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行李输送滑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9852发布日期:2021-09-10 20:3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分离行李输送滑槽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行李输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分离行李输送滑槽。


背景技术:

2.行李滑槽是机场行李输送系统当中的一部分。乘客的行李在值机柜台进行托运后进入机场行李运输系统,首先经过安检,然后输送到达行李分拣机构,分拣机构需要将不同航班的行李分开进行处理,之后通过滑槽接收分拣机构输送过来的行李。为节省空间,分拣机构布置在距离地面约3

4米的空中,而行李接收工作人员必须在地面将行李进行装车运输,因此滑槽设计为倾斜的滑梯状,使行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高处下落到达指定的行李提取区,方便工作人员装车处理。但现有的滑槽存在着以下问题:1)、虽然可以很好地完成承接、运输行李的功能,但是由于行李包裹多种多样,在材质、重量、形状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导致行李速度不一,容易发生碰撞导致行李损坏;2)、由于托盘倾翻机构总是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进行输送,因此行李在落到滑槽上时具备固定方向的水平初速度,这个水平速度使行李在滑槽一侧不断堆积,而另一侧没有行李堆放,导致行李在堆积的一侧碰撞,而另一侧则空置,导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分离行李输送滑槽,通过在原有滑槽的侧板上安装第一速度传感器,根据行李下落测试试验结果将行李速度分为高速行李与低速行李两类,之后高速行李与低速行李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滑至匀速段的两侧,能避免行李发生碰撞,以及堆积在滑槽的一侧。
4.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分离行李输送滑槽,包括:
5.滑槽本体,其倾斜设置,且包括从上到下顺次设置的加速段、减速段和匀速段;
6.第一速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加速段的末端,且位于加速段的侧板上,用于检测行李经过加速段的末端时的速度;
7.导向机构,其为一对挡板或摆杆,且设置在所述减速段的中间,并与减速段的两个侧板均相隔一定距离;当导向机构为一对挡板时,一对挡板间隔一定距离,一对挡板中的其中一块挡板从加速段的一个侧板所在的方向向着另一个侧板所在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另一块挡板从加速段的另一个侧板所在的方向向着一个侧板所在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一对挡板分别与高速行李和低速行李对应,当第一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行李为高速行李时,与高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其一部分或全部位于减速段的上方,且与低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减速段的下方,反之,与低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其一部分或全部位于减速段的上方,且与高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减速段的下方;当导向机构为摆杆,且第一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行李为高速行李时,摆杆能在动力的驱动下摆动至其一端位于减速段的中间,另一端向上并靠近加速段的两个侧板中的其中一个,反之,向上并靠近加速段的两个侧板中的另一
个。
8.优选的是,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还包括:
9.第二速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滑槽本体的侧板上,且位于导向机构的下游,当第二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前一个行李通过,且第一速度传感器还未检测到下一个行李通过时,摆杆或一对挡板不动作,待第一速度传感器检测到下一个行李通过,且下一个行李与前一个行李速度不同时,摆杆或一对挡板再根据下一个行李的速度进行相应动作,反之,摆杆或一对挡板不动作。
10.优选的是,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当第一速度传感器在0.5s内检测到两个行李通过时,摆杆或一对挡板不动作。
11.优选的是,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一对挡板相对于减速段的轴线对称设置。
12.优选的是,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所述匀速段上铺设有高摩擦系数涂层和低摩擦系数涂层,高摩擦系数涂层和低摩擦系数涂层相对于匀速段的轴线对称设置,当与高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其一部分或全部位于减速段的上方,且与低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减速段的下方后,高速行李能在与其对应的挡板的作用下落至高摩擦系数涂层上,当与低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其一部分或全部位于减速段的上方,且与高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减速段的下方后,低速行李能在与其对应的挡板的作用下落至低摩擦系数涂层上。
