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分类投放一体化智能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5637发布日期:2020-07-17 15:2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分类投放一体化智能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垃圾分类投放一体化智能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是指装放垃圾的地方,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

随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环境需要日益提升,垃圾分类技术亟待大幅全面升级。垃圾分类作为国家重点关注问题。目前,在垃圾投放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垃圾类型投放到不同的桶内,在回收时,同样需要不同的垃圾车进行回收,导致回收繁琐。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投放垃圾方便的垃圾回收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分类投放一体化智能垃圾桶,能够减化流程,投放方便,有效提高大众对于垃圾分类和投放的积极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分类投放一体化智能垃圾桶,包括:桶体,桶体上设置有投放口、第一红外扫描器和至少一种类型垃圾袋发放口;

所述投放口一侧与所述桶体铰接,所述第一红外扫描器用于在投放垃圾时对垃圾袋上的标识码进行扫描;

所述桶体内部安装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一端固定在所述桶体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投放口内侧底部;

所述桶体内部还安装有出袋装置和第二红外扫描器;所述第二红外扫描器用于在垃圾袋发放时对垃圾袋上的标识码进行扫描。

优选的,所述出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垃圾袋托盘,每个垃圾袋托盘均配备有第一旋转马达和第二旋转马达;

每个所述垃圾袋托盘盛放不同类型的垃圾袋,且每个所述垃圾袋托盘的尾部分别对准相应的所述垃圾袋发放口;

所述第一旋转马达一端固定在所述桶体内壁上,另一端依次连接金属杆和橡胶头,所述橡胶头对准所述垃圾袋;

所述第二旋转马达在发放垃圾袋后调节垃圾袋托盘背板的倾斜角度。

优选的,所述桶体侧面还配有更换窗口和锁孔。

优选的,所述桶体上印制有二维码,用于供用户注册。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控制器、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器以及至少一个第三控制器;且第二控制器的数量和第三控制器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液压装置相连;

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旋转马达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第三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旋转马达一一对应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后台服务器,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和所述第三控制器分别和所述后台服务器无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红外扫描器和所述第二红外扫描器均与后台服务器无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投放口另一侧通过封条密封。

优选的,所述桶体上还安装有显示屏和至少一个实体键;

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第一红外扫描器相连;

所述实体键连接第四控制器,所述第四控制器与所述后台服务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垃圾袋的类型包括:可回收垃圾袋、厨余垃圾袋和其他垃圾垃圾袋。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垃圾分类投放一体化智能垃圾桶,能够有效降低大众对于垃圾分类的抵触心理,并减化垃圾分类流程,让使用者分类投放垃圾变得方便快捷,提高了垃圾分类效率。

而且,能够根据投放者所投放的垃圾类型,自动发送新的相应类型垃圾袋。后台服务器也能够记录用户投放的垃圾的数量,做简单统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分类投放一体化智能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投放一体化智能垃圾桶,包括:桶体1,桶体1上设置有投放口2、第一红外扫描器3和至少一种类型垃圾袋发放口4;

所述投放口2一侧与所述桶体1铰接,所述第一红外扫描器3用于在投放垃圾时对垃圾袋上的标识码进行扫描;

所述桶体1内部安装有液压装置5,所述液压装置5一端固定在所述桶体1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投放口2内侧底部;

所述桶体1内部还安装有出袋装置和第二红外扫描器6;所述第二红外扫描器6用于在垃圾袋发放时对垃圾袋上的标识码进行扫描。

在具体实现时,投放口2一侧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桶体1相连,另一端通过封条11密封,防止异味,当液压装置5伸长或者收缩时,投放口2以铰接侧为轴进行旋转,实现投放口2的开启和关闭,从而供用户投入垃圾,且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垃圾,均可以投入到桶内,无需精确分类。

其中,标识码可以是二维码或者条形码。所述垃圾袋的类型包括:可回收垃圾袋、厨余垃圾袋和其他垃圾垃圾袋。

在实际使用时,还可以设置为两种垃圾类型,例如: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例如: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垃圾袋类型和垃圾分类的类型相对应。

现有技术当中,人们在垃圾分类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垃圾类型放入不同的垃圾桶,在回收时,需要统一将不种类型的垃圾分别回收,回收流程复杂,耗费人力物力,容易造成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抵触。而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人们将垃圾袋都投放在同一个桶体内,让使用者投放垃圾变得方便快捷,简化了垃圾回收的流程,提高回收效率,减少人们对于垃圾回收的抵触心理。后续,可以根据垃圾类型进行分类,同样能够达到分类处理的目的。

