证地板的支撑强度,地板通常由多层单板沿地板的厚度方向叠加复合而成,地板的沿地板的长度方向的抗弯强度大于地板的沿地板的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但是,地板的原材料多为小径级速生材或橡胶木,纵向整幅单板占比小,因此纵向单板采用小幅面搭接单板代替整幅单板,搭接成本高,地板厚度和强度不均匀。

如图1所示,现有的集装箱的底架的中部设有中梁11,地板采用双排纵向安装,地板10的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纵向抗弯强度大于地板10的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横向抗弯强度。中梁11的上表面高于底横梁12的上表面,因此,地板10的与中梁11相对应的边缘的搭接处的下表面设有榫槽。但地板设置有榫槽会也导致地板的强度下降。且随着热带大径级硬木的资源已经枯竭,速生材使用量的增大,纵向整幅单板越来越少。因此,纵向单板采用小幅面搭接单板代替整幅单板,搭接成本高,地板厚度和强度不均匀。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地板、集装箱和厢体,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板,所述地板包括沿所述地板的厚度方向由上至下布置的面层、芯层和底层,所述芯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层和至少一个第二层,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和至少一个第二层沿所述地板的所述厚度方向排布,所述第一层的纹理方向与所述地板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所述第二层的纹理方向与所述地板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大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板,至少一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大于至少一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增强了地板的沿地板的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地板的沿地板的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大于地板的沿地板的长度方向的抗弯强度,保证了地板的厚度和强度均匀,成本下降。

可选地,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沿所述地板的所述厚度方向交错布置。由此提高地板的整体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层由整幅单板形成或者由多个单板形成,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层由整幅单板形成或者由多个单板形成。这样,保证了地板的厚度和强度均匀,成本下降。

可选地,所述面层和/或所述底层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由此使得地板具有较强的防水等耐候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底架和多个上述的地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包括底架和地板,至少一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大于至少一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增强了地板的沿地板的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地板的沿地板的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大于地板的沿地板的长度方向的抗弯强度,保证了地板的厚度和强度均匀,成本下降。

可选地,多个所述地板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排布在所述底架上。由此使得所述地板沿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为一个整体,地板铺装于两个底侧梁之间,不需要与另一块地板拼接,本实用新型的底架上不设置有中梁,提高了地板与底架之间的密封性能,并减少了成本,保证地板厚度和强度均匀。

可选地,所述第一层的纹理方向与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由此提高集装箱底部结构的支撑强度。

可选地,所述底架包括位于两侧的底侧梁,所述地板的沿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位于所述底侧梁上。这样,能够使得底侧梁稳定地支撑地板,使得地板所承受的压力能够均匀分散到底侧梁上。

可选地,所述底架还包括多个底横梁,所述底横梁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底侧梁连接,至少所述地板的中部由所述底横梁支撑。这样能够保证地板的支撑强度,降低地板受到向下的压力而破裂的可能性。

可选地,相邻的所述地板紧靠在一起,且相邻的所述地板的边缘由同一所述底横梁支撑。这样,保证所述地板边缘和所述底横梁在承载状态下是同步弹性变形,因此,所述地板和所述底架共同构建了一个高强度承载体。

可选地,所述底架包括位于两侧的底侧梁和连接至所述底侧梁的支撑架,所述地板的沿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上。由此能够防止地板破裂。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箱门,靠近所述箱门的相邻的底横梁之间的距离短于位于中间位置的相邻的底横梁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提高靠近箱门的底部结构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所述底侧梁包括承载段,所述承载段用于支撑所述地板,所述底横梁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承载段连接在一起,所述底横梁的上表面与所述承载段的上表面齐平。这样,便于加工地板,提高效率。

可选地,所述多个地板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相邻的所述地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这样,提高了集装箱的底部结构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厢体,所述厢体包括底架和多个上述的地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厢体,包括底架和地板,至少一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大于至少一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增强了地板的沿地板的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地板的沿地板的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大于地板的沿地板的长度方向的抗弯强度,保证了地板的厚度和强度均匀,成本下降。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的俯视图,其中,省略了地板的一部分;

图3为图2所示的底架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的俯视图,其中,省略了地板的一部分;

图5为图4所示的底架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沿线a-a所截的底部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的俯视图,其中,省略了地板的一部分;

图9为图8所示的底架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的俯视图,其中,省略了地板的一部分;

