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0197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电子邮政通信系统的封缄书信的邮件等制作所使用的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
关于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已经由本申请人在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10(1998)-16092号等中提出,这种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顺次地输送印字部打印的一张信封用纸与一张或两张以上的文书用纸,由粘合剂粘附机构把粘合剂附着在信封用纸边缘部近旁的规定粘接位置上,同时,在该信封用纸上的粘合剂的内侧对文书用纸定位,并使其重叠后由用纸折叠部同时折叠信封用纸与文书用纸,并且通过在上述粘接位置进行粘接,可自动制成封入文书用纸的封缄书信。
但是,粘合剂粘附机构具有用于装填把粘合剂粘附在剥离带上的卷状粘合剂带的盒,并具有使从安装在盒安装部中的盒里抽出的粘合剂带的粘合剂粘附(转移)在信封用纸的给定粘接位置的功能。另外,在这种粘合剂粘附机构中,当粘合剂带使用到终端时,在信封用纸的粘接途中,如果粘合剂用完了,就会制成粘接不良的封缄书信,发生使需要保密的文书用纸露出等现象,因此在粘合剂带到达终端之前的位置(终端附近)进行检测,在此时可以交换新的粘合剂带。
以往粘合剂带的终端附近如图3所示,在盒100的上下分别配设有构成穿透型光传感器101的发光部102和受光部103,由该光传感器101检测粘合剂带104的外周位置104e。即,在这种场合,由于粘合剂带104的外周位置104e随着接近终端而位移到中心侧,如果到达预设定的位置,受光部103能接收到由粘合剂带104遮断的来自发光部102的光,即可将该位置检测为终端附近。另外,在该图中,105是用于保持粘合剂带104的端面104s的法兰部,粘合剂带104的两端面104s由一对法兰部105夹持着。
可是,用于检测这种粘合剂带104的终端附近的以往的检测方法,存在如下的问题。
第一问题是,因所检测的终端附近的误差大,所以必须在终端跟前设置有足够富余量的检测位置,造成对粘合剂带的极大浪费。
第二问题是,当光传感器101发生障碍,例如发光部102发生故障无法亮灯时,则会判断为有粘合剂带而继续动作,不能发挥自动保护功能。
第三问题是,对光传感器101的检测位置的设定(变更),必须在变更光传感器101的机械位置的条件下进行,造成了支持光传感器101的机构复杂化、而且要占领场地、设定调整也很费事。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尽量减少粘合剂带的浪费、经济性及节省资源性高、具有自动保护功能、随之能提高信赖性、同时能简化传感部的支持机构(使其小型化)并易于设定调整的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
本发明的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1,具有装入卷状粘合剂带T的盒C,该卷状粘合剂带T把粘合剂A粘附在剥离带To上,上述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1还备有粘合剂粘附机构2p(2q、2f),该粘合剂粘附机构2p(2q、2f)把从装入盒安装部3的上述盒C中引出的粘合剂带T的粘合剂A粘附在制作信封Po用的信封用纸Pe的粘接位置Jp(Jq、Jf)上,采用这种构成时,在用于保持上述盒C中的粘合剂带T的端面Ts的法兰部4a、4b上,设有沿旋转方向的数个0值对应部5x与数个1值对应部5y交替排列的栅部5,并且在上述盒安装部3上配设有用于检测上述栅部5的0值对应部5x…与1值对应部5y…的传感器部6,还设置有检测处理部7,该检测处理部7把从粘合剂A粘附到上述信封用纸Pe的粘附期间的上述传感器部6得的0值对应部5x…或1值对应部5y…的计数值Dc和预先设定的基准值Ds进行比较,检测出上述粘合剂带T接近带终端的情况,并进行与之相对应的处理。
