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防静电调整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8388发布日期:2021-06-11 19:28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涤纶防静电调整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涤纶防静电调整辊。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

涤纶因吸湿性低,故其导电性较差,是一种优良的绝缘体。由于其导电性较差从而导致了摩擦后产生的电荷在表面聚集,适合涤纶面料非常容易带静电,并且较难除去。

因此,在生产和印染涤纶面料时,涤纶面料带的静电使其非常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和断丝,带来瑕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和印染涤纶布的涤纶防静电调整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涤纶防静电调整辊,其包括辊筒和设置在所述辊筒两端部的辊轴,所述辊筒表面固定设置多个涤纶布条,所述涤纶布条间隔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涤纶布条之间设置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辊筒沿着长度方向分为左辊筒和右辊筒,所述涤纶布条在所述辊筒表面呈螺旋形分布,并且左辊筒和右辊筒上的涤纶布条相互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辊筒为金属空心辊筒,其表面对应所述涤纶布条开设有嵌槽,所述涤纶布条嵌设在所述嵌槽并固定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涤纶布条至少有部分凸出所述嵌槽的槽口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涤纶布凸出所述槽口的高度为0.5mm-1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涤纶布条与所述嵌槽的底部通过含有金属离子的导电胶固定连接。

优选地,一侧的所述辊轴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所述调整辊的驱动齿轮,另一侧的辊轴上设置有接地的电刷。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调整辊表面设置了涤纶布条,同种材质之间的摩擦不会产生静电,从而可以防止调整滚与涤纶之间的摩擦产生静电。此外,间隔设置的涤纶布条之间的间隙能够使得涤纶面料能够靠近或者碰触辊筒,涤纶上原有的静电电荷可以通过辊筒除去一部分,从而减轻涤纶面料上的静电。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辊筒的断面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辊筒;11、嵌槽;2、辊轴;3、涤纶布条;4、驱动齿轮;5、电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1-2所示,一种涤纶防静电调整辊,主要用于涤纶面料的印染、印刷设备,也可以用于涤纶面料的生产设备,其包括辊筒1和设置在辊筒1两端部的辊轴2,辊筒1表面固定设置多个涤纶布条3,涤纶布条3间隔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涤纶布条3之间设置有间隙。在调整辊表面设置了涤纶布条3,由于同种材质之间的摩擦不会产生静电,从而可以防止调整滚与涤纶之间的摩擦产生静电。间隔设置的涤纶布条3除了能够增大摩擦力意外,间隔设置的涤纶布条3之间的间隙还能够使得涤纶面料能够靠近或者碰触辊筒1,涤纶上原有的静电电荷可以通过辊筒1除去一部分,从而减轻涤纶面料上的静电。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辊筒1沿着长度方向分为左辊筒和右辊筒,涤纶布条3在辊筒1表面呈螺旋形分布,并且左辊筒和右辊筒上的涤纶布条3相互对称设置。螺旋的涤纶布条3可以防止涤纶面料的跑偏。

参见附图2所示,辊筒1为金属空心辊筒1,其表面对应涤纶布条3开设有嵌槽11,涤纶布条3嵌设在嵌槽11并固定设置。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厚度的涤纶布条3。本实施例中,需要涤纶布条3至少有部分凸出嵌槽11的槽口设置。涤纶布凸出槽口的高度为0.5mm-1mm为最佳,既能保证涤纶布条3与涤纶面料之间的摩擦力,有可以使得涤纶面料靠近或者接触到辊筒1。

涤纶布条3与嵌槽11的底部通过含有金属离子的导电胶(图中未表示)固定连接,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涤纶布条3最好能采用防静电的涤纶布,例如涤纶纤维和导电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等)的混纺涤纶布。

本实施例的一侧的辊轴2上固定设置有驱动调整辊的驱动齿轮4,另一侧的辊轴2上设置有接地的电刷5,齿轮4用于驱动调整辊,而电刷5可以保证辊轴2的接地,当设备机架接地的情况下,电刷5可以直接连接设备的机架。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涤纶防静电调整辊,其包括辊筒和设置在所述辊筒两端部的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表面固定设置多个涤纶布条,所述涤纶布条间隔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涤纶布条之间设置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防静电调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沿着长度方向分为左辊筒和右辊筒,所述涤纶布条在所述辊筒表面呈螺旋形分布,并且左辊筒和右辊筒上的涤纶布条相互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防静电调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为金属空心辊筒,其表面对应所述涤纶布条开设有嵌槽,所述涤纶布条嵌设在所述嵌槽并固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涤纶防静电调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布条至少有部分凸出所述嵌槽的槽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涤纶防静电调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布凸出所述槽口的高度为0.5mm-1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涤纶防静电调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布条与所述嵌槽的底部通过含有金属离子的导电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防静电调整辊,其特征在于:一侧的所述辊轴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所述调整辊的驱动齿轮,另一侧的辊轴上设置有接地的电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涤纶防静电调整辊,其包括辊筒和设置在所述辊筒两端部的辊轴,所述辊筒表面固定设置多个涤纶布条,所述涤纶布条间隔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涤纶布条之间设置有间隙,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调整辊表面设置了涤纶布条,同种材质之间的摩擦不会产生静电,从而可以防止调整滚与涤纶之间的摩擦产生静电,此外,间隔设置的涤纶布条之间的间隙能够使得涤纶面料能够靠近或者碰触辊筒,涤纶上原有的静电电荷可以通过辊筒除去一部分,从而减轻涤纶面料上的静电。

技术研发人员:童徐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江金棱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4
技术公布日:2021.06.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