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支点背心袋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57582发布日期:2021-04-13 21:2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支点背心袋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背心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支点背心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背心袋又称马夹袋,因其形状酷似背心,因而得名,背心袋用途广泛,在日常生活中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现有的背心袋装满物品悬挂后,一般为两端的提手受力,中间位置处容易受力下降,造成物品掉出来,且现有的背心袋不够坚韧,容易撕裂损坏,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支点背心袋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支点背心袋及其制备方法,该背心袋在使用时,将第二提手移动到袋体的中心位置,在悬挂并装有物品的时候,就可以多支点受力,袋体的中间位置和两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物品不易掉出来。
4.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支点背心袋,包括袋体、第一提手和松紧带,所述袋体上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提手,所述袋体内部前后端的上方均设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上活动安装有第二提手,且第二提手至少设有两组,所述第二提手内侧的上端设有软垫,且第二提手底部的两端均设有套管,所述套管活动套设在所述松紧带上,所述袋体内部的前后端均设有气囊垫,且气囊垫上设有气门芯,所述气门芯延伸出所述袋体。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袋体内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胶块,且第一胶块等距设有多组,相邻两组所述第一胶块之间连接有加强纤维。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袋体内部底部的前后端均设有第二胶块,且第二胶块等距设有多组,相邻前后端的两组所述第二胶块之间连接有连接带。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袋体内部前后端的上方均缝制有接头,所述松紧带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所述接头缝制连接。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袋体的底部设有配件腔,且配件腔的前端设有腔口,所述腔口上设有腔盖,且腔盖的一端与配件腔的侧壁通过魔术贴连接。
9.一种多支点背心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材料:胶管、胶块、加强纤维、松紧带、连接带、环氧树脂粘胶、银纤维、聚丙烯纤维、聚氨酯防水膜、棉麻纤维、木薯粉、壳聚糖、木质纤维和玉米淀粉;步骤二:将木薯粉、壳聚糖、木质纤维和玉米淀粉放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同时加水稀释,然后在125℃下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料,接着对混合料在加热脱气,再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将混合料在挤出机上缩聚,得到基料;步骤三:向基料中加入棉麻纤维、银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导入吹膜机中,得到膜料,接着将膜料放置到熟化室,在45

50
°
c的环境下熟化
12

15h,得到基材;步骤四:将基材放入制袋机内制作成所需尺寸的袋体半成品;步骤五:将事先准备好的聚氨酯防水膜放入制袋机,重复步骤四制袋的流程,将聚氨酯防水膜制备成与袋体半成品相同的形状,然后将聚氨酯防水膜和袋体半成品利用冷压敷贴工艺,涂环氧树脂粘胶,将聚氨酯防水膜和袋体半成品一体成型,得到袋体;步骤六:在袋体内部通过缝纫机缝上接头,然后将部分基材放入切割机,切割出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先将第一提手通过缝纫机缝在袋体上的两端,然后准备胶管作为套管,将套管与第二提手缝合,再将套管套在松紧带上,将松紧带缝在接头上,完成多支点制造;步骤七:将准备好的胶块在切割机中分别切割出第一胶块和第二胶块,将每两个第一胶块之间贯穿连接加强纤维,并缝合,将每两个第二胶块之间贯穿连接连接带,并缝合,接着,将第一胶块通过环氧树脂粘胶粘在袋体内部的两端,将第二胶块通过环氧树脂粘胶粘在袋体内部的底部,同时,利用缝纫机将加强纤维和连接带与袋体缝合;步骤八:用剩余的基材裁切出配件腔,并挖孔作为腔口,再裁切出腔盖并用魔术贴连接,然后将配件腔缝合到袋体的底面,接着准备气囊垫,将气囊垫通过环氧树脂粘胶粘在袋体内壁上,得到成品。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步骤四中,制作袋体半成品的具体流程为:首先将基材进行放卷,制袋机将基材进行折叠,其折痕垂直于放卷行进方向,先在前端折一个矩形面,接着在中部折一个矩形面,然后按照所需尺寸将两个矩形面围成圆筒状,之后将其折叠部的首尾两端以及圆筒状的底端通过热封刀进行热合形成袋体半成品。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冷压敷贴工艺的具体流程为:将袋体半成品放入涂胶机,涂环氧树脂粘胶,涂胶量150