由此,由于从粘合剂A粘附在信封用纸Pe的一次粘附期间的盒C中引出的粘合剂带T的长度为一定,因此,在粘合剂带T的直径为大直径的使用初期,一次的粘附期间的法兰部4a的旋转角度会变小,传感器部6所检测的0值对应部5x…或1值对应部5y…的数字值Dc也会变小。与之对应,由于粘合剂带T的直径随着使用而逐渐变小,因而,一次的粘附期间的法兰部4a的旋转角度会随着使用而变大,传感器部6所检测的0值对应部5x…或1值对应部5y…的数字值Dc也会变为较大的值。结果,如果基于和粘合剂带的终端附近对应的数字值来设定基准值Ds,借助于检测处理部7来比较该数字值Dc与基准值Ds,就可以检测出终端附近的位置。结果,缩小了检测偏差,而且,借助于基准值Ds的变更,能很容易地实现终端附近的检测位置的设定(变更)。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设置在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中的粘合剂粘附机构的盒处于脱离状态的从侧面方向观察的构成图。
图2是将设置在该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中的粘合剂粘附机构的主要部分抽出的构成图。
图3是以往技术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设置在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中的粘合剂粘附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方框图。
图5是表示该粘合剂粘附机构的盒安装部的上升状态的从侧面方向观察的构成图。
图6是从侧面方向观察该粘合剂粘附机构的限制机构部的构成图。
图7是该粘合剂粘附机构的盒安装部处于下降状态的限制机构部的从正面方向观察的局部断面构成图。
图8是该粘合剂粘附机构的盒安装部处于上升状态的限制机构部的从正面方向观察的局部断面构成图。
图9是从正面方向观察的该粘合剂粘附机构的驱动轴变位机构的局部断面构成图。
图10是从平面方向观察的该驱动轴变位机构的锁定杆位移到释放位置的状态的局部断面构成图。
图11是从平面方向观察的该驱动轴变位机构的锁定杆变位到锁定位置的状态的局部断面构成图。
图12是从正面方向观察的表示该粘合剂粘附机构所使用的盒供给卷筒的分解状态的局部断面构成图。
图13是从平面方向观察的该粘合剂粘附机构的模式图。
图14是具有该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的电子邮政通信系统的整体概要图。
图15是表示该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整体的概略构成图。
图16是从平面方向观察的设置在该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中的粘合剂粘附机构(第一粘合剂粘附部)的动作说明模式图。
图17是从平面方向观察的设置在该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中的粘合剂粘附机构(第二粘合剂粘附部)的动作说明模式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列举的最佳实施例。另外,实施例以例子的方式示出了制作电子邮政通信系统S中的封缄书信的邮件Po的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1。
图14示出了电子邮政通信系统S的整体构成。St是发送局Bt发送信号时的功能方框,Sr是接收局Br接收时的功能方框,Sc是具有主计算机的管理中心。另外,在各邮局Bt、Br处备有两方面的功能框St及Sr。此外,发送局Bt及接收局Br分别设有传真通信部(通信部)70及71,各传真通信部70及71可与管理中心Sc的主计算机相互通信。
在发送局Bt处,72是基于计算机功能的数据处理部。该数据处理部72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储存功能和自动拨号功能等。在该数据处理部72的输入侧,由图像扫描部(读取部)73供给图像数据,同时从键盘等输入部74提供输入数据。而且在该数据处理部72的输出侧输出发送信号数据,并通过传真通信部70发送信号。
