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的轨道运料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6513发布日期:2022-07-01 20:4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现场的轨道运料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现场运输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的轨道运料车。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各类材料种类较多,钢管、模板、方钢等材料的重量大,运送量也很大,完全依靠人力搬运效率低下,且会给工人带来较大的体力工作负担。与之应对地,施工现场采用了一些搬运物资的机械,但是地面堆放杂乱、道路不平顺的区域给机械作业带来了困难。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现场的轨道运料车,解决施工现场材料码放不规则、道路不平整无法走车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的轨道运料车,包括:
6.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水平横杆和多个竖直立杆,各所述竖直立杆沿所述水平横杆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并连接在所述水平横杆上;
7.轨道,所述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轨道条,两个所述轨道条分别支撑在所述水平横杆上;
8.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平台、第一侧滚轮和第二侧滚轮,第一侧滚轮和第二侧滚轮均可滚动的支撑在两个轨道条上。
9.可选的,所述水平横杆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长管体和多个短管体,两个所述第一长管体间隔设置,各所述短管体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长管体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一长管体连接,各所述短管体沿所述第一长管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10.可选的,所述竖直立杆连接于所述第一长管体和短管体的交点处且与所述第一长管体和短管体相连接。
11.可选的,所述水平横杆还包括第二长管体,所述第二长管体位于两所述第一长管体之间且分别与各所述短管体相连接。
12.可选的,所述竖直立杆具有位于水平横杆两侧的下管段和上管段,所述上管段最高点的高度高于所述轨道最高点的高度。
13.可选的,还包括轨道限位件,所述轨道限位件连接在短管体上,所述轨道条限位在所述轨道限位件与所述上管段之间。
14.可选的,所述轨道限位件具有圆孔,所述圆孔贯穿套设在所述短管体上并与所述短管体焊接固定。
15.可选的,所述轨道条包括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分隔板,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接在所述底壁宽度方向两侧的,所述分隔板设置在两个侧壁之间且与所述底壁连
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分隔板之间形成第一轨道槽,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分隔板之间形成第二轨道槽。
16.可选的,所述支架在沿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梁,所述轨道条的端部抵顶在所述限位梁上。
17.可选的,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第一侧滚轮和第二侧滚轮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侧滚轮和第二侧滚轮行驶,
18.或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连接在所述平台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技术的施工现场的轨道运料车设置支架,将轨道支撑在支架上可解决施工现场材料码放不规则、道路不平整无法走车的问题。并且使用本技术的施工现场的轨道运料车在运输钢管、模板、方钢等重量大、运输量大的材料时,使运输便利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运输效率。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22.附图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施工现场的轨道运料车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施工现场的轨道运料车的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施工现场的轨道运料车的第三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支架1、水平横杆11、第一长管体111、短管体112、第二长管体113、竖直立杆12、下管段121、上管段122、限位梁13、第一加强管14、第二加强管15、轨道2、轨道条21、分隔板211、底壁212、第一侧壁213、第二侧壁214、车体3、平台31、第一侧滚轮32、第二侧滚轮33、牵引绳34、轨道限位件4。
27.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施工现场的轨道运料小车,包括支架1、轨道2和车体3。所述支架1包括水平横杆11和多个竖直立杆12,各所述竖直立杆12沿所述水平横杆11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并连接在所述水平横杆11上。所述轨道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轨道条21,两个所述轨道条21分别支撑在所述水平横杆11上,设置两个轨道2可使车体3运行稳定,并且节省材料。所述车体3包括平台31、第一侧滚轮32和第二侧滚轮33,第一侧滚轮32和第二侧滚轮33均可滚动的连接在所述轨道上,所述第一侧滚轮32和第二侧滚轮33分别支撑在两个轨道条21上。
32.本技术的应用于施工现场的轨道2运料小车设置支架1,将轨道2支撑在支架1上可解决施工现场材料码放不规则、道路不平整无法走车的问题。并且使用本技术的应用于施工现场的轨道2运料小车在运输钢管、模板、方钢等重量大、运输量大的材料时,使运输便利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运输效率。
3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水平横杆11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长管体111和多个短管体112,两个所述第一长管体111间隔设置,各所述短管体112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长管体111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一长管体111连接,各所述短管体112沿所述第一长管体11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长管体111起到主要支撑的作用,短管体112可起到支撑轨道2和增加支架1稳定性的作用。其中,短管体112与第一长管体111垂直。
3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竖直立杆12连接于所述第一长管体111和短管体112的交点处且与所述第一长管体111和短管体112相连接。其中,竖直立杆12、第一长管体111和短管体112三者均相互垂直。三向垂直进一步增加支撑的稳固性,并且减少交点使安装连接更简便。
3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水平横杆11还包括第二长管体113,所述第二长管体113位于两所述第一长管体111之间且分别与各所述短管体112相连接。起到了进一步增加加强和支撑的作用。
3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竖直立杆12具有位于水平横杆11两侧的下管段121和上管段122,所述上管段最高点的高度高于所述轨道2最高点的高度。
37.轨道2位于竖直立杆12环绕出的环形内部,上管段可限制轨道条21的位置,防止轨道条21脱离水平横杆11。
3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应用于施工现场的轨道2运料小车还包括轨道限位件4,所述轨道限位件4连接在短管体112上,所述轨道条21限位在所述轨道限位件4与所述上管段122之间。保证轨道条21稳定,从而保证车体3运行稳定。
3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轨道限位件4具有圆孔,所述圆孔贯穿套设在所述短管体112上并与所述短管体112焊接固定。
4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轨道条21包括底壁212、第一侧壁213、第二侧壁214和分隔板211,所述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连接在所述底壁212宽度方向两侧的,所述分隔板211设置在两个侧壁之间且与所述底壁212连接,所述第一侧壁213与所述分隔板211之间形成第一轨道2槽,所述第二侧壁214与所述分隔板211之间形成第二轨道2槽。
4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1在沿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梁13,所述
轨道条21的端部抵顶在所述限位梁13上。在轨道条21长度方向上对轨道条21进行限位,防止轨道条21偏移。
4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1在沿长度方向的端部的竖直立杆12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管14。
4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水平横杆11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加强管15,所述第二加强管15两端与所述第一长管体111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管15中部与所述第二长管体113连接。
4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应用于施工现场的轨道运料小车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第一侧滚轮和第二侧滚轮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侧滚轮和第二侧滚轮行驶,或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绳34,所述牵引绳34连接在所述平台31上。牵引绳34连接平台31上,使牵引更稳定。
45.其中,牵引装置可以为电机或发动机。
4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车体3包括围栏,所述围栏环绕所述平台31周向设置形成装载空间。
4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