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电梯设备的电梯竖井中实施安装过程的装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8453发布日期:2021-04-16 17:4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用于在电梯设备的电梯竖井中实施安装过程的装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在电梯设备的电梯竖井中实施安装过程的装配系统。


背景技术:

2.在未公开的申请号为pct/ep2018/055189的国际专利申请中介绍了一种用于在电梯设备的电梯竖井中实施安装过程的装配系统。文中介绍的装配系统具有带有载体组件和机电安装部件的装配装置、布置在装配装置上方的移位组件和至少间接地固定在载体组件上的承载机构。移位组件可以借助承载机构使载体组件在电梯竖井内移动并由此使装配装置在电梯竖井内移动,其中,载体组件至少在电梯竖井内移位期间可以通过上支撑滚轮支撑在电梯竖井的支撑壁上。装配系统的承载机构具有朝向电梯竖井的支撑壁方向相对于竖直线的偏绕角。在根据上述国际专利申请的装配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承载机构由布置在电梯竖井外的转向滚轮在移位组件和载体组件之间转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在电梯设备的电梯竖井中实施安装过程的装配系统,该装配系统能够实现对偏绕角的简单调节。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装配系统来实现。
4.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电梯设备的电梯竖井中实施安装过程的装配系统具有装配装置、移位组件、承载机构和转向滚轮,该装配装置具有载体组件和机电安装部件,该移位组件设置在装配装置上方,该承载机构至少间接地固定在载体组件上,该转向滚轮用于在移位组件和载体组件之间对承载机构进行转向。移位组件可以借助承载机构在电梯竖井中使装配装置移位。载体组件至少在电梯竖井内移动期间通过上支撑滚轮支撑在电梯竖井的支撑壁上。特别地,载体组件仅支撑在支撑壁上,而不附加地支撑在电梯竖井的与支撑壁相对的竖井壁上。承载机构在转向滚轮与载体组件之间具有朝向电梯竖井的支撑壁的方向相对于竖直线的偏绕角,并且通过转向滚轮被引导,使得通过转向滚轮的移位能够改变偏绕角。根据本发明,转向滚轮通过保持装置设置在电梯竖井的边界面上,使得该转向滚轮伸入到电梯竖井中。
5.转向滚轮的根据本发明的布置使得安装人员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从电梯竖井内的一个位置上装配转向滚轮,使得承载机构具有所期望的偏绕角。当在电梯竖井的上部区域内布置安装平台,以使得安装人员可以从安装平台出发安装转向滚轮时,可以特别简单和可靠地实现转向滚轮的装配。在安装具有相对较大数量的楼层的电梯设备时通常可以使用这种安装平台并且因此也可以用于安装转向滚轮。
6.电梯竖井通常具有矩形横截面,并且具有竖井顶部、竖井底部和连接竖井顶部和竖井底部的竖井壁。多个电梯竖井可以并排布置,而在各个电梯竖井之间不使用中间壁。因此,电梯竖井具有至少两个相对的竖井壁。这两个竖井壁中的至少一个在此具有门开口。在
此,竖井顶部、怪井底部和竖井壁是在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式的电梯竖井的边界面。
7.在此,对于通过承载机构布置转向滚轮,应理解为,承载机构固定在边界面上,尤其借助至少一个螺钉拧紧在边界面上,并且转向滚轮由承载机构保持。由于转向滚轮伸入到电梯竖井中,所以转向滚轮也布置在电梯竖井内。
8.在此上下文中,承载机构在转向滚轮和载体组件之间的偏绕角应理解为,在转向滚轮和载体组件之间的承载机构不是精确地垂直或竖直向下,而是相对于竖直线或竖线倾斜地延伸。在此,转向滚轮与载体组件之间的朝向电梯竖井的支撑壁的方向的偏绕角应当理解为,承载机构朝向支撑壁的方向倾斜地延伸,使得相比于与载体组件连接的区域内,承载机构在转向滚轮的区域内距支撑壁具有更小的间距。在转向滚轮的区域内,承载机构相对于通过承载机构与载体组件的连接产生的竖直线或竖线的间距处于例如在20cm至60cm之间,尤其是在35cm至52cm之间。因此,当转向滚轮和载体组件之间的间距为100m时,产生例如在约0.115
°
至0.344
°
之间、特别是在约0.2
°
至0.3
°
之间的偏绕角。在此承载机构也可以附加地在另一方向上具有偏绕角。在此,相对于竖直线的角度是斜拉的度量,所述角度越大,则斜拉也就越大。所述角度例如最大为15