另一方面,在接收局Br处,75是基于计算机功能的数据处理部。在该数据处理部75的输入侧赋予通过传真通信部71所接收的接收数据。并且,数据处理部75的输出传送给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
下文参照图14~图17说明该实施例的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1的构成。
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1大致由给纸部80、印字部81、第一粘合剂粘附部82、用纸折叠部83和第二粘合剂粘附部84构成。如图15所示,给纸部80与印字部81配设在装置的下部,第一粘合剂粘附部82、用纸折叠部83和第二粘合剂粘附部84配设在装置的上部。
给纸部80具有供给A4尺寸(大尺寸)的信封用纸Pe的信封用纸给纸部85和供给B5尺寸(小尺寸)的文书用纸Pt的文书用纸给纸部86。此外,信封用纸给纸部85具有装卸式的用纸盒85c和将信封用纸Pe从该用纸盒85c中一张一张地送出的送出机构85s。
在给纸部80的后部配设有印字部81。该印字部81具有对从信封用纸给纸部85和文书用纸给纸部86中有选择地送出的信封用纸Pe与文书用纸Pt打印由上述数据处理部75传送来的图像数据的功能。
另一方面,第一粘合剂粘附部82配设在印字部81的上方。这样,印字部81与第一粘合剂粘附部82之间由弯曲的输送道87连接。第一粘合剂粘附部82具有构成本发明主要部分的左粘合剂粘附机构2p及右粘合剂粘附机构2q,如图16所示,并具有对于沿着箭头Ft方向被输送的信封用纸Pe,把粘合剂粘附在沿着其左缘部及右缘部附近的规定的粘接位置Jp、Jq的功能。
左粘合剂粘附机构2p如图1(参照图13及图16)所示,具有位置固定的驱动部件21。该驱动部件21具有从前下部突出的升降驱动轴22,由该升降驱动轴22支持着盒安装部3的前下部。盒安装部3具有安装在升降驱动轴22上的支架支持部23和固定在该支架支持部23上的盒支架24。另外,在驱动装置21上设有与后述的盒C的卷取卷筒Rt结合的使卷取卷筒Rt转动的旋转驱动轴25,该旋转驱动轴25可相对于盒支架24进退地变位。
另一方面,驱动部件21具有单一的驱动马达26,该驱动马达26与升降驱动轴22由配制在驱动装置21上的第一传动齿轮机构(图中未示)连接而构成升降机构部10,同时,该第一传动齿轮机构与驱动轴25由配制在支架支持部23上的第二传动齿轮机构(图中未示)连接而构成盒驱动系。另外,上述第一传动齿轮机构与第二传动齿轮机构的中途分别夹设有单向超越离合器,当驱动马达26朝一个方向(正向)旋转时,从驱动马达26将旋转传递给旋转驱动轴25,并且当驱动马达26朝另一方向(反向)旋转时,从驱动马达26将旋转传递给升降驱动轴22。由此,借助于单一的驱动马达26就可以使卷取卷筒Rt沿卷取方向转动,同时,通过使升降驱动轴22以一定角度旋转变位,盒安装部3可沿图5中的箭头Fu方向上升。另外,盒安装部3在自重或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下降。
盒支架24构成为从上方即图1中箭头Fc方向插入盒C的可安装的盒状,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其内部设有对盒C进行定位的保持定位部27f、27r。这样,盒C只能按照一定的朝向插入,例如,在朝向相反时就不能插入。把盒C装入盒支架24中时,位于盒C下端的粘附用滚轮36从盒支架24的下端朝下方突出。
此外,另一右粘合剂粘附机构2q与上述的左粘合剂粘附机构2p具有基本相同的构成。这时,如图13所示,左粘合剂粘附机构2p的驱动部件21(包括支架支持部23)与右粘合剂粘附机构2q的驱动装置21q(包括支架支持部)除了左右对称的构成这一点之外,其余为同一构成。与之相对,支持在各驱动部件21、21q上的左右盒支架24、24q分别朝向同一方向地配置着。结果,装在各盒支架24、24q中的各盒C、C也处于如图13所示的朝向同一方向的状态。
