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型材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8912发布日期:2020-05-29 12:5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型材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支撑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型材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铝型材时多通过支座组件直接包裹住铝型材,直接进行固定安装,这种支座组件及铝型材在使用的时候,不能根据地形以及铝型材的位置进行合适的调整,使得铝型材最终安装后容易出现歪斜,同时当机械设备安装至型材上后,使用者需要搬运移动该设备时,运输移动过程极为不便,难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铝型材支撑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型材支撑结构,包括型材本体,所述型材本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方形管,所述第一方形管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第一方形管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方形管,所述第二方形管远离第一方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远离第二方形管的一端设置有螺栓,所述第二方形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一端贯穿至第一方形管的内部,所述第一方形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方形柱,所述方形柱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耳板,所述固定耳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固定耳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贯穿第二轴承的内部并与第二轴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柱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压块,所述固定座的下端外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方形柱的一端延伸至收纳槽的内部且与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推压块的下端外表面中心位置铰接有滚珠。

优选的,所述第二方形管与第二套筒相连接,且螺栓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方形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且第二螺栓与第二套筒螺纹连接,所述挤压块靠近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螺栓与第一轴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外表面呈45°倾斜,且挤压块与第二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也设置有螺纹,且第一套筒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的高度等于推压块与滚珠高度之和,且推压块与收纳槽活动连接并相互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套筒、螺纹杆、第一方形管、第二方形管、第二套筒、方形柱、挤压块以及推压块等一系列结构部件,利用第一套筒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转动螺纹杆调节第一套筒与螺纹杆的共同长度,从而使固定座抵触地面支撑固定型材本体,进而实现便于根据不同地形进行安装,通过在第二套筒内部拧转螺栓,螺栓在第二套筒内部正转并推动挤压块在第二方形管内部向第一方形管内部移动,此时方形柱上的第二轴承随着挤压块倾斜面的角度滚动,迫使方形柱向下移动然后方形柱将推压块与滚珠推离收纳槽并与地面接触顶起固定座,从而实现通过滚珠移动铝型材,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使用环境调节型材本体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同时利用推压块与滚珠使该装置方便移动运输,使安装后的型材灵活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套筒与螺纹杆的相配合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形管与推压块的相配合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轴承与固定耳板的相配合视图。

图中标号:1型材本体、2第一套筒、3螺纹杆、4第一方形管、5固定座、6第二方形管、7方形柱、8挤压块、9收纳槽、10第二套筒、11螺栓、12第一轴承、13推压块、14滚珠、15第二轴承、16固定耳板、17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图4,一种铝型材支撑结构,包括型材本体1,型材本体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2,第一套筒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杆3,螺纹杆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方形管4,第一方形管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第一方形管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方形管6,第二方形管6远离第一方形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10,第二套筒10远离第二方形管6的一端设置有螺栓11,第二方形管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挤压块8,挤压块8的一端贯穿至第一方形管4的内部,第一方形管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方形柱7,方形柱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耳板16,固定耳板1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轴承15,固定耳板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7,固定轴17贯穿第二轴承15的内部并与第二轴承1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方形柱7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压块13,固定座5的下端外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收纳槽9,方形柱7的一端延伸至收纳槽9的内部且与固定座5活动连接,推压块13的下端外表面中心位置铰接有滚珠14,利用第一套筒2与螺纹杆3螺纹连接,转动螺纹杆3调节第一套筒2与螺纹杆3的共同长度,从而使固定座5抵触地面支撑固定型材本体1,进而实现便于根据不同地形进行安装,通过在第二套筒10内部拧转螺栓11,螺栓11在第二套筒10内部正转并推动挤压块8在第二方形管6内部向第一方形管6内部移动,同时方形柱7上的第二轴承15随着挤压块13倾斜面的角度滚动,迫使方形柱7向下移动然后方形柱7将推压块13与滚珠14推离收纳槽9并与地面接触顶起固定座5,从而实现通过滚珠14移动型材本体1,该设计实现了根据使用环境调节型材本体1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同时利用推压块13与滚珠14使该装置方便移动运输,使安装后的型材灵活移动。

第二方形管6与第二套筒10相连接,且螺栓11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方形管6的内部,该设计便于在第二套筒10内拧转螺栓11,进而推动挤压块8向第二方形管6内部移动。

第二套筒10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且第二螺栓11与第二套筒10螺纹连接,挤压块8靠近螺栓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2,第二螺栓11与第一轴承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该设计是实现了在第一轴承12的作用下利用螺栓11推动挤压块8。

挤压块8远离第一轴承12的一端外表面呈45°倾斜,且挤压块8与第二轴承15活动连接,该该设计实现了挤压块8在向第二方形管6内部移动时,第二轴承15随着倾斜面的角度滚动,迫使方形柱7向下移动。

第一套筒2的内部也设置有螺纹,且第一套筒2与螺纹杆3螺纹连接,该设计实现了利用第一套筒2与螺纹杆3螺纹连接,进而根据地形调节第一套筒2与螺纹杆3的共同高度。

收纳槽9的高度等于推压块13与滚珠14高度之和,且推压块13与收纳槽9活动连接并相互匹配,该设计实现了当型材本体1安装后不需要移动时,滚珠14以及推压块13完全收纳在收纳槽9内部,固定座5下端外表面与地面接触。

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时,首先使用者根据安装地形,利用第一套筒2与螺纹杆3螺纹连接,转动螺纹杆3调节第一套筒2与螺纹杆3的共同长度,从而使固定座5抵触地面支撑固定型材本体1,然后使用者将其他机械设备等装置安装固定在型材本体1上固定,当使用者需要移动设备与型材本体1时,此时使用者在第二套筒10内部拧转螺栓11,螺栓11在第二套筒10内部正转并在第一轴承12的作用下推动挤压块8在第二方形管6内部向第一方形管4内部移动,此时方形柱7上的第二轴承15随着挤压块8倾斜面的角度滚动,迫使方形柱7向下移动,然后方形柱7将推压块13与滚珠14推离收纳槽9并与地面接触顶起固定座5,然后使用者利用滚珠14滚动即可完成型材的移动运输工作,当运输到指定位置时,反向拧动螺栓11利用同样的步骤将推压块13以及滚珠14移动至收纳槽9内,固定座5抵触地面支撑固定即可,该装置结构能够根据使用环境调节型材本体1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同时利用推压块13与滚珠14使该装置方便移动运输,该设计实现了使安装后的型材灵活移动,较为实用,有效增加其自身的功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