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封闭容器的封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77058发布日期:2021-11-30 12:2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用于封闭容器的封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封闭容器的封盖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具有这样的封盖的容器。

背景技术

从具有防揭带的塑料封盖领域的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封盖,该封盖被不可分开地保持在容器上并封闭容器的倾倒口。就此而言,保持功能也很重要,因为预计会有法律规定饮料瓶的瓶盖即使在打开状态下也要与饮料瓶不可分开地连接在一起。

DE 24 30 775 A1公开了一种这样的不可分开的封盖。该盖子由可旋拧的上部件和下部卡圈构成,该下部卡圈从后扣住容器口的隆起部。盖子的上部螺纹件经由可轻松撕开的圆筒形舌片与下部卡圈相连。该舌片在整个圆周上延伸并且经由上部或下部连接锯齿排与上部件和下部卡圈相连。该圆筒形舌片在圆周的一个位置处中断,从而使得它获得两个端部,其中一个端部与可旋拧的盖子件固定相连并且另一个端部与下部卡圈固定相连。上部和下部连接锯齿排在旋开盖子时以未经限定的方式撕裂。因此在旋下后,上部和下部锯齿排部分地被撕裂并且部分地仍与盖子件和下部卡圈相连。在倾倒液体时,在容器上晃动的盖子可证实是干扰性的,因为该封盖可伸进液体流中并造成液体洒出。

发明目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方式是创造一种不可分开的封盖,该封盖在任意使用待封闭的容器时均不会带来不便。

说明书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封闭容器的封盖的在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描述部分所指出的特征得以成功解决。改进方案和/或有利的实施变体是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第二保持带,具有第三和第四端部以及第三和第四边缘,其中第三端部与螺纹件的开放边缘固定相连,第四端部与防揭环固定相连,第三边缘利用至少一个第三设定断裂搭片与螺纹件的开放边缘可松开地相连并且第四边缘利用至少一个第四设定断裂搭片与防揭环可松开地相连,其中第一和第三端部包夹出相对于作为顶点的封盖中心至少110度且至多170度并且优选地至少117度且至多135度的第一开启角度并且第二和第四端部包夹出相对于作为顶点的封盖中心至少110度且至多170度并且优选地至少117度且至多135度的第二开启角度。封盖中心处于开放边缘与防揭环之间的平面中。通过选择第一和第三开启角度,可精确地确定第一和第二保持带的长度及其沿着防揭环的位置,由此执行以下功能,而不依赖于封盖具有何种直径:第一和第二保持带具有一个长度,该长度同时使得螺纹件能够从容器颈部旋下。连接保持带的长度允许将螺纹件平移离开倾倒口并且能够沿着容器颈部向下移动至打开位置。通过设置两个保持带,该平移运动被强制引导并且使螺纹件强制进入打开位置。在打开位置,螺纹件不可分开地被保持在防揭环或容器颈部处。

在打开位置,螺纹件的底部具有跟在其旋拧在容器颈部上的位置一样的取向,然而在容器颈部外壁处平移地偏置。此外,第一和第二保持带避免螺纹件在倾倒填充物时伸入倾倒口33中。

适宜地,第一和第二端部包夹出相对于作为顶点的封盖中心至少40度且至多70度并且优选地至少45度且至多63度的第三开启角度。通过选择第三开启角度,第一保持带具有限定的长度,通过该长度结合第二保持带使得上述功能成为可能。

适宜地,第三和第四端部包夹出相对于作为顶点的封盖中心至少40度且至多70度并且优选地至少45度且至多63度的第四开启角度。通过选择第四开启角度,第二保持带具有限定的长度,通过该长度结合第二保持带使得上述功能成为可能。

由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开启角度具有一个圆心作为顶点,因此其角度和必须为360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和第四开启角度一样大,从而第一和第二保持带一样长。第一和第二保持带的相同的长度使得在螺纹件从容器颈部旋下后被强制引导的平移运动成为可能。保持带允许至螺纹件的打开位置的运动仅在一个方向上发生。对应地,对于螺纹件而言仅存在一个打开位置。

优选的是,第一和第二保持带相对于对称平面,该对称平面通过螺纹件的旋转轴延伸,对称地布置在防揭环上。同样优选的是,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端部相对于对称平面具有相同的标准间距。