图11为图10所示的底架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地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地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地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的第一层的部分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的第二层的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部结构10:地板

11:中梁12:底横梁

100、200、300、400、500、600:底部结构

101、201、301、401、501、601:底侧梁

103、203、303、403、503、603:第一底横梁

104、204、504:第二底横梁105、205、505:门槛

106:鹅颈槽107、607:承载段

304:支撑架206、406:插槽

407:托板110、110a、110b、110c:地板

111:酚醛树脂膜层112:frp层

121:杨木纵向单板122:桉木纵向单板

123:榉木纵向单板124:硬杂木纵向单板

125:桦木纵向单板131:硬杂木横向单板

132:竹帘140:定向刨花板

150:第一层151:第一横向单板

152:第二横向单板153:第三横向单板

154:第四横向单板160:第二层

161:第一纵向单板162:第二纵向单板

163:第三纵向单板164:第四纵向单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正如背景技术描述的,由于现有的用于集装箱的地板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延伸,地板的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明显地大于地板的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两个地板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排布在底架上,地板的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抗弯强度需要明显地大于地板的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但是,地板的原材料多为小径级速生材或橡胶木,纵向整幅单板占比小,因此,通常将4个单板拼接形成现有的地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板,以提高集装箱的底部结构的结构强度。地板可以为由环保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地板。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地板110a的截面示意图。地板110a包括沿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由上至下布置的面层、芯层和底层。为了提高地板110a的结构强度,芯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层和至少一个第二层,至少一个第一层和至少一个第二层沿地板的厚度方向排布,第一层的纹理方向与地板110a的长度方向d1大致垂直,第二层的纹理方向与地板110a的长度方向d1大致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纹理方向”为植物的纤维方向。

地板110a的长度方向d1和宽度方向d2均与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相垂直,地板110a的宽度方向d2与地板110a的长度方向d1相垂直。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厚度方向均与地板的厚度方向相平行,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长度方向均与地板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宽度方向均与地板的宽度方向相平行。

第一层可以由横向单板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横向”指的是与地板110a的长度方向d1大致垂直的纹理方向。譬如,地板110a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层,多个第一层的材质可以不完全相同。比如,一个第一层的材质可以由硬杂木横向单板制成,另一个第一层的材质可以由竹帘制成。同一材质的多个第一层可以沿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相互紧贴且叠放在一起。

地板110a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层,多个第一层的材质均可以由硬杂木横向单板131制成,硬杂木横向单板131的纹理方向与地板110a的长度方向d1大致垂直。多个硬杂木横向单板131可以沿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依次紧贴且叠放在一起。譬如,4个硬杂木横向单板131沿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依次紧贴且叠放在一起形成第一横向单元,9个硬杂木横向单板131沿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依次紧贴且叠放在一起形成第二横向单元,从而提高地板110a的沿地板110a的宽度方向d2的结构强度和抗弯性能。多个已叠放在一起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可以沿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比如第一横向单元和第二横向单元可以沿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

第二层可以由纵向单板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纵向”指的是与地板110a的长度方向d1大致平行的纹理方向。譬如,地板110a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层,多个第二层的材质可以不完全相同。比如一个第二层的材质可以由杨木纵向单板121制成,另一个第二层的材质可以由桦木纵向单板125制成。多个第二层可以沿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依次紧贴且叠放在一起,从而保证地板110a的沿地板110a的长度方向d1的强度。两个第二层还可以沿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从而增强地板110a的整体结构强度。

第一层和第二层可以由同一种植物制成但植物制成的板的布置方式不同,即第一层的纹理方向与第二层的纹理方向与大致垂直。

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一个第二层的材质可以由杨木纵向单板121制成,杨木纵向单板121的纹理方向与地板110a的长度方向d1大致平行。另一个第二层的材质可以由桦木纵向单板125制成,桦木纵向单板125的纹理方向与地板110a的长度方向d1大致平行。相邻的杨木纵向木单板和桦木纵向木单板沿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第二层之间沿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之间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层。

图13所示的芯层的沿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方式为:第二层、多个第一层、第二层、多个第一层、第二层和多个第一层。多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大于多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多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为各个第一层的厚度的和,包括多个紧贴在一起的第一层的厚度之和以及间隔的第一层的各自层的厚度之和。多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为各个第二层的厚度的和,包括紧贴的第二层的厚度之和以及间隔的第二层的各自层的厚度之和。