°
。因此,通过承载机构作用到载体组件上的在力导入点上被导入到载体组件的保持力除了具有垂直分量外,还具有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水平分量。保持力的该水平分量在转向滚轮处引起在相反方向上的水平反作用力。载体组件因此通过承载机构不仅在竖直方向上被保持,而且也朝向支撑壁的方向被提拉,使得上支撑滚轮总是与支撑壁接触。
9.通过设置承载机构的偏绕角,可以可靠地防止上支撑滚轮从支撑壁上抬起,并因此可靠地防止载体组件和装配装置的自由悬挂和摇晃。因此也防止装配装置在竖井壁上的止挡并因此防止装配装置和/或竖井壁的损坏。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装配系统确保了该装配装置在该电梯竖井中的可靠且无损坏的移位。
10.承载机构通过转向滚轮被引导,使得借助移位,即改变转向滚轮的位置能够改变偏绕角。因此,转向滚轮使承载机构转向,使得相比于在转向滚轮和载体组件之间,承载机构在移位组件和转向滚轮之间相对于支撑壁具有不同的走向。在此,转向滚轮的位置决定两个走向的差别。因此,通过调节转向滚轮的位置,即通过使转向滚轮在水平方向和/或垂直方向上移位,能够改变偏绕角并因此能够调节偏绕角。转向滚轮的位置可以在实施安装过程期间,也就是在装配装置在电梯竖井中移位时保持恒定或发生改变。
11.装配装置的安装部件被保持在载体组件上并且设计用于在安装过程的范围内至少半自动地、优选全自动地实施装配步骤。该安装部件应该是机电式的,也就是说具有共同作用的机械的、电子的和信息技术的元件或模块。
12.装配装置尤其可以相应于在wo 2017/016783 a1中所介绍的装配装置来实施。
13.移位组件在电梯竖井中布置装配装置上方的特征是装配系统的能够工作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装配系统安装在电梯竖井中,使得载体组件可以在电梯竖井中移位并因此装配装置可以在电梯竖井中移位。移位组件在此可以布置在电梯竖井内或布置在电梯竖井上方。
14.移位组件例如可以设计为一种绳索绞盘,在绳索绞盘中,承载机构例如能够以链条或能够弯曲的绳索的形式卷绕到例如由电动马达驱动的绞盘上。
15.载体组件尤其具有一对上支撑滚轮,它们在装配系统的能够工作的状态下在水平
方向上并排地布置。除了该上支撑滚轮或这些上支撑滚轮之外,载体组件还特别地包括下支撑滚轮或一对下支撑滚轮,通过下支撑滚轮,载体组件至少在移位期间附加地在电梯竖井中支撑在电梯竖井的支撑壁上。在装配系统的上述能够工作的状态下,下支撑滚轮布置在上支撑滚轮的下方。在载体组件围绕上支撑滚轮朝向支撑壁的方向倾翻时,下支撑滚轮从支撑壁上抬起。
16.支撑壁是电梯竖井的上述竖井壁中的一个竖井壁,在移位期间载体组件支撑在该支撑壁上。因此,不需要附加的支撑壁。特别是选择与用于电梯设备的竖井门的门分段相对的竖井壁作为支撑壁。因此,如果多个电梯竖井被并排地布置并且不通过竖井壁彼此分开,则也可以使用该装配系统。
17.在此,转向滚轮应理解为能够围绕转动轴转动的、具有大致盘状的基本形状的转向滚轮。所述的转动轴在此支承在保持装置中。特别地,转向滚轮此时不被驱动,而是在装配装置在电梯竖井中移位时仅通过经由转向滚轮引导的承载机构来驱动旋转。
18.转向滚轮尤其通过保持装置固定在电梯竖井的竖井壁上。所述竖井壁尤其是支撑壁,其中,尤其也可以实现在与支撑壁相对的竖井壁上的固定。通过保持装置将转向滚轮固定在竖井壁上使得能够特别简单地安装转向滚轮。替代地,转向滚轮也可以通过保持装置固定在电梯竖井的竖井顶部上。
19.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保持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以能够围绕枢转轴线枢转的方式布置在电梯竖井的边界面上,即特别是布置在支撑壁上。所述枢转轴线大致水平地并且平行于电梯竖井的边界面地延伸,即特别是平行于支撑壁延伸。因此,保持装置的至少所述部分在出现力时沿竖直方向枢转并因此可以偏移。因此,保持装置不必设计成刚性的,使得保持装置能够承受所有在竖直方向上出现的力,这些力例如可能通过在承载机构和转向滚轮之间的摩擦产生。因此,保持装置能够以相对较少的材料来制造,这一方面使保持装置较低廉并且另一方面使保持装置较轻。较轻的保持装置可以特别简单地安装在电梯竖井中。
20.保持装置尤其具有固定部件和枢转臂。固定部件被设置成固定在电梯竖井的边界面上,特别是拧紧在电梯竖井的边界面上。转向滚轮布置在枢转臂上,并且枢转臂被以相对于固定部件能够枢转的方式布置。尤其借助栓连接枢转臂和固定部件,栓同时形成枢转轴,枢转臂能够围绕枢转轴相对于固定部件偏转。