这意味着,第一和第二保持带在防揭环处偏置180度布置。因此,第一和第二保持带可在旋下螺纹件时在容器颈部处不受阻碍地沿途滑动和拉伸。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保持带的横截面在第一或第二保持带的长度上是恒定的。因此,保持带在其长度上具有恒定的弹性特性,从而可确定保持带的限定的长度,在该长度上,螺纹件在其打开位置可稳定且无晃动地保持在容器处。在打开位置,第一和第二保持带预紧。保持带的弹性预紧使得能够反复从容器颈部旋下螺纹件和重新旋上去并且在打开位置可多次可靠地保持该螺纹件。保持带在其长度上恒定的横截面防止了保持带在打开位置过度拉伸。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或第四端部处设置有第一或第二保持带的横截面的第一或第二渐窄部,从而第二或第四端部可作为关节起作用。在螺纹件从封闭位置转变为打开位置时,第一和第二保持带的运动由于该关节功能而变得更轻松或限定在一个旋转方向上。还可设想的是,第一和第三端部具有关节功能,由此在螺纹件运动期间能够像具有两个支点的杠杆一样来移动第一和第二保持带。例如,第一和第三端部能够可弯折地固定在开放边缘。

优选的是,防揭搭片以均匀的间距沿着开放边缘布置。因此,防揭环足够稳定地保持在螺纹件处,由此可将封盖压在容器颈部上。由于防揭搭片的间距均匀,螺纹件也可用均匀的力来旋下。

适宜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设定断裂搭片以均匀的间距沿着第一和第二或第三和第四边缘布置。因此,封盖在第一和第二保持带区域也足够稳定,足可被压到容器颈部上。此外,断裂的设定断裂搭片和防揭搭片表明,螺纹件已相对于容器颈部扭转并且不再是原始封闭状态。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防揭环在轴向和圆周方向上相对于容器颈部的优选为环形的突出部的位置是可变化的。由于防揭环在轴向上可向上移动,因此在旋下螺纹件时向上拉动该防揭环,从而第一和第二保持带可实施得更短并且可更好地适应打开位置。由于防揭环在螺纹件旋转时跟随着旋转,因此第一和第二保持带在旋下螺纹件时仅经受轴向力并被向上拉。

适宜地,在防揭环的朝向保持带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凹陷部用以容纳第一和第二保持带。因此,第一和第二保持带是节省空间的并且无需额外的材料成本就能从防揭环中成形。例如,可从防揭环中剪出第一和第二保持带或在封盖的生产过程中使其成形。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带的第一和/或第二端部和第二保持带的第三和/或第四端部可沿着预定义的弯折线弯折。因此,第一和第二保持带可各自像具有两个支点的杠杆一样起作用。弯折线还使得第一和第二保持带不会在打开位置的随机位置处弯曲或弯折,而是恰好在弯折线处。因此,螺纹件在打开位置特别精确地被两个保持带保持住并且由两个保持带精确地引导至打开位置。

事实证明有用的是,向内凸出的内锥体在螺纹件底部处成形,例如以密封圆柱体或密封环的形式,该内锥体被设计成在封闭状态下与容器颈部的内壁以密封的方式相互作用。因此,封盖可作为所谓的“锥形封口器”(cone-sealer)起作用并可靠地密封瓶子颈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保持带具有介于3mm与7mm之间并且优选介于4mm与5mm之间的宽度。这种尺寸导致保持带不会意外撕开,特别是在撕开设定断裂搭片时。此外,封盖不会变得过高并且可利用外螺纹与标准化的容器颈部密封地接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封盖被设计成利用外螺纹和环形的突出部与标准化的容器颈部相互作用。因此可将封盖放置在标准化的容器颈部上,特别是PET饮料瓶的颈部。因此,与根据本发明的封盖接合的容器不必特地去适应封盖。

适宜地,封盖由塑料材料,优选HDPE(High Density Polyethylen,高密度聚乙烯)或PP(Polypropylen,聚丙烯)制成。因此,可用标准塑料材料生产封盖,已知的具有防揭环的封盖也是用这些材料生产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螺纹件、防揭环、保持带和第一及第二设定断裂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生产成一件式。因此,可在压铸模中生产封盖,无需其他加工步骤来使第一和第二保持带成形。优选地,内锥体也与封盖的其他部分一起生产成一件式。