这样,形成地板110a的多个第一层的抗弯强度大于多个第二层的抗弯强度,第一层由横向单板制成,第二层由纵向单板制成。多个横向单板累积在一起的厚度大于多个纵向单板累积在一起的厚度,提高了地板110a的多个第一层(横向材料层)的抗弯强度,多个第一层(横向材料层)的抗弯强度大于多个第二层(纵向材料层)的抗弯强度,地板110a的横向(地板110a的宽度方向d2)的抗弯能力增加。

第一层和第二层可以沿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交错布置,由此提高地板110a的整体的结构强度。本实施方式的“交错布置”指的是相邻的第二层沿地板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第二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层,或者,相邻的第一层沿地板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第一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层。

为了便于理解,结合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材质,芯层的沿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为:杨木纵向单板121、4层硬杂木横向单板131、桦木纵向单板125、9层硬杂木横向单板131、榉木纵向单板123、4层硬杂木横向单板131。4层硬杂木横向单板131、9层硬杂木横向单板131和4层硬杂木横向单板131的厚度之和大于杨木纵向单板121、桦木纵向单板125和榉木纵向单板123的厚度之和。

进一步地,第一层的厚度可以与第二层的厚度不同,第一层之间的厚度也可以不同,第二层之间的厚度也可以不同,从而加工出多种地板110a,以适应更多的环境。

比如,芯层的沿地板110a的厚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为:1.5mm厚度的杨木纵向单板121、1.7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7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7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7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5mm厚度的桦木纵向单板125、1.7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7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5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5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5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5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5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5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7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2mm厚度的榉木纵向单板123、1.7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7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5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5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这样,多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为27.3mm,多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为4.2mm,多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明显地大于多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

当然,至少一个第一层和至少一个第二层的布置方式可以不局限于上述方式,芯层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层和一个第二层,第一层的厚度大于第二层的厚度,提高了地板110a的第一层(横向材料层)的抗弯强度,第一层(横向材料层)的抗弯强度大于第二层(纵向材料层)的抗弯强度,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地板的承载强度。

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材质也可以不局限于上述方式,多个第一层之间的材质可以完全相同,多个第二层之间的材质也可以完全相同。第一层的材质和第二层的材质也可以相同。比如第二层的材质还可以均由杂木或硬杂木制成,由此便于取材。

为了增强地板110a的防水性能,面层设置在芯层的上方,面层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制成。譬如,面层可以由酚醛树脂膜制成,酚醛树脂膜可以覆盖在杨木纵向单板121的上表面上以形成酚醛树脂膜层111,从而使得地板110a具有较强的防水等耐候性能。底层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制成,譬如,底层可以为frp层112,即底层可以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下简称frp材料)制成。frp材料可以为热塑性材料,具有较强的防水等耐候性能,从而便于加工。在加工地板110a时,可以直接在硬杂木横向单板131的下表面覆有热塑性frp。这样,地板110a下表面无需再喷涂沥青,可降低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地板110a的底层无需为整幅面的长单板,减少整幅面长中单板的使用和对大树龄等原始森林天然木材的依赖,大幅提升地板110a的抗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质量稳定性。当然,面层和底层均可以由frp制成,不需要再进行涂装,从而具有较强的防水等耐候性能,从而便于加工。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地板110a还可以为塑料地板、塑木混合地板、塑竹复合地板中的任一种,从而便于加工。

下面对于第一层的具体构成进行描述。

第一层可以由整幅单板形成,整幅单板可以由木材旋切直接形成,木材可以为小径级木材,成本低,结构强度大。当然,第一层还可以由多个单板形成,单板均可以由小径级木材制成。如图16所示,单板的纹理方向(纤维方向)d3与地板的长度方向d1大致垂直,单板的宽度方向与地板的长度方向d1相平行,单板的长度方向与地板的宽度方向d2相平行,单板的厚度方向与地板的厚度方向相平行。

第一层150可以包括四个横向单板,“横向”指的是纹理方向(纤维方向)d3与地板的长度方向d1大致垂直的方向,也就是,纹理方向(纤维方向)d3与地板的宽度方向d2大致平行的方向。可以理解,虽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四个横向单板,但是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数量的横向单板,例如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五个横向单板等。

