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膜打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6739发布日期:2022-07-01 18:0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缠膜打包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包装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缠膜打包机。


背景技术:

2.腻子粉等产品在长途运输过程中需要防雨淋、防尘或防潮处理,因此需要在产品出厂前进行缠绕薄膜打包。
3.目前,可供参考的申请公布号为cn109436411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缠绕膜打包机,包括薄膜卷放装置、转动架和载物板,所述载物板设置在所述转动架上且与所述转动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用于支撑和带动整个载物板转动,所述卷放装置位于转动架一侧且用于对待包装产品提供薄膜;当需要包装产品时,将待包装产品放置在载物板上,常常通过人工拉动薄膜端部与待包装产品侧壁贴合,然后启动转动架使载物板带动产品转动,使薄膜缠绕在整个产品的外周壁上。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产品缠膜时需要人工去拉扯薄膜辅助包装,存在包装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产品包装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缠膜打包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缠膜打包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缠膜打包机,包括缠膜打包机本体和扯膜装置,所述缠膜打包机本体包括卷膜组件、转动架和载物台,所述载物台位于所述转动架上方且与所述转动架转动连接,所述卷膜组件位于所述转动架一侧且用于对待包装产品提供薄膜,所述扯膜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夹持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载物台侧壁连接,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且用于夹持薄膜,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夹持或松开薄膜。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包装产品时,启动转动架使载物台带动产品自转,此时,载物台也带动扯膜装置绕载物台中心转动,夹持组件夹持并拉动薄膜绕整个产品转动,使产品被包装,整个包装过程不需要人工辅助包装,提高了产品的包装效率。
9.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杆、耳板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载物台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耳板侧壁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耳板上方且其底壁与所述耳板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均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夹持组件夹持薄膜时,夹持组件通过固定组件与载物台连接,夹持组件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支撑板又通过耳板和连接板连接,连接板能够使整夹持组件与载物台保持一定间距,有利于产品放置在载物台上时与夹持组件不发生磕碰。
11.可选的,所述夹持组件还连接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均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支撑板,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夹板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夹板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
轮啮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闭合或松开时,主动齿轮能够带动从动齿轮转动,有利于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同步转动,方便快速夹持或松开薄膜,提高了夹持组件的适用性。
13.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转动杆,所述驱动件固定端与所述支撑板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平行于所述支撑板,所述驱动件的伸缩端与所述转动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驱动件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夹持组件闭合或松开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带动转动杆绕主动齿轮转轴转动,使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转动闭合或松开,实现夹持薄膜或松开薄膜的目的。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均为四分之一圆形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圆心处与所述主动齿轮轴心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圆心处与所述从动齿轮轴心固定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闭合时可以形成一个半圆,当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开时,扇形边降低了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转动时钩挂到薄膜的可能性,而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开后为平角,有利于薄膜与夹持组件完全脱离,降低了薄膜与夹持组件脱离时发生破损的可能性。
17.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相互靠近侧壁均连接有柔性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夹持组件夹持薄膜时,柔性件能够对薄膜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薄膜被夹持时发生破损的可能性。
19.可选的,所述扯膜装置还包括有吹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包括吹嘴、进气管和气泵,所述吹嘴与所述进气管连接且连通,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气泵连接且连通,所述气泵与所述缠膜打包机本体连接,所述吹嘴位于所述支撑板靠近产品一侧且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薄膜缠绕至产品两到三圈时,启动驱动件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开,此时,被夹持的薄膜端部掉落,而吹风组件通过气泵将气流从进气管吹向吹嘴,吹嘴将气流吹向端部薄膜,方便产品包裹严实,提高了整个缠膜打包机的适用性。
21.可选的,所述进气管为竹节管。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节管能够任意弯折,有利于根据薄膜端部的位置调节吹嘴的位置,提高了吹风组件的适用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夹持组件,夹持组件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闭合能够将薄膜夹持住,当转动架带动载物台和产品转动时,夹持组件能够带动薄膜同转动架转动,使产品被薄膜包裹,实现了自动缠绕薄膜的目的,提高了产品包装效率;