在本发明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防揭环具有带上缘和下缘的分散地布置在整个圆周上的裂口,其中上缘通过防揭环的圆弧形延伸的区段形成并且下缘通过在轴向上向内倾斜的壁区段形成并且每个裂口的下缘形成突出部,从而形成有啮合装置用于与环形的突出部形锁合地啮合。由于存在啮合装置,该啮合装置呈向内倾斜的壁区段形式,并非在防揭环处围绕一周,并且此外还存在裂口,该裂口的成形进一步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因此对塑料的材料需求可显著降低多达5%。此外,向内的壁区段在径向上无法移动,从而防揭环保持在环形的突出部处,并且只有沿着防揭环的圆周拉伸防揭环时,才能拉动着该防揭环经过该突出部。防揭环通过壁区段被如此固定保持在环形的突出部上,使得设定断裂元件在壁区段的保持被消除前安全地撕裂。然而,壁区段在径向向外方向上是灵活的或者说可移动的。因此,用很小的力就能使壁区段从压铸模或注塑模具中脱模。出于同样的原因,与现有技术相比,用于压向容器盖的应用力明显降低。防揭环在脱模和压下的过程中的拉长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避免,这种拉长可能会导致保持元件的永久性损坏。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容器,具有容器主体、连接至容器主体的容器颈部、在容器颈部处形成的外螺纹和根据前述说明的封盖。

在本发明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容器颈部处形成有凸肩,该凸肩在防揭环之下形成或通过防揭环形成,并且第一和第二保持带的长度如此设定,使得螺纹件在从容器颈部旋下后可从封闭位置中被提起来并在打开位置可定位在凸肩之下,其中螺纹件在打开位置保持在第一和第二保持带处,以开放边缘至少部分地平放在容器主体处并抵接在凸肩处。借助于保持带在容器颈部的方向上在凸肩与容器主体之间的过渡段中拉动螺纹件,从而在过渡段处创造对螺纹件的保持。通过平放在凸肩和容器主体处,螺纹件不再具有活动余地并且因此在该打开位置特别稳定且无晃动地保持住。适宜地,该凸肩是一个支撑环,该支撑环在从容器颈部到容器主体的过渡段处形成。从生产技术角度来看,这样的支撑环本来就存在于塑料瓶子,特别是PET制成的瓶子中。因此,用这个支撑环作为螺纹件的止挡件是特别实用的。如果容器处没有支撑环,还可行的是,在容器颈部处形成有在圆周方向有一定长度的凸肩,该长度使得螺纹件的第一圆筒形外壳能够支撑在该凸肩处。还可设想的是,将防揭环用作凸肩,第一圆筒形外壳可支撑在该凸肩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支撑环处在径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槽口,从而在支撑环处形成有具有第一拐角的第一保持侧和具有第二拐角的第二保持侧,其中第一和第二拐角存在于从第一和第二保持侧到支撑环的开放边缘的过渡段处。通过设置槽口,当螺纹件的外壳在打开位置被第一和第二保持带拉到支撑环处或被夹紧在支撑环处时,该外壳可在两个点处抵接在支撑环处。该外壳在第一个点处抵接在第一保持侧与支撑环边缘的第一拐角处。该外壳以第二个点抵接在第二保持侧与支撑环边缘的第二拐角处。因此,螺纹件在打开位置稳定且无晃动地保持在容器处。如果设置有多个第一槽口,则它们可用于引导保持带或在螺纹件的打开位置将保持带保持在限定的位置。由此进一步改善螺纹件在打开位置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个第一槽口为V形或U形。这种V形或U形可毫不费力地生产出来并且确保了螺纹件的开放边缘稳定地平放在两个点处,即第一和第二拐角。第一和第二拐角的角度大小对于V形或U形槽口是特别有利的,以便可靠地保持螺纹件。第一槽口可具有直至容器颈部处的支撑环的轴肩的深度。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支撑环处设置有多个第二槽口并且这些第二槽口与第一和第二保持带一起相对于对称平面对称布置,其中对称平面穿过螺纹件的旋转轴延伸。优选地,第二槽口为钩形。第二槽口通过其钩形的实施方案而特别适合用于在螺纹件处于打开位置时固定保持带。保持带可钩入第二槽口中。由于相对于对称平面的对称布置,可能的打开位置的姿态就得以明确预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保持带的长度如此设定,使得螺纹件在从容器颈部旋下后可从封闭位置中被提起来并在打开位置可定位在容器颈部旁,并且在打开位置保持在第一和第二保持带处。如前所述,第一和第二保持带通过其限定的长度和其在防揭环和螺纹件处的限定的位置而使得能够实现关节功能或者说杠杆功能,从而螺纹件可平移转变到限定的打开位置处并且在该打开位置保持在容器颈部处。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保持带在螺纹件的打开位置弹性张紧,从而螺纹件在打开位置被拉到容器颈部或凸肩处。如前所述,通过保持带的弹性预紧,螺纹件无晃动且稳定地保持在容器颈部或凸肩处。通过保持带在打开位置的弹性拉伸,也可将螺纹件多次转移到打开位置并因此可多次旋到容器颈部上。

