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撑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垃圾桶时往往需要在桶内套一个垃圾袋,以方便倾倒垃圾。现有的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其开口处通常直接套在垃圾桶桶沿,没有固定,在往垃圾桶内丢垃圾时,垃圾袋容易滑落,需要经常重复的将垃圾袋提起来套在垃圾桶沿。为了防止垃圾袋滑落,有的在垃圾袋套上后,将其开口收紧并卡入垃圾袋与垃圾桶之间,这种方式比较麻烦,并且不适用于垃圾袋小于垃圾桶的情况;也有的在垃圾桶沿夹上夹子,如票夹、衣夹等,这些夹子不是专为夹持垃圾袋而设计,其夹持部位较小,垃圾袋在没有被夹持的部位仍可能滑落,而且夹持力度较小,无法承载较重的垃圾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夹持垃圾袋的撑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撑袋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底板的一端,第一夹持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一端固定在底板的另一端,第二夹持板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夹持部配合的第二夹持部,该第二夹持部的端部设有锯齿;所述底板设有与第一固定部配合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夹持板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配合与底板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板上还设有扳手。
进一步,所述底板、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扳手均采用塑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板包括连接部、上拱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固定在底板的一端,所述上拱部向上弯曲呈弧形,其一端与连接部连接、且可以连接处为轴转动,另一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固定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板的连接部、上拱部和第一固定部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与上拱部连接处的厚度小于其余位置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为相互配合的磁铁。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向上弯曲的卡扣,所述第二固定部为一端与底板固定,另一端向上翘起的弹性弧形件。
进一步,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另一端向上翘起呈弧形,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锯齿状端部配合在第一夹持部的外侧壁。
进一步,所述底板为平直板状结构。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撑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撑袋装置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卡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板1、第一夹持板2、第一夹持部21、连接部22、上拱部23、第二夹持板3、第二夹持部31、弹性弧形件4、扳手5、卡扣6。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参见图1~图3,本申请一种撑袋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所述第一夹持板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底板1的一端,第一夹持板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夹持部21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夹持板3的一端固定在底板1的另一端,第二夹持板3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夹持部21配合的第二夹持部31,该第二夹持部31的端部设有锯齿;所述底板1设有与第一固定部配合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夹持板2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配合与底板1固定。
使用时,将本申请撑袋装置的底板1固定在垃圾桶的内侧壁,可采用双面胶固定即可。在套垃圾袋时,将第一夹持板2打开,将垃圾袋放在第一夹持部21与第二夹持部31之间,按下第一夹持板2,使第一夹持板2固定在底板1上,此时第一夹持部21与第二夹持部31配合,将垃圾袋夹持于第一夹持部21与第二夹持部31之间,结构简单,夹持方便;由于第二夹持部31的端部设有锯齿,其夹持力度较大,垃圾袋不容易滑落。使用本申请撑袋装置,一只垃圾桶只需要在其内侧壁粘贴2~3个即可牢固的夹持住垃圾袋的开口端。
优选的,在第一夹持板2上还设有扳手5,该扳手5方便在打开第一夹持板2时,手部着力。扳手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夹持板2的上侧,另一端向第二夹持板3方向延伸,形成突出于第一夹持部21的一着力部。在需要打开第一夹持板2时,手着力于该着力部即可方便的将第一夹持板2打开。
本申请撑袋装置整体可采用塑料制成。具体的,底板1、第一夹持板2、第二夹持板3和扳手5均采用塑料制成。
第一夹持板2包括连接部22、上拱部23和第一固定部,连接部22固定在底板1的一端,上拱部23向上弯曲呈弧形,其一端与连接部22连接、且可以连接处为轴转动,另一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固定部。第一夹持板2的连接部22、上拱部23和第一固定部可一体注塑成型。连接部22可采用任何方式固定在底板1上。连接部22与上拱部23连接处的厚度小于其余位置的厚度,使该位置厚度最薄,具有较好的变形性力,使上拱部23可带动第一固定部以该连接处为轴转动,以松开或夹紧垃圾袋。
第一夹持板2可采用常规方式与底板1固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为相互配合的磁铁,第一夹持板2通过磁铁的相互吸附而固定在底板1上。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为向上弯曲的卡扣6,使其下侧为平滑过渡的弧形,该卡扣6固定在第一夹持部21的内侧壁;第二固定部为一端与底板1固定,另一端向上翘起的弹性弧形件4。第一夹持板2在外力作用下向靠近底板1方向转动,卡扣6接触到弹性弧形件4后继续向下转动,卡扣6卡入弹性弧形件4的卡合端,实现第一夹持板2与底板1的固定。
第二夹持板3的一端固定在底板1的另一端,第二夹持板3的另一端向上翘起呈弧形;第二夹持部31的锯齿状端部配合在第一夹持部21的外侧壁。将第二夹持板3的另一端设置为向上翘起的弧形结构,使第一夹持板2、第二夹持板3与底板1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以便于更好的夹持住垃圾袋;
底板1为平直板状结构,以方便与垃圾桶固定;当然,底板1也可以为具有一害弧度的弧形结构,便于与圆形垃圾桶固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