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06975发布日期:2021-11-09 10:1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儿童安全包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安全包装,尤其是药物包装,该儿童安全包装包括至少一个泡罩卡,其中,泡罩卡包括两个膜,所述两个膜中一个膜构造为载体膜,该载体膜具有至少一个泡罩空腔,该泡罩空腔用于容纳包装物,尤其是用于容纳制药的有效物质配方、如药片,并且所述一个膜形成泡罩卡的上侧,并且另一个膜构造为能被压穿的覆盖膜,其中,覆盖膜至少部分区段地与载体膜在释放所述至少一个泡罩空腔的情况下面状地连接并且至少部分区段地形成泡罩卡的与上侧相对置的下侧,并且覆盖膜封闭用包装物填充的所述至少一个泡罩空腔。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已经已知各种不同的包装实施方案,所述包装认为是儿童安全的(kindergesichert,有时也称为防儿童的)和/或认为是年长者友好的。

根据DIN EN 14375,在其当前的九月2016的文本中,如果年龄为42至51个月的儿童测试群体中的至少85%不能够在十分钟内拿到至少十个所提供的剂量单元(即例如药片、胶囊或药丸)中的超过八个,则在欧洲用于制药产品的不可反复封闭的包装被认为是“儿童安全”的。如果在一分钟测试中成年人测试群体的至少90%拿到至少一个所述剂量单元,则该包装被认为是年长者友好的。

然而,USA中的关于这方面的规定(所述规定在那在“防毒包装法”(PPPA)确定)相对显著更严格。在那儿童在“儿童安全”包装中不可以拿到可引起严重损伤的剂量。这在极端情况下已经可以在取出仅一个药片或一剂量单元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

例如DE202004003781U1说明一种由两个相互连接的膜构成的儿童安全的矩形的包装,其中,面状的封闭区域包括用于填充物的至少一个容纳空间。为了打开并取出填充物、例如药片,容纳空间沿着经标记的弱化线或通过移去膜的边缘区段打开。

同样地,DE102004062864A1说明一种膜容器,该膜容器具有两个相互连接的膜以及具有用于填充物的容纳腔室,其中,膜中的至少一个膜设有用于撕开膜的标记。所述标记在膜折弯之后释放,接着填充物可以通过撕开膜从膜容器取出。

在所述已知的撕开包装的实施方案中不利的至少在于,具有可撕开的区段的膜的制造是耗费的,该膜大多设计为金属膜。此外,在这种撕开包装中,不可避免儿童也可以同时取出多个剂量单元,因此这种撕开包装至少在USA中不认为是“儿童安全”的。

此外,由现有技术已经已知所谓的钱夹式-包装。由此,例如文件DE202006007553U1,DE4429503C2以及EP2055649A1说明如下包装,在所述包装中,泡罩包装(Blisterverpackungen,有时也称为吸塑包装)用作泡罩条或泡罩卡(Blisterkarten,有时也称为吸塑卡)作为用于包装物的初级包装并且所述初级包装与例如由折叠纸板构成的次级包装连接。为了儿童安全的保护,在此因此例如药片作为包装物以本身已知的方式位于泡罩条或泡罩卡的空腔中,其接合地固定在折叠盒或折叠纸板的内部中。泡罩卡为此可以例如粘接、密封,铆接或借助标签固定到外部的次级包装上,或替代于此,可取出地插入到次级包装的格层中。为了儿童安全,视实施方案而定外部的次级包装,大多以折叠盒的形式,如此设计,使得难以接近处于内部的泡罩卡。

文件GB2352231A也说明一种钱夹式-包装,在该钱夹式-包装中整个用药片填充的泡罩卡可以从次级包装取出。泡罩卡为此从次级包装的侧向缝隙从该次级包装中拉出。

在这种钱夹式-包装中也不可避免儿童在打开外部的折叠盒包装之后也可以从处于内部的泡罩卡取出多个剂量单元。此外,这种具有不同的包装材料的多层包装的制造是耗费的。

用于药物、如药片、胶囊和药丸的泡罩包装自长时间以来是已知的并且必须视觉上是吸引人的并且是应用安全的。术语“泡罩包装”通常理解为如下显示包装(Sichtverpackung,有时也称为可视包装)、即产品包装,该显示包装允许顾客或购买者看到所包装的物品。

泡罩包装广泛地应用于包装制药的有效物质配方、如药片。这种包装也称为压穿包装并且通常制造成条形状或卡形状。泡罩卡或泡罩条包括通常两个膜,所述两个膜中,一个载体膜大多由透光的塑料构成。在载体膜中成形有单个的凹陷部、所谓的泡罩空腔,包装物、大多单个的剂量单元的药片,胶囊或药丸填入到所述凹陷部中,并且所述凹陷部借助覆盖膜、例如由铝构成的覆盖膜密封。例如使用具有背侧密封的铝-覆盖膜的经深冲的塑料-盘以用于包装药片。

这种泡罩包装相对于玻璃或塑料瓶提供多个优点。所述泡罩包装更卫生,视所使用的膜材料而定可以借助这种泡罩包装避免受到不期望的影响、如高的空气湿度或污染并且识别包装中的剩余数量的剂量单元也更简单。专门的泡罩也允许在包装上绘制取出规划。例如许多避孕药的包装印刷有周日期。由此不仅能够,监控完成的服用,而且可以将不同的药片与月经周期的日期可靠地相配属。

然而,除了首要的包装任务以外,“儿童安全”的泡罩包装也必须实施成符合年长者,其中,所述两个用户群体的要求表现得彼此相对立。因为用于保护儿童的儿童安全包装可以在另一方面对于年长者而言为不可克服的障碍。

例如使用所谓的“剥-推-泡罩”,在所述剥-推-泡罩中,泡罩包装附加地配备有可取下的(可剥开的)保险膜,虽然是“儿童安全”的。其中,首先可取下的膜必须作为压穿保护从覆盖膜取下,然后可以将相应的剂量穿过覆盖膜从包装压出。然而对较老的人而言通常难以也能抓握这种可取下的保险膜并将其移去。

此外,在迄今已知的泡罩包装中通常不利的是,盲人根据泡罩卡不能区分涉及哪个药品。然而该问题不是仅仅针对盲人或有视觉障碍的人提出。大多数情况下,在泡罩卡上药物的产品和公司名称印刷在密封层上,即印刷在覆盖膜上,该覆盖膜大多是铝膜。一旦泡罩卡的多个剂量单元通过压穿覆盖膜被取出,则大多数情况下,不再能识别或仅再难以识别具有药物名称的印刷物,由此提高不期望的混淆的危险。

传统的泡罩包装的另一个缺点在于,剂量单元通过压穿从泡罩包装中通常压出到患者的手中或压出到底层、例如桌板上。然而在此一个或多个所取出的剂量单元、例如药片可能以不期望的方式掉落到地上,这特别是对于较老的人是有问题的。此外,通过手取出通常不可能是卫生的。这尤其是在如下人员中是适用的,所述人员在特定的时间间隔下也不得不在其工作时间期间服用药片并且为此不能相应地洗手。例如在此提到建筑工人或手工业者,建筑工人或手工业者在某些情况下也必须用不干净的手从传统的药物包装中取出药片并抓取药片。



