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模具吊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9571发布日期:2020-09-04 14:1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模具吊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吊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模具吊运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是用于直接承受来往车辆和行人的桥体部位,它主要包括其中的混凝土和预埋在混凝土内的钢筋锚固结构。目前,制备桥梁的方式通常包括现浇式和预制式两种,现浇式是指在施工现场完成桥梁的制作,预制式是指在工厂里利用模具完成桥梁的制作。相比于现浇式的制备方式,预制式具有对环境污染小、尺寸精度高等优点,因此,预制式的制备方式在建筑行业中逐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预制式制备桥梁模具时,需要吊具对模具进行掉放转移,来方便运输。而现有技术中,一般吊具过于笨重,不便于工人操作,而且频繁使用后,吊具底梁会产生变形。

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桥梁模具吊运装置,在上大梁中增加吊耳,不再需要额外制作专用吊具进行吊运,节省了钢材,也省去了吊具的搬运安装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桥梁模具吊运装置,在上大梁中增加吊耳,不再需要额外制作专用吊具进行吊运,节省了钢材,也省去了吊具的搬运安装工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上大梁、导向柱、油管夹、底座和下大梁;所述上大梁与模具直接接触,对所述模具进行支撑;所述导向柱一端与所述上大梁连接,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上大梁的支撑高度;所述导向柱内部还设置有锁紧结构,用于锁定调节后的所述上大梁的支撑高度;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另一端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油管夹设置在所述底座两侧,用于夹持油管;所述下大梁设置在所述底座下方,用于与支撑所述上大梁;所述吊板设置在所述上大梁端部,与所述吊链配合,用于吊运所述模具。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梯形台结构;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所述上大梁上,插入所述底座内的凹槽,实现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上大梁顶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模具贴合,用于支撑所述模具。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底部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用于防止所述支撑板因受挤压而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下大梁包括侧板和横板;所述侧板固定在所述横板两侧,用于支撑所述横板。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为工字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吊板两端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耳为弯曲槽形结构,挂接在所述吊链上,实现所述模具的吊运。

进一步地,所述吊链端部设置有挂环,用于配合所述吊耳的挂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上大梁中增加吊耳,利用上大梁的自身强度,在耳板附近区域局部补强,不再需要额外制作专用吊具进行吊运。节省了钢材,也省去了吊具的搬运安装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桥梁模具吊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桥梁模具吊运装置的吊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上大梁1、导向柱2、油管夹3、底座4、下大梁5、吊板6、吊链7、支撑板11、加强筋板12、侧板51、横板52和吊耳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桥梁模具吊运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上大梁1、导向柱2、油管夹3、底座4和下大梁5;所述上大梁1与模具直接接触,对所述模具进行支撑;所述导向柱2一端与所述上大梁1连接,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上大梁1的支撑高度;所述导向柱2内部还设置有锁紧结构,用于锁定调节后的所述上大梁1的支撑高度;所述底座4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2另一端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油管夹3设置在所述底座4两侧,用于夹持油管;所述下大梁5设置在所述底座4下方,用于与支撑所述上大梁1;所述吊板6设置在所述上大梁1端部,与所述吊链7配合,用于吊运所述模具。

具体的,在吊运模具时,需要将模具和其下方的支撑装置一起吊起;一般采用专门制作一种吊具放置在下大梁5底部,进行吊运,但是这种吊具过于笨重,不便于工人操作,而且频繁使用后,吊具底梁会产生变形;因此,需要将吊板6设置在上大梁1上,再用吊链7吊起吊板6,进而实现吊运;用上大梁的自身强度,不再需要额外制作专用吊具进行吊运,节省了钢材,也省去了吊具的搬运安装工作。

上大梁1与导向柱2端部连接,根据模具的实际情况来调节导向柱2,控制上大梁1的高度。再用导向柱2内部设置的锁紧结构,对调整后的导向柱2高度进行锁紧,定位;导向柱2另一端与底座4连接。将模具直接放在上大梁1上,通过底座4将压力传递至下大梁5上。油管夹3设置在底座4的侧部,用来夹持油管。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4为梯形台结构;所述导向柱2固定在所述上大梁1上,插入所述底座4内的凹槽,实现配合。

具体的,将底座4设计为梯形台结构,导向柱2固定在上大梁1,这种安装方式可以对下大梁5进行加大,下大梁5和导向柱2结构更扎实稳定,模具在上升下降过程中不易倾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上大梁1顶端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上表面与所述模具贴合,用于支撑所述模具。

具体的,在上大梁1顶端设置支撑板11,更好的均匀上大梁1所受的模具压力。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板11底部设置有加强筋板12;所述加强筋板12用于防止所述支撑板11因受挤压而变形。

具体的,支撑板11因受模具压力,容易发生形变,为了避免损坏,在支撑板11底部设置加强筋板12,来加强支撑板11刚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下大梁5包括侧板51和横板52;所述侧板51固定在所述横板52两侧,用于支撑所述横板52。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侧板51为工字钢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和2所示,所述吊板6两端设置有吊耳61;所述吊耳61为弯曲槽形结构,挂接在所述吊链7上,实现所述模具的吊运。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和2所示,所述吊链7端部设置有挂环,用于配合所述吊耳61的挂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