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压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1336发布日期:2020-08-14 19:0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压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和科技的发展,食品、药材的加工也越来越自动化。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食品、药材进行压紧以便于切片,现有的压紧装置大多针对固定位置的食品进行夹紧,但对一些需要连续切片的食品药材而言,需要在压紧的前提下能够将食品不断送至切片端,现有机构大多采用人工方式对其进行压紧,生产安全隐患大,切片效率低,这种压紧方式不但加大了工人劳动强度,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压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移动压紧机构,该机构包括动力组件、输料组件、压紧组件;其中,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输料组件包括输料传送带、带轴承的轴承座、输料滚筒、输料传送带轴;压紧组件包括下压紧组件、上压紧组件;下压紧组件包括支撑座、凸轮、螺杆轴、操作手柄、键;上压紧组件包括第一主动压紧轴、柔性毛刷、小传送带、链条、链轮、压紧架、第二压紧轴、楔形滑槽、楔形滑块;输料传送带轴穿过带轴承的轴承座的轴承和输料滚筒,输料传送带轴一端连接第二电机;带轴承的轴承座、第二电机均固定在工作台上;输料传送带绕在输料滚筒上;支撑座固定在工作台上,支撑座两端有通孔,螺杆轴穿过通孔与支撑座螺纹连接,螺杆轴与凸轮和操作手柄通过键连接,操作手柄位于凸轮外侧;压紧架底部设有凹型槽,凸轮嵌入凹型槽;第一主动压紧轴和第二压紧轴穿过压紧架,并在压紧架外侧安装链轮;链条绕在链轮上;第二压紧轴与第一压紧轴表面均带有柔性毛刷;压紧架前端固定连接楔形滑块,楔形滑块与楔形滑槽滑动连接,楔形滑槽竖直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一电机固定在压紧架上端,小传送带绕在第一电机输出轴和第一主动压紧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紧轴与第一压紧轴互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小传送带外端面设有斜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链条外端面设有矩形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输料传送带轴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压紧装置,既能有效地压紧待加工的食品或药材,又能保证食品切片的稳定性,提高了食品药材的切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移动压紧机构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移动压紧机构的整体位姿图;

图3为图2中压紧机构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4为图2中压紧机构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中,动力组件1,输料组件2,压紧组件3,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11,输料传送带20,带轴承的轴承座21,输料滚筒22,输料传送带轴23,工作台24,联轴器25,支撑座30,凸轮31,螺杆轴32,操作手柄33,通孔34,键35,第一主动压紧轴36,柔性毛刷37,小传送带38,链条39,链轮40,压紧架41,第二压紧轴42,斜挡板43,矩形挡板44,楔形滑槽45,楔形滑块46,m6六角头螺母47,m8六角头螺母4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压紧机构,包括动力组件1、输料组件2、压紧组件3。以下对各组件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述:

动力组件1为输料组件2、压紧组件3提供运行的动力。动力组件1包括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11。第一电机10为压紧组件3提供运行动力。第二电机11为输料组件2提供动力。

输料组件2包括输料传送带20,带轴承的轴承座21,输料滚筒22、输料传送带轴23、工作台24、联轴器25。输料传送带轴23穿过带轴承的轴承座21的轴承和输料滚筒22,输料传送带轴23一端通过联轴器25连接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带轴承的轴承座21、第二电机11均固定在工作台24上。输料传送带20绕在输料滚筒22上,输料滚筒22通过摩擦带动输料传送带20向前运动。

图3、图4是压紧组件3的结构图,压紧组件3位于输料组件2后方,包括下压紧组件、上压紧组件。

其中,下压紧组件包括支撑座30、凸轮31、螺杆轴32、操作手柄33。支撑座30固定在工作台24台面上,支撑座30左右两端各有一通孔34,螺杆轴32穿过通孔34与支撑座30螺纹连接,螺杆轴32两端均与一个凸轮31和一个操作手柄33通过键35连接,操作手柄33位于凸轮31外侧。

