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有机果蔬转移运输的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2742发布日期:2021-07-23 14:21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便于有机果蔬转移运输的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果蔬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便于有机果蔬转移运输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及其他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种植有机果蔬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果蔬的正常生长,因此有机果蔬种植地点一般与大量人口聚集地距离较远,需要将成熟的果蔬从种植地点运输到人口聚集地,一般通过周转筐装载果蔬再通过货车运输。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有机果蔬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因路途颠簸导致果蔬相互碰撞损坏造成损伤,且周转筐为直接堆叠放置,容易滑动打翻,对果蔬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便于有机果蔬转移运输的移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有机果蔬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因路途颠簸导致果蔬相互碰撞损坏造成损伤,且周转筐为直接堆叠放置,容易滑动打翻,对果蔬造成损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于有机果蔬转移运输的移动装置,包括车厢,所述车厢内部对称安装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隔板、支撑板、传送带、周转筐、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限位块、第一橡胶垫、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固定板、第二橡胶垫、卡栓和卡栓槽;

所述车厢内部对称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与相邻的车厢内壁之间安装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侧套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顶面放置有若干周转筐,所述隔板对应周转筐的一面通过若干弹簧安装有第一限位板,所述车厢内壁对应周转筐的一面通过若干弹簧安装有第二限位板,所述车厢内部一侧对应周转筐位置处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朝向相邻的周转筐的一面粘接有第一橡胶垫,所述隔板表面对应第一限位板的两端位置处均安装有第一卡块,所述车厢内壁对应第二限位板的两端位置处均安装有第二卡块,位于所述车厢内部一侧限位块上方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面粘接有第二橡胶垫,所述固定板一端转动连接有卡栓,一个所述第一卡块侧面开设有卡栓槽,所述卡栓底端位于卡栓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两端位于第一卡块与隔板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板两端位于第二卡块与车厢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车厢内壁之间等距转动连接有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动轮、卡条、电机、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

所述车厢内壁之间等距转动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外侧位于传送带内部,所述传送带带面等距安装有卡条,一个所述隔板朝向另一个隔板的一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第一皮带与一个传动轮相连接,靠近所述电机的两个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相连接,所述电机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轮两端分别与车厢内部相对应的两个内壁转动连接,相邻所述卡条之间的距离与周转筐底面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顶面开设有制冷孔,所述制冷孔内部安装有若干冷凝管,所述车厢一侧安装有制冷器,所述车厢另一侧安装有箱门,所述制冷器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制冷孔贯穿第二橡胶垫,所述冷凝管通过线路与制冷器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支撑板、限位块、第一限位板和固定板,通过将装载有果蔬的周转筐放至传送带顶面,拉动卡栓使固定板对周转筐进行固定限位,防止周转筐滑动打翻,保护了果蔬的安全,且通过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配合,对果蔬运输过程中的颠簸进行缓冲减震,防止果蔬相互碰撞损坏造成损伤,且周转筐为分层放置,避免周转筐挤压变形。

2.设置有传动轮、卡条、电机和第一皮带,通过启动电机可带动传送带转动,使得周转筐进出车厢内部方便,节省了人力,提升了果蔬上下货的效率,且通过卡条可对周转筐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周转筐放置不整齐导致晃动,方便运输。

3.设置有制冷孔、冷凝管、制冷器和车厢,通过冷凝管可传导制冷器的冷气对果蔬进行冷藏保鲜,避免果蔬变质,且冷凝管在车厢内部均匀分布,导热面积扩大,制冷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皮带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周转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限位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车厢;

2、保护组件;201、隔板;202、支撑板;203、传送带;204、周转筐;205、第一限位板;206、第二限位板;207、限位块;208、第一橡胶垫;209、第一卡块;210、第二卡块;211、固定板;212、第二橡胶垫;213、卡栓;214、卡栓槽;

3、传送组件;301、传动轮;302、卡条;303、电机;304、第一皮带;305、第二皮带;