技术实现要素:

由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儿童安全包装,尤其是一种儿童安全药物包装,所述儿童安全包装同时也是年长者友好的,并且避免所描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

该任务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的儿童安全包装中解决。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发明的另外的有利的设计方案。

在根据本发明的儿童安全包装中,尤其是在根据本发明的药物包装中,该儿童安全包装包括至少一个泡罩卡,其中,泡罩卡包括两个膜,所述两个膜中一个膜构造为载体膜,该载体膜具有至少一个泡罩空腔,所述至少一个泡罩空腔用于容纳包装物,尤其是用于容纳制药的有效物质配方、如药片,并且所述一个膜形成泡罩卡的上侧,并且另一个膜构造为能被压穿的覆盖膜,其中,覆盖膜至少部分区段地与载体膜在释放所述至少一个泡罩空腔的情况下面状地连接并且至少部分区段地形成泡罩卡的与上侧相对置的下侧,并且覆盖膜将用包装物填充的所述至少一个泡罩空腔封闭,至少一个底层卡可运动地固定在泡罩卡的两个相对置的侧棱边处或两个相对置的边缘区段处,并且所述底层卡配置成用于,在安全位置中至少部分区段地平坦地贴靠在泡罩卡的下侧处并且在此保护被包入的包装物以防意外取出以及以防压穿覆盖膜,其中,底层卡能够通过借助于两个彼此相对置的以及彼此间隔开的包装区段的反向且相同的挤压而产生的外部的力作用可逆地从安全位置转变到取出位置中,其中,在通过外部的力作用固定的取出位置期间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卡与泡罩卡的下侧在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包装物-取出开口的包装内部空间的情况下间隔开,其中,在取出位置中,包装物能够通过压穿覆盖膜释放到包装内部空间中并且能够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包装物-取出开口从包装内部空间取出。

泡罩卡的载体膜具有一个或多个折叠棱边和/或穿孔部作为弱化线,以便可以沿着所述限定的棱边或弱化线折叠,翻转或拱弯。由此确保,在最大程度上独立于包装的材料选择,在安全位置与在外部的力作用期间固定的取出位置之间的运动转移是可逆的来回运动,在该安全位置中没有外部的力作用在彼此间隔开的包装区段处进行。视布置结构而定,泡罩卡的载体膜中的一个或多个折叠棱边也可以负责:包装由于折叠棱边而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或折弯刚度。

有利地,在这种用于儿童的包装中,通向包装物、尤其是通向经包装的制药的有效物质配方、如药片的接近部被闭锁,因为包装如此设计,使得儿童不能用一只手抓握彼此相对置的包装区段,所述包装区段为了使包装从安全位置转变到取出位置中必须反向且相同地用一只手挤压。为此,所述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必须被挤压的包装区段有利地彼此离开得比小孩用一只手可实现的要远。包装如此设计,使得该包装仅在通过反向且相同的挤压产生的外部的力作用期间固定的取出位置中是足够刚性的,由此在该取出位置中可以通过压穿泡罩卡的覆盖膜将包装物或药片从泡罩空腔中取出。由此无论如何需要同时双手操纵包装。必须借助一只手通过挤压将包装带到取出位置中并且固定在该取出位置中,以便可以同时用另一只空着的手将一个或多个包装物单元从相应的泡罩空腔压穿到包装内部空间中。

因此,必须同时实施两个手部作用,这对于在根据DIN EN 14375中确定的42至51月的测试年龄的儿童而言由于其运动机能以及其儿童手的大小而在实践中是不可实现的。通过适当选择在相对置的包装区段处的挤压点之间的间距(所述包装区段为了取出位置的可逆的固定而必须被单手挤压),以便可以同时用第二手将包装物从泡罩卡中压穿,可以视单独的要求而定防止特定的年龄组的儿童可靠地可能接近于包装内容物或包装物。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的设计中,必须关注,在相对置的包装区段处的挤压点之间的用于挤压包装区段的间距彼此间隔得足够远,由此儿童手不能用一只手挤压所述包装区段。

特别灵活地,能够通过适当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的所述尺寸、即在相对置的包装区段处的挤压点之间的间距,以及通过适当选择本身已知的泡罩覆盖膜(借助所述泡罩覆盖膜可以改变用于压穿或用于取出包装物的压穿力),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也特别灵活地与相应适用的安全性规定相适配。由此,例如可能的是,对于儿童安全包装根据USA中的PPPA的当前要求根据本发明的包装如此设计,使得儿童在不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下不能单纯用其手打开所述包装。然而同时在利用原型进行测试时根据本发明的包装已表明,疗养院中的年长者作为测试者没有问题用一只手如此抓握并挤压包装,使得所述包装固定在其取出位置中,并且年长者以其本身已知的方式用另一只手将单个的药片从包装的泡罩卡中取出。此外,在此所选择的术语泡罩卡应与泡罩条的也常见的名称同义地理解为用于单个的包装物单元、如药片的泡罩包装。

视泡罩覆盖膜的材料选择和层结构而定例如可行的是,用于压穿或用于取出包装物的压穿力在约20N与120N之间的范围中变化。所述压穿力在测试中利用具有10.5mm直径的所谓的医药针确定。视要包装的产品而定或视包装物中的制药的有效物质的潜在危险而定,由此至少两个参数供用于符合安全性的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的特别灵活的且个性化的设计。

作为泡罩膜,可以使用本身所有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材料。载体膜和覆盖膜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层构造。覆盖膜与载体膜例如通过粘接、接合或密封密闭地连接。作为用于载体膜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例如使用塑料、如聚酰胺(PA),聚酯(UP),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或相应的共聚物。例如也可以使用复合材料、如一个或多个具有纸层或纸板层的塑料膜作为载体膜。作为覆盖膜例如使用金属膜、如铝膜或由铝和例如塑料制成的铝复合膜。也可以例如将用铝蒸镀的复合膜或经层压的纸膜用作覆盖膜。

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卡(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卡作为儿童安全的取出保护在包装的安全位置中贴靠在用包装物填充的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泡罩卡的下侧处)可以选择性地由一个或多个层构造。适宜地,底层卡可以由一种和下面材料相同的材料或(在多覆层结构的情况下)由多种和下面材料相同的材料构造,所述至少一个泡罩卡由所述材料制成。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行的是,底层卡由与用于构造泡罩卡所使用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

在一种简单的实施方案中,作为底层卡可以使用单覆层的或单层的增强层,该增强层例如由具有相应刚度的透光的塑料构成。底层卡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以设计为多覆层的增强板。