第一横向单板151、第二横向单板152、第三横向单板153和第四横向单板154沿地板的长度方向d1拼接。当然,第一横向单板151、第二横向单板152、第三横向单板153和第四横向单板154还可以沿地板的长度方向d1对接或榫接。第一横向单板151、第二横向单板152、第三横向单板153和第四横向单板154均可以为小幅面拼接单板,第一横向单板151、第二横向单板152、第三横向单板153和第四横向单板154可以沿单板的宽度方向拼接,单板本身的横向纤维强度很小,拼接对强度影响小。因此,第一层150的多个单板不需要搭接便形成一个整体。

下面对于第二层的具体构成进行描述。

第二层可以由整幅单板形成,整幅单板可以由木材旋切直接形成,木材可以为大径级木材,结构强度大。当然,第二层还可以由多个单板形成,单板均可以由小径级木材制成。如图17所示,单板的纹理方向(纤维方向)d4与地板的长度方向d1大致平行,单板的宽度方向与地板的长度方向d1相垂直,单板的长度方向与地板的长度方向d1相平行,单板的厚度方向与地板的厚度方向相平行。

第二层160可以包括四个纵向单板,“纵向”指的是纹理方向(纤维方向)d4与地板的长度方向d1大致平行的方向。可以理解,虽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四个纵向单板,但是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数量的纵向单板,例如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五个纵向单板等。

第一纵向单板161、第二纵向单板162、第三纵向单板163和第四纵向单板164均可以为小幅面拼接单板。第一纵向单板161和第二纵向单板162沿地板的宽度方向d2拼接,第三纵向单板163和第四纵向单板164沿地板的宽度方向d2拼接。当然,第一纵向单板161和第二纵向单板162沿地板的宽度方向d2还可以对接或榫接,第三纵向单板163和第四纵向单板164沿地板的宽度方向d2还可以对接或榫接。拼接后的第一纵向单板161和第二纵向单板162沿地板的长度方向d1与第三纵向单板163和第四纵向单板164搭接。单板本身的纵向纤维强度大,可以保证单板的沿与单板的纤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强度,从而保证第二层16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第二层160的厚度之和小于至少一个第一层150的厚度之和,这样能够减少第二层160材料的用量,减少了第二层160单板的搭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板,至少一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大于至少一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增强了地板的沿地板的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地板的沿地板的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大于地板的沿地板的长度方向的抗弯强度,保证了地板的厚度和强度均匀,成本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地板110b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地板110a相似,区别在于,第一层的材质由竹帘132制成,竹帘132的纹理方向与地板110b的长度方向d1大致垂直。由此,可以提高地板110b的韧性,减少木材的使用量。

相邻的第二层可以间隔设置且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层,比如,4个第一层(竹帘132)沿地板110b的厚度方向依次布置且紧密贴合,桉木纵向单板122与硬杂木纵向单板124之间设置有4个竹帘132,桉木纵向单板122与竹帘132的纹理方向大致垂直,硬杂木纵向单板124与竹帘132的纹理方向大致垂直,从而提高结构强度。

由于竹帘132具有多个缝隙,相邻的第二层还可以紧贴设置,比如,杨木纵向单板121沿地板110b的厚度方向与桉木纵向单板122紧贴设置,杨木纵向单板121的下表面与桉木纵向单板122的上表面相紧贴,从而避免板面不平整。

图14所示的芯层的沿地板110b的厚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为:1.5mm厚度的杨木纵向单板121、1.8mm厚度的桉木纵向单板122、1.8mm厚度的竹帘132、1.8mm厚度的竹帘132、1.8mm厚度的竹帘132、1.8mm厚度的竹帘132、1.8mm厚度的硬杂木纵向单板124、1.8mm厚度的竹帘132、1.8mm厚度的竹帘132、1.8mm厚度的竹帘132、1.8mm厚度的竹帘132、1.8mm厚度的竹帘132、1.8mm厚度的硬杂木纵向单板124、1.8mm厚度的竹帘132、1.8mm厚度的竹帘132、1.8mm厚度的竹帘132、1.8mm厚度的桉木纵向单板122、1.5mm厚度的杨木纵向单板121。这样,多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为21.6mm,多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为10.2mm,多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明显地大于多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

第一层包括多个横向短竹帘,短竹帘本身即为一个整体,正如上述描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具体结构,至少一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小于至少一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由此减少第二层材料的用量,减少了第二层单板的搭接。