13.优选的是,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所述匀速段的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内沿匀速段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一转轴,每根第一转轴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和与其对应的匀速段的侧板固定连接,每根第一转轴上均串设有多个第一滚轮,第一滚轮由弹性材料制成。
14.优选的是,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所述一对挡板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内沿挡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二转轴,每根第二转轴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和与其对应的挡板固定连接,每根第二转轴上均串设有多个第二滚轮,第二滚轮由弹性材料制成。
15.优选的是,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所述滑槽本体包括从上到下顺次设置的接收段、加速段、减速段、匀速段和提取段。
16.优选的是,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所述摆杆上套设有防撞垫。
17.优选的是,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所述第二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匀速段的首端。
18.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通过在原有滑槽的侧板上安装第一速度传感器,根据行李下落测试试验结果将行李速度分为高速行李与低速行李两类,之后高速行李与低速行李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滑至匀速段的两侧,能避免行李发生碰撞,以及堆积在滑槽的一侧。
20.本发明通过在匀速段铺设高摩擦系数涂层和低摩擦系数涂层,能使高速行李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滑至高摩擦系数涂层上,可以使高速行李更加有效地降低运行速度,减缓其与下边未及时提取的静止行李发生碰撞以致损坏行李,能使低速行李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滑至低摩擦系数涂层上,这样低速行李也可以顺利下滑而不至于停留在半程中,其与下方的静止行李碰撞产生的碰撞力也很小,不会引起行李的损坏。这样滑槽两侧都均匀分布
满了行李,将滑槽空间有效利用了起来,能够暂时存放更多数量的行李。
21.本发明通过在匀速段的侧板上间隔设置多根第一转轴,并在第一转轴上穿设多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滚轮,能对撞到匀速段的侧板上的行李进行缓冲,也能对行李起引导作用,使行李顺着第一滚轮向下滑动,减少行李和侧板间的摩擦力。
22.本发明通过在摆杆上设置有防撞垫,在挡板上设置第二转轴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二滚轮,能对撞到摆杆或挡板上的行李进行缓冲,第二滚轮也能对行李起引导作用,使行李顺着第二滚轮滑动,减少行李和挡板间的摩擦力。
23.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4.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滑槽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匀速段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分离行李输送滑槽,包括:
31.滑槽本体8,其倾斜设置,且包括从上到下顺次设置的加速段、减速段和匀速段;
32.第一速度传感器2,其设置在所述加速段的末端,且位于加速段的侧板上,用于检测行李经过加速段的末端时的速度;
33.导向机构,其为一对挡板12或摆杆4,且设置在所述减速段的中间,并与减速段的两个侧板均相隔一定距离,以使行李3能从导向机构和滑槽侧板间的部分向下滑动;当导向机构为一对挡板时,一对挡板间隔一定距离,一对挡板中的其中一块挡板从加速段的一个侧板所在的方向向着另一个侧板所在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另一块挡板从加速段的另一个侧板所在的方向向着一个侧板所在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一对挡板分别与高速行李和低速行李对应,当第一速度传感器2检测到行李为高速行李时,与高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其一部分或全部位于减速段的上方(以使高速行李能在与其对应的挡板的作用下顺着与其对应的挡板的延伸方向向下滑动),且与低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减速段的下方(以使与低速行李对应的挡板不阻碍高速行李向下),反之,当第一速度传感器2检测到行李为低速行李时,与低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其一部分或全部位于减速段的上方(以使低速行李能在与其对应的挡板的作用
下顺着与其对应的挡板的延伸方向向下滑动),且与高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减速段的下方(以使与高速行李对应的挡板不阻碍低速行李向下);当导向机构为摆杆,且第一速度传感器2检测到行李为高速行李时,摆杆能在动力的驱动下摆动至其一端位于减速段的中间,另一端向上并靠近加速段的两个侧板中的其中一个,以使高速行李沿着挡板的延伸方向从挡板的另一端向着一端滑动,之后从摆杆和加速段的两个侧板中的另一个之间的部分向下滑动,反之,第一速度传感器2检测到行李为低速行李时,摆杆摆动至其另一端向上并靠近加速段的两个侧板中的另一个,以使低速行李沿着挡板的延伸方向从挡板的另一端向着一端滑动,之后从摆杆和加速段的两个侧板中的另一个之间部分向下滑动。
34.本方案提供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速度传感器2检测行李速度,并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行李下落速度将行李速度分为高速行李与低速行李两类,之后高速行李与低速行李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滑至匀速段的两侧,能避免行李发生碰撞,以及堆积在滑槽的一侧。