底层卡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也可以是另外的泡罩卡,该另外的泡罩卡相对于第一泡罩卡反向且相同地布置以及可运动地固定在泡罩卡处,并且其中能被压穿的覆盖膜分别面向彼此地相对于处于内部的包装内部空间定向。由此在包装的外侧在其外部面处分别布置有鲁棒的载体膜,所述载体膜向外保护包装物。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由此术语底层卡视包装的实施方案而定应理解为大致在和一个或多个泡罩卡一样大小情况下的面状的增强层或增强板,所述增强层或增强板可以构造成单层或多层的。底层卡可以例如由载体膜形成,该载体膜也在泡罩卡中设置,或选择性地也可以本身是具有相应的用于容纳包装物的泡罩空腔的泡罩卡。

底层卡用作用于保护泡罩卡的覆盖膜的底层器件或保护器件并且应防止,在包装的安全位置中泡罩卡的覆盖膜可被压穿或受损。底层卡由此如用于遮盖或用于保护的遮盖卡那样起作用,以用于与该遮盖卡相配属的泡罩卡的下侧处的相对置的覆盖膜。与上文提到的已知的可取下的(可剥开的)保险膜相反,所述保险膜为了保护覆盖膜而直接粘接在所述覆盖膜上并且必须从所述覆盖膜再次脱离,底层卡然而形成包装的、与该底层卡相配属的、相对置的泡罩卡的要保护的覆盖膜的自身的区段。底层卡在安全位置中为了保护相对布置的覆盖膜虽然贴靠在所述覆盖膜处,然而不粘附在所述覆盖膜处。底层卡可以通过相应的挤压在包装的取出位置中(视包装的实施方案而定)运动,移动,摆动,翻转和/或枢转到与覆盖膜间隔开的位置中。有利地为此不需要将底层卡从覆盖膜取下或脱离。处于内部的包装空间(该包装空间由所述一个或多个泡罩卡以及一个或多个底层卡包围)提供如下优点,在固定的取出位置中通过压穿覆盖膜从相应的泡罩空腔中被压出的包装物、如药片首先到达包装的包装内部空间中并且可以穿过取出开口从包装内部空间取出。

由此有利地避免,药片必须从传统的泡罩包装中按压到外部底层、如桌子上并且在此可能丢失。此外,可以通过包装物-取出开口的相应的设计而如此设计所述包装物-取出开口,使得例如药片可以从包装内部空间直接倾倒到患者的嘴中,而为此不必由手抓住所述药片。

根据本发明,底层卡能够通过借助于两个彼此相对置的以及彼此间隔开的包装区段的反向且相同的挤压而产生的外部的力作用可逆地从安全位置转变到取出位置中。这应理解为:包装如此设计,使得至少一个底层卡可以本身单独地或但是与至少一个相对应的泡罩卡相组合地或与另外的底层卡相组合地通过外部的力作用通过借助于想要打开包装的操纵人员的一只手进行的挤压从安全位置转变到取出位置中。所述运动转移应可逆地理解为在安全位置(在彼此间隔开的包装区段处没有外部的力作用)以及取出位置(在彼此间隔开的包装区段处的外部的力作用期间)之间的来回运动。相应的两个彼此相对置的以及彼此间隔开的包装区段可以视包装的实施方案和应用而定例如通过颜色来标记和/或具有结构上的或触觉的设计、如压印部,隆起部或凸出部(Noppung)。

视包装的实施方案和设计而定可以需要的是,在包装物的剂量单元压穿到包装内部空间中之后,其中,包装通过挤压固定在其取出位置中,接着为了排空包装内部空间必须在包装处再次进行抓握。当窄侧处的侧接片必须被挤压以便使包装从其安全位置转变到其取出位置中时,则这可以例如是这种情况。但为了排空包装内部空间,可以在此之后设置成,在窄侧上必须将侧接片打开,这可能需要再次抓握包装。该另外的附加的操纵步骤可以进一步改进包装以防儿童的意外操纵的操作安全。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卡在泡罩卡的两个相对置的侧棱边处或两个相对置的边缘区段处的可运动的固定,所述包装区段在运动方面相互耦合。

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绝不局限于具有制药的有效物质的包装物的容纳,即绝不局限于药物包装。在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中也可以保存任意单元的包装物,所述包装物例如如此小,使得所述包装物由于其大小而对于儿童是有危险的并且可被儿童吞下。纯示例性地,对此除了营养补充剂、口香糖或咀嚼药丸、如尼古丁口香糖以外,也列举电子小部件,替换部件,工具嵌入件,一次性-剂量器具,一次性-针等等,它们也可以安全地保存在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中。由此,可以有利的是,例如用于电子香烟或用于LED灯的替换部件(所述替换部件非常小并且可被儿童吞下)儿童安全地保存在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中。

此外,在说明书中,配属特定的关于地点、位置或定向的术语、如“水平”、“竖直”、“沿水平方向”、“沿竖直方向”、“上”、“下”、“内”、“外”、“前”、“在其下方”、“在其上方”等仅为了简化而选择,并且所述说明可能涉及附图中的图示,但不一定涉及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的使用或存放位置。为了清楚起见,在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的按照规定的使用中,泡罩卡的要保护的覆盖膜分别向内朝向包装内部空间定向,泡罩卡的用覆盖膜至少部分区段地覆盖的下侧分别相应于泡罩卡关于包装的包装内部空间的内侧。

特别适宜地可以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中,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卡包括载体膜或由载体膜形成。

如上文已经提到的,底层卡无论如何用作泡罩卡的机械保护,以便保护包装物或药片以防由于通过覆盖膜压穿引起的意外取出。为此,可以在本发明的一种特别简单的且成本适宜的实施变型方案中,由载体膜构成或包括这种载体膜的至少一个底层卡可运动地固定在泡罩卡处。包括载体膜的所述底层卡配置成用于,在安全位置中至少部分区段地平坦地贴靠在泡罩卡的下侧处并且在此保护被包入的包装物以防意外取出以及以防压穿覆盖膜。

特别有利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中,所述至少一个泡罩卡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卡可以分别以矩形的形状设计,其中,底层卡分别固定在泡罩卡的纵向侧的两个相对置的侧棱边处或两个相对置的边缘区段处。

在本发明的该变型方案中,用于容纳包装物-单元的泡罩空腔可以相应于矩形的泡罩卡的大小而相应以排的方式或以矩阵的方式布置。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卡适宜地也以矩形形状设计并且具有和这样的相对应的泡罩卡基本上一样的尺寸,底层卡设置用于所述泡罩卡的保护。所述两个卡沿着其相对置的纵向侧可运动地固定在彼此处。视实施方案而定,所述两个卡可以直接固定在其纵向侧棱边处或但是沿着边缘区段沿着其纵向侧边缘相互固定。已经从泡罩空腔中压出的包装物从泡罩卡与相对应的底层卡之间的包装内部空间中的取出在包装的取出位置中在其窄侧处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在包装中,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卡可以借助于连接接片、优选利用多个串联布置的连接条可运动地固定在泡罩卡的两个相对置的边缘区段处。

在所述实施方案中,包装内部空间侧向地通过可运动的连接接片或连接条限界。所述连接接片或连接条如此布置,使得所述连接接片或连接条实现泡罩卡和与此相对应的底层卡在包装的安全位置与取出位置之间沿纵向方向的可逆的平移运动或相对运动。

