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氧指示剂的脱氧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3174发布日期:2021-06-04 18:3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氧指示剂的脱氧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脱氧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氧指示剂的脱氧包装袋。


背景技术:

2.在现代食品包装过程中,一般会通过包装膜制成包装袋将食品包装在内后进行密封,从而对内部食品进行保护,方便运输存储的同时,方便食品保持长时间的新鲜程度,部分鲜制食品还会在包装袋内放入小袋脱氧剂以减少内部食品的氧化,方便新鲜食品的长时间存储。
3.传统的脱氧剂包装袋中的氧指示剂一般都是一条红色或者其他颜色的线条,当脱氧剂失效后,氧指示剂褪色。但是对于不知道这种氧指示剂工作原理的使用者来说,这种氧指示剂利用一根红色线条的颜色变化来提示失效的做法无法引起使用者的注意,使用效果很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有氧指示剂的脱氧包装袋,其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加直观的脱氧剂失效提示。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带有氧指示剂的脱氧包装袋,包括包装袋本体,所述包装袋本体从外向内依次由pet层、中间的纤维纸层和pe层复合而成;所述纤维纸层靠近pet层的一侧涂覆有吸收氧气后发生颜色变化的氧指示剂,所述氧指示剂包括吸氧后褪色和吸氧后显色两种形式,所述吸氧后褪色的氧指示剂按照汉字“有效”的字样涂覆,所述吸氧后显色的氧指示剂按照汉字“无效”的字样涂覆。
7.进一步的,所述纤维纸层上涂覆有防油膜。
8.进一步的,所述pe层通过淋膜的方式与纤维质层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pet层、中间的纤维纸层和pe层上均错位设置有透气孔。
10.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1.脱氧剂的作用是为了将食品中的氧气吸收,从而延缓食品变质的时间。当时氧气进入到脱氧包装袋中时,氧气将与脱氧剂快速反应,从而实现对氧气的快速吸收。而当脱氧包装袋中的脱氧剂的吸氧量达到饱和,使得脱氧剂无法在继续吸收氧气,从而导致脱氧包装袋中的含氧量持续上升。当脱氧包装袋内的氧气含量达到氧指示剂的饱和浓度时,氧指示剂便会与大量氧气接触致使氧指示剂吸氧而变色。变色过程有两种:一种是“有效”字样的脱氧剂,吸氧后褪色;另一种是“无效”字样的脱氧剂,吸氧后显示“无效”字样。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让使用者更直观的知晓脱氧剂是否失效。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施例中氧指示剂显示无效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本实施例中包装袋本体的层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pet层;11、透气孔;2、纤维纸层;3、pe层;4、包装袋本体;41、氧指示剂。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7.一种带有氧指示剂的脱氧包装袋,如图1、2和3所示,包括包装袋本体4,所述包装袋本体4从外向内依次由pet层1、中间的纤维纸层2和pe层3复合而成;所述纤维纸层2靠近pet层1的一侧涂覆有吸收氧气后发生颜色变化的氧指示剂41,所述氧指示剂41包括吸氧后褪色和吸氧后显色两种形式,所述吸氧后褪色的氧指示剂41按照汉字“有效”的字样涂覆,所述吸氧后显色的氧指示剂41按照汉字“无效”的字样涂覆。
18.所述纤维纸层2上涂覆有防油膜。所述pe层3通过淋膜的方式与纤维质层连接。所述pet层1、中间的纤维纸层2和pe层3上均错位设置有透气孔11。
19.具体实施说明:
20.脱氧剂的作用是为了将食品中的氧气吸收,从而延缓食品变质的时间。当时氧气进入到脱氧包装袋中时,氧气将与脱氧剂快速反应,从而实现对氧气的快速吸收。而当脱氧包装袋中的脱氧剂的吸氧量达到饱和,使得脱氧剂无法在继续吸收氧气,从而导致脱氧包装袋中的含氧量持续上升。当脱氧包装袋内的氧气含量达到氧指示剂41的饱和浓度时,氧指示剂41便会与大量氧气接触致使氧指示剂41吸氧而变色。变色过程有两种:一种是“有效”字样的脱氧剂,吸氧后褪色;另一种是“无效”字样的脱氧剂,吸氧后显示“无效”字样。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让使用者更直观的知晓脱氧剂是否失效。
21.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22.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