另一方面,盒C具有由基板部32和在该基板部32的一面规定位置处以直角立起的肋部33构成的盒本体31。在基板部32的后部可自由转动地安装有供给卷筒支轴部34,在该供给卷筒支轴部34上装有供给卷筒Rs(参照图12)。另外,在基板部32的前部可自由转动地安装有卷取卷筒Rt(参照图11)。进一步,在盒本体31的下端一体地设置有向下方延伸的滚子支持部35,在该滚子支持部35的下端可自由转动地安装有粘附用滚轮36。此外,37是导向滚子;31f、31r是被定位部,它通过一体地设置在盒本体31的前后端部而与上述盒支架24的定位部27f、27r相结合。
如图12所示,供给卷筒Rs由卷筒半体41与42构成。卷筒半体41具有圆盘状法兰部4b和一体地设置在该法兰部4b一面侧的筒形轴承部41b,同时,卷筒半体42具有圆盘状法兰部4a和一体地设置在该法兰部4a一面侧的筒形芯部42a。在供给卷筒支轴部34的外周部以180°对置地设有一对L形结合槽43,在轴承部41b的内周面上以180°对置地设有一对与该结合槽43…结合的结合凸起44。另外,在轴承部41b的外周部以180°对置地设有一对L形结合槽45,同时,在芯部42a的内周面上以180°对置地设有一对与该结合槽45结合的结合凸起46…。这样,如果沿箭头Fa的方向将卷筒半体41组装到卷筒半体42上,并使各个结合凸起46分别与结合槽45结合,就可以把芯部42a嵌合到轴承部41b的外周部上,因此,可构成供给卷筒Rs,同时,如果沿箭头Fb的方向将供给卷筒Rs组装到供给卷筒支轴部34上,使各个结合凸起44分别与结合槽43结合,就可以把轴承部41b与供给卷筒支轴部34的外周部嵌合在一起。另外,各结合槽43、45的形状如图12所示,作成这样的结构,当沿箭头Ff方向引拉供给卷筒Rs时,各结合凸起44…及46…卡到结合槽43及45的里端,可防止轴承部41b及芯部42a沿轴向脱出。另外,在供给卷筒Rs上施加有适当的反张力。
另一卷取卷筒Rt如图11所示,由卷筒半体47与48构成。卷筒半体47具有圆盘状法兰部47a和一体地设置在该法兰部47a一面侧的筒形轴承部47b,在该筒形轴承部47b的内周面上沿轴向形成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的4个槽部。由此,与后述的断面为十字形的驱动轴本体53相结合。在法兰部47a的另一面侧上一体地形成筒形轴部47c,该筒形轴部47c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基板部32上。进一步,如图1所示,在卷取卷筒Rt与基板部32之间配设有防反转机构51。该防反转机构51配设有止挡板49和止挡爪50,止挡板49与卷取卷筒Rt一体旋转,并在其外周上设有锯齿部49s。止挡爪50可啮合地并且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在锯齿部49s上,由此,可以阻止卷取卷筒Rt的反转。卷筒半体48具有圆盘状法兰部48a和一体地设置在该法兰部48a一面侧的筒形芯部48b,在该筒形芯部48b的内周面上,设有与上述结合凸起46同样的结合凸起,同时,在上述轴承部47b的外周面上设有与上述结合槽45…相同的结合槽。这样,如果让结合凸起与结合槽相结合,芯部48b就会与轴承部47b的外周嵌合在一起,可构成卷取卷筒Rt。另外,结合槽的形状是,当卷取卷筒沿卷取方向旋转时,结合凸起卡在结合槽的里端,由此可防止轴承部47b与芯部48b沿轴向脱出。此外,借助于卷取卷筒Rt,可使卷取剥离带To的速度被选定在比信封用纸Pe的输送速度快若干的速度上。
另一方面,在盒C中装入粘合剂带T。粘合剂带T是把粘合剂A粘附在剥离带To上的卷状粘合剂带,装入时,从盒C卸下供给卷筒Rs,同时如图12所示,从一个卷筒半体42卸下另一卷筒半体41。然后,将卷状(环状)粘合剂带T装入卷筒半体42中后,组装卷筒半体41,构成供给卷筒Rs,同时将供给卷筒Rs装入供给卷筒支轴部34中。此外,如图1所示,从供给卷筒Rs拉出的粘合剂带T架设在粘附用滚子36及导向滚子37上后,将其前端设置的防粘用引导带粘在卷取卷筒Rt的芯部48b的外周面上。这时,将卷筒半体48从卷筒半体47上卸下,把防粘用引导带粘附在卷筒半体48上后,组装到卷筒半体47中。
但是,以往的盒在盒本体上附设有开闭式盖。这样,交换粘合剂带时,需要打开盖,从供给卷筒上卸下剩余的粘合剂带,同时从卷取卷筒卸下使用后剥离带,之后装入新的粘合剂带。接着,通过关闭盖,将供给卷筒与卷取卷筒保持在盒本体内。然而,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卷取卷筒Rt与供给卷筒Rs的任何一方通过数个结合槽43与结合凸起44构成防脱机构,因而,不需要以往的盖。结果,降低了费用,并使装入作业简易化,同时构成了不会损坏盒C的结构。
