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3101发布日期:2021-04-14 00:2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字钢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对工字钢进行打孔、涂漆等加工工序时,需要将工字钢提升至一定高度,现有技术中的起重方式一般采用气缸驱动支撑臂,通过支撑臂带动工字钢升起。但在采用此方式时,支撑臂会挡住工字钢的部分底面,使加工人员无法对这一部分进行编号标记、定位涂刷等步骤,影响工字钢的实际加工过程。
3.在发生这一现象后,通常需要沿工字钢的轴向移动工字钢,发明人发现,采用这一方式移动工字钢时会引发工字钢支撑部位失去平衡的问题,而且移动工字钢需要利用其他装置的辅助,这一步骤不仅投入了更多的资金,还降低了工字钢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工字钢进行提升时,工字钢的底部被支撑面挡住而影响正常加工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包括:
6.固定台,连接有沿竖直方向滑动的升降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的升降驱动件;以及
7.夹持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夹持件具有两个偏转端,两个所述偏转端能够相对偏转以夹持工字钢的凹陷部位或松开;所述夹持件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偏转端偏转的偏转驱动件。
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
9.转动电机;以及
10.拉力绳,一端与所述升降板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绕过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后向下延伸并与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11.其中,在所述拉力绳绷紧时,所述拉力绳与所述固定台的顶部抵接。
12.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台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升降板上连接有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拉力绳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滑槽的开口间距小于所述拉力绳的外径。
13.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台还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与所述滑槽的顶端连通;所述拉力绳处于所述容置孔内,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贯穿所述固定台并插入所述容置孔内。
14.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容置孔包括:
15.水平部,由所述滑槽的顶端向所述固定台内部延伸;
16.竖直部,与所述水平部的延伸端连通,竖直向下延伸;以及
17.贯通部,与所述竖直部的延伸端连通,贯穿于所述固定台设置;
18.其中,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贯通部插接。
1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转动杆与所述贯通部插接;
20.所述转动杆绕自身轴线转动插设于所述贯通部内;所述转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且在所述转动杆转动时,所述拉力绳缠绕于所述转动杆上。
2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夹持件包括:
22.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底面上,具有沿竖直方向贯通自身底面的滑动腔;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连接有三角形的抵接件;
23.升降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腔内;以及
24.两个弯折板,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升降件的底面上,另一端沿倾斜方向向外伸出所述滑动腔,并且该端向中间弯折;两个所述弯折板的相对的侧面分别与所述抵接件的两个倾斜侧面滑动接触;两个所述弯折板的伸出端分别用于对应卡接在所述工字钢的两个凹陷部位。
25.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抵接件的两个倾斜侧面分别设置有导轮,所述抵接件通过所述导轮与所述弯折板滑动接触;所述导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抵接件上,转动轴与所述弯折板的伸出方向垂直。
26.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偏转驱动件包括:
27.直线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直线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升降板和所述连接件并伸入所述滑动腔,所述直线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降件连接。
2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弯折板的伸出端采用与所述工字钢的凹陷部位适配的弧面结构。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30.在对工字钢进行提升时,首先通过偏转驱动件驱动夹持件的两个偏转端相对偏转,以使两个偏转端之间的间距增大;之后通过升降驱动件驱动升降板升降,直至夹持件的两个偏转端与工字钢的顶面接触(或将要接触)时,通过偏转驱动件再次驱动夹持件的两个偏转端相对偏转,以使两个偏转端之间的间距变小,直至偏转端夹持于工字钢的凹陷部位;最终,通过升降驱动件驱动升降板升起至一定高度,令工字钢得以提升。
