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06731发布日期:2021-04-16 13:1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自动化供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3c(computer、communication和consumer electronic,即电脑、通讯和消费性电子)制造行业应用很多自动化方案。
3.对于3c制造行业来说,如3c产品中的充电盒而言,该充电盒中的一些不规则钢片,在组装的过程中通常只能采用op手工放置产品中完成组装。其存在的技术难点为,由于物料的形状不规则,采用传统料仓等方案存在定位吸取困难,无法快速准确的完成上料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上料装置。
5.依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振盘和接料模块,所述接料模块包括:直线料道、第一吹气管、第二吹气管、第一检测器和吸气管;所述直线料道的一侧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吹气管和所述第二吹气管,所述上料槽的底部设有所述吸气管,所述上料槽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所述上料槽是否有物料的第一检测器;
6.所述振盘的内壁上设有盘旋向上的内轨道,所述内轨道的一端位于所述振盘的底部,所述内轨道的另一端位于振盘内壁顶部的分料口处;
7.所述振盘的外壁上设有盘旋向下的外轨道,所述外轨道的最高处位于所述振盘的分料口下方,所述接料模块位于所述外轨道的出口处;
8.所述振盘振动使得振盘内的物料经内轨道落入所述外轨道中,再由外轨道传输至接料模块的直线料道;
9.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到物料时,所述吸气管提供吸力将所述物料固定,启动第一吹气管、第二吹气管将直线料道上的多余物料吹落。
10.可选的,所述接料模块,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直线料道上多余物料的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二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直线料道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吹气管和第二吹气管之间;
11.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到物料,所述第二检测器检测到物料时,所述振盘停止振动;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到物料,所述第二检测器未检测到物料时,所述振盘持续振动;所述第一检测器未检测到物料,所述振盘继续振动。
12.可选的,所述外轨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分料双轨道、物料分离台阶轨道、方向筛选轨道和单物送料轨道;
13.所述分料双轨道,用于承载经由分料口输出的物料,将物料通过两条并行的轨道传送给物料分料台阶轨道;
14.所述物料分离台阶轨道,用于将堆叠的多层物料分离,只将单层放置的物料传送
给方向筛选轨道;
15.所述方向筛选轨道,用于将符合指定方向的物料传送给单物送料轨道;
16.所述单物送料轨道,用于筛选掉并排物料中靠外侧的物料。
17.可选的,所述物料分离台阶轨道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物料分离台阶轨道的入口的宽度为1.5