适宜地,螺纹件的旋转轴和容器颈部的旋转轴在螺纹件的打开位置基本上平行。因此,螺纹件在打开位置处于这样的位置,即螺纹件未突出于容器颈部并且也未伸入倾倒口。因此,螺纹件不会干扰容器的使用,尽管它不可分开地保持在容器上。

经证明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保持带的长度如此设定,使得螺纹件的轴向定向在打开位置和封闭位置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螺纹件在从容器颈部旋下后可通过平移的被强制引导的运动转移至打开位置。

经证明有利的是,封盖可被压到瓶子颈部上。因此,可在填充容器后全自动地并且相应地快速且可靠地用封盖封闭容器。

其他优点和特征从参照示意图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得出。这些附图并非按正确比例显示。

图1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封盖的斜下方等轴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封盖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封盖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封盖的侧视图,其中封盖已从容器颈部旋下;

图5示出了封盖的侧视图,其中封盖处于打开位置并布置在容器颈部旁并且封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实施;

图6示出了图5中的封盖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图5中的封盖的等轴视图;

图8示出了封盖的侧视图,其中封盖处于打开位置并布置在容器颈部之下并且封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实施;

图9示出了图8中的封盖的俯视图;

图10示出了图8中的封盖的等轴视图;

图11示出了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封盖和容器的等轴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3示出了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封盖和容器的等轴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3中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5示出了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防揭环的细节图,以及

图16示出了图15中的防揭环的剖面图,带可视化的倾斜角度。

在图1至10中示出了一种封盖,该封盖整体用附图标号11表示。封盖11不可分开地保持在容器13处,特别是瓶子13处。容器13在图4至10中示出。封盖11包括圆筒形的螺纹件15、防揭环17以及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

螺纹件15包括底部21和具有开放边缘25的第一圆筒形外壳23。内螺纹27在外壳23的内侧处成形。容器13包括容器主体28和连接至容器主体28的容器颈部29。容器颈部29被设计成第二圆筒形外壳。外螺纹31在容器颈部29处成形,该外螺纹与内螺纹27相互作用。因此,可将螺纹件15旋到容器颈部29上并从容器颈部旋下。封盖11封闭倾倒口33,该倾倒口设置在容器颈部29之内。防揭环17形锁合地保持在容器颈部13处。为此,环形的突出部35在容器颈部29外侧处成形,在防揭环17内侧处形成的突出部37可从后扣住该环形的突出部。防揭环17可相对于容器颈部29扭转。

第一保持带19a具有第一端部39和第二端部41。第一端部39与开放边缘25固定相连。第二端部41与防揭环17固定相连。因此,封盖11不可分开地保持在容器13处。此外,第一保持带19具有第一边缘43和第二边缘45。第一边缘43利用至少一个第一设定断裂搭片47与开放边缘25相连并且第二边缘45利用至少一个第二设定断裂搭片49与防揭环17可松开地相连。

第二保持带19b具有第三端部51和第四端部53。第三端部51与开放边缘25固定相连。第四端部53与防揭环17固定相连。因此,封盖11额外不可分开地保持在容器13处。此外,第二保持带19b具有第三边缘55和第四边缘57。第三边缘55利用至少一个第三设定断裂搭片59与开放边缘25相连并且第二边缘45利用至少一个第四设定断裂搭片61与防揭环17可松开地相连。

另外,防揭环17利用多个防揭搭片63保持在开放边缘25处。防揭搭片优选以均匀的间距布置在防揭环17处。应理解的是,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在防揭环17处所占据的区域没有防揭搭片63。

优选的是,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具有介于4mm与5mm之间的宽度,由此足够稳定。