特别有利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中,至少一个标识接片可以固定在泡罩卡和/或底层卡处。

通过包装处的所述至少一个标识接片,能够随时清楚读出包装物或药物的印刷物、例如产品和/或公司名称。标识例如也能够以盲文文字实现,由此盲人或有视觉障碍的人也可以直接在包装处以及独立于已经取出的剂量单元或包装物-单元的度而识别,所述剂量单元或包装物-单元是哪种经包装的产物或药品。标识接片可以在单侧或双侧安置在包装处。

例如在直接与泡罩卡和/或底层卡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标识接片上可以例如印刷关于经包装的剂量单元的取出间隔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设置成,一个或多个标识接片构造成可印刷或可压印的,以便包装可以设计为具有关于取出间隔的单独的说明。

有利地可以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中,所述至少一个标识接片固定在泡罩卡的侧棱边或边缘区段处并且泡罩卡伸出。

在该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突出的标识接片不仅能够特别容易读出,而且所述标识接片可以如此设计,使得通过所述标识接片使包装的挤压,即从包装的安全位置到取出位置中的转变对于儿童手而言进一步变得困难。这可以例如通过在标识接片的外棱边处粗糙化的和/或有锯齿的区段实现,所述粗糙化的和/或有锯齿的区段对于要用小的儿童手抓握的儿童而言是不舒服的并且所述粗糙化的和/或有锯齿的区段因此防止正好在所述包装区段处的挤压。

如果包装内部空间的与包装物-取出开口相对置的侧能够借助封闭接片封闭,则根据本发明的包装可以特别应用安全地设计。

在该实施变型方案中,包装物或药片可以从包装内部空间中仅通过包装物-取出开口取出。由此可以成功防止包装物从包装内部空间中意外取出或掉落。

在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变型方案中,包装内部空间的所述至少一个包装物-取出开口可以装备成能够借助封闭接片封闭。在包装的该版本中,必须附加地打开包装物-取出开口的封闭接片,以便可以将已经位于包装内部空间中的包装物从包装取出,由此进一步提高包装物的防丢失安全性。

特别适宜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中,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卡可以是另外的泡罩卡,该另外的泡罩卡具有载体膜,该另外的泡罩卡具有用于容纳包装物,尤其是用于容纳制药的有效物质配方、如药片的至少一个泡罩空腔,并且所述另外的泡罩卡具有覆盖膜,其中,至少一个另外的泡罩卡如此布置,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泡罩卡的载体膜形成包装的外部面,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泡罩卡的覆盖膜朝向所述包装内部空间定向。

该包装实施方案提供以下优点:至少一个另外的泡罩卡用作用于保护至少一个“第一”泡罩卡的底层卡。由此,至少两个泡罩卡彼此反向且相同地布置并且在安全位置中彼此间保护其彼此贴靠的覆盖膜以免包装物从泡罩空腔中意外压出。该实施方案是特别经济的,因为该另外的泡罩卡在其功能方面可以构造为由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泡罩卡一样的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构成的底层卡。视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的设计方案而定可行的是,在包装处不能看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泡罩卡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用作底层卡的另外的泡罩卡的优选的布置结构或位置。在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相互连接的泡罩卡可以例如一样地设计和/或关于包装轴线和/或包装平面对称地布置。这种包装提供另外的优点,即在该包装中设置两个或更多个泡罩卡,因为在泡罩卡中的小的包装空间上可以包装包装物的尽可能多的剂量单元。

特别是适宜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中,在安全位置中,两个彼此贴靠的泡罩卡的用包装物填充的泡罩空腔可以全等地相叠布置。在该实施方案中,两个相对应的泡罩卡(所述泡罩卡在包装的安全位置中以其覆盖膜彼此贴靠)的泡罩空腔全等地相叠置。在包装的该设计方案中,可以实现包装物的特别可靠的保存,该包装物受保护以免意外压穿覆盖膜。

替代于此,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以设置成,在安全位置中两个彼此贴靠的泡罩卡的用包装物填充的泡罩空腔分别彼此错开地布置。在包装的该设计方案中,包装物也可以可靠地受保护以免意外压穿覆盖膜。

在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的一种形状特别美观的实施方案中,包装可以垫枕状地设计,其中,包装的两个外部面由具有填充到泡罩空腔中的包装物的第一泡罩卡以及另外的泡罩卡形成或备选地由泡罩卡以及由没有包装物的相对置的底层卡形成,所述第一泡罩卡以及另外的泡罩卡或所述泡罩卡以及相对置的底层卡在泡罩卡的两个相对置的侧棱边处相互连接,其中,侧棱边形成包装的纵向侧,以及反向且相同地重叠的封闭接片分别固定在泡罩卡的彼此相对置的窄侧处。

包装的窄侧处的反向且相同地重叠的封闭接片在此可以有利地用作彼此相对置的以及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包装区段,所述包装区段必须为了使垫枕状的包装固定在其取出位置中而被反向且相同地挤压。在安全位置中,包装是基本上扁平的并且所述两个外部面或外侧以其内侧彼此贴靠。通过在包装的窄侧处挤压,该包装垫枕状地拱弯并且在取出位置中形成包装内部空间,该包装内部空间大致具有椭圆形的横截面。适宜地,包装的窄侧处的封闭接片也相应地椭圆形倒圆地被切割。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状美观的包装变型方案可以设计为具有偶数的数量的外部面的直棱柱,其中,外部面由具有填充到泡罩空腔中的包装物的一个或多个泡罩卡形成或备选地由至少一个泡罩卡以及由没有包装物的一个或多个底层卡形成,所述一个或多个泡罩卡或至少一个泡罩卡以及一个或多个底层卡在其相对置的侧棱边处并排成排地连接并且形成包装的纵向侧。

示例性地,由此四个,六个或八个泡罩卡或备选地还有没有包装物的底层卡可以条状地组合为直棱柱的外部面。泡罩卡和/或底层卡在此在其纵向侧棱边处与相应相邻的泡罩卡和/或底层卡连接。为了提高条状并排布置的泡罩卡和/或底层卡的可运动性,所述泡罩卡和/或底层卡的纵向侧棱边可以实施为折叠棱边和/或具有用于弱化载体膜材料的穿孔部。

视对包装的要求而定,包装-棱柱的单个、多个亦或全部的外部面可以构造为泡罩卡并且具有相同或不同数量的泡罩空腔。例如在六侧面棱柱中,每个第二外部面可以构造为带有泡罩空腔的条状的泡罩卡,其中,相应设置在两个泡罩卡之间的外侧交替地实施为没有泡罩空腔的底层卡。

特别有利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中,在安全位置中在彼此相对置的包装区段之间的间距可以大于在取出位置中在相同的彼此相对置的包装区段之间的间距。如上文已经记载的,可以通过包装尺寸的适当尺寸设计确保:在安全位置中在彼此相对置的包装区段之间的间距(该间距必须为了例如通过运动,移动,翻转和/或枢转使包装转变到取出位置中而被挤压)足够大,由此所述两个包装区段不能被一只儿童手抓握。