35.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还包括:
36.第二速度传感器7,其设置在滑槽本体8的侧板上,且位于导向机构的下游,当第二速度传感器7检测到前一个行李通过,且第一速度传感器2还未检测到下一个行李通过时,摆杆或一对挡板不动作,待第一速度传感器2检测到下一个行李通过,且下一个行李与前一个行李速度不同时,摆杆或一对挡板再根据下一个行李的速度进行相应动作,反之,摆杆或一对挡板不动作。当前一个行李与下一个行李均为高速行李或低速行李时,导向机构保持前一个行李通过时的状态,当前一个行李与下一个行李中的一个为高速行李,而另一个为低速行李时,导向机构根据下一个行李的速度进行相应动作,即当前一个行李为低速行李,下一个行李为高速行李时,与高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其一部分或全部位于减速段的上方,且与低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减速段的下方,或摆杆摆动至其另一端向上并靠近加速段的两个侧板中的其中一个;当前一个行李为高速行李,下一个行李为低速行李时,与低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其一部分或全部位于减速段的上方,且与高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减速段的下方,或摆杆摆动至其另一端向上并靠近加速段的两个侧板中的另一个。
37.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当第一速度传感器2在0.5s内检测到两个行李通过时,摆杆或一对挡板不动作。说明前一个行李与下一个行李靠得很近,两者速度接近,均为高速行李或低速行李。若前一个行李与下一个行李靠得很近,则导向机构保持前一个行李通过时的状态。
38.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一对挡板相对于减速段的轴线对称设置。
39.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所述匀速段上铺设有高摩擦系数涂层6和低摩擦系数涂层5,高摩擦系数涂层6和低摩擦系数涂层5相对于匀速段的轴线对称设置,当与高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其一部分或全部位于减速段的上方,且与低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减速段的下方后,高速行李能在与其对应的挡板的作用下落至高摩擦系数涂层6上,当与低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力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其一部分或全部位于减速段的上方,且与高速行李对应的挡板在动
力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减速段的下方后,低速行李能在与其对应的挡板的作用下落至低摩擦系数涂层5上。通过在匀速段铺设高摩擦系数涂层6和低摩擦系数涂层5,能使高速行李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滑至高摩擦系数涂层6上,可以使高速行李更加有效地降低运行速度,减缓其与下边未及时提取的静止行李发生碰撞以致损坏行李,能使低速行李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滑至低摩擦系数涂层5上,这样低速行李也可以顺利下滑而不至于停留在半程中,其与下方的静止行李碰撞产生的碰撞力也很小,不会引起行李的损坏。这样滑槽两侧都均匀分布满了行李,将滑槽空间有效利用了起来,能够暂时存放更多数量的行李。
40.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所述匀速段的两个侧板9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内沿匀速段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一转轴10,每根第一转轴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和与其对应的匀速段的侧板固定连接,每根第一转轴上均串设有多个第一滚轮11,第一滚轮由弹性材料制成。通过在匀速段的侧板上间隔设置多根第一转轴,并在第一转轴上穿设多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滚轮,能对撞到匀速段的侧板上的行李进行缓冲,也能对行李起引导作用,使行李顺着第一滚轮向下滑动,减少行李和侧板间的摩擦力。
41.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所述一对挡板12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内沿挡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二转轴13,每根第二转轴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和与其对应的挡板固定连接,每根第二转轴上均串设有多个第二滚轮14,第二滚轮由弹性材料制成。通过在挡板上设置第二转轴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二滚轮,能对撞到挡板上的行李进行缓冲,第二滚轮也能对行李起引导作用,使行李顺着第二滚轮滑动,减少行李和挡板间的摩擦力。
42.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所述滑槽本体8包括从上到下顺次设置的接收段801、加速段802、减速段803、匀速段804和提取段805。行李在分拣机构的倾翻托盘1的作用下由托盘滑落到滑槽内,之后顺着滑槽向下,最后滑至提取段的两侧。
43.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所述摆杆上套设有防撞垫,能对撞到摆杆上的行李进行缓冲。
44.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分离行李输送滑槽中,所述第二速度传感器7设置在所述匀速段的首端。
45.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