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片垫布放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12940发布日期:2021-10-09 15:3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片垫布放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胶片垫布放卷装置。


背景技术:

2.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
3.在轮胎成型工序中,需要将胶片进行裁剪后手工贴合在胎面上,胶片由于自身的粘性比较大,存放时需要给胶片贴上一层垫布后在进行辊卷,以便于胶片存放,但胶片在进行贴合时需要将垫布与胶片再次分开以便胶片使用,目前,胶片垫布卷取装置通常是由人工将其推至放卷机架上,再由人工将胶片垫布卷取装置抬起以便放卷,工人劳动强度大,并且在轮胎胶片贴合过程中需要将胶片进行分段裁切,但胶片裁切的长短无法有效测出,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胶片垫布放卷装置,便于安装,并且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5.一种胶片垫布放卷装置,包括放卷架和设于放卷架上的放卷辊轴,放卷架包括:机架,机架由框架与连接两侧框架的横梁组成,机架的上端分别设有引导板、固定板,引导板用于安装引导组件,固定板用于安装气缸,引导板的下方设有安装座,机架的一侧框架设有第一凹槽,有利于第一气缸活塞杆穿过第一凹槽伸出且沿第一凹槽移动,两组导轨分别设置在框架的对立面,有利于移动板沿其导辊往复直线运动,燕尾槽沿机架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凹槽两侧,垫布收卷辊轴两侧的转轴通过联轴器套设在安装座的轴孔上,电机设置在安装座一侧,且输出轴与垫布收卷辊轴一侧的转轴相连接,有利于垫布收卷,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分别设置在机架的框架上,导辊组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两侧引导板之间,可引导粘合后的胶片与垫布分开,引导板上设有测距传感器,胶片沿导辊组件向前输送,通过测距传感器感应胶片的长度,距离到达一定值后,由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运行,以便于胶片下一工序的裁切工作。
6.放卷辊轴由旋转架和连接两侧旋转架的辊轴组成,旋转架的内侧设有挡板,防止胶片垫布收卷或移动时从侧边漏出的情况出现,旋转架的外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为六边形结构。
7.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的上方,且活塞杆与第一移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移动板的后侧设有第一立板,第一通孔沿第一移动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通孔套设在导轨上,第一立板上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为中空圆柱体结
构,推动气缸安装在第一立板一侧,且活塞杆穿过固定轴套设在第一转盘的轴孔上,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转盘的轴孔内壁相连接,第一转盘的轴孔安装在固定轴上,第一转盘上设有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与第二凹槽相配适。
8.推动气缸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安装板上,紧固螺栓的底端为滑块,滑块设置在燕尾槽上可滑动连接,第一气缸向上收缩时,推动气缸的安装板沿燕尾槽向上运动。
9.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的上方,且活塞杆与第二移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移动板的后侧设有第二立板,第二通孔沿第二移动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通孔套设在导轨上,第二立板上设有轴,第二转盘的轴孔通过联轴器套设在轴上,第二转盘上设有第二支撑件。
10.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结构相同,将放卷辊轴推至放卷架上,第二支撑件与第二凹槽对齐安装,第一支撑件由推动气缸推动第一转盘使其伸进放卷辊轴的第二凹槽内,起到支撑放卷辊轴的效果。
11.导辊组件设有多组导辊,分别为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三导辊和第四导辊,其中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三导辊并排设置,第四导辊设置在第三导辊下方,且位于第三导辊、第四导辊之间设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3.1、本装置能够将放卷辊轴放置在放卷架上,便于安装,并且操作简单,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14.2、本装置通过设置测距传感器,能够有效测出胶片的长度,有利于下一工序的裁切工作;
15.3、本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胶片垫布放卷装置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一种胶片垫布放卷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一种胶片垫布放卷装置的立体图;
19.图4为图1中放卷辊轴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1中第一升降组件的爆炸视图;