由于在该实施变型方案中在取出位置中在相同的彼此相对置的包装区段之间的间距小于在安全位置中在彼此相对置的包装区段之间的间距,因此年长者或盲人或有视觉障碍的人也可以容易识别,包装正位于两个可逆的位置中的哪个位置中。有利地,由此进一步提高包装的操作友好性。

例如,对于儿童安全包装适宜地可以是,在安全位置中在彼此相对置的包装区段之间的间距为至少8cm,优选至少10cm。在安全位置中在彼此相对置的包装区段之间的安全距离(所述安全距离必须被挤压以便使包装转变到其取出位置中)根据申请人当前的认知对于儿童手而言是足够大的。但年长者应能够,用一只手的张开宽度可抓握所述安全距离。

附图说明

由下文对根据本发明的相应用于药物的包装的在附图中分别示意性示出的实施例的阐释得到本发明的其他细节、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以斜视图从前方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的第一实施方式,其中,包装在附图中在包装-上侧处示出具有用于容纳包装物的泡罩空腔的泡罩卡,该泡罩卡在形成包装内部空间的情况下由包装-下侧处的底层卡保护;

-图2A以剖面图从侧向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窄侧,其中,在该包装中在包装-上侧处布置有具有用于容纳包装物的泡罩空腔的泡罩卡并且在包装-下侧处设置有没有泡罩空腔的底层卡,该底层卡在包装的安全位置中贴靠在泡罩卡处;

-图2B以剖面图从侧向示出图1中所示出的具有泡罩卡的该包装的结构的窄侧,其中,在该包装中在包装-上侧处布置有具有用于容纳包装物的泡罩空腔的泡罩卡并且在包装-下侧处设置有另外的泡罩卡作为底层卡;

-图3以剖面图从侧向示出图1中或图2B中所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的实施方式的纵向侧,其中,在该图示中包装位于其安全位置中;

-图4以斜视图从前方示出图2B中或图3中所示出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其中,在该图示中包装位于其通过挤压固定的取出位置中;

-图5以斜视图从上方示出图4中所示出的包装的包装内部空间,其中,在该图示中包装位于其通过挤压固定的排空位置中;

-图6以斜视图从上方示出图4中和图5中所示出的在药片作为包装物的剂量单元从包装内部空间中排空之后的包装;

-图7以斜视图从上方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在此在包装的左窄侧处的封闭接片相互接合;

-图8以斜视图从上方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在包装-下侧处,底层卡借助于呈多个串联布置的连接条形式的连接接片可运动地固定在泡罩卡的两个相对置的边缘区段处;

-图9以剖面图根据图8中绘出的剖切线IX-IX从侧向示出图8中所示出的包装的细节;

-图10以斜视图示出图8中和图9中所示出的包装在从包装的安全位置转变到取出位置中情况下的纵向侧;

-图11以斜视图示出图8至10中所示出的包装在其挤压的取出位置中的纵向侧;

-图12以斜视图从上方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六侧面直棱柱形式的包装在扁平展开的安全位置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13以斜视图从侧向示出图12中所示出的在其挤压的取出位置中的包装,其中,到棱柱形的包装的包装内部空间中的视线被释放;

-图14以斜视图从上方示出图13中所示出的包装,该包装具有在包装的窄侧处倾翻的封闭接片;

-图15以侧视图示出图12至14中所示出的在其挤压的取出位置中的包装;

-图16以斜视图从侧向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两个泡罩卡形式的包装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细节,所述两个泡罩卡在其安全位置中全等地镜像相反相叠置,并且所述两个泡罩卡沿着其两个纵向侧棱边利用标识接片连接,该标识接片形成泡罩卡的边缘区段;

-图17以侧视图示出图16中所示出的在其挤压的取出位置中的包装的窄侧;

-图18以前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包装在其安全位置中示出并且在包装的上侧处用于包装物的取出开口冲压入到在此处于上部的载体膜中;

-图19以斜视图示出图18中所示出的在其通过挤压固定的取出位置中的包装;

-图20以细节图从前方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包装在其取出位置中示出并且在上侧处用于包装物的取出开口冲压入到在此处于上部的载体膜中;

-图21涉及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的以斜视图示出的另外的实施方案的细节,其中,用于包装物的取出开口冲压入到在此处于上部的载体膜中,并且在该包装中,相对置的下部的载体膜被深冲;

-图22以斜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细节,包装在此在其取出位置中示出并且在该包装中用于包装物的取出开口通过两个彼此相对置的载体膜冲穿;

-图23以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在标识接片处固定有可展开的附带文字;

-图24以前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包装在其安全位置中示出,并且标识接片配备有可撕开的取出保护件;

-图25以细节图从前方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包装在附图中在其取出位置中示出,并且在包装-上侧处用于包装物的取出开口连同封闭接片冲压入到处于上部的载体膜中。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跟随的一般性的附图说明通常涉及所有所示出的附图。下面针对不同的实施方式对于包装的相同的或可对照的元件分别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图1至7中分别示出相应垫枕状的包装1的不同的设计方案,所述包装分别具有包装1的两个外部面2或外侧2,所述两个外部面或外侧沿着包装1的纵向侧3相互连接。在相对置的窄侧4处布置有封闭接片,并且相对置的窄侧4标明为彼此相对置的包装区段,即第一包装区段5以及与该第一包装区段相对置的第二包装区段6,其中,这些包装区段5,6必须通过手挤压,以便使包装1从安全位置70转变到取出位置80中。视包装的实施方案和应用情况而定,包装区段5和6可以直接标记并且标明为操纵区段。替代于此,所述包装区段5和6也可以仅在单独附上的使用说明书中标明以用于操作包装,从而进一步提高这种包装的儿童安全的实施。当然,包装区段5和6不仅可以直接在包装上标明,而且可以在使用说明书中标明。

垫枕状的包装1分别包括泡罩卡10,该泡罩卡具有上侧11以及下侧12。如开头已经记载的,泡罩卡10的上侧11以及与上侧11相对置的下侧12的下文所选的名称仅用于所涉及的侧的配属关系的简化和阐明。泡罩卡10关于包装1如此布置,使得该泡罩卡的上侧11形成泡罩卡10的外侧11或包装1的外部面2。相反地,泡罩卡10的下侧12形成包装1的内侧。

图1中所示出的泡罩卡10在此基本上矩形地设计并且具有纵向侧13以及窄侧14。泡罩卡10包括载体膜20,该载体膜在图1中布置在泡罩卡10的上侧11或外侧11处并且由此也形成包装1的外部面2。载体膜20例如由透光的塑料制成并且具有例如约200µm(微米)的膜厚21。载体膜20具有折叠棱边22和/或穿孔部23或弱化线23,以便可以沿着该限定的棱边或弱化线折叠,翻转或拱弯。载体膜20具有用于容纳包装物40的泡罩空腔25。在图1中所示的包装1中,例如总共十个用于容纳包装物40的泡罩空腔25以两个平行的排,每排五个泡罩空腔25布置在泡罩卡10上。包装物40在此为了简单起见分别作为单个的药片41示出。