31.在上述过程中,夹持件的两个偏转端夹持于工字钢的两侧,避免了对于工字钢底部空间的占用,使工字钢的底面暴露;也就是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避免了对工字钢正常加工工序的影响,保证了工字钢加工工序的进行效率。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抵接件的结构剖视图。
36.图中,1、固定台;11、升降板;111、滑块;12、升降驱动件;121、转动电机;122、拉力绳;123、转动杆;13、滑槽;141、水平部;142、竖直部;143、贯通部;2、夹持件;21、偏转端;22、连接件;221、滑动腔;222、抵接件;223、导轮;23、升降件;24、弯折板;25、直线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8.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进行说明。所述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包括固定台1和夹持件2。
39.固定台1的一侧设有升降板11,此升降板11与固定台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固定台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板11升降的升降驱动件12。
40.夹持件2固定连接在升降板11上,该夹持件2具有两个偏转端21,两个偏转端21能够相对偏转以夹持住工字钢的凹陷部位或松开此部位。夹持件2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偏转端21偏转的偏转驱动件。
41.在对工字钢进行提升时,首先通过偏转驱动件驱动夹持件2的两个偏转端21相对偏转,以使两个偏转端21之间的间距增大;之后通过升降驱动件12驱动升降板11升降,直至夹持件2的两个偏转端21与工字钢的顶面接触(或将要接触)时,通过偏转驱动件再次驱动夹持件2的两个偏转端21相对偏转,以使两个偏转端21之间的间距变小,直至偏转端21夹持于工字钢的凹陷部位;最终,通过升降驱动件12驱动升降板11升起至一定高度,令工字钢得以提升。
42.在上述过程中,夹持件2的两个偏转端21夹持于工字钢的两侧,避免了对于工字钢底部空间的占用,使工字钢的底面暴露;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对工字钢正常加工工序的影响,保证了工字钢加工工序的进行效率。
43.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升降驱动件12包括转动电机121和拉力绳122;其中,拉力绳122的一端与升降板11连接,另一端绕过固定台1的顶部并向下延伸、与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44.通过启动转动电机121,使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能够使拉力绳122会被绷紧,从而带动拉力绳122缠绕于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上,同时升降板11升起;在拉力绳122处于绷紧状态时,若使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反转,能够令升降板11降下。而且在拉力绳122处于绷紧状态时,拉力绳122会有一部分与固定台1的顶部抵接,从而使得转动电机121的设置位置更加自由(不必安装于升降板11的上方),更加便于人工调控。
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121能够通过拉力绳122实现对于升降板11的升降驱动,且拉力绳122对升降板11所提供的向上的拉力能够实现升降板11的支撑和驱动,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46.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台1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13,升降板11上连接有滑动设置于滑槽13内的滑块111。拉力绳122通过滑块111与升降板11相连,且部分拉力绳122处于滑槽13内,该滑
槽13的开口间距小于拉力绳122的外径,使拉力绳122无法由滑槽13的开口伸出。
47.该滑槽13采用限制滑块111脱离的结构,具体地,该滑槽13的横截面呈t字型,滑块111采用与滑槽13相适配的结构,在升降板11产生以滑块111所处侧边为中心偏转的趋势时,此滑块111与滑槽13的内壁抵接,能够抵消掉带动升降板11偏转的作用力。
4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了升降板11的滑动方向,同时避免了升降板11的自身发生偏转;同时,滑槽13限制了拉力绳122伸出至外界,保证了拉力绳122与滑块111的连接部位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结构稳定性和拉力绳122的使用寿命。
49.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台1内设有与滑槽13连通的容置孔,该容置槽与滑槽13的顶端连通,部分拉力绳122处于容置孔内。具体地,拉力绳122的一端通过容置槽与滑槽13顶端的开口由容置孔伸出并与滑块111连通;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固定台1并插入容置孔内,与拉力绳122的另一端相连。
5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部分拉力绳122处于容置孔而不暴露于固定台1外,避免拉力绳122由于环境因素而发生破损;也就是说,容置孔对拉力绳122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结构稳定性,延长了拉力绳122的使用寿命。
51.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容置孔包括水平部141、竖直部142,以及贯通部143。其中,水平部141由滑槽13的顶端向固定台1内水平延伸;竖直部142与水平部141的延伸端连通并竖直向下延伸;贯通部143与竖直部142的延伸端连通,贯穿于固定台1设置。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与贯通部143插接,以实现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伸入容置孔。