上压紧组件包括第一主动压紧轴36、柔性毛刷37、小传送带38、链条39、链轮40、压紧架41、第二压紧轴42、斜挡板43、矩形挡板44、楔形滑槽45、楔形滑块46。两端压紧架41底部各设有一个凹型槽,凹型槽宽度略大于凸轮31的厚度,凸轮31部分嵌入凹型槽。第一主动压紧轴36和四根第二压紧轴42左右两端穿过压紧架41,并安装链轮40,链轮40位于压紧架41外侧;链条39绕在同侧的五个链轮40上,采用齿轮链的方式传动;第二压紧轴42与第一压紧轴36互相平行,表面均带有柔性毛刷37;压紧架41前端设有楔形滑块46,楔形滑块46嵌入楔形滑槽45,可沿着楔形滑槽45上下移动,楔形滑槽45竖直固定在工作台24台面上。通过凸轮31旋转运动和楔形滑块46的上下直线运动,保证上压紧组件与下压紧组件始终保持平行状态,从而保证物体处于同一压紧状态下。第一电机10固定在压紧架41上端,小传送带38绕在第一电机10输出轴和第一主动压紧轴36上,第一电机10通过小传送带38带动第一主动压紧轴36转动;小传送带38外端面设有斜挡板43;在链条39外端面设有矩形挡板44,两块挡板分别用m6六角头螺母47,m8六角头螺母48固定,保证机器运行中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物体放在输料传送带20的一侧,通过第二电机11带动输料传送带轴23上的输料滚筒22转动,使得物体随着输料传送带20运行到压紧组件3处,调节操作手柄33通过凸轮31改变压紧轴与支撑座30之间的间隙,使物体处于合适的压紧状态。上压紧组件通过楔形滑块46沿着楔形滑槽45上下移动;第一电机10通过第一主动压紧轴36的旋转带动其余四根第二压紧轴42的转动,柔性毛刷37使物体既处于压紧状态,又能缓慢前进。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动力组件(1)、输料组件(2)、压紧组件(3);其中,动力组件(1)包括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11);输料组件(2)包括输料传送带(20)、带轴承的轴承座(21)、输料滚筒(22)、输料传送带轴(23);压紧组件(3)包括下压紧组件、上压紧组件;下压紧组件包括支撑座(30)、凸轮(31)、螺杆轴(32)、操作手柄(33)、键(35);上压紧组件包括第一主动压紧轴(36)、柔性毛刷(37)、小传送带(38)、链条(39)、链轮(40)、压紧架(41)、第二压紧轴(42)、楔形滑槽(45)、楔形滑块(46);输料传送带轴(23)穿过带轴承的轴承座(21)的轴承和输料滚筒(22),输料传送带轴(23)一端连接第二电机(11);带轴承的轴承座(21)、第二电机(11)均固定在工作台上;输料传送带(20)绕在输料滚筒(22)上;支撑座(30)固定在工作台上,支撑座(30)两端有通孔(34),螺杆轴(32)穿过通孔(34)与支撑座(30)螺纹连接,螺杆轴(32)与凸轮(31)和操作手柄(33)通过键(35)连接,操作手柄(33)位于凸轮(31)外侧;压紧架(41)底部设有凹型槽,凸轮(31)嵌入凹型槽;第一主动压紧轴(36)和第二压紧轴(42)穿过压紧架(41),并在压紧架(41)外侧安装链轮(40);链条(39)绕在链轮(40)上;第二压紧轴(42)与第一主动压紧轴(36)表面均带有柔性毛刷(37);压紧架(41)前端固定连接楔形滑块(46),楔形滑块(46)与楔形滑槽(45)滑动连接,楔形滑槽(45)竖直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一电机(10)固定在压紧架(41)上端,小传送带(38)绕在第一电机(10)输出轴和第一主动压紧轴(3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轴(42)与第一主动压紧轴(36)互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传送带(38)外端面设有斜挡板(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39)外端面设有矩形挡板(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传送带轴(23)一端通过联轴器(25)连接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压紧机构,该机构包括动力组件、输料组件、压紧组件;其中,动力组件为电机;输料组件包括传送带、轴承座、滚筒等部件;压紧组件包括下压紧组件、上压紧组件。动力组件为输料组件、压紧组件提供运行的动力;输料组件用于运送物体;压紧组件中,上压紧组件与下压紧组件始终保持平行状态,从而保证物体处于同一压紧状态下。本实用新型既能有效地压紧待加工的食品或药材,又能保证食品切片的稳定性,提高食品药材的切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董继杰;柳双磊;倪忠进;倪益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农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9.18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