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银线绕线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96966发布日期:2021-02-09 12:33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银线绕线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银线绕线筒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银线绕线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金银线是目前纺织行业使用的金银线是一种具有金银光泽薄膜的化纤原料上世纪发展起来的化纤薄膜金银线是由两层醋酸丁酯结维素薄膜夹粘一层铝箔再割成细条而成,后来又出现用聚酯薄膜通过镀铝加颜色涂料等工艺制成的涤纶金银线,涤纶金银线有双色金银丝,彩虹一,荧光线等品种。绕线筒是一种便于收集缠绕以及使用金银线的结构,在金银线生产及使用的过程中绕线筒必不可少,对生产及使用带来很大的便捷。
[0003]
专利号为cn208378090u的一种纺织用金银线绕线筒装置,其公开了包括绕线筒,连接杆的外侧嵌套设置有绕线筒,连接杆的上端开设有第一螺纹,第一螺纹的外侧旋转固定有球形螺母,半球形壳体位于绕线筒的下侧,半球形壳体的内侧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加重铁块,加重铁块上靠近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连接杆远离球形螺母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绕线筒卡嵌于球形螺母与半球形壳体之间,利用不倒翁的原理,将上半部分设置的较轻,下半部分设置的重,使得金银线的绕线筒在使用时具有防倒伏的功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螺母,可以通过旋转螺母来方便的调节两个螺母之间的距离,能够适应更多型号的金银线绕线圈。然而这种结构,在绕线或者抽线过程中由于底部为半球形壳体,会发生摇晃,绕线速度越快整机的摇晃幅度越大,很容易将绕线拉断,同时由于绕线筒需要从上部拆掉球形螺母才能进行更换,因此当绕线筒饶了较多线时,取下来的时候会非常麻烦,工人工作强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止绕线晃动、取料方便、降低工人工作强度的金银线绕线筒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银线绕线筒装置,包括绕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筒可拆卸地安装于连接杆上,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的安装支架可旋转地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的连接杆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支架上,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还设有用于向下压紧绕线筒的压紧机构,所述的压紧机构上开设有能够穿过连接杆的开孔,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安装支架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支架的可翻转夹持板。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绕线筒安装于连接杆上,连接杆安装于安装支架上即可;绕线时,绕线筒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和可翻转夹持板对安装支架进行锁死,使得绕线筒在绕线或者抽线时不会产生晃动;拆装时,将可翻转夹持板打开,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安装支架旋转到水平状态,此时只需要通过工具车等设备,再将压紧机构和连接杆松开,即可方便取下绕线筒。压紧机构的设置,能够适合多种型号的绕线筒,同时无需人工拧螺母,也无需将绕线筒抬起从连接杆上部取出,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0007]
在上述的一种金银线绕线筒装置中,所述的可翻转夹持板上端还设有第一电磁吸合机构,所述的第一电磁吸合机构可将位于安装支架两侧的可翻转夹持板锁合。
[0008]
在上述的一种金银线绕线筒装置中,所述的可翻转夹持板还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可驱动可翻转夹持板旋转。
[0009]
在上述的一种金银线绕线筒装置中,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还设有第三驱动机构和第二电磁吸合机构,所述的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驱动吸合机构旋转,所述的第二电磁吸合机构可吸合夹持住连接杆。
[0010]
在上述的一种金银线绕线筒装置中,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气缸和推动块,所述的气缸驱动推动块将绕线筒压紧。
[0011]
在上述的一种金银线绕线筒装置中,所述的安装支架包括可拆卸的上支架和安装于底座上的下支架,所述的连接杆上端还设有螺纹。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绕线晃动、取料方便、降低工人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1、绕线筒;2、连接杆;3、安装支架;4、底座;5、压紧机构;6、第一驱动电机;7、可翻转夹持板;8、第一电磁吸合机构;9、第二驱动电机;10、第三驱动机构;11、第二电磁吸合机构;12、气缸;13、推动块;14、上支架;15、下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7]
如图1所示,本金银线绕线筒装置包括绕线筒1,所述的绕线筒1可拆卸地安装于连接杆2上,还包括安装支架3,所述的安装支架3可旋转地安装于底座4上,所述的连接杆2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支架3上,所述的安装支架3上还设有用于向下压紧绕线筒1的压紧机构5,所述的压紧机构5上开设有能够穿过连接杆2的开孔,所述的底座4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安装支架3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6,所述的底座4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支架3的可翻转夹持板7。
[0018]
进一步细说,所述的可翻转夹持板7上端还设有第一电磁吸合机构8,所述的第一电磁吸合机构8可将位于安装支架3两侧的可翻转夹持板7锁合。可翻转夹持板7采用铰链等方式安装于底座4上,当安装支架3处于竖直状态时,位于安装支架3两侧的可翻转夹持板7通过第一吸合机构吸合实现安装支架3的固定,再通过第一驱动电机6的自锁功能进一步固定安装支架3。
[0019]
进一步细说,所述的可翻转夹持板7还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9,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9可驱动可翻转夹持板7旋转。
[0020]
进一步细说,所述的安装支架3上还设有第三驱动机构10和第二电磁吸合机构11,所述的第三驱动机构10驱动第二驱动吸合机构旋转,所述的第二电磁吸合机构11可吸合夹
持住连接杆2。采用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自动打开和锁紧连接杆2,无需工人进行手工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0021]
进一步细说,所述的压紧机构5包括气缸12和推动块13,所述的气缸12驱动推动块13将绕线筒1压紧。
[0022]
进一步细说,所述的安装支架3包括可拆卸的上支架14和安装于底座4上的下支架15,所述的连接杆2上端还设有螺纹。上支架14优选通过螺纹与下支架15连接。拆下上支架14可通过螺母将绕线筒1压紧,适合多种绕线机构,适用范围更广。
[0023]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4]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绕线筒1、连接杆2、安装支架3、底座4、压紧机构5、第一驱动电机6、可翻转夹持板7、第一电磁吸合机构8、第二驱动电机9、第三驱动机构10、第二电磁吸合机构11、气缸12、推动块13、上支架14、下支架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