面层可以为frp层112,其由热塑性frp制成。在加工地板110b时,可以直接在位于上方的杨木纵向单板121的上表面覆有热塑性frp,以大幅提高地板的耐磨性能和防水性能。底层可以由酚醛树脂膜制成,酚醛树脂膜可以盖覆在位于下方的杨木纵向单板121的底表底上以形成酚醛树脂膜层111。这样,地板110b的表面不需要喷涂沥青,减少材料和人工成本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面层和底层也可以同时使用热塑性frp直接覆在所述芯层,这样,可以提高地板上表面的耐磨性能和防水性能,以及大幅提升地板的承载强度和地板使用寿命、防水性能。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地板110c的截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地板110c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地板110a相似,区别在于,芯层还包括定向刨花板140(以下简称osb板),定向刨花板140可以位于地板110c的中间位置。定向刨花板140的定向铺装方向可以与第一层的纹理方向大致平行,从而提高强度。定向刨花板140可以布置在两个第一层之间,以进一步提高强度。

面层和底层的设置方式可以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或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面层和底层的设置方式相同。

图15所示的芯层的沿地板110c的厚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为:1.5mm厚度的杨木纵向单板121、1.8mm厚度的桉木横向单板、1.8mm厚度的硬杂木纵向单板124、1.8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8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8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5mm厚度的osb板、1.8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8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8mm厚度的硬杂木纵向单板124、1.8mm厚度的硬杂木横向单板131、1.5mm厚度的杨木纵向单板121。这样,多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为27.6mm,多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为6.6mm,多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明显地大于多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

第一层包括osb板,osb板本身即为一个整体,正如上述描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具体结构,至少一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小于至少一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由此减少第二层材料的用量,减少了第二层单板的搭接。

上述的地板均可以用于集装箱,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包括底架和多个上述的任一种的地板。下面结合集装箱的结构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现有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1。集装箱的底部结构1包括底架和木地板10。为了提高集装箱底部的强度,通常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很多根底横梁12,但这样会造成集装箱成本的增加。集装箱地板通常包括两块地板10,两块地板10的长度方向与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两块地板10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拼接在一起。

底架还包括中梁11,中梁11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两个底侧梁之间。中梁的长度方向与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与多个底横梁12的上表面均连接。相邻的地板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紧靠在一起,且相邻的两个地板10的边缘均由中梁11支撑。中梁11可以由钢制成,以使得中梁11能够稳定地支撑两个地板10。为了保证地板10的平整度,相邻的两个地板10的相对的边缘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凹陷部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可以与中梁11的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这样,中梁11位于两个地板10的凹陷部中。但地板10设置有凹陷部会导致地板10边缘的厚度减少,地板10边缘的承载强度被削弱,存在质量隐患,导致地板10的边缘易于损坏。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100的示意图。

集装箱包括底架和地板,地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层和至少一个第二层,至少一个第一层和至少一个第二层沿地板的厚度方向排布,第一层的纹理方向与地板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第二层的纹理方向与地板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大于至少一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包括底架和地板,至少一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大于至少一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增强了地板的沿地板的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地板的沿地板的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大于地板的沿地板的长度方向的抗弯强度,所述地板沿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为一个整体,地板铺装于两个底侧梁之间,不需要与另一块地板拼接,本实用新型的底架上不设置有中梁11,提高了地板与底架之间的密封性能,并减少了成本,保证地板厚度和强度均匀。

进一步地,多个地板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排布在底架上。地板的长度方向d1可以与集装箱的宽度方向平行,地板的宽度方向d2与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平行,地板的厚度方向与集装箱高度方向平行。第一层的纹理方向与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层的纹理方向与集装箱的宽度方向平行。至少一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大于至少一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从而增强了地板的结构强度。

如图2所示,集装箱可以为40英尺集装箱,集装箱的底架包括位于两侧的底侧梁101,底侧梁101的长度方向与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平行。为了便于观察底架的结构,图2中省略了多个地板110的靠近页面下方的部分,从而使得多个底横梁的靠近页面下方的部分暴露。但在实际使用集装箱时,地板110的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与集装箱的内部的宽度相适应,即地板110的沿地板110的长度方向d1的尺寸与集装箱的内部的宽度相适应,地板110完全覆盖底横梁,底横梁的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投影位于地板110之内,底横梁不会被暴露。

