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度液体分配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9250发布日期:2021-12-11 11:0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粘度液体分配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粘度液体分配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常用的高粘度液体的容器一般为广口的罐子。在取用料体时需要使用手或者工具伸入罐体,这个过程会产生微生物的二次污染,广口容器的密封性也较难解决。
3.常规方案都采用两个单向阀的设计排除容器内空气形成容器内负压,然后使用胶袋,活塞等部件使得大气压挤压胶袋和活塞排除相应液体,所以使用部件繁多,价格贵,生产组装复杂。
4.为降低成本,因此需要在不使用单向阀的基础上,不使用活塞和胶袋的基础上,极大减少了容器的部件数量,形成了一个卫生,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高粘度液体分配包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粘度液体分配包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粘度液体分配包装结构,包括:壳体,设有用于存放高粘度液体的腔体;盖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并与其密封配合;进气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或盖体上并与腔体相连通,用于对腔体进行加压;出液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或盖体上并与腔体相连通,当进气组件对腔体加压时,腔体内的高粘度液体从出液组件放出。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组件为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进气件或设置在盖体上的第二进气件。
8.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进气件包括:第一弹性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第一进气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弹性体远离壳体的一侧,当第一进气孔堵住时,按压第一弹性体使得腔体内的高粘度液体流向出液件。
9.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进气件包括:第二弹性体,安装在所述盖体上;第二进气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弹性体远离盖体的一侧,当第二进气孔堵住时,按压第二弹性体使得腔体内的高粘度液体流向出液件。
10.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出液组件为设在壳体上的第一出液件或设置在盖体上的第二出液件。
11.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液件包括:
第一出液孔,开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出液孔一端与腔体远离盖体的一端相连通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出液件包括:吸液管,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盖体上,另一端延伸至腔体内部;第二出液孔,开设在所述盖体上并与吸液管相连通。
12.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吸液管与盖体一体成型。
13.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盖体与壳体卡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粘度料体从容器中取出的高效安全卫生的需求,同时充分利用高粘度料体的特性,高效率的使用简单设计和极少量的部件实现了料体分配的功能,适合于化妆品,食品,药品等各类型高粘度产品的包装和保护;社会效益明显,可以在各种形状的容器上实现,也适合各种按压方式的使用场景,广泛地适合各种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15.图1为高粘度液体分配包装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高粘度液体分配包装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高粘度液体分配包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

壳体、11

腔体、12

第一弹性体、13

第一进气孔、14

第一出液孔、2

盖体、21

吸液管、22

第二出液孔、23

第二弹性体、24

第二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8.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至图3所示的高粘度液体分配包装结构,包括:壳体1,设有用于存放高粘度液体的腔体11;盖体2,设置在所述壳体1一端并与其密封配合;进气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或盖体2上并与腔体11相连通,用于对腔体11进行加压;出液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或盖体2上并与腔体11相连通,当进气组件对腔体11加压时,腔体11内的高粘度液体从出液组件放出。
19.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打开盖体2,将高粘度液体存放在壳体1的腔体11内,然后盖上盖体2,优选的,为方便操作,所述盖体2与壳体1卡接,当需要取出高粘度液体时,按压进气组件对腔体11内进行加压,从而逐步将高粘度液体从出液组件中压出,即极大使用了高粘度液体粘度高的特性,利用高粘度液体流动性差的特点,使得高粘度料体形成稳定可变的空间,从而取消了活塞和胶袋;使用部件的独特设计形成空气压力推动高粘度料体排出壳体1,取消了两个单向阀的设计;在取出料体按压释放后,由于高粘度料体的不宜流动性产生后续行程循环往复。
20.如图1、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进气组件为设置在壳体1上的第一进气件或设置在盖体2上的第二进气件;
所述第一进气件包括:第一弹性体12,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第一进气孔13,开设在所述第一弹性体12远离壳体1的一侧,当第一进气孔13堵住时,按压第一弹性体12使得腔体11内的高粘度液体流向出液件;所述第二进气件包括:第二弹性体23,安装在所述盖体2上;第二进气孔24,开设在所述第二弹性体23远离盖体2的一侧,当第二进气孔24堵住时,按压第二弹性体23使得腔体11内的高粘度液体流向出液件。
21.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通过按压壳体1上的第一弹性体12或盖体2上的第二弹性体23即可实现向内部加压,按压前只需将对应的第一进气孔13或第二进气孔24堵住即可,按压后松开相应的第一进气孔13或第二进气孔24,此时第一弹性体12或第二弹性体23复位,而高粘度液体由于粘度较高,无法及时恢复,此时再将第一进气孔13或第二进气孔24堵住,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取出合适量的高粘度液体即可,第一弹性体12和第二弹性体23可以是两种材料单次成型,也可以是两种材料两次成型,也可以是两个材料单独的一软一硬部件成型后组装;第一进气孔13和第二进气孔24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在不同位置,也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多个孔;上述结构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粘度料体从容器中取出的高效安全卫生的需求。
22.如图1、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出液组件为设在壳体1上的第一出液件或设置在盖体2上的第二出液件;所述第一出液件包括:第一出液孔14,开设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一出液孔14一端与腔体11远离盖体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件包括:吸液管21,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盖体2上,另一端延伸至腔体11内部;第二出液孔22,开设在所述盖体2上并与吸液管21相连通。
23.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当进气组件工作时,对腔体11内的高粘度液体进行加压,由于第一出液孔14或第二出液孔22的设置,高粘度液体逐渐从第一出液孔14或第二出液孔22中压出,即实现了从壳体1或盖体2上取出高粘度液体,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计和使用,更加实用,优选的,为保证出液效果,所述吸液管21与盖体2一体成型,结构更加稳定,可以稳定插入腔体11底部,有效将高粘度液体导出。
24.工作原理:打开盖体2,将高粘度液体存放在壳体1的腔体11内,然后盖上盖体2,优选的,为方便操作,所述盖体2与壳体1卡接,当需要取出高粘度液体时,通过按压壳体1上的第一弹性体12或盖体2上的第二弹性体23即可实现向内部加压,按压前只需将对应的第一进气孔13或第二进气孔24堵住即可,按压后松开相应的第一进气孔13或第二进气孔24,此时第一弹性体12或第二弹性体23复位,而高粘度液体由于粘度较高,无法及时恢复,此时再将第一进气孔13或第二进气孔24堵住,重复上述操作,直到高粘度液体逐渐从第一出液孔14或第二出液孔22中压出合适的量即可,在此不对进气组件和出气组件的具体位置进行限制,可以形成上压下出,上压上出,上压侧出,下压下出,下压上出,下压侧出,侧压下出,侧压上出,侧压侧出等多种形式。
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