由于封盖11是轴对称的,因此它有一个中心65。中心65处于开放边缘25与防揭环17之间的想象出来的平面中。第一端部39和第三端部51包夹出相对于作为顶点的中心65至少110度且至多170度并且优选地至少117度且至多135度的第一开启角度67。第二端部41和第四端部53包夹出相对于作为顶点的中心65至少110度且至多170度并且优选地至少117度且至多135度的第二开启角度69。

第一端部39和第二端部43包夹出相对于作为顶点的封盖中心至少40度且至多70度并且优选地至少45度且至多63度的第三开启角度71。第三端部51和第四端部53包夹出相对于作为顶点的中心65至少40度且至多70度并且优选地至少45度且至多63度的第四开启角度73。应理解的是,第一开启角度67、第二开启角度69、第三开启角度71和第四开启角度73的和必须为360度。通过选择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开启角度,可以让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具有一定的长度,该长度使得封盖的下述功能成为可能。

适宜地,第三和第四开启角度71、73一样大,与之意义相同的是,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一样长。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优选偏置180度从防揭环17中加工出来。

根据图1和图2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或第四端部41、53处设置有第一或第二保持带19a、19b的横截面的第一或第二渐窄部75、77。由于有第一和第二渐窄部75、77,第二或第四端部41、53可作为关节起作用。

在根据图3和图5至7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的横截面沿着第一或第二保持带(19a,19b)的长度是恒定的。因此,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可稳定拉伸。

在防揭环17处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凹陷部79、81。在第一或第二凹陷部79、81中容纳有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因此,能够直接从防揭环17中加工出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例如通过从防揭环中剪出。

如果封盖11被压在容器颈部29上,那么倾倒口33被封盖11所封闭并且封盖11处于封闭位置。在将螺纹件15从容器颈部29旋下时,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设定断裂搭片47、49、59、61和防揭搭片63断裂。防揭环17随着螺纹件15一起旋转。在旋下过程中,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可竖起来。在此,第二和第四端部41、53通过第一和第二渐窄部75、77作为关节起作用。优选的是,第一和第三端部39、51也可弯折,例如向外弯折,因为由此螺纹件15的平移运动得以简化并且能够以限定的方式进行。

通过选择第三和第四开启角度71、73,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具有这样的长度,即该长度使得能够在从容器颈部29旋下后继续移动螺纹件15。当容器13直立时,那么首先可在水平方向上在第一和第三端部41、53方向上线性移动螺纹件15。当倾倒口33被螺纹件15完全露出时,可沿着容器颈部29平行于容器颈部29的旋转轴83线性移动螺纹件15。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的长度以及第一和第三端部41、53的可选关节功能在此如此进行调整,使得螺纹件15在打开位置保持在容器颈部29处(图5至图7)。容器颈部的旋转轴83和螺纹件15的旋转轴85在打开位置基本上平行定向。在打开位置,螺纹件15不可分开地保持在容器13处,并且如此固定在容器颈部29处,使得螺纹件在从容器13倾倒液体时不会伸进倾倒口33中。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使得能够,在将螺纹件15从容器颈部29旋下后,在被强制引导的平移运动中将该螺纹件转移至打开位置。由于是强制引导,仅存在一个而不是多个打开位置。第一或第二保持带19a、19b的长度和横截面优选如此设定,使得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的长度在螺纹件15的打开位置弹性张紧。因此,螺纹件15在打开位置被拉到容器颈部29处并且无晃动地保持在此处。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的弹性预紧还允许,能够反复地将螺纹件从打开位置转移至封闭位置以及从封闭位置转移至打开位置。因此,可反复打开和关闭容器颈部29并且螺纹件15在打开后每次都在打开位置稳定且无晃动地保持住。

在图8至图10中示出了另一种实施方式,即螺纹件15在打开位置如何能够布置在容器主体28处。在容器颈部29处形成有凸肩91,该凸肩在防揭环17之下形成或者由防揭环17自身形成。优选地,该凸肩通过支撑环91形成,该支撑环处于从容器颈部29到容器主体28的过渡段处。螺纹件15在打开位置保持在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处。在图8至图10中示出了具有容器肩部93的容器主体28。容器肩部93是从容器颈部29到容器主体28的圆筒形部分的过渡段。保持带19a、19b如此设定尺寸,使得可将开放边缘25拉到支撑环91上方进入打开位置。在打开位置,螺纹件15以开放边缘25平放在容器肩部93的表面上。第一圆筒形外壳23抵接在支撑环91处。优选地,保持带19a、19b在打开位置稍稍张紧。因此将螺纹件15拉动到支撑环91处并且螺纹件被夹紧在支撑环91之下。支撑环91防止螺纹件15因保持带19a、19b的拉动而向上倾翻。相反地,支撑环91的作用是,将开放边缘25压迫至容器肩部93。因此,根据图8至图10,螺纹件15在打开位置特别稳定地保持。还可设想的是,如果不存在支撑环,第一圆筒形外壳23抵接在防揭环17处。在这种情况下,防揭环17作为螺纹件15的凸肩起作用。