21.图6为图1中第一升降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1中第二升降组件的爆炸视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胶片垫布放卷装置运动状态下的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胶片垫布放卷装置的原理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放卷架,2、放卷辊轴,3、电机,4、第一升降组件,5、第二升降组件,6、导辊组件,7、垫布收卷辊轴,8、测距传感器,9、控制器,
27.101、机架,102、引导板,103、安装座,104、第一凹槽,105、固定板,106、导轨,107、燕尾槽,
28.201、旋转架,202、挡板,203、辊轴,204、第二凹槽,
29.401、第一气缸,402、推动气缸,403、第一移动板,404、第一通孔,405、第一立板,
406、固定轴,407、第一转盘,408、第一支撑件,
30.4021、滑块,
31.501、第二气缸,502、第二移动板,503、第二通孔,504、第二立板,505、轴,506、第二转盘,507、第二支撑件,
32.601、第一导辊,602、第二导辊,603、第三导辊,604、第四导辊。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34.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35.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6.结合图1至图3进行说明,一种胶片垫布放卷装置,包括放卷架1和设于放卷架1上的放卷辊轴2,放卷架1包括:机架101,机架101由框架与连接两侧框架的横梁组成,机架101的上端分别设有引导板102、固定板105,引导板102用于安装引导组件,固定板105用于安装气缸,引导板102的下方设有安装座103,机架101的一侧框架设有第一凹槽104,有利于第一气缸401活塞杆穿过第一凹槽104伸出且沿第一凹槽104移动,两组导轨106分别设置在框架的对立面,有利于移动板沿其导辊106往复直线运动,燕尾槽107沿机架101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凹槽104两侧,垫布收卷辊轴7两侧的转轴通过联轴器套设在安装座103的轴孔上,电机3设置在安装座103一侧,且输出轴与垫布收卷辊轴7一侧的转轴相连接,有利于垫布收卷,第一升降组件4、第二升降组件5分别设置在机架101的框架上,导辊组件6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两侧引导板102之间,可引导粘合后的胶片与垫布分开,引导板102上设有测距传感器8。
37.结合图4进行说明,放卷辊轴2由旋转架201和连接两侧旋转架201的辊轴203组成,旋转架201的内侧设有挡板202,旋转架201的外侧设有第二凹槽204,第二凹槽204为六边形结构。
38.结合图5、图6进行说明,第一升降组件4包括:第一气缸401,第一气缸401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105的上方,且活塞杆与第一移动板4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移动板403的后侧设有第一立板405,第一通孔404沿第一移动板403竖直方向设置,第一通孔404套设在导轨106上,第一立板405上设有固定轴406,固定轴406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推动气缸402安装在第一立板405一侧,且活塞杆穿过固定轴406套设在第一转盘407的轴孔上,推动气缸402的活塞杆与第一转盘407的轴孔内壁相连接,第一转盘407的轴孔安装在固定轴406上,第一转盘407上设有第一支撑件408,第一支撑件408与第二凹槽204相配适,推动气缸402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安装板上,紧固螺栓的底端为滑块4021,滑块4021设置在燕尾槽107上可滑动连接。
39.结合图7进行说明,第二升降组件5包括:第二气缸501,第二气缸501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105的上方,且活塞杆与第二移动板502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移动板502的后侧设有第二立板504,第二通孔503沿第二移动板502竖直方向设置,第二通孔503套设在导轨106上,第二立板504上设有轴505,第二转盘506的轴孔通过联轴器套设在轴505上,第二转盘506上设有第二支撑件507,第二支撑件507与第一支撑件408结构相同。
40.结合图2进行说明,导辊组件6设有多组导辊,分别为第一导辊601、第二导辊602、第三导辊603和第四导辊604,其中第一导辊601、第二导辊602、第三导辊603并排设置,第四导辊604设置在第三导辊603下方,且位于第三导辊603、第四导辊604之间设置。
4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首先将放卷辊轴2推至放卷架1的两侧框架之间,将第二支撑件507与放卷辊轴2的第二凹槽204对齐安装,打开推动气缸402,通过推动气缸402推动第一转盘407使第一支撑件408伸进放卷辊轴2的第二凹槽204内,打开第一气缸401、第二气缸501,使第一气缸401、第二气缸501的活塞杆压缩使第一移动板403与第二移动板502沿导轨106向上运动,同时带动放卷辊轴2向上运动,推动气缸402沿燕尾槽107向上滑动,使放卷辊轴2远离底面,起到支撑放卷辊轴2的效果,
42.操作人员再将胶片的端部绕到导辊组件6拉至外部输送带上,垫布绕至导辊组件6卷到垫布收卷辊轴7上,启动电机3,使垫布收卷辊轴7匀速旋转带动放卷辊轴2作旋转运动,拉动垫布卷到垫布收卷辊轴7上,胶片向前运输,同时通过测距传感器8感应胶片的长度,距离到达一定值后,由控制器9控制电机3停止运行,垫布收卷辊轴7不再拉动胶片向前,以便于胶片下一工序的裁切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