21.通过在保持装置中设置至少两个构件,保持装置在电梯竖井内的安装变得特别简单。在安装时,尤其首先借助螺钉将固定部件固定在电梯竖井的边界面上,即尤其是固定在支撑壁上。固定部件尤其可以紧凑地实施并且因此也可以较轻地实施,这能够实现简单的固定。随后,尤其借助栓将枢转臂固定在固定部件上。固定部件为此尤其具有至少一个凹部,通过该凹部可以插入栓。随后,例如通过固定销来固定栓。
22.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移位组件悬挂在电梯竖井的竖井顶部上。因此,移位组件可以特别简单地布置在电梯竖井内。如果可以使用上述安装平台,这尤其适用。为了悬挂移位组件,可以在构造电梯竖井时在竖井顶部上设置合适的悬挂装置。
23.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承载机构在载体组件上的悬挂点恰好被布置在装配装置的重心的上方。这使得装配装置在电梯竖井中能够特别可靠地且稳定地移位。
24.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装配系统具有平衡元件,平衡元件被以如下方式实施和布置,使得当载体组件在电梯竖井内移位期间,平衡元件克服载体组件围绕上支撑滚轮朝
向支撑壁的方向的倾翻。因此,在转向滚轮与装配装置之间的第一间距减小时,即在装配装置朝向转向滚轮和移位组件的方向向上移位时,可以有效地防止装配装置围绕上支撑滚轮的倾翻。
25.保持力的所述水平分量朝向保持壁的方向引起围绕上支撑滚轮的转矩。如果该转矩过大,则载体组件可能围绕上支撑滚轮朝向支撑壁的方向倾翻,其中,载体组件的上部部分朝向支撑壁的方向转动,从而下部区域与支撑壁的间距变大。在载体组件这样倾翻时,又产生了装配装置在竖井壁上的止挡的风险,并且因此产生了装配装置的损坏和/或竖井的损坏的风险。
26.保持力的所述水平分量进而还有围绕上部支撑滚轮的转矩主要取决于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偏绕角并且尤其随着变得更大的偏绕角而变大。在没有合适的对应措施的情况下,在载体组件移位期间,承载机构朝向竖井壁的方向的偏绕角发生变化。保持力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偏绕角以及水平分量以及围绕上支撑滚轮的转矩在没有合适的对应措施的情况下随着移位组件与载体组件或装配装置之间的第一间距的减小而变大、即增大。装配系统的平衡元件能够以各种方式克服载体组件围绕上支撑滚轮的倾翻,这些方式将结合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来进行介绍。
27.在装配装置在电梯竖井内移位期间,承载机构的相对于竖直线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偏绕角与平衡元件的组合一方面防止上支撑滚轮抬起并因此防止载体组件从支撑壁上抬起,并且另一方面防止载体组件围绕上支撑滚轮朝向支撑壁的方向倾翻,这两者都可能导致装配装置在电梯竖井的竖井壁上的止挡。
28.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平衡元件被以如下方式实施和布置,使得当移位组件与装配装置之间的第一间距减小时平衡元件克服承载机构的偏绕角的增加。因为如上所述,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作用到载体组件上的横向力随着变大的偏绕角而增大,所以偏绕角的至少不太明显的增大克服横向力的增大并因此克服围绕上支撑滚轮的转矩的增大。因此在移位组件和装配装置之间的第一间距减小时,也就是在在电梯竖井中提升装配装置时,有效地防止载体组件的倾翻并因此有效地防止装配装置的倾翻。在此,偏绕角的所述的不太大的增加涉及偏绕角的在没有平衡元件的装配系统中会产生的走向。与在提升开始时的偏绕角相比,提升期间的偏绕角可以保持不变,仅稍微增加或甚至稍微变小。
29.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平衡元件布置在保持装置上,并被以如下方式实施和布置,使得当转向滚轮与载体组件之间的第一间距减小并因此转向滚轮与装配装置之间的第一间距减小时,平衡元件克服承载机构的偏绕角的增加。因此,在第一间距减小的情况下,即在装配装置朝向转向轮和移位组件的方向向上移位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防止装配装置围绕上支撑滚轮的倾翻。
30.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平衡元件被以如下方式布置和实施,使得当转向滚轮与载体组件之间的第一间距减小并因此转向滚轮与装配装置之间的第一间距减小的情况下,平衡元件增大转向滚轮与支撑壁的第二间距。为此,尤其是转向滚轮的转动轴能够相对于保持装置移动。例如,保持装置具有主要垂直于支撑壁定向的长孔,在该长孔中可以移动转向滚轮的转动轴。
