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工业设备便携运输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8105发布日期:2020-06-16 22:5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工业设备便携运输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工业设备便携运输箱。



背景技术:

施工现场,经常需要使用工业设备,而工业设备通常需要便携箱携带,现有的便携箱通常是手提式的,这种便携箱容量小,对于容量大的便携箱通常要设置滚轮,现有的带有滚轮的便携箱通常是在箱体的底部的四角设置小滚轮,该种箱子适于在平整路面拉动,而不适用于施工现场的不平整路面。

因此,研制一种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工业设备便携运输箱,以适用于不平整路面的拉动,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工业设备便携运输箱,以解决现有便携箱不适用于不平整路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工业设备便携运输箱,包括:箱体、拉杆、压杆、滚轮组件、弹簧、第一限位单元、第二限位单元和水平行走轮,其中,所述拉杆设置于箱体的上部,所述压杆设置于箱体的后部且上下贯穿所述箱体,压杆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板,滚轮组件包括与压杆下端垂直连接的水平轴和转动连接于水平轴两端的滚轮,所述滚轮包括120°均匀分布的三个行星轮,所述弹簧套设于压杆的外周,底部与箱体的上端面相抵,上部与限位板相抵,通过下压压杆可克服弹簧的弹力,使滚轮与地面接触,水平行走轮至少为4个,固定于箱体的底部,第一限位单元和第二限位单元用于将压杆固定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当压杆位于第一位置时,滚轮组件向上缩进至远离地面,水平行走轮作为箱体的行走轮,当压杆位于第二位置时,滚轮组件向下伸出至接触地面,滚轮作为箱体的行走轮。

优选,所述箱体后部竖直设置圆柱通孔,所述压杆贯穿所述圆柱通孔,压杆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圆柱通孔配合的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单元和第二限位单元均可伸入圆柱通孔内,第一限位单元可限制限位环向下运动,第二限位单元位于第一限位单元的下部且可限制限位环向上运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圆柱通孔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可防止限位环脱离圆柱通孔的限位边沿。

进一步优选,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限位环与圆柱通孔顶部的限位边沿相抵。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限位单元和第二限位单元均为偏心挡环。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与圆柱通孔顶部的限位边沿的垂直距离与限位环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限位单元与圆柱通孔底部的限位边沿的垂直距离与限位环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优选,所述箱体的后部固定设置一竖直轴,所述第一限位单元的第二限位单元转动套设于所述竖直轴上。

进一步优选,所述拉杆为伸缩式拉杆。

进一步优选,所述箱体的后部设置一凹槽,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当压杆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压杆的顶部低于拉杆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板的上部还固定连接一把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工业设备便携运输箱,通过在箱体的后部设置可以上下调整位置的滚轮组件,可以使该便携箱有两种拉动状态,当在平整路面行进时,弹簧在弹力作用下带动压杆上移,之后通过第一限位单元将压杆固定于第一位置,此时,滚轮组件远离地面,利用水平行走轮带动箱体行走,当在不平整路面行进时,向下压压杆,滚轮将与地面接触,之后通过第二限位单元将压杆固定于第二位置,此时,利用滚轮带动箱子行走,更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工业设备便携运输箱在压杆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工业设备便携运输箱在压杆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工业设备便携运输箱,包括:箱体1、拉杆2、压杆3、滚轮组件4、弹簧5、第一限位单元6、第二限位单元7和水平行走轮8,其中,所述拉杆2设置于箱体1的上部,所述压杆3设置于箱体1的后部且上下贯穿所述箱体1,压杆3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板31,滚轮组件4包括与压杆3下端垂直连接的水平轴41和转动连接于水平轴41两端的滚轮42,所述滚轮42包括120°均匀分布的三个行星轮,所述弹簧5套设于压杆3的外周,底部与箱体1的上端面相抵,上部与限位板31相抵,通过下压压杆3可克服弹簧5的弹力,使滚轮42与地面接触,水平行走轮8至少为4个,固定于箱体1的底部,第一限位单元6和第二限位单元7用于将压杆3固定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当压杆3位于第一位置时,滚轮组件4向上缩进至远离地面,水平行走轮8作为箱体1的行走轮,当压杆3位于第二位置时,滚轮组件4向下伸出至接触地面,滚轮42作为箱体1的行走轮。

该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工业设备便携运输箱,用于携带工业设备,通过在箱体的后部设置可以上下调整位置的滚轮组件,可以使该便携箱有两种拉动状态,当在平整路面行进时,弹簧在弹力作用下带动压杆上移,之后通过第一限位单元将压杆固定于第一位置,此时,滚轮组件远离地面,利用水平行走轮带动箱体行走,当在不平整路面行进时,向下压压杆,滚轮将与地面接触,之后通过第二限位单元将压杆固定于第二位置,此时,利用滚轮带动箱子行走,更省时省力。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箱体1后部竖直设置圆柱通孔,所述压杆3贯穿所述圆柱通孔,如图3所示,压杆3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圆柱通孔配合的限位环32,所述第一限位单元6和第二限位单元7均可伸入圆柱通孔内,第一限位单元6可限制限位环32向下运动,第二限位单元7位于第一限位单元6的下部且可限制限位环32向上运动。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圆柱通孔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可防止限位环32脱离圆柱通孔的限位边沿。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当弹簧5处于自然状态时,限位环32与圆柱通孔顶部的限位边沿相抵,该设置可最大限度地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避免其一直处于压缩状态。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限位单元6和第二限位单元7均为偏心挡环,通过旋转偏心挡环,可实现对限位环的限位。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限位单元6与圆柱通孔顶部的限位边沿的垂直距离与限位环32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限位单元7与圆柱通孔底部的限位边沿的垂直距离与限位环32的高度相等,该设置可保证第一限位单元或第二限位单元对压杆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进行稳定限位,避免压杆上下窜动。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图2所示,所述箱体1的后部固定设置一竖直轴9,所述第一限位单元6的第二限位单元7转动套设于所述竖直轴9上,其中,此处所述的转动是指通过外力拨动才能转动,而非随意转动。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图2所示,所述拉杆2为伸缩式拉杆,伸缩式拉杆的结构可采用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图2所示,所述箱体1的后部设置一凹槽11,所述弹簧5设置于所述凹槽11内,当压杆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压杆3的顶部低于拉杆2的水平高度,该设置可避免占用箱体上方的大量空间,使该便携箱的结构更合理、尺寸更小巧。

为了方便操作压杆,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板31的上部还固定连接一把手33。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