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丝车配合的AGV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9371发布日期:2021-06-22 17:19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与丝车配合的AGV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agv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与丝车配合的agv。



背景技术:

agv也叫自动导引运输车,主要分为三大类:牵引式、背负式和潜伏式。这三类agv主要根据不同的运输对象,而做适应性的选择,当选用牵引式agv的时候,通常运输的物件比较大且重,通过设置在agv一端的牵引扣,与物料架子实现扣接,然后向一个方向拉动物料架子(物料架子底部会设置滚轮),以拖拉的方式,实现将物料架子运输到需要的位置。

然而,牵引式agv只能将物料架子往一个方向运输,无法回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作效率。基于此问题,研发了可以与物料架子刚性连接的结构,参见附图11和12,包括设置在牵引机1一侧的叉架体2,叉架体2具有沿高度方向可升降的扣合爪10,在使用时,叉架体插入物料架子的下部,然后扣合爪抓取物料架子91的底部,接着将物料架子的一端抬升,物料架子的另一端由远离扣合爪的滚轮92着地受力,从而实现物料架子能够在agv的带动下前后运动。

其中的扣合爪升降由液压系统控制,然而,由于需要牵引式agv配合的物料架子,通常非常重要,而需要物料架子运动,则必须将物料架子的一端抬升,这就使得需要非常大的油压持续工作,对于与扣合爪配合的升降机构的结构强度要求也非常高;一旦油压不稳,容易使得物料架子下坠,故障率也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丝车配合的agv,其能够使得丝车进行前后方向的运动,且agv与物料架子的配合结构巧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与丝车配合的agv,包括牵引机和设置在牵引机一侧的叉架体,所述叉架体上设置有旋转抬升结构,旋转抬升结构包括与丝车的框架配合的卡接叉,以及驱动卡接叉翻转的驱动结构,当驱动结构驱使卡接叉翻动时,框架被卡接叉架设的一侧上翘。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抬升结构包括旋转支撑部以及驱动旋转支撑部的油缸。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支撑部包括基座板,在基座板上铰接有两个间隔相对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由油缸驱动,所述卡接叉固定在两个第一连杆远离基座板的端部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支撑部还包括直线器,直线器包括直线筒和直线伸缩杆,直线筒固定在基座板上,直线伸缩杆的端部固定在所述推块上,且直线伸缩杆与油缸的活塞顶杆同轴。

作为优先,所述旋转支撑部还包括滑轮,所述滑轮设置于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端部。

作为优先,所述旋转支撑部包括基座板,在基座板上铰接有两个间隔相对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由油缸驱动,在两个第一连杆远离基座板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滑顶块,卡接叉的下部设置有敞口的滑槽,所述卡接叉的滑槽套接在滑顶块上使得卡接叉沿其宽度方向滑移,且滑顶块与卡接叉之间还设置有限制卡接叉滑出滑顶块的限位结构。

作为优先,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滑顶块两侧的挡板,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卡接叉的宽度,且挡板、卡接叉穿设有锁杆,锁杆的两端分别穿出挡板,且配合有螺帽。

作为优先,在挡板和卡接叉之间分别设置有弹簧,且弹簧套设在锁杆上。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通过旋转抬升结构,当丝车的一端被抬起之后,油缸给旋转支撑部的力为水平,框架给旋转支撑部的力近乎竖直,在水平上的分力非常小,从而当丝车被抬升时,油缸提供的力非常小,也即此时丝车的抬升状态稳定;

2、通过在卡接叉和滑顶块之间设置了自适应的浮动结构,能够使得卡接叉与丝车框架的框边更好的配合,减小出现错顶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中的agv的旋转抬升结构未将丝车抬升时的状态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一中的agv的旋转抬升结构将丝车抬升时的状态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一中的agv的叉架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是本实施例一中的旋转抬升结构状态变化图;

图6是和图7是本实施例一中的旋转支撑部轴测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一中的旋转抬升结构与丝车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中的旋转抬升结构轴测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二中的卡接叉与旋转抬升结构之间的分开示意图;

图11是现有技术中的agv与丝车的配合示意图;

