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导管的阶梯状提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19986发布日期:2022-01-29 14:59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导管的阶梯状提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圆柱状零件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导管的阶梯状提升机构。


背景技术:

2.气门导管是汽车发动机气门的导向装置,保证气门做往复直线运动,使气门与气门座圈能够正确贴合。
3.气门导管的原料呈圆柱形,难以采用吸盘、夹具等方式进行批量自动上料;目前气门导管进行自动化生产时的上料多通过人工方式实现,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导管的阶梯状提升机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导管的阶梯状提升机构,包括用于输送导管的输送线、一对平行倾斜设置且间隙小于导管直径的支板,以及与支板平行设置的升降气缸;一对支板包括与升降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升降板,以及固定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升降板向下运动时顶面承接输送线传递的导管,向上运动时顶面能够与固定板的顶面平行或者高于固定板的顶面并使来料导管在重力的分力作用下滚动至固定板顶面。
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与固定板之间存在滑动间隙;所述升降板的顶面向上运动到与固定板的顶面平行时,导管在自身重力的分力作用下滚动至固定板顶面;如果一对升降板和固定板之间仅有滑动间隙,由于两者均倾斜设置,两者顶面平行时导管即可从升降板顶面滚动至固定板顶面。
8.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与固定板之间的间隙小于导管直径;所述升降板的顶面向上运动到高于固定板的顶面时,导管在自身重力的分力作用下滚动至固定板顶面;如果一对升降板和固定板之间存在过大间隙,即使两者均倾斜设置,导管还是有可能卡在两者的间隙之间,需要升降板顶面高于固定板顶面,才能确保导管从升降板顶面滚动至固定板顶面。
9.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设置在左侧,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右侧;沿着由左向右的方向,所述升降板和固定板倾斜向上。
10.进一步地,包括底座、固设在底座上的直线导轨、与直线导轨移动副固定连接的机架;所述升降气缸、输送线以及固定板均固定安装在机架上;能够使整个提升机构沿直线导轨进行滑移,便于调整。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板共有n对且由左向右依次设置,每对支板中的升降板均与升降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从第二对支板开始,每对支板中的升降板向下运动时,该升降板的顶面能够与上一对支板中固定板的顶面平行或者低于上一对支板中固定板的顶面,升降板向上运动时,该升降板能够与同一对支板中固定板的顶面平行或者高于同一对支板中固定
板的顶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3.导管外部为柱形,无法使用吸盘等负压方式进行吸取上料;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阶梯状提升机构,通过倾斜的支板以及升降板的反复升降,使导管拾级而上,完成导管的批量化、自动化地提升送料。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18.实施例一
19.一种用于导管1的阶梯状提升机构,包括输送线10、一对支板20、升降气缸30、机架40、直线导轨50、底座60;支板包括升降板201和固定板202。
20.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线10为滚筒、链轮组成的输送线,导管1批量放置在输送线10上。
21.升降板201的倾斜方向为由左向右倾斜向上,即由左下向右上延伸;固定板202与升降板201平行。
22.升降板201与固定板202之间可以存在较大间隙,也可以仅存在滑动间隙。
23.当升降板201与固定板202之间存在间隙时,该间隙应小于导管1直径,防止导管1掉落至该间隙中,且升降板201承载着导管1向上升高时,升降板201顶面应高于固定板202顶面;因为升降板201与固定板202之间存在间隙,导管1沿着倾斜的升降板201顶面向固定板202顶面滚动时,有可能会卡在间隙之中,而升降板201顶面高于固定板202顶面时则可以避免该现象,升降板201顶面与固定板202顶面的高度差以能够使导管顺利滚动到固定板202顶面为标准。
24.当升降板201与固定板202之间仅存在滑动间隙时,升降板可以与固定板进行相对滑动但两者之间的间隙很小;升降板201顶面与固定板202平齐时,由于升降板201和固定板202均倾斜设置,升降板201顶面的导管1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滚动到固定板202顶面,完成导管1的一次提升。
25.输送线10、升降气缸30和固定板均安装在机架40上,机架40通过直线导轨50与底座60连接,便于快速调整机架40相对底座60的位置。
26.升降气缸的移动端即气缸活塞杆。
27.实施例二
28.与实施例一的唯一区别在于,实施例二具有多对支板,即有两对以上的支板;多对支板由左向右依次设置且依次变高,且高度差能够满足:从第二对支板开始,每对支板中的升降板向下运动时,该升降板的顶面能够与上一对支板中固定板的顶面平行或者低于上一对支板中固定板的顶面,升降板向上运动时,该升降板能够与同一对支板中固定板的顶面
平行或者高于同一对支板中固定板的顶面。
29.以两对存在滑动间隙的支板为例,第一对支板中的升降板211向下运动后,用顶面承接上一对支板的固定板传递的导管1或者输送线10输送的导管1,第二对支板中的升降板221向下运动后,用顶面承接第一对支板的固定板212顶面的导管1,第一对支板和第二对支板的升降板顶面均至少有一个导管1;此时第一对支板和第二对支板的升降板均上升,使升降板顶面与配对的固定板顶面平行,使导管1从升降板顶面滚动到固定板顶面,此时第一对支板和第二对支板的固定板顶面均至少有一个导管1。由于固定板和升降板均具有一定宽度,且宽度远远大于一个导管1的长度,所以不仅能够每次向上输送一个导管1,还能够进行批量输送。
30.支板的数量根据导管1需要提升的高度设置,图1中共设置了五对支板,分别为第一对支板21、第二对支板22、第三对支板23、第四对支板24、第五对支板25。
3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导管的阶梯状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导管的输送线、一对倾斜设置且间隙小于导管直径的支板,以及与支板平行设置的升降气缸;一对支板包括与升降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升降板,以及固定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升降板向下运动时顶面承接输送线传递的导管,向上运动时顶面能够与固定板的顶面平行或者高于固定板的顶面并使导管在重力的分力作用下滚动至固定板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管的阶梯状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与固定板之间有滑动间隙;所述升降板的顶面向上运动到与固定板的顶面平行时,导管在自身重力的分力作用下滚动至固定板顶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管的阶梯状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与固定板之间的间隙小于导管直径;所述升降板的顶面向上运动到高于固定板的顶面时,导管滚动至固定板顶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管的阶梯状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设置在左侧,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右侧;沿着由左向右的方向,所述升降板和固定板倾斜向上,倾斜角度与导管重心位置存在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管的阶梯状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设在底座上的直线导轨、与直线导轨移动副固定连接的机架;所述升降气缸、输送线以及固定板均固定安装在机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导管的阶梯状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共有n对且由左向右依次设置,每对支板中的升降板均与升降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从第二对支板开始,每对支板中的升降板向下运动时,该升降板的顶面能够与上一对支板中固定板的顶面平行或者低于上一对支板中固定板的顶面,升降板向上运动时,该升降板能够与同一对支板中固定板的顶面平行或者高于同一对支板中固定板的顶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管输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导管的阶梯状提升机构,包括用于输送导管的输送线、一对倾斜设置且间隙小于导管直径的支板,以及与支板平行设置的升降气缸;一对支板包括与升降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升降板,以及固定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升降板向下运动时顶面承接输送线传递的导管,向上运动时顶面能够与固定板的顶面平行或者高于固定板的顶面并使导管滚动至固定板顶面;采用了阶梯状提升机构,使导管拾级而上,完成导管的批量化、自动化地提升输送。自动化地提升输送。自动化地提升输送。


技术研发人员:石文 洪瑞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庆帝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7
技术公布日:2022/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