如图8所示,容器颈部的旋转轴83和螺纹件的旋转轴85由于容器肩部93包夹出一个尖角。两个旋转轴83、85之间的角越大,该角至高可为90度,容器肩部93上的拉力就越大。两个旋转轴83、85之间的角越小,支撑环91上的拉力就越大。

在图11和图12中示出了具有多个第一槽口95的支撑环91,这些第一槽口并排布置。第一槽口95优选为V形或U形。因此,在槽口的边缘处具有第一和第二保持侧97、99。在从第一保持侧97到支撑环91的开放边缘105的过渡段处形成有第一拐角101。在从第二保持侧99到支撑环91的开放边缘105的过渡段处形成有第二拐角103。

槽口95使得能够,在图8至图10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螺纹件15特别稳定地保持在支撑环91处。螺纹件15的外壳23不是仅以一个点抵接在支撑环91处(见图8),而是利用保持带19a、19b将该外壳拉动到第一和第二保持侧97、99处的各自一个点处。这些点通过第一和第二拐角101、103形成。这种“两点式支架”额外地使螺纹件15在打开位置稳定住。附加地,第一槽口95可用于,当螺纹件15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容纳在第一槽口中。因此,保持带19a、19b保持住或被引导。第一槽口95有助于使保持带19a、19b在打开位置处于一个明确的位置并且不能滑出。这导致螺纹件15在其打开位置更加稳定地保持住。

第一槽口95能够以相同的间距在支撑环91四周形成。如图12所示,第一槽口95也可设置在两个对称布置的子区域中,这两个子区域被两个分隔搭片107彼此分开。因此预定第一和第二区域,在这两个区域中螺纹件15可占据其打开位置。

在图13和图14中示出了一种实施方式,其中第二槽口109设置在支撑环91处。第二槽口优选为钩形,从而第一和第二保护带19a、19b可钩在两个槽口109中。钩形槽口109使得能够更好地在支撑环91处引导保持带19a、19b。第二槽口109可布置在支撑环91上的两个子区域中。如前所述,这两个子区域可被分隔搭片107彼此分开,以便为螺纹件15的打开位置预定两个明确的区域。第二槽口109可相对于对称平面111对称地布置。适宜地,第一和第二保持带19a、19b也相对于对称平面111对称地布置。对称平面11穿过螺纹件15的对称轴85延伸。在支撑环91处也可设置有凹口113,这些凹口用于降低重量。

在图13和图14中未示出第一槽口95并且第一圆筒形外壳23因此平放在开放边缘105处。当然,除了第二槽口109之外,还可设置第一槽口95,以便使螺纹件15在打开位置更加稳定。

向内凸出的内锥体87优选在螺纹件15的底部21处成形(图6),例如以密封圆柱体或密封环的形式。内锥体87被设计成在封闭位置与容器颈部29的内壁89以密封的方式相互作用。因此,封盖11可作为所谓的“锥形封口器”(cone-sealer)起作用并可靠地密封容器颈部29。

根据图15和图16的以下附图描述,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形成有突出部37。突出部37的这种实施方式是申请号为01467/19和01695/19的瑞士专利申请的内容,其优先权已受保护并且其公开内容在此被纳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在防揭环17的整个圆周上,在防揭环处设置有裂口115。裂口115各自具有上缘117和下缘119。上缘117通过防揭环17的圆弧形区段形成。下缘119对应于向内在径向上倾斜的壁区段121的开放边缘。下缘119通过壁区段121的内倾而具有比防揭环17更小的半径并且因此在将螺纹件15从容器颈部29旋下时,下缘可与容器颈部29的底座(环形的突出部35)相撞。该底座通过环形的突出部35实现,该环形的突出部在容器颈部29处的外螺纹31之下形成。在旋下螺纹件15时,下缘119形锁合地扣住突出部35,从而防揭环17即使在高轴向力的作用下也可靠地保持在环形的突出部35处。

