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网链及螺旋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9044发布日期:2020-11-10 11:5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网链及螺旋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网链及螺旋冷却塔。



背景技术:

螺旋网链,或称螺旋网带,是一种输送网带,其一侧边以螺旋的方式围绕在圆柱形的中心筒体外侧面,并随中心筒体的转动而传送。由于一个中心筒体外侧可以围绕长度为其周长的若干倍的螺旋网链,因此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更长的输送路程;并且,可以通过调节中心筒体的转速,对螺旋网链的传送时间或速度进行调节和控制。螺旋网链的上述特点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冷却、醒发、烘烤等需要控制时间的工序中。

通常螺旋网链从直线传输段运送产品至中心筒体外侧的螺旋弯曲段,最后又运送至直线传输段将产品运出。由于螺旋网链需要在直线输送段和弯曲段之间相互转换,而弯曲段的螺旋网链的靠近中心筒体侧边的绕线距离短于另一侧边的绕线距离,因此,螺旋网链通常是由若干个可以相对运动的网链单元相互平行且活动连接,由此各网链单元之间的距离可变,以使螺旋网链侧边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为了实现中心筒体带动螺旋网链传送,网链单元的侧边设置齿牙,并在中心筒体上安装立柱,通过立柱卡在相邻网链单元的两齿牙中,实现对螺旋网链的传送。但是如需运送体积较小的产品,需要减小各网链单元的距离(即缩小节距),而当齿牙之间的间隔过小时,会导致立柱无法卡入齿牙间,中心筒体无法带动螺旋网链传送;若立柱设置太细,则承受力较弱、容易损坏。

相关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在相邻的网链单元间设置网丝或网格结构,也就是保持各网链单元的节距较大,通过密网防止产品掉落。但网丝或网格结构设置于网链单元上存在以下缺陷:网丝或网格结构与网链单元间存在卫生死角,清洁不够方便、彻底,还增加了结构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网链,具有有效传送、方便清洁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网链,包括若干网链单元;所述若干网链单元两两活动连接;各网链单元均包括内周卡链、外周卡链和连接杆;

内周卡链包括正对设置的两内周侧板;两内周侧板一端连接形成封闭端,另一端间隔设置形成开口,且两内周侧板之间的间距从封闭端往开口方向呈增大趋势;两内周侧板均设有从封闭端往开口方向依次设置的活动长孔和固定孔;其中一内周侧板开口处的一端往背向另一内周侧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立柱卡边;

外周卡链包括正对设置的两外周侧板;两外周侧板一端连接形成封闭端,另一端间隔设置形成开口,且两外周侧板之间的间距从其封闭端往开口方向呈增大趋势;两外周侧板均设有从封闭端往开口方向依次设置的活动长孔和固定孔;

内周卡链和所述外周卡链通过固定孔分别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所述立柱卡边突出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

对于每个网链单元,所述网链单元的内周卡链和外周卡链通过活动长孔活动套设于与所述网链单元连接的另一网链单元的连接杆外围,并分别位于所述另一网链单元的两内周侧板之间和两外周侧板之间;

对于相互连接的每两个网链单元,其立柱卡边之间形成用于与螺旋中心筒体的立柱啮合的驱动空间,所述两个网链单元的连接杆之间的间距随着其中一网链单元的活动长孔与另一网链单元的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本方案通过改变一网链单元的活动长孔与另一网链单元的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网链单元的距离的调节,即实现螺旋网链节距的改变,从而能够实现直线传输以及弯曲传输。另外,通过一内周侧板开口处的一端延伸形成立柱卡边,使得当螺旋网链的节距较小的情况下,相邻两立柱卡边之间仍保持较宽的空间用于与立柱啮合传动,无需在连接杆之间设置密网线或密网格即可防止小产品掉落,有效运送;连接杆的直杆结构不存在清洁死角,有利于网链结构的清洁,防止生产过程造成卫生问题。

可选的,连接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两内周侧板的固定孔端面和所述两外周侧板的固定孔端面。通过垂直的设置,防止内周侧板、外周侧板占用连接杆过多的空间,有利于增大连接杆可承载产品的空间,从而使得螺旋网链的产品装载空间更大。

可选的,两内周侧板一体成型,和/或,所述两外周侧板一体成型。通过一体成型的设置,内周卡链和/或外周卡链的结构更加稳固,防止某一部分的结构受力过大断裂或脱落,有利于提高螺旋网链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可选的,外周卡链的结构与内周卡链的结构相同。通过外周卡链与内周卡链相同的设置,可以实现螺旋网链自一中心筒体传输至另一转向相反的中心筒体,也即螺旋网链的两侧边均可与中心筒体驱动连接,扩大了螺旋网链的使用范围;或者,将螺旋网链翻转另一面,即螺旋网链的两侧边位置相互转换后,仍可正常使用,从而实现螺旋网链的双面使用,方便安装和使用操作,增加实用性。