31.第二间距的增大克服偏绕角的增大,如上所述这至少导致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横向力的不太明显的增大。平衡元件在保持装置上的布置相对于在载体组件上的布置是有利
的,平衡元件不必布置在载体组件上并因此在载体组件上不要求结构空间,并且特别是不增加装配装置的重量。
32.平衡元件尤其具有弹簧,该弹簧被以如下方式构造和布置,使得该弹簧朝向支撑壁的方向将力施加到转向滚轮上。弹簧例如实施为螺旋弹簧并且尤其作用到转向滚轮的转动轴上并且朝向支撑壁的方向压紧弹簧。因此,平衡元件可以特别简单且成本低廉地构造。
33.上述远离保持壁定向的、对用于载体组件的水平保持力的反作用力克服所述弹簧的力。保持力的水平分量越大,并因此反作用力越大,弹簧就被压缩得越多,从而转向滚轮被推离支撑壁。只要支撑滚轮和载体组件之间的所述第一间距足够大,则反作用力在较宽的移位范围内几乎线性地上升。因此,通过选择具有相应弹簧常数的弹簧可以在装配装置在所述区域中移位时确保几乎保持不变的偏绕角。
34.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平衡元件在载体组件上被以如下方式布置和设计,使得当转向滚轮和装配装置之间的第一间距减小时,平衡元件减小载体组件的悬挂元件与支撑壁的第三间距,载体组件通过该悬挂元件与承载机构连接。悬挂元件尤其在垂直于支撑壁的方向上相对于载体组件能够移动地布置。第三间距的减小克服承载机构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偏绕角的增加,如上所述这至少导致横向力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不太明显的增加。所述悬挂元件在此是载体组件的一部分并且例如被实施为孔眼或锁钩。在此,载体组件仅具有恰好一个悬挂元件。因此,承载机构直接固定在载体组件上。悬挂元件的移动可以非常简单地实现,由此可以简单和成本有利地实现平衡元件。
35.在承载机构和载体组件之间尤其设置有悬挂机构。在此,承载机构和悬挂机构通过连接元件连接。因此,承载机构通过悬挂机构固定在载体组件上,从而使承载机构间接地固定在载体组件上。平衡元件被以如下方式实施和布置,在转向滚轮与装配装置之间的第一间距减小的情况下平衡元件减小连接元件与支撑壁的第四间距。因此,连接元件相对于悬挂机构的位置也被改变。第四间距的减小克服承载机构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偏绕角的增加,如上所述这至少导致横向力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不太明显的增加。该悬挂机构例如被实施为绳索环套,该绳索环套在两个端部上被固定在载体组件上。这种类型的绳索环套也可以被称为所谓的挂具。悬挂装置的连接元件例如被设计为孔眼,该孔眼可以沿绳索环套移动并因此可以改变孔眼与支撑壁的间距。
36.平衡元件特别是具有至少一个蓄能器,该蓄能器对移位组件、转向元件或悬挂元件沿垂直于电梯竖井的支撑壁的方向施加力。载体组件上的保持力的上述水平分量必须由移位组件或转向元件支撑或者作用到悬挂元件上。蓄能器被以如下方式布置和设计,使得保持力的水平分量的变化克服移动部件、转向元件或悬挂元件的移动并且如上所述克服保持机构朝向支撑壁的反向的偏绕角的增加。通过蓄能器的能够借助计算或简单的实验来实现的相应的设计分案,可以实现保持机构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所希望的偏绕角。因此,平衡元件能够非常简单地实现并且在没有能够控制的调整件的情况下实现。因此,可以非常成本低廉并且不易出故障。
37.蓄能器例如可以被实施为弹簧,该弹簧在所述方向上作用到移位组件、转向元件或悬挂元件上。蓄能器例如也可以实施为空气蓄能器或液压蓄能器。也可以在移位组件、转向元件或悬挂元件的相反的侧面上分别布置蓄能器,蓄能器从两侧施加力。
38.平衡元件还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调整件,该调整件被以如下方式构造和布置,使得
调整件能够使移位组件、转向元件、悬挂元件或连接元件沿垂直于电梯竖井的支撑壁的方向移位。因此,可以精确地调节所述部件与支撑壁的间距,进而可以精确地调节承载机构相对于支撑壁的偏绕角,进而精确地调节横向力形成支撑壁的方向的水平分量。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载体组件围绕上支撑滚轮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倾翻。
