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三层立交玻璃运输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0659发布日期:2021-01-05 17:4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横向三层立交玻璃运输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横向三层立交玻璃运输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光伏玻璃深加工连线设备与钢化炉呈同等高度,水平线性排列,玻璃经镀膜可直线辊传送至钢化炉,多条玻璃生产线与多台钢化炉呈平行排列,设备占地面积太大,空间利用率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横向三层立交玻璃运输线,解决了设备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横向三层立交玻璃运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组包括多组纵向且层叠设置的传送轨道,传送轨道上转动设置有若干传送辊,相邻传送轨道之间具有间距;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若干第一输送结构,所述第一输送结构与所述传送轨道一一对应;所述输送机构的传输方向垂直于传输机构传输的方向;所述传送轨道上设置有带动第一输送结构能够由下至上伸出高于传送辊最上端的带动结构;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若干能上下升降的第一升降架和固定架,所述第一升降架与所述传送轨道一一对应且能够相接,所述第一升降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每个第一升降架上均设置有第二输送结构,所述第二输送结构能与所述第一输送结构一一对应且相接,和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升降架上下升降。

在上述横向三层立交玻璃运输线中,所述间距为350-450mm。

在上述横向三层立交玻璃运输线中,所述带动结构包括

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下;和

第二升降架,所述第二升降架与所述推杆电机推杆传动相连,所述推杆电机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升降架升降,所述第一输送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二升降架上。

在上述横向三层立交玻璃运输线中,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滑轨,所述第一升降架上具有是适配滑轨的卡槽。

在上述横向三层立交玻璃运输线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组设置固定架两侧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个转动设置的固定架上且分别在固定架上下两侧的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上绷紧套设升降带,所述升降带与所述第一升降架固定相连,所述固定架上固定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皮带轮传动相连并能够带动所有升降带同步运转。

在上述横向三层立交玻璃运输线中,所述皮带轮上具有是齿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本实用新型中,多条传输轨道层叠设置,大大缩小了占地面积,同时通过第一升降架的升降,解决了高度落差的问题,即使在不同高度也可以进行玻璃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处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传送轨道;3、传送辊;4、第一升降架;5、固定架;6、第一输送结构;7、第二输送结构;8、推杆电机;9、第二升降架;10、第一弯折曲柄;11、连杆;12、第一滑杆;13、第二弯折曲柄;14、第二滑杆;15、滑轨;17、升降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横向三层立交玻璃运输线,包括机架1,本玻璃运输线能够对接多条玻璃镀膜线,包括传输机构、输送机构、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传输机构设置在机架1上,传输机构组包括多组纵向且层叠设置的传送轨道2,传送轨道2固定在机架1上,传送轨道2上转动设置有若干传送辊3,传送辊3通过现有驱动技术进行驱动转动,相邻传送轨道2之间具有间距;输送机构包括若干第一输送结构6,第一输送结构6与传送轨道2一一对应;输送机构的传输方向垂直于传输机构传输的方向;传送轨道2上设置有带动第一输送结构6能够由下至上伸出高于传送辊3最上端的带动结构;升降机构包括若干能上下升降的第一升降架4和固定架5,第一升降架4与传送轨道2一一对应且能够相接,第一升降架4滑动设置在固定架5上,每个第一升降架4上均设置有第二输送结构7,第二输送结构7能与第一输送结构6一一对应且相接,驱动机构设置在固定架5上,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升降架4上下升降。

本实用新型中,多条镀膜产线镀膜后玻璃需要送入钢化炉中加工,此过程中,每条镀膜产线对应需要对应一个钢化炉,每天镀膜产线对应一个第二输送结构7,而传统的的方式需要多条输送线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且输送线的水平高度落差不能太大,需要将整一条输送线调整为较为平整的状态。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中的第二输送结构7与镀膜产线对应,在玻璃进入第二输送结构7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升降架4上升至对应的第一输送结构6处,然后通过第一输送结构6输送至传送轨上方,然后通过升降结构带动第一输送结构6下降并使玻璃留在传送辊3上,通过传送轨将玻璃输入至钢化炉中,本实用新型中,多条传输轨道层叠设置,大大缩小了占地面积,同时通过第一升降架4的升降,解决了高度落差的问题,即使在不同高度也可以进行玻璃的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中的第一传输结构和第二传输结构为现有技术,均包括具有传送功能的输送皮带以及驱动输送皮带运转的驱动件。具体结构不在此进行详细解释。

具体地,间距为350-450mm。该间距下能够避免每个输送轨道上传送玻璃之间的相互影响。

具体地,带动结构包括推杆电机8和第二升降架9,推杆电机8设置在传送轨道2下;第二升降架9与推杆电机8推杆传动相连,推杆电机8能够带动第二升降架9升降,第一输送结构6固定在第二升降架9上。推杆电机8启动,带动第二升降架9上升,第二升降架9带动第一输送结构6上升,在上升时,第一输送结构6上的输送皮带能够超过传送辊3的最上端即可,在下降后,第一输送结构6上的输送皮带低于传送辊3即可。

具体地,推杆电机8的缸体转动连接传送轨道2。

具体地,推杆电机8的推杆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弯折曲柄10和连杆11,第一弯曲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滑杆12,第一滑杆12滑动设置在机架1上,连杆11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弯折曲柄13,第二弯折曲柄13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滑杆14,第二滑杆14滑动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弯折曲柄10和第二弯折曲柄13中部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第一滑杆12与第二滑杆14能够上下移动且第一滑杆12与第二滑杆14上端与第一升降架4固定相连。

具体的,第一传送结构的传送方向与第二传送结构的传送方向相同且平行。

具体地,固定架5上固定有滑轨15,第一升降架4上具有是适配滑轨15的卡槽。通过卡槽与滑轨15的配合,使第一升降架4上升或者下降的更加稳定。

具体地,驱动机构包括两组设置固定架5两侧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两个转动设置的固定架5上且分别在固定架5上下两侧的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上绷紧套设升降带17,升降带17与第一升降架4固定相连,固定架5上固定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皮带轮传动相连并能够带动所有升降带17同步运转。驱动电机启动,带动固定架5两侧的皮带轮转动,皮带轮带动升降带17运转,升降带17带动第一升降架4上升或者下降,在第一升降架4升高至预设位置时,使第二传送结构上的输送皮带与第一传送结构上的输送皮带处于同一高度,且第一传送结构上的输送皮带高于传送辊3。

具体的,皮带轮上固定有第一斜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

具体地,皮带轮上具有是齿牙。通过齿牙避免在传送过程中出现打滑的情况。

以上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技术领域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