25.2.通过设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当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闭合或开启时,由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所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能够快速闭合或开启,提高了夹持组件的适用性;
26.3.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当驱动件工作时,驱动件推动转动件绕主动齿轮的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实现了夹持组件的闭合或开启。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缠膜打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缠膜打包机中突出显示扯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缠膜打包机本体;11、卷膜组件;12、转动架;13、载物台;2、扯膜装置;21、固定组件;211、连接板;212、耳板;213、支撑板;22、夹持组件;221、第一夹板;222、第二夹板;23、驱动组件;231、驱动件;232、转动杆;24、吹风组件;241、吹嘴;242、进气管;243、气泵;3、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缠膜打包机。参照图1和图2,缠膜打包机包括缠膜打包机本体1和扯膜装置2,缠膜打包机本体1包括卷膜组件11、转动架12和载物台13,转动架12放置在地面上且用于驱动载物台13转动,载物台13位于转动架12上方且用于盛放产品,卷膜组件11位于转动架12一侧且用于对产品提供薄膜,扯膜装置2与载物台13连接且用于将薄膜与产品侧壁贴合。当需要对产品进行包装时,首先将待包装产品放置在载物台13上,扯膜装置2能够与卷膜组件11配合,夹持并拉动薄膜绕产品转动,不需要人工缠膜,提高了产品的包装效率。
32.参照图2,扯膜装置2包括固定组件21、夹持组件22和驱动组件23,固定组件21包括连接板211、耳板212和支撑板213,连接板211有两个且相互平行,连接板211一端与载物台13侧壁焊接,另一端与耳板212连接,耳板212沿长度方向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211焊接,支撑板213底壁与耳板212顶壁焊接,支撑板213与耳板212之间还用螺栓连接有肋板,支撑板213靠近载物台13一端侧壁平行于连接板211与载物台13所连接侧壁,夹持组件22与支撑板213连接且用于夹持薄膜,驱动组件23与固定组件21连接且用于驱动夹持组件22夹持或松开薄膜。
33.通过设置固定组件21,使夹持组件22和驱动组件23能够与缠膜打包机本体1连接,连接板211能够使耳板212及支撑板213与载物台13之间存在间隙,方便产品的包装,支撑板213能够对夹持组件22和驱动组件23起到连接作用。
34.参照图2,夹持组件22包括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均与支撑板213平行且与支撑板213转动连接,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均为四分之一圆形夹板,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通过驱动组件23实现闭合或开启,当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闭合或开启时,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可以形成一个半圆,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侧壁缕空,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相互靠近侧壁还粘接有柔性件,柔性件为橡胶材料制成。
35.当驱动组件23驱动夹持组件22夹持薄膜时,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相互靠近,将薄膜夹持在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之间,缕空设置有利于降低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的自身重量,当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完全打开时,四分之一圆形的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转动后恰好可以形成半圆,有利于薄膜与夹持组件22完全脱离,而且弧形边能够降低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划伤薄膜的可能性,柔性件能够降低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夹伤薄膜的可能性,提高了夹持组件22的适用性。
36.参照图2,夹持组件22还连接有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均与支撑板213远离载物台13一端侧壁转动连接,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垂直支撑板213,主动齿轮3与第一夹板221的圆心同轴焊接,从动齿轮4与第二夹板222的圆心同轴焊接,从动齿轮4与主动齿轮3啮合,驱动组件23与主动齿轮3连接且用于驱动主动齿轮3转动。
37.当需要夹持薄膜或松开薄膜时,启动驱动组件23,驱动组件23带动主动齿轮3转动,主动齿轮3带动从动齿轮4和第一夹板221转动,而从动齿轮4带动第二夹板222转动,实现了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快速夹持薄膜或松开薄膜的目的,提高了夹持组件22的适用性。
38.参照图2,驱动组件23包括驱动件231和转动杆232,驱动件231为电动推杆,驱动件231的固定端与支撑板213侧壁铰接,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支撑板213垂直,驱动件231的伸缩端与转动杆232一端铰接,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支撑板213垂直,转动杆232沿长度方向平行于支撑板213,转动杆232远离驱动件231的一端与主动齿轮3的转轴固定连接。
39.当需要转动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时,启动驱动件231,驱动件231驱动转动杆232绕主动齿轮3的转轴转动,转动杆232转动带动主动齿轮3转动,从而实现驱动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夹持薄膜或松开薄膜。
40.参照图2,扯膜装置2还包括吹风组件24,吹风组件24包括吹嘴241、进气管242和气泵243、气泵243与连接板2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气管242为竹节管,进气管242一端与气泵243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吹嘴241连接且连通,吹嘴241与支撑板213通过螺栓连接,吹嘴241朝向载物台13一侧。
41.当载物台13和产品缠绕三圈薄膜后,驱动组件23驱动夹持组件22松开薄膜端部,此时薄膜端部落在载物台13处,吹风组件24开始工作,气泵243将气流通过进气管242和吹嘴241吹向载物台13,使薄膜端部被薄膜缠绕在内层,提高了产品包裹时的密封性,竹节管能够任意弯折,提高了进气管242的适用性。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缠膜打包机的实施原理为:当对产品进行缠膜包装时,首先将产品放置在载物台13上,启动转动架12,使载物台13和产品自转,与此同时,夹持组件22也拉动薄膜缠绕在产品外周壁,当载物台13转动三周后,启动驱动件231,驱动件231驱动转动杆232转动,从而使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相互分开,使薄膜端部落在载物台13上,再启动吹风组件24,将薄膜端部吹向产品侧壁,使产品被包装的过程中将薄膜端部缠绕在内部,提高了产品包装时的密封性,当产品包装完成后,再启动驱动件231,使薄膜被加持在夹持组件22中,再通过卷膜组件11将产品与夹持组件22之间的薄膜分离并对产品封口,拆卸下产品,再进行下一个产品的包装,整个包装过程不需要人工手动拉动薄膜包装产品,提高了产品包装效率。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