39.调整件例如可以电动地、液压地或气动地实施并且具有能够移动的调节缸,该调节缸与移位组件、转向元件、悬挂元件或连接元件联接。装配系统尤其具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被设置用于相应地控制调整件。所述控制装置尤其还控制装配系统的其调整件,例如移位组件。
40.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平衡元件被以如下方式构造和布置,使得平衡元件在转向滚轮与装配装置之间的第一间距减小的情况下增大装配装置的重心与支撑壁的第五间距。为此,平衡元件尤其具有可以移动平衡重的调整件。通过装配装置的重心与支撑壁的第五间距的所述增加,即使保持力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水平分量变大,仍能防止载体组件围绕上支撑滚轮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倾翻。通过上述第五间距的增大,由装配装置的重力围绕上支撑滚轮产生的转矩增大,该转矩克服由保持力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水平分量产生的相反地作用的转矩。因此,可以平衡保持力的水平分量的通过保持机构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较大的偏绕角引起的增加。
41.在装配系统的该实施方案中,可使用用于平衡元件的较小的、较轻的且成本低廉的调整件,因为平衡重在移动时不承受负载下,即可以通过非常小的调节力移动。
42.装配系统尤其具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被设置用于相应地控制调整件。所述控制装置尤其还控制装配系统的其他调整件,例如移位组件。
43.机电安装部件尤其是平衡元件的一部分,并且借助机电安装部件的位置的改变来实现第五间距的增大。因此不需要附加的平衡重和附加的调整件,这实现了特别轻且成本低廉的装配装置。
44.机电安装部件例如可以实施为具有机器人臂的工业机器人。在装配装置移位之前,机械臂尽可能靠近地安装到支撑壁上。在装配装置的移位期间,即在所述第一间距减小期间,机械臂则始终继续移动远离支撑壁,由此重心也移动远离支撑壁,并且所述第五间距由此增大。为了实现装配装置是重心的尽可能大的移位,工业机器人可以在移位之前接纳附加的部件、例如待装配的构件,并且因此提高在移位期间移动的重量。装配系统为此具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被设置用于相应地控制机电安装部件。
45.第五间距尤其根据转向滚轮和装配装置之间的第一间距或根据载体组件的倾斜度来调节。因此,总是存在第五间距的合适的调节并且因此存在装配机构的重心相对于支撑壁的间距的合适的调节。因此可以特别可靠地防止载体组件围绕上支撑滚轮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倾翻。上述实施例相应地适用于第一间距和/或所述倾斜度的检测以及尺寸的评估。
46.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平衡元件具有力导入点和上支撑滚轮,在该力导入点处,由移位组件经由承载机构施加的保持力导入到载体组件,其中,力导入点布置在上支撑滚轮、尤其上支撑滚轮的转动轴的相同高度上或下方。上支撑滚轮可以为此例如设置在从载体组件向上伸出的间距元件上。
47.平衡元件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单独的构件,而是由载体组件的以特定的方式相对彼
此布置的构件的组合组成。因此,平衡元件能够特别成本低廉地实现。力导入点尤其是例如以所钩或孔眼的形式的悬挂元件被固定在载体组件上的部位,在该悬挂元件上悬挂承载机构。悬挂元件也可以是载体组件的一部分或由其形成,例如悬挂元件可以被实施为载体组件中的通孔,承载机构可以被悬挂到该通孔中。在这种情况下,力导入点是承载机构和载体组件之间发生接触的部位。悬挂元件尤其也可以被视为平衡元件的一部分。
48.在力导入点相对于上支撑滚轮的所述布置方式中,保持力朝向支撑壁的方向的水平分量不会导致围绕上支撑滚轮的转矩,该转矩被以如下方式定向,使得载体组件可能朝向支撑壁的方向倾翻。因此,可以特别简单和成本低廉地避免承载装置朝向支撑壁的倾翻。力导入点关于上支撑滚轮的布置又涉及装配系统的上面已经提到的能够工作的状态。在承载机构和载体组件之间的直接连接时力导入点位于上述悬挂元件上。如果在承载机构和载体组件之间设置悬挂机构,则得到至少两个力导入点,即在悬挂元件和载体组件之间的连接点上的至少两个力导入点。这些多个力导入点通常位于一个高度上。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所有的力导入点应设置在相同的高度上或设置在上支撑滚轮下方。