可选的,两内周侧板的固定孔正对设置,且所述两内周侧板的活动长孔正对设置,和/或,所述两外周侧板的固定孔正对设置,且所述两外周侧板的活动长孔正对设置。通过此处设置,使得连接杆更方便穿伸至固定孔或活动长孔中,并防止活动长孔的位置偏差限制了连接杆与活动长孔的相对位置的调节。

可选的,两内周侧板的间距的增大趋势由自封闭端往开口方向依次衔接的前递增段、前恒定段、后递增段以及后恒定段形成,所述前恒定段以及后恒定段所在的平面均与封闭端的端面垂直;立柱卡边由后恒定段的一端端面往外延伸形成,并与封闭端平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任一项中的螺旋网链的螺旋冷却塔,所述螺旋冷却塔还包括螺旋驱动机构,所述螺旋网链与所述螺旋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冷却塔包含上述任一项中的螺旋网链,因此其具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旋网链所产生的所有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螺旋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与驱动源驱动连接的中心筒体、安装于中心筒体外围外的螺旋滑轨;所述中心筒体外壁设有若干传动立柱;所述螺旋网链由螺旋滑轨支撑,且螺旋网链中由若干网链单元形成的若干驱动空间与若干传动立柱啮合。通过此处设置,使得螺旋网链在螺旋滑轨的支撑和导向下沿螺旋滑轨运动,并且在传动立柱的啮合传动下,随中心筒体的转动而螺旋向上/向下传输,实现产品的螺旋传输冷却,节省产品冷却占用的空间;另外,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的速度进而控制螺旋网链的传输速度,实现冷却的可控性。

可选的,传动立柱与驱动空间啮合的一端端面为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立柱中沿旋转方向相对在前的一侧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相对在后的一侧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通过导向面朝向与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使得当传动立柱的导向面与螺旋网链的立柱卡边的端部相抵时,由于传动立柱继续往前转动,立柱卡边沿倾斜的导向面滑动至立柱卡边相对在后的一侧面,由此,传动立柱与驱动空间啮合。防止立柱卡边与传动立柱相互抵紧导致传动立柱与驱动空间难以啮合,有利于啮合传动的实现和保证传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设有立柱卡边的内周侧板的活动长孔和固定孔之间的部分为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背向另一内周侧板的一面为与导向面配合的过渡面。通过此处设置,有利于传动立柱的导向面与内周侧板的过渡面配合,增大传动立柱与内轴卡链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啮合的稳定性,有利于螺旋网链与传动立柱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传动更加有效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旋网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网链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周卡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螺旋网链;2-网链单元;21-连接杆;3-内周卡链;31-活动长孔;32-固定孔;33-内周侧板;331-立柱卡边;34-封闭端;35-前递增段;36-前恒定段;37-后递增段;38-后恒定段;39-驱动空间;4-外周卡链;41-外周侧板;5-传动立柱;51-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4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顶”、“底”、“内”、“外”、“水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2,一种螺旋网链,包括若干网链单元2;所述若干网链单元2两两活动连接;各网链单元2均包括内周卡链3、外周卡链4和连接杆21。

内周卡链3包括正对设置的两内周侧板33;两内周侧板33一端连接形成封闭端34,另一端间隔设置形成开口,且两内周侧板33之间的间距从封闭端34往开口方向呈增大趋势;两内周侧板33均设有从封闭端34往开口方向依次设置的活动长孔31和固定孔32;其中一内周侧板33开口处的一端往背向另一内周侧板33的方向延伸形成立柱卡边331。

外周卡链4包括正对设置的两外周侧板41;两外周侧板41一端连接形成封闭端34,另一端间隔设置形成开口,且两外周侧板41之间的间距从其封闭端34往开口方向呈增大趋势;两外周侧板41均设有从封闭端34往开口方向依次设置的活动长孔31和固定孔32。

内周卡链3和所述外周卡链4通过固定孔32分别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接杆21的两端,所述立柱卡边331突出于所述连接杆21的端部。

对于每个网链单元2,所述网链单元2的内周卡链3和外周卡链4通过活动长孔31活动套设于与所述网链单元2连接的另一网链单元2的连接杆21外围,并分别位于所述另一网链单元2的两内周侧板33之间和两外周侧板41之间;

对于相互连接的每两个网链单元2,其立柱卡边331之间形成用于与螺旋中心筒体的立柱啮合的驱动空间39,所述两个网链单元2的连接杆21之间的间距随着其中一网链单元2的活动长孔31与另一网链单元2的连接杆2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螺旋网链1通过直线传输段运送产品至螺旋弯曲段时,连接杆21设有内周卡链3的一端作为弯曲段的内侧,通过内周卡链3的活动长孔31与位于该活动长孔31内的连接杆21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相邻的两连接杆21设有内周卡链3的一端相互靠近,从而使得相邻的连接杆21设有内周卡链3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减小;连接杆21设有外周卡链4的一端作为弯曲段的外侧,通过外周卡链4的活动长孔31与位于该活动长孔31内的连接杆21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相邻的两连接杆21设有外周卡链4的一端相互远离,从而使得相邻的连接杆21设有外周卡链4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增大;由此,螺旋网链1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产生拉扯或挤压堆叠,实现螺旋网链1从直链传输转化为弯曲传输。