而且,后台服务器还可以进行投放垃圾种类的统计,方便回收处理站核对各类垃圾数量是否正确。

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出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垃圾袋托盘7,每个垃圾袋托盘7均配备有第一旋转马达8和第二旋转马达13;

每个所述垃圾袋托盘7盛放不同类型的垃圾袋,且每个所述垃圾袋托盘7的尾部分别对准相应的所述垃圾袋发放口4;

所述第一旋转马达8一端固定在所述桶体1内壁上,另一端依次连接金属杆9和橡胶头10,所述橡胶头10对准所述垃圾袋;

所述第二旋转马达13在发放垃圾袋后调节垃圾袋托盘背板的倾斜角度。

其中,垃圾袋托盘7包括倾斜背板和水平托板,倾斜背板和水平托板紧挨;所述第二旋转马达13通过金属固定杆14与桶体内壁相连,第二旋转马达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杆15,传动杆15和倾斜背板连接。第二旋转马达转动时,通过传动杆15带动倾斜背板转动,从而在垃圾袋发放完毕后,调整一定角度,使得下一次垃圾袋正常发放,防止出现未出袋的现象。

在实际使用时,需要预先设定第二旋转马达每次旋转的角度,例如通过第三控制器提前设定好。

垃圾袋类似于a4纸那样,上下堆叠平铺在垃圾袋托盘的倾斜背板上,当需要出袋时,橡胶头将垃圾袋拨出,第二旋转马达带动垃圾袋托盘的倾斜背板旋转一微小角度,从而保证下一次出袋时,橡胶头能够触碰到垃圾袋,在橡胶头的作用下实现出袋。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桶体1侧面还配有更换窗口和锁孔。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桶体1上印制有二维码,用于供用户注册。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控制器、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器以及至少一个第三控制器;且第二控制器的数量和第三控制器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液压装置相连;

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旋转马达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第三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旋转马达一一对应相连。

当出袋时,第二红外扫描器在垃圾袋发放时对垃圾袋上的标识码进行扫描,并向后台服务器发送信息,后台服务器向第三控制器发送指令,第三控制器基于设定的角度控制第二旋转马达旋转,实现微调。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后台服务器,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和第三控制器分别和所述后台服务器无线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红外扫描器3和所述第二红外扫描器6均与后台服务器无线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投放口2另一侧通过封条11密封。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桶体1上还安装有显示屏和至少一个实体键;

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第一红外扫描器3相连;

所述实体键连接第四控制器,所述第四控制器与所述后台服务器相连。

实体键用于在第一红外扫描器出现故障时,手动输入垃圾袋上的标识码,实现垃圾投放。此时,标识码采用类似于快递单号的条形码。

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桶体内壁上还固定有挂钩12,挂钩12用于固定桶内大的黑色垃圾袋,通过大的黑色垃圾袋能够防止桶体内部被污染。

下面结合工作原理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当第一次使用时,利用移动终端扫描桶体1上的二维码进行注册,注册后,后台向第二控制器发送指令,第二控制器控制旋转马达8工作,带动橡胶头10拨动垃圾袋实现发放垃圾袋,当垃圾袋经过第二红外扫描器6时,扫描发送的垃圾袋的信息,并传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注册的用户信息和垃圾袋的信息绑定。

当用户用完垃圾袋,需要将垃圾袋投放到垃圾桶时,用户利用第一红外扫描器3扫描装有垃圾的垃圾袋上的标识码,第一红外扫描器3将信息传送给后台服务器,便可得知是哪个用户在扔何种类型的垃圾。而后台服务器向第一控制器发送指令,将投放口2打开,供用户丢入垃圾,其中,投放口2打开的时间可以是预先设定好的一段时间,该时间足够用户将垃圾丢入。此时,后台服务器会向第二控制器发送控制信息,控制第一旋转马达8工作,从而带动金属杆9和橡胶头10实现向该用户发放垃圾袋,发放的垃圾袋同样经过第二红外扫描器6进行扫描,并与用户的信息绑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垃圾桶能够有效提高大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并简化垃圾分类流程,让使用者分类投放垃圾变得方便、快捷,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