49.平衡元件的不同的实施方案能够相互组合。
附图说明
50.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特征和细节根据实施例的以下介绍以及根据附图得出,在附图中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仅是示意性的并且不是按比例绘制的。
51.在此:
52.图1示出用于在能够工作的状态下在电梯设备的电梯竖井中执行安装过程的装配系统的透视图;
53.图2示出在移位组件和载体组件之间具有转向滚轮的装配系统的侧视图;
54.图3以放大图示出在保持装置上具有平衡元件的转向滚轮;
55.图4示出具有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平衡元件的装配系统的侧视图;
56.图5示出具有按照第三实施例的平衡元件的装配系统的侧视图;
57.图6以详细视图示出按照第三实施例的平衡元件;
58.图7示出按照第四实施例的平衡元件;
59.图8示出具有按照第五实施例的平衡元件的装配系统的侧视图;
60.图9示出具有按照第六实施例的平衡元件的装配系统的侧视图;以及
61.图10示出具有按照第七实施例的平衡元件的装配系统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62.图1示出电梯设备的电梯竖井103,在电梯竖井中布置有装配系统1。装配系统1具有装配装置5,该装配装置具有载体组件3和机电安装部件7。载体组件3实施为支架,机电安装部件7装配在该支架上。该支架具有的尺寸使得载体组件3能够在电梯竖井103内垂直地移位,即沿着竖线或竖直线104移位,也就是说例如移动到建筑物内不同楼层上的不同垂直位置。机电安装部件7以工业机器人的形式来实施,该工业机器人向下悬挂地安装在载体组件3的支架上。工业机器人的臂在此可以相对于载体组件3运动并且例如朝向电梯竖井3的
竖井壁105移位或移位远离电梯竖井的竖井壁。
63.载体组件3通过用作承载机构17的钢索与在图1中被遮盖并因此不能看到的移位组件15(参见图2)以马达驱动的绳索绞盘形式连接,该绳索绞盘在电梯竖井103的上部被安装在电梯竖井103的竖井顶部107(参见图2)上。承载机构17通过在图1中被遮盖并因此不能看到的转向滚轮34(参见图2)在移位组件15和载体组件3之间被引导。借助移位组件15,电梯竖井103内的装配装置5可以在电梯竖井103的整个长度上竖直地移位。
64.另外,装配装置5还具有固定部件19,借助该固定部件可以将载体组件3在电梯竖井103的内部沿侧向方向固定,即沿水平方向固定。在载体组件3的前侧上的固定部件19和/或在载体组件3的后侧上的凸出件(未示出)为此可以向前移动或由后向外移动并且以这种方式将载体组件3锁紧在电梯竖井103的壁105之间。
65.工业机器人可以在自由支承的端部上与未详细示出的各种装配工具联接。装配工具可以在设计和使用目的方面有所区别。通过这些装配工具,在装配装置的固定状态下,装配步骤可以半自动地或全自动地进行。
66.在载体组件3上还可以设置未详细示出的料库部件。料库部件可以用于存储待安装的构件并且提供给工业机器人7。料库部件例如可以容纳不同的构件,尤其是不同型材的形式的构件,这些构件在电梯竖井103内被装配在竖井壁105上,以便例如能够将用于电梯设备的导轨固定在其上。在料库部件中也可以存储和提供螺钉,螺钉可以借助工业机器人7被拧入到竖井壁105中的预制的孔中。
67.在载体组件3上还设置有未在图1中示出的支撑滚轮(图2中的上支撑滚轮21和下支撑滚轮22),借助支撑滚轮,载体组件3在竖直移位期间在电梯竖井103内沿着竖井壁被引导,该竖井壁在下文称为支撑壁108。在此,支撑壁108是竖井壁,支撑壁与电梯竖井103的门开口106相对。在装配装置5的移位期间,支撑滚轮在支撑壁108上滚动。根据支撑滚轮在载体组件上的布置可以设置一个至特别是四个支撑滚轮。
68.在图2中以侧视图示出装配系统1,其中,从装配装置5中仅示出了载体组件3、上支撑滚轮21和下支撑滚轮22。移位组件15悬挂在竖井顶部107上。在此,竖井顶部107、竖井壁105和竖井底部102限制电梯竖井103并且可以被称为电梯竖井103的边界面。
69.承载机构17从移位组件15向下经由转向滚轮34延伸至承载机构17在载体组件3上的悬挂点38。在此,悬挂点38恰好被设置在装配装置5的重心36的上方。承载机构17从移位组件15首先相对于竖直线104倾斜地朝向支撑壁108的方向延伸,然后通过转向滚轮34被转向,使得承载机构在转向滚轮34之后远离支撑壁108倾斜地延伸。转向滚轮34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移位在此改变承载机构17的转向并且因此改变承载机构的方向。