52.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绕第一方向(此处提到的第一方向为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绕自身轴线转动时的其中一个方向)转动时,拉力绳122的一端缠绕于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拉力绳122绷紧并抵接在水平部141与竖直部142连接处的孔壁上,拉力绳122的另一端拉动升降板11上升;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绕第二方向(此处提到的第二方向为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绕自身轴线转动时的令一个方向)转动时,拉力绳122脱离绷紧状态,此时升降板11下降。
5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拉力绳122处于容置孔内以提高本装置结构稳定性和拉力绳122的使用寿命的前提下,确保了拉力绳122能够拉动升降板11上升,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54.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转动杆123与拉力绳122连接,也就是说,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动杆123连接,该转动杆123转动设置在贯通部143内并与拉力绳122连接。在转动电机121启动时,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能够带动转动杆123转动,拉力绳122能够缠绕于转动杆123上。
5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拉力绳122与转动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使得转动电机121能够与固定台1分离,便于转动电机121的更换、维修和保养。
56.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夹持件2包括连接件22、升降件23和两个弯折板24。
57.连接件22设置在升降板11的底面上,具有沿竖直方向贯通自身底面的滑动腔221;连接件22的底部连接有三角形的抵接件222,该抵接件222将滑动腔221的底部开口一分为二。
58.升降件23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滑动腔221内;
59.两个弯折板24的一端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滑动腔221内并铰接设置在升降件23的底面上,另一端的相对侧面与抵接件222的两个倾斜侧面滑动接触、伸出滑动腔221并向中间弯折;两个弯折板24的伸出端为前述偏转端21,分别用于对应卡接在工字钢的两个凹陷部位。
60.上述偏转驱动件与升降件23相连,用于驱动升降件23升降;在升降件23下降(向抵接件222所在开口移动)时,弯折板24与抵接件222抵接并向两侧伸出,弯折板24的伸出端间距增大;在升降件23上升时,弯折板24逐渐收回滑动腔221内,此时弯折板24的伸出端间距减小,从而能够卡接在工字钢的凹陷部位。为了便于叙述,在本实施例中,将弯折板24向两侧伸出、弯折板24的伸出端间距增大的过程定义为夹持件2的偏转端21张开的过程,将弯折板24收回滑动腔221、弯折板24的伸出端间距减小的过程定义为夹持件2的偏转端21闭合的过程。
6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件23升降能够驱动弯折板24偏转,实现对工字钢的夹持;而且,弯折板24所采用的弯折部分能够支撑工字钢凹陷部位的顶壁,提高了通过本装置支撑工字钢时的稳定性。
62.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抵接件222的两个倾斜侧面分别设置有导轮223,抵接件222通过导轮223与弯折板24滑动接触;导轮223转动设置在抵接件222上,转动轴与弯折板24的伸出方向垂直;也就是说,在弯折板24伸出滑动腔221时,导轮223会发生转动,从而对弯折板24起到助力作用。
6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弯折板24与抵接件222之间发生滑动摩擦,提高了弯折板24的使用寿命,确保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64.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偏转驱动件包括直线电机25,该直线电机25固定设置在升降板11上;直线电机25的动力输出端沿竖直方向贯穿升降板11和连接件22并伸入滑动腔221,直线电机25的伸入端与升降件23连接。
6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对于升降件23的自动化驱动,进而能够自动化的驱动两个弯折板24摆动,使夹持件2的偏转端21张开或闭合;通过直线电机25能够调整夹持件2的张开和闭合时的速度与移动距离,令夹持件2的偏转端21能够匹配卡接于工字钢的凹陷部位,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66.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起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弯折板24的伸出端采用与工字钢的凹陷部位适配的弧面结构,具体地,弯折板24用于朝向工字钢凹陷部位的一侧采用倾斜面,其倾斜角度与工字钢凹陷部位的填充料所适配;其中,工字钢的凹陷部位具有填充的弧面结构,以提高工字钢的结构稳定性,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叙述。
6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弯折板24对工字钢的支撑作用,加强了本装置在使用时的结构稳定性。
6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