在泡罩卡10的下侧12处安置有例如由铝构成的覆盖膜30,其中,覆盖膜30具有示例性的约20µm(微米)的膜厚31。覆盖膜30至少部分区段地面状地与载体膜20在释放泡罩空腔25的情况下连接。示例性地,覆盖膜30通过密封或通过粘接与载体膜20连接。用箭头35表示覆盖膜30的压穿方向35,以便通过沿箭头方向35从上方或从外部按压到载体膜20的泡罩空腔25上而将位于泡罩空腔中的药片41穿过覆盖膜30从泡罩卡10中取出。在此,将覆盖膜30破坏。

为了可以防止包装物40或药片41意外或未经授权地例如被儿童从泡罩卡10取出,根据本发明在泡罩卡10的两个相对置的侧棱边15,16处,用于保护泡罩卡10的覆盖膜30的底层卡50可运动地固定在该泡罩卡处。第一侧棱边15在此在图1至7中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是泡罩卡10的第一纵向侧棱边15。第二侧棱边16也是泡罩卡10的第二纵向侧棱边16。在包装1的窄侧4处分别布置有封闭接片60。

图2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1,其中,在该包装中,在包装-上侧处布置有泡罩卡10,该泡罩卡具有一排用于容纳药片41的泡罩空腔25,并且在包装-下侧处设置有没有泡罩空腔的底层卡50。底层卡50在包装1的安全位置70中在泡罩卡10的下侧12处贴靠在安置在那的覆盖膜30处。底层卡50由此在安全位置70中用作遮盖卡,以用于在泡罩卡10的下侧12处保护敏感的覆盖膜30。底层卡50在此由载体膜55制造,该载体膜在此由和泡罩卡10的载体膜20一样的材料制成并且与该载体膜20沿着第一纵向侧棱边15以及沿着第二纵向侧棱边16连接。底层卡50具有上侧51或外侧51,所述上侧或外侧形成包装1的外部面2。底层卡50具有与上侧51相对置的下侧52,该下侧形成包装的内侧52。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设置成,例如底层卡50由泡罩卡10的载体膜20的一区段制成并且由此泡罩卡10的载体膜和底层卡50单件式地相互连接。这样的形成用于保护泡罩卡10的覆盖膜30的底层卡50的载体膜区段可以例如在泡罩卡10的侧棱边15处在形成折叠棱边22的情况下翻折并且在泡罩卡10的相对置的侧棱边16处与泡罩卡的载体膜20粘接或接合。

图2B以侧视图示出图1中示出的该包装1的结构的窄侧4,其中,在包装-上侧处布置有泡罩卡10,该泡罩卡具有用于容纳药片41的泡罩空腔25,并且在包装-下侧处设置有作为底层卡50的另外的泡罩卡56。

在另外的泡罩卡56中,用于容纳药片41的泡罩空腔57也以两个平行的排并排地布置。泡罩卡56具有载体膜55,该载体膜在此与泡罩卡10的载体膜20单件式地连接。沿着包装1的第一纵向侧棱边15,载体膜20和55相对于覆盖膜30和58隔开侧向的间距地在形成折叠棱边22的情况下翻折。在相对置的第二纵向侧棱边16的区域中,所述两个载体膜20和55相互在形成标识接片120的情况下接合。载体膜20和55在此例如由透光的、透明的塑料制成。覆盖膜30和58例如由铝复合膜制成。通过两个泡罩卡10和56的反向且相同的布置(敏感的覆盖膜30和58分别面向彼此受保护地处于包装内部),用作具有处于外侧的载体膜55的所述另外的泡罩卡56由此用作遮盖卡,该遮盖卡用于保护在泡罩卡10的下侧12处的敏感的覆盖膜30以及用于保护其自身的覆盖膜58。载体膜20具有折叠棱边22和/或穿孔部23或弱化线23,以便可以沿着所述限定的棱边或弱化线进行折叠,翻转或拱弯。

图3示出呈垫枕形状的根据本发明的包装1的图1中或图2B中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的纵向侧3,其中,在该图示中,包装1位于其安全位置70中。该另外的泡罩卡56的覆盖膜58(该另外的泡罩卡在此用作底层卡50)贴靠在泡罩卡10的相对置的覆盖膜30处。沿压穿方向35从外部压穿泡罩空腔25,57在该安全位置70中是不可能的。所述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包装区段5和6在包装1的相对置的窄侧4处在包装1的扁平的安全位置70中以间距7彼此最大地隔开。

图4示出图2B中或图3中所示出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1,其中,在该图示中包装1位于其通过手沿箭头方向90挤压固定的取出位置80中。外部的力作用90通过反向且相同的的挤压通过所述两个相反的箭头91和92表示,所述两个相反的箭头应示出例如包装1的使用者的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的按压方向。与图3中所示出的在安全位置70中的间距7相比,在此在图4中,在取出位置80中在两个相对置的包装区段7和8之间的间距8明显减小或缩短。所述两个包装区段7和8(所述两个包装区段在此处所示出的垫枕包装中必须被挤压),分别是侧向的封闭接片60。由于外部的力作用90,垫枕状的包装1在形成包装内部空间100的情况下拱弯。这导致,在封闭接片60从外部受挤压90期间,只要用一只手将包装1固定在其取出位置80中,泡罩卡10和底层卡50或在此所述另外的泡罩卡56在其下侧或内侧12和52处不贴靠在彼此处并且因此可以通过用另一只空着的手压穿35泡罩卡或泡罩条将药片41从泡罩空腔25,57中取出。

图5以斜视图从上方示出图4中所示出的包装1的包装内部空间100,其中,在该图示中包装位于其通过侧向挤压固定的排空位置130中。如上所述在取出位置80中已经从泡罩卡取出并且被压穿到包装内部空间100中的药片41可以在抓握和打开侧向的封闭接片60之后在排空位置130中从包装1取出。为了将包装1固定在该排空位置130中,包装必须在其纵向侧棱边15,16处沿按压方向140被挤压,通过两个相反的箭头140表示。

打开的封闭接片60在此形成用于包装物40的大致椭圆形的取出开口110。在实践中,由此可以将药片41从包装内部空间100中无接触地排空到使用者的嘴中。

图6示出在药片41作为包装物的剂量单元从包装内部空间100中排空之后的包装1。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在此包装的左边的窄侧4处的封闭接片60在区段61处相互接合。由此,仅包装的右边的窄侧4处的封闭接片60在打开之后用作为用于药片41的取出开口110。

图8至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包装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在包装-下侧处,底层卡50借助于连接接片65(所述连接接片呈多个串联布置的连接条的形式)以能翻转的方式可运动地固定在泡罩卡10的两个相对置的边缘区段17和18处。