每个壁区段121都具有第一子区段123和两个第二子区段125。第一子区段123是向内翻的外壳区段并且优选被设计成平坦的。第二子区段125连接至第一子区段123的向内翻转的侧面并且将其与防揭环17连接起来。第二子区段125可被设计成弯曲的或平坦的并且彼此倾斜地向内相对。裂口115的下缘119对应于第一子区段123和第二子区段125的开放边缘并且处于图16中所示的平面127中。平面127优选垂直于容器颈部29的旋转轴85定向。壁区段121的所述设计特征具有这样的优点:壁区段121能够以整个下缘119抵接在环形的突出部35处并且在轴向拉力的作用下不会向上屈服。因此,防揭环17不可松开地保持在突出部35处或仅在毁坏的情况下可与突出部35分离。第一子区段123在轴向上向内的运动通过设置第二子区段125得以防止。然而,第一子区段123在轴向上向外的运动是可行的。该运动是灵活的,并且在将壁区段121径向向外压之后,该壁区段返回其向内倾斜的初始位置。这样还有一个优点:防揭环17可轻松脱模并且仅用很小的力就能与螺纹件15一起被压到容器颈部29上。通过壁区段121的灵活性,可以将其从压铸模中脱模并压到容器颈部29上,而且不存在壁区段121受损的危险。

优选的是,倾斜的壁区段121具有相对于剩余防揭环17减小的壁厚。在图16中示出,下缘119的区域具有最小的壁厚。因此进一步优化了壁区段121径向向外的上述灵活性。壁区段121的壁厚从下缘119开始向下线性增大。

在图15和16中示出了没有螺纹件15的防揭环17。在图15和图16可明显看出,在防揭环17处的裂口115之上形成有环形隆起部119,上缘117就在该环形隆起部上。

在图16中绘有第一和第二倾斜角131、133。第一倾斜角131规定了第一子区段123相对于下缘119的平面的倾斜度。第一倾斜角131的大小介于60度与80度之间并且优选介于65度与75度之间。第一倾斜角131越大,壁区段121相对于垂直的作用力即因旋下螺纹件15而产生的轴向的拉力的稳定性就越好。然而,第一倾斜角131不得过大,因为否则就无法充分地从下扣住突出部35。

第二倾斜角133规定了裂口115相对于下缘119的平面的倾斜度。代表裂口115的倾斜度的连接直线135,是上缘117与下缘119在通过旋转轴85和连接直线135所延伸开的平面内的连接。第二倾斜角133由连接直线135和平面127包夹而成。第二倾斜角133的大小介于30度与50度之间并且优选介于35度与45度之间。第二倾斜角133越大,防揭环17脱模就越容易。

封盖11由塑料制成。作为优选的塑料,主要考虑PP和HDPE。

图例:

11 封盖

13 容器、瓶子

15 螺纹件

17 防揭环

19a 第一保持带

19b 第二保持带

21 螺纹件底部

23 第一圆筒形外壳

25 开放边缘

27 内螺纹

28 容器主体

29 容器颈部

31 外螺纹

33 倾倒口

35 环形的突出部

37 突出部

39 第一保持带的第一端部

41 第一保持带的第二端部

43 第一保持带的第一边缘

45 第一保持带的第二边缘

47 第一设定断裂搭片

49 第二设定断裂搭片

51 第二保持带的第三端部

53 第二保持带的第四端部

55 第二保持带的第三边缘

57 第二保持带的第四边缘

59 第三设定断裂搭片

61 第四设定断裂搭片

63 防揭搭片

65 封盖中心

67 第一开启角度

69 第二开启角度

71 第三开启角度

73 第四开启角度

75 第一渐窄部

77 第二渐窄部

79 第一凹陷部

81 第二凹陷部

83 容器颈部的旋转轴

85 螺纹件的旋转轴

87 内锥体

89 内壁

91 支撑环、凸肩

93 容器肩部

95 第一槽口

97 第一保持侧

99 第二保持侧

101 第一拐角

103 第二拐角

105 支撑环的开放边缘

107 分隔搭片

109 第二槽口

111 对称层面

113 凹口

115 裂口

117 上缘

119 下缘

121 壁区段

123 第一子区段

125 第二子区段

127 平面

129 环形隆起部

131 第一倾斜角

133 第二倾斜角

135 连接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