集装箱的底架还可以包括鹅颈槽106和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与鹅颈槽106相反的门槛105,鹅颈槽106用于与挂车等运输装置连接,门槛105的上方设置有箱门,以便于诸如叉车等搬运工具进出箱体。集装箱的底架还包括多个底横梁,多个底横梁均位于两个底侧梁101之间。底横梁的长度方向与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相平行,底横梁的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底侧梁101连接。

底横梁的长度方向与地板的长度方向d1相平行,底横梁的长度方向与地板的宽度方向d2相垂直。第一层的纹理方向与底横梁大致垂直,第二层的纹理方向与底横梁大致平行,从而使得多个底横梁与第一层共同形成大致十字交叉的支撑结构,至少一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大于至少一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从而提高集装箱底部结构的支撑强度。

同一块地板110可以由多个底横梁支撑,至少地板110的中部可以由底横梁支撑,从而保证地板110的支撑强度,降低地板110受到向下的压力而破裂的可能性。如图2和图3所示,底架包括第一底横梁103,第一底横梁103在与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平面上的纵截面大致呈“c”形,地板110的中部可以由第一底横梁103支撑,从而防止地板110的中部破裂。当然,第一底横梁103在与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平面上的纵截面还可以大致呈“工”字形或等其他形状。第一底横梁103的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的尺寸h1为2.5mm~4.5mm,以便于加工。相邻两个第一底横梁103的间距l1为200~600mm,比便于均匀分散受力。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的地板110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底横梁的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的厚度与相邻的底横梁之间的跨距,且将多个地板110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铺设,提高集装箱环保性,降低集装箱的成本。

进一步地,相邻的地板110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紧靠在一起,且相邻的地板110的边缘由同一底横梁支撑。地板边缘为地板强度最薄弱处,这样,保证地板110边缘和所述底横梁在承载状态下是同步弹性变形,因此,所述地板和所述底架共同构建了一个高强度承载体。相邻的地板110的边缘可以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用于连接地板110和底横梁,从而保证地板110铺设在底架上的稳定性。

底架还包括第二底横梁104,第二底横梁104的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上表面的尺寸大于第二底横梁104的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下表面的尺寸,从而保证连接件能够连接第二底横梁104和地板110。

如图3所示,第二底横梁104在与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平面上的纵截面大致呈梯形,以提高第二底横梁104的支撑强度。当然,第二底横梁104在与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平面上的纵截面还可以大致呈“工”字形或等其他形状。第二底横梁104的上表面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与第一底横梁103的上表面齐平,第二底横梁104的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可以与第一底横梁103的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的尺寸h1相同,均为2.5mm~4.5mm,以便于加工。相邻第一底横梁103和第二底横梁104之间的间距l2为200~600mm,以便于均匀分散受力。

相邻的第二底横梁104之间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底横梁103,以用于均匀分散经由地板110传递的压力,保证地板110的中部能够由至少一个底横梁支撑,从而提高底部结构100的结构强度和支撑强度。

如图6所示,底侧梁101可以包括折弯段和与折弯段连接的支撑段,折弯段在与集装箱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平面上的纵截面大致呈“z”形,支撑段在与集装箱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平面上的纵截面大致呈“l”形,以能够稳定地支撑位于底侧梁101上方的侧墙。

一个地板110的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可以分别位于底侧梁101上。这样,能够使得底侧梁稳定地支撑地板,使得地板所承受的压力能够均匀分散到底侧梁上。

具体地,折弯段包括承载段107,位于两侧的承载段107用于分别支撑地板110的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底横梁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承载段107连接在一起,底横梁的上表面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低于承载段107的上表面,从而减少焊接的变形量。为了保证地板110的平整,底架不需要设置与底侧梁101平行的中梁来支撑地板110。

地板110可以在与承载段107相对应的两侧的下表面可以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凹陷部用于容纳承载段107,以保证地板110的平整。地板110与水平方向平行,从而使得地板能够稳定地支撑位于地板上方的货物。地板110的位于两个凹陷部之间的下表面可以与底横梁紧密贴合,从而保证稳定性和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地板沿地板的长度方向排布在底架上,地板的长度方向与集装箱的宽度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的长度与集装箱的内部的宽度大致相匹配,现有的地板的长度方向与集装箱的内部长度方向相同。

