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9010发布日期:2020-07-24 16:3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



背景技术:

纱线按纱线原料分为:纯纺纱、混纺纱。按纱线粗细分为:粗特纱、中特纱、细特纱、特细特纱。按纺纱系统分为:精纺纱、粗纺纱、废纺纱。按纺纱方法分为:环锭纱、自由端纱、气流纱、静电纱、涡流纱、尘笼纱、非自由端纱、自捻纱、喷气纱、包芯纱。

目前的纱线辊结构较为单一,且对纱线一般不具有回弹力,在缠绕纱线过程中,无法实现紧定,当纱线的纱线张力偏小时,会造成芯纱线出现包覆不良的现象,当纱线张力偏大时,会出现可移动的大棉结,甚至出现缠绕现象,因而造成长丝包芯纱的纺织质量不稳定和成形质量差的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底座上方通过侧板安装有线辊,且侧板焊接在底座上方表面,所述侧板一侧设有支架,且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方表面,所述支架上方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角度辊、张力调节机构、第一压纱辊和曳引辊,且曳引辊正上方设有第二压纱辊。

优选的,所述角度辊、张力调节机构、第一压纱辊、第二压纱辊和曳引辊通过纱线呈s型依次缠绕其表面并连接至线辊,所述第一压纱辊和第二压纱辊分别与曳引辊表面贴近,且第一压纱辊、第二压纱辊与曳引辊之间挤压有纱线。

优选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张力辊,且张力辊两端安装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底部通过调节气缸支撑连接,且调节座与调节气缸连接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张力调节机构是由张力辊、调节座、压力传感器和调节气缸组成。

优选的,所述调节座、压力传感器和调节气缸分别设有两个,且关于张力辊竖直中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侧板一侧表面安装有控制电机,且控制电机的输出端与线辊连接。

优选的,所述曳引辊一端连接有牵引电机,且牵引电机安装在支架一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角度辊、第一压纱辊、第二压纱辊和曳引辊均通过支架上方表面焊接的立柱安装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支架上方依次设置有角度辊、张力调节机构、第一压纱辊、第二压纱辊和曳引辊,将待加工纱线呈s型依次缠绕其表面并连接至线辊,其中设置的第一压纱辊和第二压纱辊分别与曳引辊表面贴近,且第一压纱辊、第二压纱辊与曳引辊之间挤压有纱线,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纱线的缠绕,该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性较强。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张力调节机构是由张力辊、调节座、压力传感器和调节气缸组成,其中张力辊两端安装有调节座,且调节座底部通过调节气缸支撑连接,并且调节座与调节气缸连接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调节气缸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的感应作出升、降调节的动作,从而带动张力辊上方表面的纱线处于恒定的张力状态,从而解决了纺织质量不稳定和成形质量差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的张力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侧板、3-线辊、4-纱线、5-角度辊、6-张力调节机构、7-第一压纱辊、8-第二压纱辊、9-曳引辊、10-支架、11-控制电机、12-驱动电机、13-张力辊、14-调节座、15-压力传感器、16-调节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3,一种带有回弹力的防缠绕的纱线辊,包括底座1和支架10,底座1上方通过侧板2安装有线辊3,且侧板2焊接在底座1上方表面,侧板2一侧设有支架10,且支架10安装在底座1上方表面,支架10上方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角度辊5、张力调节机构6、第一压纱辊7和曳引辊9,且曳引辊9正上方设有第二压纱辊8。

角度辊5、张力调节机构6、第一压纱辊7、第二压纱辊8和曳引辊9通过纱线4呈s型依次缠绕其表面并连接至线辊3,第一压纱辊7和第二压纱辊8分别与曳引辊9表面贴近,且第一压纱辊7、第二压纱辊8与曳引辊9之间挤压有纱线4,能够有效的防止纱线4的缠绕,张力调节机构6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张力辊13,且张力辊13两端安装有调节座14,调节座14底部通过调节气缸16支撑连接,且调节座14与调节气缸16连接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5,调节气缸16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15的感应作出升、降调节的动作,从而带动张力辊13上方表面的纱线4处于恒定的张力状态,张力调节机构6是由张力辊13、调节座14、压力传感器15和调节气缸16组成,调节座14、压力传感器15和调节气缸16分别设有两个,且关于张力辊13竖直中线对称,侧板2一侧表面安装有控制电机11,且控制电机11的输出端与线辊3连接,曳引辊9一端连接有牵引电机12,且牵引电机12安装在支架10一侧表面,角度辊5、第一压纱辊7、第二压纱辊8和曳引辊9均通过支架10上方表面焊接的立柱安装固定。

工作原理:在支架10上方依次设置有角度辊5、张力调节机构6、第一压纱辊7、第二压纱辊8和曳引辊9,将待加工纱线4呈s型依次缠绕其表面并连接至线辊3,其中设置的第一压纱辊7和第二压纱辊8分别与曳引辊9表面贴近,且第一压纱辊7、第二压纱辊8与曳引辊9之间挤压有纱线4,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纱线4的缠绕,该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性较强,设置的张力调节机构6是由张力辊13、调节座14、压力传感器15和调节气缸16组成,其中张力辊13两端安装有调节座14,且调节座14底部通过调节气缸16支撑连接,并且调节座14与调节气缸16连接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5,调节气缸16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15的感应作出升、降调节的动作,从而带动张力辊13上方表面的纱线4处于恒定的张力状态,从而解决了纺织质量不稳定和成形质量差的缺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