2.0个物料的宽度,所述物料分离台阶轨道的出口宽度为1.0

1.5个物料的宽度。
18.可选的,所述方向筛选轨道的出口处设有连续多个方向筛选台阶,每个方向筛选台阶上都设有与所述物料上的倾斜角度相匹配的斜面。
19.可选的,所述单物送料轨道上设有单物料卡针,所述单物料卡针的尖端与所述振盘外壁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物料的宽度;
20.所述单物料卡针用于确保所述单物送料轨道上每次只能通过一个物料。
21.可选的,所述外轨道的出口处还设有辅助模块,所述辅助模块包括:吹气管和检测器;
22.所述辅助模块位于所述接料模块的入口处,用于提供吹气辅助上料。
23.可选的,所述振盘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包容所述外轨道的容纳槽。
24.可选的,所述振盘内壁顶部的分料口处设有向外倾斜45度的回挡片。
25.可选的,所述第一检测器可以是:光线检测传感器或重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器可以是:光线检测传感器或重力传感器。
26.由上述可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公开了振盘以及振盘内壁上设置的内轨道和振盘外壁上设置的外轨道和接料模块。运用振盘提供动力传送物料,物料在轨道上行走进入分料口之后,通过分料双轨道来提高物料输送效率,通过物料分离台阶轨道、方向筛选轨道和单物送料轨道对物料的方向进行筛选,将物料输送到接料模块上,通过接料模块上的第一吹气管、第二吹气管和第一检测器实现对直线料道的物料能够稳定上料,防止出现叠料的问题。解决了现有由于物料的形状不规则,采用传统料仓等方案存在定位吸取困难,无法快速准确的完成上料的操作的难题。
27.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28.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29.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图1中所示上料装置的接料模块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1.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接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方向筛选轨道出口处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5.本申请的设计构思在于:运用振盘提供动力传送物料,物料在轨道上行走进入分料口之后,通过分料双轨道来提高物料输送效率,通过物料分离台阶轨道、方向筛选轨道和单物送料轨道对物料的方向进行筛选,将物料输送到接料模块上,通过接料模块上的直线料道缓存物料,通过接料模块上的第一吹气管、第二吹气管和第一检测器实现对直线料道的物料能够稳定上料,防止出现叠料的问题在上料时,通过特制的上料槽对物料进行定位,防止物料偏转。
36.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上料装置的接料模块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接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0、振盘20和接料模块30,接料模块30包括:直线料道301、第一吹气管303、第二吹气管305、第一检测器304和吸气管302。直线料道301的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吹气管303、第二吹气管305,所述上料槽307的底部设有所述吸气管302,所述上料槽307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所述上料槽307是否有物料的第一检测器304。
37.振盘20的内壁上设有盘旋向上的内轨道201,内轨道201的一端位于振盘的底部,内轨道201的另一端位于振盘20内壁顶部的分料口203处。其中,振盘20呈圆筒状,通过振动电机提供振动的驱动力。振盘20内可以一次存放较大量的物料,从而保证物料供给的持续性,延长单次补充物料的间隔。振盘20的持续振动使得振盘20底部所存放的物料能够沿着内轨道201移动至分料口203。
38.振盘20的外壁上设有盘旋向下的外轨道202,外轨道202的最高处位于振盘20的分料口203的下方,接料模块30位于外轨道202的出口处。振盘20振动使得振盘20内的物料经内轨道201落入外轨道202中,再由外轨道202传输至接料模块30的直线料道301,在直线料道301中缓存部分物料,以便提高后续上料的效率。即在本申请中,通过内轨道201输送的物料在分料口203处会因振动落入外轨道202中,在重力以及外轨道202的同时作用下,物料由外轨道202输送至接料模块30,由接料模块30完成物料的固定以及稳定上料的操作。
39.物料到达接料模块30上的直线料道301之后,振盘仍处于振动状态,物料继续向前输送直至落入上料槽307内。设置在上料槽307一侧的第一检测器304检测到上料槽307内存在物料,则使得吸气管302提供吸力将物料固定,启动第一吹气管303和第二吹气管305将直线料道301上多余物料吹落,从而防止物料在直线料道301上堆叠,或者防止存放在直线料道301上的多余物料影响到抓取物料机器对物料的吸取。
40.可见,在本申请中,由振盘20提供物料行走的动力,通过外轨道实现对物料的筛选,确保到达上料槽307内的物料的方向在正确。通过接料模块30上的第一吹气管303、第二吹气管305、第一检测器304和吸气管302实现对物料的定位,解决物料堆叠的问题,确保物料上料的稳定和快速。从而解决了现有的3c制造行业中针对不规则的物料进行上料时,由于物料的形状不规则,无法快速准确的完成上料的问题。
41.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器可以是:光线检测传感器或重力传感器。第
二检测器可以是:光线检测传感器或重力传感器。其中光线检测传感器通常是指能由能敏锐感应紫外光到红外光的光能量,并将光能量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光线检测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红外光传感器、太阳光传感器、紫外光传感器四类。
4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当第一检测器为重力传感器时,第一检测器不仅能够检测到上料槽307内是否存在物料,还能基于检测到的重力值计算出存在的物料的个数。同样的,第二检测器为重力传感器时,还能分辨出当前直线料道301上排布的物料的个数。
43.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接料模块30可以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即在不同的控制信号下,执行不同的吹吸气操作。
44.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第一检测器304检测到上料槽307内存在物料,吸气管302启动,提供吸力将物料固定;再启动第一吹气管303和第二吹气管305将直线料道301上多余物料吹落。
45.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接料模块30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直线料道301上多余物料的第二检测器306,第二检测器306设置在直线料道301的一侧,位于第一吹气管303和第二吹气管305之间。
46.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第一检测器304检测到物料,第二检测器306检测到物料时,则振盘20停止振动。
47.当第一检测器304检测到物料,第二检测器306未检测到物料时,振盘20持续振动;直至第二检测器306能够检测到物料。
48.当第一检测器304未检测到物料,振盘20继续振动。即无论第二检测器306是否检测到物料,都不影响振盘20的振动,直至第一检测器304和第二检测器306都检测到物料,从而保证物料的供给不会因外因的影响而中断,提高上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9.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外轨道202的出口处还设有辅助模块50,所述辅助模块50包括:吹气管和检测器。其中辅助模块50中的吹气管和检测器位于相同位置,即吹气管能够针对检测器所检测到的位置进行吹气。辅助模块50位于接料模块30的入口处,用于提供吹气辅助上料。
50.在第三工作模式下,辅助模块50中的检测器在检测到有物料时,通过吹气管吹气将该位置的物料吹出。
51.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所示,外轨道202包括:依次连接的分料双轨道2021、物料分离台阶轨道2022、方向筛选轨道2023和单物送料轨道2024。
52.分料双轨道2021用于承载经由分料口输出的物料,将物料通过两条并行的轨道传送给物料分料台阶轨道2022。
53.物料分离台阶轨道2022用于将堆叠的多层物料分离,只将单层放置的物料传送给方向筛选轨道2023。
54.方向筛选轨道2023用于将符合指定方向的物料传送给单物送料轨道2024。
55.单物送料轨道2024,用于筛选掉并排物料中靠外侧的物料。
56.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分料双轨道2021由两条并排的凹槽构成,凹槽的底部为水平,便于承接从分料口203处掉落的物料。分料双轨道2021的出口宽度为1.5

