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极管生产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8057发布日期:2020-11-20 09:4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极管生产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极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极管生产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三极管在加工时,需要将其整齐排列,为此一般都是将三极管放入震动盘中,它能把各种产品有序地排列出来,配合其他设备对其进行加工,但目前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三极管添加到震动盘中,为了减少人力成本,我们提出了一种三极管生产用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极管生产用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极管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储物组件、气力输送器、震动盘、气泵、输料管、加料管和通气管;

所述储物组件和气力输送器的出料口之间通过输料管连通,所述加料管的一端与输送器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加料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震动盘的内部,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气力输送器上的气源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储物组件由漏斗、底座、弹簧和震动电机组成,所述弹簧设置多个且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漏斗安装在弹簧的顶部,所述震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漏斗的侧面,所述输料管与漏斗的底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弹簧为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输料管的一端与漏斗的底部通过螺纹接头连接。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三极管生产用上料装置,通过储物组件装载大量三极管,而气泵向气力输送器通气,使得压缩的空气通过气力输送器的喉口处向加料管以高速喷出,使得输料管产生高速气流,从而将储物组件内的三极管吸入其内,并从加料管排入到震动盘中,如此完成加料过程,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节约人力,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物组件;11、漏斗;12、底座;13、弹簧;14、震动电机;2、气力输送器;3、震动盘;4、气泵;5、输料管;6、加料管;7、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请参阅图1-2,一种三极管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储物组件1、气力输送器2、震动盘3、气泵4、输料管5、加料管6和通气管7。

储物组件1和气力输送器2的出料口之间通过输料管5连通,加料管6的一端与输送器2的出料口连通,加料管6的另一端延伸至震动盘3的内部,通气管7的一端与气泵4的出气口连通,通气管7的另一端与气力输送器2上的气源口连通,通过储物组件装载大量三极管,而气泵4向气力输送器2通气,使得压缩的空气通过气力输送器2的喉口处向加料管6以高速喷出,使得输料管5产生高速气流,从而将储物组件1内的三极管吸入其内,并从加料管6排入到震动盘3中,如此完成加料过程,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节约人力,降低人工成本。

储物组件1由漏斗11、底座12、弹簧13和震动电机14组成,弹簧13设置多个且安装在底座12的顶部,漏斗11安装在弹簧13的顶部,震动电机14固定安装在漏斗11的侧面,输料管5与漏斗11的底部连通,通过储物组件装载大量三极管,容易卡住,通过震动电机14带动漏斗11震动,使得三极管掉落到输送管5内,如此防止三极管阻塞漏斗11底部。

弹簧13为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噪音低、隔振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以很好的支撑漏斗11,避免底座12晃动,与地面接触产生噪音。

输料管5的一端与漏斗11的底部通过螺纹接头连接,通过螺纹接头使得输料管5与漏斗11之间相互分离,方便组装。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三极管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物组件(1)、气力输送器(2)、震动盘(3)、气泵(4)、输料管(5)、加料管(6)和通气管(7);

所述储物组件(1)和气力输送器(2)的出料口之间通过输料管(5)连通,所述加料管(6)的一端与输送器(2)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加料管(6)的另一端延伸至震动盘(3)的内部,所述通气管(7)的一端与气泵(4)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通气管(7)的另一端与气力输送器(2)上的气源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组件(1)由漏斗(11)、底座(12)、弹簧(13)和震动电机(14)组成,所述弹簧(13)设置多个且安装在底座(12)的顶部,所述漏斗(11)安装在弹簧(13)的顶部,所述震动电机(14)固定安装在漏斗(11)的侧面,所述输料管(5)与漏斗(11)的底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极管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3)为减震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极管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5)的一端与漏斗(11)的底部通过螺纹接头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极管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三极管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储物组件、气力输送器、震动盘、气泵、输料管、加料管和通气管;所述储物组件和气力输送器的出料口之间通过输料管连通,所述加料管的一端与输送器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加料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震动盘的内部。该三极管生产用上料装置,通过储物组件装载大量三极管,而气泵向气力输送器通气,使得压缩的空气通过气力输送器的喉口处向加料管以高速喷出,使得输料管产生高速气流,从而将储物组件内的三极管吸入其内,并从加料管排入到震动盘中,如此完成加料过程,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节约人力,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昱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8
技术公布日:2020.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