图12是现有技术中的agv轴测示意图。

图中:1、牵引机头;2、叉架体;3、卡接叉;31、导向扩口;32、滑槽;33、锁杆;34、弹簧;35、螺帽;4、油缸;41、活塞顶杆;5、基座板;61、第一连杆;611、滑顶块;612、挡板;6121、穿孔;62、第二连杆;621、滑轮;7、推块;8、直线筒;81、直线伸缩杆;91、框架;92、滚轮;93、丝卷;10、扣合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与丝车配合的agv,首先参见附图1-8,包括牵引机头1和设置在牵引机构一侧的叉架体2,丝车包括框架91,设置在框架91下部的滚轮92以及架设在框架91上的丝卷93,通常这种丝车的重量非常重。其中的叉架体2左右对称的设置有旋转抬升结构,其用于将丝车的框架91往上抬,使得丝车的一端上抬离地,另一端靠后方滚轮92支撑,方便agv将丝车朝前后方向移动。

其中的旋转抬升结构包括旋转支撑部以及油缸4,油缸4用于控制旋转支撑部的卡接叉3上翻或下翻。其中的旋转支撑部包括基座板5,在基座板5上铰接有两个第一连杆61,第一连杆61的端部铰接有第二连杆62,两个第二连杆62相对第一连杆61的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推块7,推块7则由油缸4的活塞顶杆41推动。为了保证推块7的推动稳定性,在基座板5上设置有与活塞顶杆41同轴的直线器,直线器的直线筒8固定在基座板5上,直线伸缩杆81固定在推块7上,且直线伸缩杆81与活塞顶杆41同轴。其中的卡接叉3固定在两个第一连杆61的端部,且与第一连杆61呈一上翘的角度固定。

这样,在进行agv与丝车的配合时,首先进入图1状态,agv的叉架体2插入丝车的底部,且使得卡接叉3的槽状部位与丝车的框架91底部两个管体对应。接着油路控制系统控制油缸4动作,使得旋转抬升结构从附图4的状态向附图5的状态转变,在实现将框架91一端抬升的同时,还能略微往后翻动一定角度(卡接叉3后仰),使得框架91的端部顶靠在叉架体2的后部,形成贴紧的效果,提升丝车在agv上的稳固性。此时丝车的一端抬升,另一端通过后部的滚轮92支撑地面,丝车则完全被agv固定且抬升,当agv沿着磁道运动时,丝车能够实现前后方向的移动。且通过此旋转抬升结构,油缸4给旋转支撑部的力为水平,框架91给旋转支撑部的力近乎竖直,在水平上的分力非常小,从而当丝车被抬升时,油缸4提供的力非常小,也即此时丝车的抬升状态稳定。

实施例二

一种与丝车配合的agv,参见附图9和10,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旋转抬升结构,其中这里的卡接叉3与第一连杆61之间沿宽度方向滑移连接。在卡接叉3的下部设置有一拱形的滑槽32,且滑槽32的下部敞口。两个第一连杆61之间固定有滑顶块611,卡接叉3套在滑顶块611上,实现其能够沿宽度方向的滑移,并且为了限制卡接叉3滑出滑顶块611,在滑顶块611的两侧分别设置了挡板612,两个挡板612之间的距离大于卡接叉3的宽度,并且挡板612上设置有穿孔6121,卡接叉3配合有锁杆33,锁杆33穿过穿孔6121之后串接卡接叉3,并且在锁杆33的两端缩入螺帽35,从而实现卡接叉3在滑顶块611上的限位,并且可以沿宽度方向滑移调节的效果。为了实现卡接插在滑顶块611上的位置稳定性,在挡板612和卡接叉3的两侧之间还设置有弹簧34,弹簧34套在锁杆33上,起到固定弹簧34的效果。另外,卡接叉3的口部设置有向外扩张的扩口。

这种旋转抬升结构,在与丝车的框架91进行配合时,能够起到卡接自调整的效果,由于扩口的设置,能够使得框架91下侧的框边尽量落入扩口位置,当卡接叉3上翻时,且框边顶在扩口部位时,卡接叉3能够沿宽度方向自适应的调整位置,尽量使得框边落入到卡接叉3的插槽位置,提高了卡接叉3与框架91的配合性。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