图8示出该包装1在其安全位置70中。不仅泡罩卡10,而且底层卡50(该底层卡在此是另外的泡罩卡56)分别沿着其纵向侧棱边具有第一边缘区域17以及相对置地具有第二边缘区域18,其中,多个连接接片65在所述边缘区域17和18中固定在泡罩卡10与底层卡50之间。视所述连接接片65或连接条的长度而定所述两个相互连接的元件,即泡罩卡10和底层卡50通过在第一包装区段5处以及在第二包装区段6处的侧向挤压能够从其安全位置70转变到其取出位置80中,该取出位置在图11中示出。泡罩卡10和底层卡50分别以U形型材的形式成形,其中,折叠棱边22(所述折叠棱边彼此平行地沿包装1的纵向方向伸延)用于提高泡罩卡10或底层卡50的刚度。

图9以根据图8中绘出的剖切线IX-IX的剖面图从侧面示出图8中所示出的包装1的细节。泡罩卡10或该另外的泡罩卡56的覆盖膜30和58在其功能方面作为用于图像中处于上部的泡罩卡10的底层卡50在安全位置70中直接彼此贴靠。在纯示意性的图9中,仅为了更明确地呈现而示出泡罩卡10与底层卡50之间的明显的空隙或间距。一旦在该安全位置70中试图从外部通过压穿35泡罩空腔25或57将药片41从包装1取出,则在所述覆盖膜被压穿之前,无论如何所述两个覆盖膜30和58彼此贴靠并且彼此交替并相互间进行稳定或保护。上述内容同义地也适用于附图图2A,2B,12和16,在该处分别为了更好地示出包装功能泡罩卡10的在其安全位置70中彼此贴靠的层和相对于所述泡罩卡相配属的底层卡50明显地以处于其之间的间距示出。这如所提及的那样仅用于更简单地示出及单个的层与包装的相应的元件的配属。

图10示出图8和图9中所示出的包装1在从包装1的安全位置70转变到取出位置80中时的纵向侧。由通过借助于使用者的手的两根手指反向且相同的挤压或移动91,92产生的外部的力作用90引起的该运动方向95通过双向箭头95表示。

图11示出图8至10中所示出的包装1在其挤压的取出位置80中的纵向侧。上部的泡罩卡10在此在形成包装内部空间100的情况下位于与底层卡50间隔开。

图12至15涉及呈六面直棱柱形式的根据本发明的包装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12示出在扁平展开的安全位置70中的呈六面直棱柱形式的该根据本发明的包装1。为了提高条状并排布置泡罩卡10和/或底层卡50,56的可运动性,纵向侧棱边实施为折叠棱边22。备选于或补充于折叠棱边22,也可以设置穿孔部23或弱化线23,以用于弱化载体膜20,55的材料。

图13示出在其挤压的取出位置中的该包装1,其中,到棱柱形的包装1的包装内部空间100中的视线被释放。

图14示出具有在包装1的窄侧处包围的封闭接片60的该包装1。为了将包装1固定在该排空位置130中,包装必须在其纵向侧棱边15,16处沿按压方向140被挤压,该按压方向通过两个相反的箭头140表示。

图15以侧视图示出图12至14中示出的包装在其挤压的取出位置80中。

所述两个图16和17涉及根据本发明的包装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包装呈泡罩卡10和底层卡50的形式,该底层卡也实施为另外的泡罩卡56。所述两个泡罩卡10和56在其安全位置70中全等地镜像相反叠置,并且沿着其两个纵向侧棱边15,16与标识接片120连接,所述标识接片形成泡罩卡10和56的边缘区段17,18。

图16示出在其安全位置70中的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包装1。

图17以侧视图示出图16中示出的包装在其挤压的取出位置80中的窄侧。有利地,为此所述两个标识接片120例如可以粗糙化,由此所述标识接片对于使用者而言可以更容易抓住和挤压。同时,所述标识接片120可以通过相应的设计措施、如例如相对尖锐的外部纵向棱边如此提供,使得所述标识接片在被儿童触碰时由所述儿童感觉为不舒服的。儿童由此附加地被阻止通过挤压应被认为不舒服的标识接片120而挤压包装1。

在此示出的包装1分别包括泡罩卡10或底层卡50,所述泡罩卡或底层卡具有基本上矩形的轮廓。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矩形的或条状的泡罩卡10或底层卡50,而是当然也可以将例如正方形的,圆形的或椭圆形的泡罩卡10或底层卡50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包装1。

下文详细阐释另外的图18至25:

图1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包装1在此在其安全位置70中示出。在包装1的上侧处或在泡罩卡10的上侧11处,将用于包装物的取出开口110冲压到在此处于上部的载体膜20中。沿着两个相对置的纵向侧棱边15,16固定在泡罩卡10处的并且在安全位置70中贴靠在泡罩卡10的下侧12或内侧处的底层卡50由泡罩卡10的载体膜20的一区段制成。泡罩卡10和底层卡50的载体膜20,55单件式地相互连接。在图像中处于上部的泡罩卡10在此例如具有两排用于容纳包装物40的泡罩空腔25。具体地,在此例如七颗药片41包装在处于上部的泡罩卡10中。在处于上部的载体膜20中的取出开口110在此圆形地冲压出并且在两个载体膜20和55接合至侧向的标识接片120之前已经布置在泡罩卡10的载体膜20的相应的区段处。底层卡50的载体膜55的与此相对应的、相对置的区段在该实施方案中没有被冲压或变形。取出开口110在此有利地如此定位,使得冲压出的取出开口110的一区段,例如约圆形的取出开口110的横截面的半部布置在侧向的标识接片120的区域中。这提供如下优点:由此仅大致取出开口110的剩余的另一半部作为用于取出包装物40的自由横截面供使用并且在包装1的安全位置70中使取出开口110可靠地封闭。在包装1的两个彼此相对置的窄侧4处的侧向封闭接片60分别沿着区段61相互接合。经冲压入的取出开口110由此是用于取出包装物的包装1的唯一的开口。

在包装1的取出位置80中(如该取出位置在图19中所示出的),取出开口110在此以大致半圆的形式与标识接片120邻接地在泡罩卡10的区域中打开。这具有如下优点,即,取出开口110尽可能小,以便仅确保唯一的包装物40或唯一的药片41的取出。视所选择的载体膜20的膜厚21而定,冲压出的圆形的取出开口110的这样的半部的边缘作用为用于所取出的包装物40的限界边缘,该半部在标识接片120的区域中与底层卡50的载体膜55接合。

视实施方案而定,冲压到载体膜20中的取出开口110也可以不同于圆形并且例如以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曲线轨迹的形状来成形。同样地,取出开口110的这样部分可以变化,该部分在完成的包装1的接合的层中处于标识接片120的区域中并且由此不作为用于实际上取出包装物的自由横截面供使用。例如取出开口110可以完全布置在泡罩卡10的载体膜20的如下区段处,该区段不形成标识接片120,而是实际上作为带有包装内部空间100的自由的取出横截面供使用。同样地,适宜地可以是,如此定位取出开口110,使得取出开口110的仅一特定的区段,例如经冲压的取出开口110的面的仅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于标识接片120的区域中,然而其余的自由横截面供使用于实际上将包装物40从包装内部空间100中取出。