结合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纹理方向,第一层的纹理方向与地板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第一层为小幅面拼接单板或短竹帘或osb,小幅面拼接单板为小幅面单板沿单板纤维的宽度方向拼接为一个整体,不存在单板搭接。短竹帘和osb本身即为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的第二层的纹理方向与地板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至少一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小于至少一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减少了第二层材料的用量,减少了第二层单板的搭接。这样,保证了地板的厚度和强度均匀、成本的下降。

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200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集装箱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类似,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集装箱可以为20英尺集装箱,底架包括插槽206,插槽206可以构造为大致的方管。方管用于容纳叉车的插齿,这样,插齿能够沿朝向集装箱的中心的方向移动以进入方管中,从而使得叉车能够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举升并搬运底架或集装箱。方管还能够支撑地板110的中部,从而使得插槽206支撑地板110的支撑面积较大,提高地板110的抗弯强度。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300的截面示意图。

图7所示的底部结构300与图6所示的底部结构100的区别在于,底侧梁301在与集装箱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平面的截面形状为“c”形,底横梁的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端与两个底侧梁301的彼此相对的侧面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两个底侧梁301的彼此相对的侧面均连接有支撑架304,支撑架304可以由复合材料制成。支撑架304在与集装箱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l”形,且支撑架304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延伸。支撑架304的长度方向与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平行,支撑架304的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与多个地板的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之和大致相同。

支撑架304的水平段可以与底横梁的上表面通过粘结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支撑架304的竖直段可以与底侧梁301的侧面通过粘结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地板110的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位于支撑架304的水平段之上,支撑架304的长度方向与底横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从而使得支撑架304和底横梁共同形成十字交叉的支撑结构,以能够支撑地板110,防止地板破裂。

地板110的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下表面可以均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凹陷部用于容纳支撑架304的水平段,地板110的位于两个凹陷部之间的下表面与底横梁的上表面紧贴,以保证地板110与水平方向平行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撑位于地板上方的货物。

图8和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400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400与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底部结构200的区别在于,多个地板110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相邻的地板110之间设置有加强板。在本实施方式中,插槽406的上表面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高于第一底横梁403的上表面,加强板为插槽406的上表面。两个插槽406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底横梁403。插槽406的侧表面设置有托板407,托板407的上表面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与第一底横梁403的上表面齐平。多个地板110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地板110的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插槽406的彼此相对的托板407上。多个第一底横梁403用于支撑地板110的中部,托板407用于支撑地板110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两个边缘。

插槽406的上表面可以由钢制成,插槽406的上表面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可以与地板110的上表面齐平,这样,插槽406能够支撑位于插槽406上方的货物或搬运工具,从而提高底部结构400的结构强度。

图10和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500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500与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底部结构100的区别在于,靠近箱门的相邻的底横梁之间的距离短于位于中间位置的相邻的底横梁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靠近箱门的底部结构500的支撑强度。

具体地,靠近门槛505(箱门)的相邻的第一底横梁503之间的距离为l3,位于中间位置的相邻的第一底横梁503之间的距离为l4。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位置”指的是在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靠近门槛505的相邻的第一底横梁503之间的距离为l3短于位于中间位置的相邻的第一底横梁503之间的距离为l4。这样,提高了靠近箱门的底部结构500的结构强度,即使叉车等搬运工具进出箱门对靠近箱门位置的地板110进行反复碾压,也能够避免底部结构500破裂。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底部结构600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所示的底部结构600与图6所示的底部结构100的区别在于,底侧梁601的承载段607的上表面与底横梁的上表面齐平。这样,地板110的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不需要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减少地板110的加工步骤,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厢体,厢体用于厢式车,厢体包括上述任一种的底架和多个上述的任一种的地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厢体,包括底架和地板,至少一个第一层的厚度之和大于至少一个第二层的厚度之和,增强了地板的沿地板的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地板的沿地板的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大于地板的沿地板的长度方向的抗弯强度,地板的幅面大,成本低,减少了同一层单板搭接过多的情况,保证地板的厚度和强度均匀。

可选地,多个地板沿厢体的长度方向排布在底架上。这样使得地板沿厢体的宽度方向不需要与另一块地板拼接,减少了地板的整体尺寸,不需要将四块单板拼接形成整幅集装箱用的地板,提高了环保性,减少了成本,保证地板厚度和强度均匀。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