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景区可移动地埋式生态环保垃圾收集处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2018发布日期:2021-11-25 10:3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景区可移动地埋式生态环保垃圾收集处理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景区可移动地埋式生态环保垃圾收集处理箱。


背景技术:

2.现阶段景区垃圾箱多为固定式垃圾箱,且垃圾箱数量较多,景区在非游览高峰期时,由于垃圾桶较多,游客会分散将垃圾投入不同的垃圾桶中,清洁人员工作负担较大,而传统的垃圾桶设置在地面上,垃圾飘散出的异味会污染周边环境,给游客不好的游览体验,同时过多的垃圾桶带来了视觉污染,影响景区整体美观。
3.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适用于景区可移动地埋式生态环保垃圾收集处理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景区可移动地埋式生态环保垃圾收集处理箱。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景区可移动地埋式生态环保垃圾收集处理箱,包括基座和垃圾仓,所述基座埋置于地下,且基座内部设置有垃圾仓,并且垃圾仓顶面中心位置铰接有活动顶板,所述垃圾仓内顶面位于活动顶板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通过气缸与活动顶板底面铰接,并且活动顶板顶面两侧位于垃圾仓顶面开设有垃圾投入桶定位轨道槽,所述垃圾仓顶面设有垃圾投入桶,且垃圾投入桶底面拐角处设置有移动轮,并且垃圾投入桶内壁固定连接有光电感应器,所述垃圾投入桶顶面开设有垃圾入口,且垃圾投入桶一侧位于地面顶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柱,并且控制柱通过连接线与垃圾投入桶电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基座底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且液压杆顶面与垃圾仓底面固定连接,并且垃圾仓内部设置有垃圾推车,所述垃圾仓内底面开设有垃圾车定位轨道槽,且垃圾车定位轨道槽与垃圾推车底面设置的车轮卡接,所述基座内底面位于液压杆之间设置有液压杆动力设备,且液压杆动力设备输出端与液压杆输入端连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控制柱内部嵌入有控制器,且控制柱表面对应控制器位置铰接有封闭门,并且控制器输出端与液压杆动力设备输入端电性连接。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光电感应器输出端与控制器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器输出端与气缸输入端电性连接。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垃圾投入桶底面开设有矩形孔,且矩形孔面积小于活动顶板面积。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垃圾仓顶面与地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液压杆行程略大于垃圾仓内部高度。
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垃圾仓、垃圾投入桶、光电感应器和气缸组成,垃圾经过垃圾入口进入垃圾投入桶中,垃圾在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感应器,光电感应器检测到有东西经过,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气缸收缩,带动活动顶板向下转动,垃圾掉落至垃圾仓内部的垃圾推车内部,然后控制器控制气缸伸长,重新推动活动顶板恢复原位,从而密封垃圾仓顶面,防止垃圾异味散出,不污染周围空气环境,且体积较大的垃圾推车位于地下,不占用过多的地面空间,减小了视觉污染,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
18.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垃圾投入桶,垃圾投入桶可通过底部安装的移动轮推行,工作人员拆除连接线,即可将垃圾投入桶移走,当景区不处于游览高峰期时,可以移走部分垃圾投入桶,这样游客就会将垃圾集中投放至未移走的垃圾投入桶处,方便清洁人员集中清理垃圾,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同时垃圾投入桶移走后,垃圾仓顶面为封闭的平台,可用来摆放休息设备等,扩大了景区土地的使用面积。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景区可移动地埋式生态环保垃圾收集处理箱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垃圾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柱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例说明:
23.1、垃圾投入桶;2、光电感应器;3、移动轮;4、活动顶板;5、气缸;6、垃圾仓;7、液压杆动力设备;8、液压杆;9、基座;10、垃圾推车;11、固定块;12、控制柱;13、连接线;14、垃圾入口;15、垃圾车定位轨道槽;16、垃圾投入桶定位轨道槽;17、封闭门;1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参照图1

3,一种适用于景区可移动地埋式生态环保垃圾收集处理箱,包括基座9和垃圾仓6,基座9埋置于地下,且基座9内部设置有垃圾仓6,并且垃圾仓6顶面中心位置铰接有活动顶板4,垃圾仓6内顶面位于活动顶板4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且固定块11通过气缸5与活动顶板4底面铰接,并且活动顶板4顶面两侧位于垃圾仓6顶面开设有垃圾投入桶定位轨道槽16,垃圾仓6顶面设有垃圾投入桶1,且垃圾投入桶1底面拐角处设置有移动轮3,并且垃圾投入桶1内壁固定连接有光电感应器2,垃圾投入桶1顶面开设有垃圾入口14,且垃圾投入桶1一侧位于地面顶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柱12,并且控制柱12通过连接线13与垃圾投入桶1电连接。
26.基座9底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杆8,且液压杆8顶面与垃圾仓6底面固定连接,并且垃
圾仓6内部设置有垃圾推车10,垃圾仓6内底面开设有垃圾车定位轨道槽15,且垃圾车定位轨道槽15与垃圾推车10底面设置的车轮卡接,基座9内底面位于液压杆8之间设置有液压杆动力设备7,且液压杆动力设备7输出端与液压杆8输入端连接,控制柱12内部嵌入有控制器18,且控制柱12表面对应控制器18位置铰接有封闭门17,并且控制器18输出端与液压杆动力设备7输入端电性连接,光电感应器2输出端与控制器18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器18输出端与气缸5输入端电性连接,垃圾投入桶1底面开设有矩形孔,且矩形孔面积小于活动顶板4面积,垃圾仓6顶面与地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液压杆8行程略大于垃圾仓6内部高度,液压杆8设置有多个,连接线13通过防水接头分别连接控制器18和垃圾投入桶1,封闭门17表面嵌入有钥匙孔,垃圾投入桶定位轨道槽16之间的距离等于移动轮3之间的距离,且垃圾投入桶定位轨道槽16内部宽度等于移动轮3宽度,并且垃圾投入桶定位轨道槽16内部长度等于同侧两个移动轮3之间的最大距离。
27.工作原理:使用时,垃圾经过垃圾入口14进入垃圾投入桶1中,垃圾在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感应器2,光电感应器2检测到有东西经过,发送信号给控制器18,控制器18控制气缸5收缩,带动活动顶板4向下转动,垃圾掉落至垃圾仓6内部的垃圾推车10内部,然后控制器18控制气缸5伸长,重新推动活动顶板4恢复原位,从而密封垃圾仓6顶面,防止垃圾异味散出,不污染周围空气环境,且体积较大的垃圾推车10位于地下,不占用过多的地面空间,减小了视觉污染,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当需要清理垃圾推车10内部的垃圾时,拆除连接线13,通过控制器18伸长液压杆8至液压杆8将垃圾仓6顶出地面,垃圾仓6完全顶出地面之后,即可拉出垃圾推车10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重新将垃圾推车10推入垃圾仓6内部,使垃圾推车10底面设置的车轮卡入垃圾车定位轨道槽15中,通过控制器18收缩液压杆8至收起垃圾仓6,即可完成清理,同时,垃圾投入桶1可通过底部安装的移动轮3推行,工作人员拆除连接线13,即可将垃圾投入桶1移走,当景区不处于游览高峰期时,可以移走部分垃圾投入桶1,这样游客就会将垃圾集中投放至未移走的垃圾投入桶1处,方便清洁人员集中清理垃圾,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同时垃圾投入桶1移走后,垃圾仓6顶面为封闭的平台,可用来摆放休息设备等,扩大了景区土地的使用面积。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