4、制冷孔;5、冷凝管;6、制冷器;7、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便于有机果蔬转移运输的移动装置,包括车厢1,车厢1内部对称安装有保护组件2,保护组件2包括隔板201、支撑板202、传送带203、周转筐204、第一限位板205、第二限位板206、限位块207、第一橡胶垫208、第一卡块209、第二卡块210、固定板211、第二橡胶垫212、卡栓213和卡栓槽214,车厢1内部对称安装有隔板201,隔板201与相邻的车厢1内壁之间安装有若干支撑板202,支撑板202外侧套接有传送带203,传送带203顶面放置有若干周转筐204,隔板201对应周转筐204的一面通过若干弹簧安装有第一限位板205,车厢1内壁对应周转筐204的一面通过若干弹簧安装有第二限位板206,车厢1内部一侧对应周转筐204位置处安装有限位块207,限位块207朝向相邻的周转筐204的一面粘接有第一橡胶垫208,隔板201表面对应第一限位板205的两端位置处均安装有第一卡块209,车厢1内壁对应第二限位板206的两端位置处均安装有第二卡块210,位于车厢1内部一侧限位块207上方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固定板211,固定板211底面粘接有第二橡胶垫212,固定板211一端转动连接有卡栓213,一个第一卡块209侧面开设有卡栓槽214,卡栓213底端位于卡栓槽214内部,第一限位板205两端位于第一卡块209与隔板201之间,第二限位板206两端位于第二卡块210与车厢1内壁之间,通过将装载有果蔬的周转筐204放至传送带203顶面,拉动卡栓213使固定板211对周转筐204进行固定限位,防止周转筐204滑动打翻,保护了果蔬的安全,且通过第一橡胶垫208、第二橡胶垫212、第一限位板205和第二限位板206配合,对果蔬运输过程中的颠簸进行缓冲减震,防止果蔬相互碰撞损坏造成损伤。

车厢1内壁之间等距转动连接有传送组件3,传送组件3包括传动轮301、卡条302、电机303、第一皮带304和第二皮带305,车厢1内壁之间等距转动连接有传动轮301,传动轮301外侧位于传送带203内部,传送带203带面等距安装有卡条302,一个隔板201朝向另一个隔板201的一面安装有电机303,电机303通过第一皮带304与一个传动轮301相连接,靠近电机303的两个传动轮301之间通过第二皮带305相连接,电机303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传动轮301两端分别与车厢1内部相对应的两个内壁转动连接,相邻卡条302之间的距离与周转筐204底面长度相等,通过启动电机303可带动传送带203转动,使得周转筐204进出车厢1内部方便,节省了人力,提升了果蔬上下货的效率,且通过卡条302可对周转筐204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周转筐204放置不整齐导致晃动,方便运输。

固定板211顶面开设有制冷孔4,制冷孔4内部安装有若干冷凝管5,车厢1一侧安装有制冷器6,车厢1另一侧安装有箱门7,制冷器6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制冷孔4贯穿第二橡胶垫212,冷凝管5通过线路与制冷器6相连接,通过冷凝管5可传导制冷器6的冷气对果蔬进行冷藏保鲜,避免果蔬变质,且冷凝管5在车厢1内部均匀分布,制冷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需要对有机果蔬进行运输时,将果蔬装载进周转筐204,然后放至传送带203顶面,启动电机303可带动传送带203转动,将周转筐204传送至车厢1内部,使得周转筐204进出车厢1内部方便,节省了人力,提升了果蔬上下货的效率,且通过卡条302可对周转筐204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周转筐204放置不整齐导致晃动,方便运输,且周转筐204为分层放置,避免周转筐204挤压变形,电机303的型号为aeeff。

周转筐204放置完毕后,拉动卡栓213使固定板211向下对周转筐204进行固定限位,再将卡栓213卡入卡栓槽214内部底端将固定板211固定,防止周转筐204滑动打翻,保护了果蔬的安全,且通过第一橡胶垫208、第二橡胶垫212、第一限位板205和第二限位板206配合,对果蔬运输过程中的颠簸进行缓冲减震,防止果蔬相互碰撞损坏造成损伤。

车厢1内部安装有冷凝管5,可传导制冷器6的冷气对果蔬进行冷藏保鲜,避免果蔬变质,且冷凝管5在车厢1内部均匀分布,制冷效果更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