2.0个物料的宽度,与物料分离台阶轨道2022的入口处等宽。
57.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振盘20内壁顶部的分料口处设有向外倾斜45度的回挡片205。该回挡片205用于防止分料口203处的物料因振动乱飞,并确保分料口203处的物料尽可能落入外轨道202上。
58.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物料分离台阶轨道2022的横截面为u型,底部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物料分离台阶轨道2022的入口的宽度为1.5

2.0个物料的宽度,所述物料分离台阶轨道的出口宽度为1.0

1.5个物料的宽度。使得物料分离台阶轨道2022上只能容纳一个物料通过,并能够将多余的物料振掉回振盘内。
59.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方向筛选轨道出口处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参见图5所示,方向筛选轨道2023的出口处设有连续多个方向筛选台阶,每个方向筛选台阶上都设有与物料40上的倾斜角度相匹配的斜面。由于方向筛选轨道2023上的斜面与物料40的倾斜角度相匹配,从而使得只有该方向的物料40能够停留在方向筛选轨道2023上的斜面上,其他的物料40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斜面上滑落。从而实现对物料40的正确方向的筛选。
60.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选择根据实际的物料的倾斜角度,来设置方向筛选轨道2023出口处的方向筛选台阶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以及各级台阶之间的落差和各级台阶的长度。
61.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单物送料轨道2024上设有单物料卡针211,单物料卡针211的尖端与振盘20外壁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物料的宽度;单物料卡针211用于确保单物送料轨道上每次只能通过一个物料。防止后续物料进入接料模块30时出现物料堆叠。
6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振盘20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包容外轨道202的容纳槽204。该容纳槽204能够收集因振动掉落出外轨道202的物料。并且容纳槽204设有开口,通过振盘20的振动能够将容纳槽204内的物料输出出去,减少人工打扫的工作量。
63.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公开了振盘以及振盘内壁上设置的内轨道和振盘外壁上设置的外轨道和接料模块。运用振盘提供动力传送物料,物料在轨道上行走进入分料口之后,通过分料双轨道来提高物料输送效率,通过物料分离台阶轨道、方向筛选轨道和单物送料轨道对物料的方向进行筛选,将物料输送到接料模块上,通过接料模块上的第一吹气管、第二吹气管和第一检测器实现对直线料道的物料能够稳定上料,防止出现叠料的问题。解决了现有由于物料的形状不规则,采用传统料仓等方案存在定位吸取困难,无法快速准确的完成上料的操作的难题。
6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5.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