70.因此,承载机构17在转向滚轮34和载体组件3之间具有朝向支撑壁108的方向的偏绕角α。在此,所述的偏绕角α相应于朝向支撑壁108的方向的承载机构17与竖线或竖直线104所夹的角度。由于偏绕角α,经由承载机构17作用到载体组件3上的保持力具有朝向支撑壁108方向的水平分量39。水平分量39在转向滚轮34处朝向相反方向产生水平的反作用力40。
71.在转向滚轮34的下方,在电梯竖井103中安装平台41被以如下方式布置,使得安装人员能够从安装平台41出发安装转向滚轮34和移位组件15。移位组件15在此尤其悬挂在怪井顶部107上未示出的已经在建造竖井103时设置的悬挂装置上。转向滚轮34通过保持装置
35固定在支撑壁108上,使得转向滚轮伸入到电梯竖井103中。下面结合图3更详细地讨论转向滚轮34的安装。
72.载体组件3包括一对上支撑滚轮21和一对下支撑滚轮22。上支撑滚轮21布置在载体组件3的上部区域中并且下支撑滚轮22布置在载体组件3的下部区域中。在此,上支撑滚轮21布置在悬挂点38下方,在该悬挂点上载体组件3悬挂在承载机构17上。悬挂点38同时也是力导入点,在该力导入点上保持力从承载机构17导入到载体组件3。载体组件3通过支撑滚轮21、22支撑在支撑壁108上。如果承载机构17朝向支撑壁108的方向的偏绕角α过大并且由此载体组件3的保持力的水平分量39过大,则可能导致载体组件3围绕上支撑滚轮21倾翻。为了在转向滚轮34与载体组件3之间的第一间距s1减小时克服在载体组件3与转向滚轮34之间的承载机构17的方向上的偏绕角α的增加,在转向滚轮34的保持装置35上布置有在图3中示出的平衡元件24。
73.根据图3,保持装置35具有固定部件42和枢转臂43。固定部件42通过未示出的螺钉拧到支撑壁108上。该固定部件具有在图3中不可见的圆柱形凹部,栓44插入到该凹部中,枢转臂43通过该栓能够枢转地与固定部件42连接。枢转臂43能够围绕栓44枢转,使得栓44构成枢转臂43的枢转轴。栓44在此水平并平行于支撑壁108延伸并因此枢转轴在此水平地延伸并平行于支撑壁108延伸。在图2中,枢转臂43水平地定向,其中,枢转臂被承载机构17保持在该位置。
74.枢转臂43具有长孔45,该长孔沿枢转臂43的主延伸方向定向进而在图3中水平地定向。转向滚轮34的轴46延伸穿过长孔45并且在此平行于栓44定向。轴46可以在长孔45中相对于枢转臂43移动进而在图2中水平地移动。因此,可以改变、即增大或减小转向滚轮34和支撑壁108之间的第二间距s2。在与固定部件42相反的端部48和轴46之间这样布置螺旋弹簧49,以便旋弹簧将力朝向支撑壁108的方向施加到轴46上进而施加到转向滚轮34上。
75.当载体组件3在电梯竖井103中被向上提拉时,转向滚轮34和载体组件3之间的第一间距s1减小。结果是保持力的水平分量39增大并且由此反作用力40也增大。由此,转向滚轮34包括轴46克服螺旋弹簧49的力从支撑壁108移开,即第二间距s2增大。因此,平衡元件24在转向滚轮34和载体组件3之间的第一间距s1减小的情况下,防止承载机构17的偏绕角α的增加。
76.在保持装置上也可以不设置平衡元件。在这种情况下,转向滚轮的轴例如通过合适的螺母固定在枢转臂的长孔内的固定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安装转向滚轮时,可以通过固定转向滚轮的轴的位置来调节在载体元件的特定位置中承载机构的偏绕角。
77.在根据图4的装配系统1中,平衡元件124布置在载体组件3的上方。承载机构17通过能够在垂直于支撑壁108的方向上移动的悬挂元件127固定在载体组件3上。平衡元件124包括两个弹簧125,该两个弹簧125相对于支撑壁108设置在悬挂元件127的相反侧上,从而每个弹簧都对悬挂元件127施加保持力。弹簧125的与悬挂元件127相对置的端部以未进一步示出的类型和方式位置固定地相对于载体组件3固定。悬挂元件127具有距支撑壁108的第三间距s3。
78.如果现在将装配装置5向上移位并且因此使转向滚轮34与装配装置5之间的第一间距s1减小,则保持力在载体组件3上的水平分量增大,并且悬挂元件127朝向支撑壁108的方向挤压并且克服弹簧125的力朝向支撑壁108的方向移动。因此,所述第三间距s3减小。悬
挂元件127的这种移动又克服承载机构17朝向支撑壁108方向的偏绕角α的增大。在此,连续地建立平衡,该平衡主要由弹簧125的特性来决定。通过计算或简单的试验可以将弹簧125设计成能够可靠地避免装配装置5的倾翻。