相邻的两连接杆21立柱卡边331之间形成的驱动空间39与中心筒体的立柱啮合,中心筒体以及立柱的转动带动螺旋网链1螺旋传输。当需要运输体积较小的产品时,若干网链单元2之间的节距设置较小,即相邻两立柱卡边331的间距较小,但由于立柱卡边331的厚度较小,两相邻立柱卡边331的驱动空间39仍然较宽以与立柱卡接配合,因此仍可保证立柱与螺旋网链1的驱动连接。由此,无需为了运输小体积产品而在连接杆21间增设网丝,防止网丝与连接杆21形成的清洁死角;也无需为了配合较窄的驱动空间39而减小立柱的宽度,防止立柱强度降低而容易变形或断裂。

为了方便相邻两内周侧板33之间相互套接,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内周卡链3的封闭端34为一矩形板,两内周侧板33的间距的增大趋势由自封闭端34往开口方向依次衔接的前递增段35、前恒定段36、后递增段37以及后恒定段38形成,所述前恒定段36以及后恒定段38所在的平面均与封闭端34的端面垂直;基于此,立柱卡边331由后恒定段38的一端端面往外延伸形成,并与封闭端34平行。

在一实施例中,同一内周卡链3的两内周侧板33对称设置,基于此,两活动长孔31正对设置,两固定孔32正对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内周侧板33的活动长孔31设置于前递增段35与前恒定段36处,其固定孔32设置于后恒定段38处。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内周卡链3的稳定性,两内周侧板33、封闭端34以及立柱卡边331一体成型,防止内周卡链3的某一部分受力过大断裂或者脱落,有利于增加内周卡链3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杆21的轴线垂直于其上两内周侧板33的固定孔32端面,如图1所示。通过垂直的设置,有利于减少内周卡链3占用连接杆21过多的空间,有利于增大连接杆21可承载产品的空间,从而使得螺旋网链1的产品装载空间更大。

为了扩大螺旋网链1的适应范围、简化螺旋网链1的制造过程,在一实施例中,外周侧板41与内周侧板33的设置原理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外周卡链4的设置原理与内周卡链3相同,其中一外周侧板41的后恒定段38往背向另一外周侧板41的方向延伸形成立柱卡边331;由此,连接杆21设有外周卡链4的一端同样可以作为弯曲段的内侧,即可以实现螺旋网链1在不同旋转方向的中心筒体外侧的传输;还可以将螺旋网链1翻转另一面,即螺旋网链1的两侧边位置相互转换以传输产品,实现螺旋网链1的双面使用,方便安装和使用操作,增加实用性。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螺旋冷却塔,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或将上述若干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依需组合而成的螺旋网链1结构、螺旋驱动机构。所述螺旋网链1与螺旋驱动机构驱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螺旋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与驱动源驱动连接的中心筒体、安装于中心筒体外围外的螺旋滑轨;所述中心筒体外壁设有若干传动立柱5,如图4所示;所述螺旋网链1由螺旋滑轨支撑,且螺旋网链1中由若干网链单元2形成的若干驱动空间39与若干传动立柱5啮合。

驱动源驱动中心筒体转动,传动立柱5与螺旋网链1的驱动空间39啮合并随中心筒体的转动而带动螺旋网链1传输,实现将螺旋网链1上承载的产品自直线传输段传送至螺旋滑轨上的弯曲段,并沿弯曲段绕中心筒体螺旋传送,直至传送至下一直线传输段。绕中心筒体传输可以节省螺旋网链1的传输空间、延长螺旋网链1的传输轨迹,使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冷却,通过控制驱动源可以调节中心筒体的转动时间,从而控制产品的冷却时间,实现产品的有效冷却。

在一实施例中,传动立柱5与驱动空间39啮合的一端端面为导向面51;所述导向面51与传动立柱5中沿旋转方向相对在前的一侧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相对在后的一侧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即螺旋网链1与传动立柱5啮合的过程中,若未能准确啮合,即立柱卡边331的端面与导向面51抵接时,由于导向面51的设置,且传动立柱5的转动,使得传动立柱5相对立柱卡边331滑动至与驱动空间39啮合,避免立柱卡边331与立柱的端面相互抵紧导致传动立柱5与驱动空间39难以啮合,有利于啮合传动的实现和保证传动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设有立柱卡边331的内周侧板33的活动长孔31和固定孔32之间的部分为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背向另一内周侧板33的一面为与导向面51配合的过渡面。基于此,当其中采用的螺旋网链1包括两内周侧板33的间距的增大趋势由自封闭端34往开口方向依次衔接的前递增段35、前恒定段36、后递增段37以及后恒定段38形成的这一技术特征时,所述过渡部即为所述后递增段37。由此,有利于传动立柱5的导向面51与内周侧板33的过渡面配合,增大传动立柱5与内轴卡链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啮合的稳定性,有利于螺旋网链1与传动立柱5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传动更加有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中的各种技术特征可以任意进行组合,只要特征之间的组合不存在冲突或矛盾,但是限于篇幅,未进行一一描述。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