190g/m2,然后将聚氨酯防水膜套在袋体半成品外面,放入压机中,在压强2

3mpa条件下冷压20

30min,得到袋体。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松紧带活动安装有第二提手,将第二提手移动到袋体的中心位置,在悬挂并装有物品的时候,就可以多支点受力,袋体的中间位置和两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物品不易掉出来,且日常携带的时候,可以将第二提手移动到第一提手处,提高了两端提手的受力效果,配合软垫的作用,避免勒手,携带更舒适,同时,通过第一胶块和加强纤维的作用,使得袋体两侧更坚韧,通过第二胶块和连接带的作用,使得袋体底面更坚韧,不易撕裂损坏,另外,通过气囊垫的作用,既可以保护袋体内装的物品,又可以在不装物品的时候,将背心袋用作坐垫,通过配件腔的作用,可以携带一些辅助物品,比如冷却冰,便于在携带生鲜的时候对袋体底部短暂冷却,功能多样化,最后,通过棉麻纤维、银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等材料制备的袋体,具有防辐射、高强度的特点,延长了该背心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袋体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提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气囊垫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袋体材质示意图。
14.其中:1、袋体;2、第一提手;3、松紧带;4、第二提手;5、软垫;6、套管;7、气囊垫;8、气门芯;9、第一胶块;10、加强纤维;11、第二胶块;12、连接带;13、接头;14、配件腔;15、腔口;16、腔盖;17、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16.实施例一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支点背心袋,包括袋体1、第一提手2和松紧带3,所述袋体1上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提手2,所述袋体1内部前后端的上方均设有松紧带3,所述松紧带3上活动安装有第二提手4,且第二提手4至少设有两组,所述第二提手4内侧的上端设有软垫5,且第二提手4底部的两端均设有套管6,所述套管6活动套设在所述松紧带3上,所述袋体1内部的前后端均设有气囊垫7,且气囊垫7上设有气门芯8,所述气门芯8延伸出所述袋体1。使用时,将第二提手4移动到袋体1的中心位置,在悬挂并装有物品的时候,就可以多支点受力,袋体1的中间位置和两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物品不易掉出来,日常携带的时候,将第二提手4移动到第一提手2处,提高了两端提手的受力效果,配合软垫5的作用,避免勒手。
17.所述袋体1内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胶块9,且第一胶块9等距设有多组,相邻两组所述第一胶块9之间连接有加强纤维10。使得袋体1两侧更坚韧。
18.所述袋体1内部底部的前后端均设有第二胶块11,且第二胶块11等距设有多组,相邻前后端的两组所述第二胶块11之间连接有连接带12。使得袋体1底面更坚韧。
19.所述袋体1内部前后端的上方均缝制有接头13,所述松紧带3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所述接头13缝制连接。
20.所述袋体1的底部设有配件腔14,且配件腔14的前端设有腔口15,所述腔口15上设有腔盖16,且腔盖16的一端与配件腔14的侧壁通过魔术贴17连接。用于携带一些辅助物品,比如冷却冰,在携带生鲜的时候对袋体1底部短暂冷却。
21.实施例二根据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支点背心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材料:胶管、胶块、加强纤维10、松紧带3、连接带12、环氧树脂粘胶、银纤维、聚丙烯纤维、聚氨酯防水膜、棉麻纤维、木薯粉、壳聚糖、木质纤维和玉米淀粉;步骤二:将木薯粉、壳聚糖、木质纤维和玉米淀粉放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同时加水稀释,然后在125℃下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料,接着对混合料在加热脱气,再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将混合料在挤出机上缩聚,得到基料;步骤三:向基料中加入棉麻纤维、银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导入吹膜机中,得到膜料,接着将膜料放置到熟化室,在45

50
°
c的环境下熟化12

15h,得到基材;步骤四:将基材放入制袋机内制作成所需尺寸的袋体半成品,首先将基材进行放卷,制袋机将基材进行折叠,其折痕垂直于放卷行进方向,先在前端折一个矩形面,接着在中部折一个矩形面,然后按照所需尺寸将两个矩形面围成圆筒状,之后将其折叠部的首尾
两端以及圆筒状的底端通过热封刀进行热合形成袋体半成品;步骤五:将事先准备好的聚氨酯防水膜放入制袋机,重复步骤四制袋的流程,将聚氨酯防水膜制备成与袋体半成品相同的形状,然后将聚氨酯防水膜和袋体半成品利用冷压敷贴工艺,具体流程为:将袋体半成品放入涂胶机,涂环氧树脂粘胶,涂胶量150

190g/m2,然后将聚氨酯防水膜套在袋体半成品外面,放入压机中,在压强2

3mpa条件下冷压20

30min,将聚氨酯防水膜和袋体半成品一体成型,得到袋体1;步骤六:在袋体1内部通过缝纫机缝上接头13,然后将部分基材放入切割机,切割出第一提手2和第二提手4,先将第一提手2通过缝纫机缝在袋体1上的两端,然后准备胶管作为套管6,将套管6与第二提手4缝合,再将套管6套在松紧带3上,将松紧带3缝在接头13上,完成多支点制造;步骤七:将准备好的胶块在切割机中分别切割出第一胶块9和第二胶块11,将每两个第一胶块9之间贯穿连接加强纤维10,并缝合,将每两个第二胶块11之间贯穿连接连接带12,并缝合,接着,将第一胶块9通过环氧树脂粘胶粘在袋体1内部的两端,将第二胶块11通过环氧树脂粘胶粘在袋体1内部的底部,同时,利用缝纫机将加强纤维10和连接带12与袋体1缝合;步骤八:用剩余的基材裁切出配件腔14,并挖孔作为腔口15,再裁切出腔盖16并用魔术贴17连接,然后将配件腔14缝合到袋体1的底面,接着准备气囊垫7,将气囊垫7通过环氧树脂粘胶粘在袋体1内壁上,得到成品。、经验证:本背心袋横向拉伸28%不破裂,强度更高。
22.该多支点背心袋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松紧带3活动安装有第二提手4,将第二提手4移动到袋体1的中心位置,在悬挂并装有物品的时候,就可以多支点受力,袋体1的中间位置和两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物品不易掉出来,且日常携带的时候,可以将第二提手4移动到第一提手2处,提高了两端提手的受力效果,配合软垫5的作用,避免勒手,携带更舒适,同时,通过第一胶块9和加强纤维10的作用,使得袋体1两侧更坚韧,通过第二胶块11和连接带12的作用,使得袋体1底面更坚韧,不易撕裂损坏,另外,通过气囊垫7的作用,既可以保护袋体1内装的物品,又可以在不装物品的时候,将背心袋用作坐垫,通过配件腔14的作用,可以携带一些辅助物品,比如冷却冰,便于在携带生鲜的时候对袋体1底部短暂冷却,功能多样化,最后,通过棉麻纤维、银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等材料制备的袋体1,具有防辐射、高强度的特点,延长了该背心袋的使用寿命。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