79.对于根据图5的装配系统1,在承载机构17和载体组件3之间布置有悬挂机构228,其中,承载机构17和悬挂机构228通过连接元件229连接。悬挂机构228被设计为绳索环套,绳索环套的端部在关于支撑壁108相反的侧面上与载体组件3连接。平衡元件224被布置在悬挂机构228上并且被实施成使可以相对于悬挂机构228移动连接元件229。为此,平衡元件224具有仅在图6中示出的电动马达形式的调整件230,借助该调整件能够使连接元件229相对于悬挂机构228移动。调整件230可以驱动驱动滚轮231。悬挂机构228在驱动滚轮231和压紧滚轮232之间延伸。压紧滚轮232借助未示出的弹簧压靠悬挂机构228并且由此将该悬挂机构压靠驱动滚轮231。如果现在调整件230驱动驱动轮231,那么该驱动轮在悬挂机构228上滚动,由此可以调节连接元件229相对于悬挂机构228的位置并且由此可以调节相对于支撑壁108的第四间距s4。
80.在此,调整件230由控制装置237控制。控制装置237根据载体组件3的倾斜度调节所述第四间距。为了测量倾斜度,在载体组件3的下部布置有倾斜度传感器233。控制装置237测量倾斜度并且借助自动控制调节第四间距,使得载体组件3总是垂直地定向,即不具有倾斜度。控制装置237也可以根据转向滚轮34和装配装置5之间的第一间距s1来调节所述第四间距s4。控制装置237为此可以借助未示出的间距传感器直接测量第一间距。控制装置还可以测量相对于电梯竖井103的底部的间距,并由此确定第一间距。此外,控制装置237可以检测移位组件15在电梯竖井103内使装配装置5移位的远近,并且基于移位之前的第一间距确定当前的第一间距。为了确定当前所需的第四间距,在控制装置237中存储有表格,在该表格中与第一间距相关地存放有第四间距。如果控制装置237已经确定当前的第一间距,则其可以从所述表格中读出当前需要的第四间距并且然后借助调整件230来调节该第四间距。
81.在图7中示出可替代图4的平衡元件124的平衡元件524。平衡元件524具有调整件530来代替弹簧,借助该调整件可以移动悬挂元件127。该调整件530实施为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可以使作用到悬挂元件127上的调节缸533驶入和驶出。类似于图6中的调整件230,调整件530由控制装置537控制。
82.根据图8的装配系统1与根据图2的装配系统1构造得非常相似,从而仅说明区别。为了防止载体组件3围绕上支撑滚轮21朝向支撑壁108的方向的倾翻,装配系统1具有平衡元件624。平衡元件624具有调整件630,该调整件与平衡重635连接。平衡重635可以通过调整件630相对于载体组件3主要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平衡重635的移动,装配装置5的重心636可以移动,并且因此改变或调整重心636距支撑壁108的第五间距s5。在此,调整件630由控制装置637控制,使得当转向滚轮34和装配装置5之间的第一间距减小时,装配装置5的重心636距支撑壁108的第五间距s5增大。调整件630以类似于调整件230的方式被控制。
83.根据图9的装配系统1具有平衡元件724,该平衡元件基本上与图8的平衡元件624相同地起作用。区别在于,对于根据图9的装配系统1,工业机器人形式的机电安装部件7是平衡元件724的一部分并且用作平衡重。在这种情况下,重心736通过机械安装部件7的位置的改变而移动,即借助机电安装部件7的位置的改变而移动。
84.对于根据图10的装配系统1,上支撑滚轮21布置在从载体组件3向上突出的间距元件840上。因此,力导入点838布置在上支撑滚轮21下方,尤其是布置在上支撑滚轮21的未标明的转动轴下方,在力导入点838上保持力被导入到载体组件3。力导入点也可以设置在上支撑滚轮的相同的高度上。因此,保持力的水平分量839在支撑滚轮21的下方延伸。因此,由此产生的转矩823不会导致下支撑滚轮22从支撑壁108抬起,并且因此不会导致载体组件3围绕上支撑滚轮21的倾翻。确切地说通过转矩823将下支撑滚轮22压靠支撑壁108。因此,上支撑滚轮21、间距元件840和力导入点838形成平衡元件824,该平衡元件在载体组件3在电梯竖井103中移位期间克服载体组件3围绕上支撑滚轮21朝向支撑壁108的方向的倾翻。除了所述部件之外,平衡元件也可以包括未示出的悬挂元件,例如以载体组件的孔眼、锁钩或通孔形式的悬挂元件。
85.最后要指出,如“具有”、“包括”等等的术语不排除其他的元件或者步骤,并且如“一个”或者“一”的术语不排除多个。此外,应当指出,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介绍的特征或步骤也可以与上述其他实施例的其他特征或步骤组合使用。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应视为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