图20以从前方的细节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包装1在此在其取出位置80中示出并且在上侧处将用于包装物40的取出开口110冲压入到泡罩卡10的处于上部示出的载体膜20中。在该包装1中,不仅在图像中向右突出的标识接片120,而且在包装1的相对置的窄侧4处的封闭接片60设有标识。标识可以例如直接印刷或粘接在载体膜上或包装的外部面2处。窄侧4处的侧向的封闭接片60沿着区段61相互接合。经冲压入的取出开口110在该实施方案中是用于取出包装物的唯一的开口。

图2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1的另一种实施方案的细节,其中,用于包装物40的取出开口110被冲压入到泡罩卡10的在此处于上部的载体膜20中。这样的底层卡50的相对置的、下部的载体膜55的与载体膜20中的取出开口110相对应的区段在此被深冲并且有利地形成用于包装物40的倾倒部。参考图18,在此取出开口110有利地也如此定位,使得大致冲压出的取出开口110的半部布置在侧向的标识接片120的区域中。

单个的包装物40、例如药片41可以仅分开地从取出开口110取出并且在此在标识接片120的区域中到达载体膜55的经深冲的区段中,其如用于单个的包装物40的倾倒部或滑道那样作用。下部的载体膜55的经深冲的凹陷部的边缘在此如用于包装物40的防护部那样起作用并且在该包装物被使用者抓握之前防止经取出的包装物40在取出期间意外丢失。

图22以斜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细节,该包装在其取出位置80中示出。两个彼此相对置的载体膜20,55在此在标识接片110层压之后冲穿。在此,取出开口110如此定位,使得冲压出的取出开口110的区段,例如圆形的取出开口110的半部布置在侧向的标识接片120的区域中。由此,借助于冲穿两个载体膜20,55获得的取出开口110提供如下优点:标识接片120的自由的纵向棱边也在取出开口的区域中是连贯的。由此确保:在取出位置80中分别可以仅将单个的包装物40或单个的药片41穿过取出开口110从包装1取出。标识接片120的连贯的自由的纵向棱边在此如用于如下包装物40或如下药片41的弓形件那样起作用,该包装物或该药片正是位于取出开口110内。视取出开口110的所选的位置和部分(该部分定位标识接片120区域中)而定,由此也可以防止包装物40从取出开口110中不期望地掉落。为了进一步提高作为儿童安全包装1的安全性,标识接片120的连贯的自由的纵向棱边在此例如是有锯齿地或粗糙结构化地实施,这尤其是在由儿童抓取时由所述儿童感觉为不舒服。

图23以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在标识接片120处固定有可展开的附带文字121。附带文字121在此例如借助于粘接膜防丢失地粘结在标识接片120处并且如手风琴那样可拉开地折叠。图23示出已经在展开的位置中的附带文字121。

图24以前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包装1在其安全位置70中示出,并且标识接片120配备有可撕开的取出保护件125。取出保护件125用于将包装1一直固定在其安全位置70中,直至取出保护件125移去或打开。作为取出保护件125,标识接片120在沿着泡罩卡10或布置在该泡罩卡下方的底层卡50的纵向侧棱边16的衔接区域中分别具有载体膜20,55的穿孔部23或弱化线23,所述穿孔部或弱化线从包装1的彼此相对置的窄侧4沿着纵向侧棱边16的一区段延伸。穿孔部23或弱化线23沿着纵向侧棱边16的所述区段首先必须被撕开,然后包装1以先前已经描述的方式通过外部的力作用90借助于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包装区段5,6的反向且相同的挤压91,92转变到其取出位置80中,并且由此在上部的载体膜20中冲压入的取出开口110也打开。窄侧4处的侧向的封闭接片60沿着区段61相互接合。经冲压入的取出开口110在该实施方案中是用于取出包装物的唯一的开口。

标识接片120的两个外部的翼部或区段可以在穿孔部23沿着纵向侧棱边16撕开之后接着通过进一步沿着弱化线23撕开而移去,该弱化线例如倾斜地朝着标识接片120的自由纵向棱边方向伸延。在图24中,标识接片120在此大致在其纵向中间中具有悬挂开口126,该悬挂开口用于将包装1例如悬挂在售货架处。

图25以细节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呈垫枕形状的包装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包装1在其取出位置80中示出并且在包装-上侧处用于包装物的取出开口110冲压入到处于上部的载体膜20中。取出开口110在此有利地横向于包装的纵向方向布置并且例如具有大致矩形的轮廓。取出开口110在该变型方案中仅沿着三个侧在维持边缘间距的情况下从载体膜20中冲压出。矩形的轮廓的第四侧,优选纵向侧没有被冲压出或冲穿,而是仅在形成载体膜20的弱化线23或穿孔线23的情况下加工。备选于或附加于穿孔部23,沿着该第四侧的轮廓也可以设有折叠棱边22。由此在取出开口110内保留有可运动的、可翻转的封闭接片60,该封闭接片沿着取出开口110的一侧与邻接的载体膜20在形成折叠棱边22和/或穿孔线23的情况下保持连接。所述可翻转的封闭接片60针对包装1位于其安全位置70中的情况负责:取出开口110是封闭的。一旦包装1由于外部的力作用90借助于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包装区段5,6的反向且相同的挤压91,92而转变到其取出位置80中,则由此在上部的载体膜20中冲压入的取出开口110打开,并且可翻转的封闭接片60沿着弱化线23或穿孔部23和/或折叠棱边22向内翻转到包装内部空间100中,并且由此自动释放取出开口110。

附图标记列表

1包装

2包装的外部面(或外侧)

3包装的纵向侧

4包装的窄侧

5第一包装区段

6第二包装区段

7在安全位置中在包装区段之间的间距

8在取出位置中在包装区段之间的间距

10泡罩卡

11泡罩卡的上侧或外侧

12泡罩卡的下侧或内侧

13泡罩卡的纵向侧

14泡罩卡的窄侧

15泡罩卡的第一侧棱边(或纵向侧棱边)

16泡罩卡的第二侧棱边(或纵向侧棱边)

17泡罩卡的第一边缘区段

18泡罩卡的第二边缘区段

20载体膜

21载体膜的膜厚

22载体膜的折叠棱边

23载体膜的穿孔部或弱化线

25泡罩空腔

30覆盖膜

31覆盖膜的膜厚

35覆盖膜的压穿方向(箭头)

40包装物

41药片

50底层卡

51底层卡的上侧或外侧

52底层卡的下侧或内侧

53底层卡的纵向侧

54底层卡的窄侧

55载体膜

56(另外的)泡罩卡

57泡罩空腔

58覆盖膜

60封闭接片

61封闭接片的经接合的区段

65连接接片,连接条

70(第一)安全位置

80(第二)取出位置

90在取出位置期间的外部的力作用(箭头)

91反向且相同的挤压的(第一)按压方向(箭头)

92反向且相同的挤压的(第二)按压方向(箭头)

95在安全位置与取出位置之间的运动方向(双向箭头)

100包装内部空间

110用于包装物的取出开口,包装物-取出开口

120标识接片

121附带文字

125取出保护件

126悬挂开口

130排空位置

140在排空位置期间的按压方向(箭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