此外,以往的盒是从横向并沿水平方向压入盒支架中而装入的。与之相比,在本实施例中,盒C相对于盒支架24的装卸是从一个方向进行的,同时通过一次操作很容易装卸。因此,盒C是从上方插入盒支架24中而安装的,并且向上拉拔就可以拆卸下来。此外,根据这种结构,装卸盒C时,由于没有对旋转驱动轴25造成妨碍,因此,旋转驱动轴25可借助于驱动轴变位机构15沿轴向变位。
图9~图11示出了驱动轴变位机构15的构成。首先,旋转驱动轴25具有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在支架支持部23上的传动轴52,该传动轴52上的从支架支持部23至前端的部分构成有一定厚度的板状插通部52s(参照图1及图9)。并且,该插通部52s通过螺旋弹簧54可自由滑动地插入驱动轴本体53的中心所设置的结合孔中,该驱动轴本体53在后端一体地设有大直径结合部53s。该驱动轴本体53做成断面为十字形的结构,并且与前述盒C侧的轴承部47b的内周面相结合。此外,在相对于旋转驱动轴25处于邻接的位置,在支架支持部23上可自由转动地设有轴55。在轴55的上端安装有向水平方向一侧突出的锁定杆56,同时在轴55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沿上下方向突出的一对驱动轴操作杆57。锁定杆56可以有选择地处在由图10所示的释放位置Px与图11所示的锁定位置Py。在释放位置Px上,锁定杆56处于相对盒支架24平行的状态。该锁定位置Py是通过把锁定杆56自上述释放位置Px旋转变位90°而得到的,在该锁定位置Py上,锁定杆56处于覆盖盒支架24上方的状态。因此,将锁定杆56的转动范围限制为90°,同时通过设置棘爪机构,构成在释放位置Px与锁定位置Py停止的结构。进一步,在锁定杆56的正下方配设有使用穿透型光传感器的盒传感器58,同时在盒C的上端一体地设置快门片Cp或Cq。这样,当锁定杆56位于锁定位置Py时,盒传感器58检测快门片Cp或Cq,判断盒C的有无。
这种驱动轴变位机构15如果使锁定杆56变位到释放位置Px,则使盒支架24的上方敞开,同时通过驱动轴操作杆57的变位,使结合部53s(驱动轴本体53)相对于图10所示的盒支架24后退地变位,在这种状态下,可以从上方把盒C插入盒支架24中而进行安装。另一方面,把盒C装入盒支架24中后,如果把锁定杆56向锁定位置Py旋转变位,锁定杆56就会推压盒C的上端,如图9所示地锁定盒C的位置。此外,盒传感器58检测快门片Cp,检测出盒C已安装在给定位置。同时,由于驱动轴操作杆57与结合部53s的结合状态发生变化或被解除,因此如图11所示,驱动轴本体53在螺旋弹簧54弹性作用下进入盒支架24内部,与卷取卷筒Rt的轴承部47b结合。
下文参照图1~图8说明附设在粘合剂粘附机构2p(2q、2f)上的本发明的主要构成。
首先,如图1所示,在盒C上的保持粘合剂带T的端面Ts的法兰部4a、4b上设置有数个旋转方向0值对应部5x和1值对应部5y交错排列的栅部5。在这种情况下栅部5如图6所示,其沿着法兰部4a、4b的外周缘的凹部Mx…与凸部My…即0值对应部5x…是通过法兰部4a、4b的外周缘上的切槽凹部Mx…形成的,而1值对应部5y…是通过各凹部Mx夹持的凸部My…形成的。
另一方面,在盒安装部3的支架支持部23上配设有用于检测栅部5的数个0值对应部5x和数个1值对应部5y的传感器部6。该传感器部6使用如图2所示的由对峙于栅部5(数个凹部Mx,数个凸部My)的发光部61和受光部62组成的穿透型光传感器6s。
此外,传感器部6与具有计算机功能的控制部63连接。控制部63计数在把粘合剂A粘附到信封用纸Pe上的粘附期间从传感器部6得出的0值对应部5x…或1值对应部5y…,由此得出计数值Dc,同时将该计数值Dc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Ds进行比较,检测粘合剂带T的终端附近。并且进行与检测终端附近对应的处理,具体地说,将检测信号传送给报知部64,借助于视觉手段或听觉手段报知达到该终端附近的情况。因此,控制部63与报知部64构成检测处理部7。在这种情况下,在检测处理部7(控制部63)上施加有误差处理功能,该误差处理功能是指在把粘合剂A粘附到信封用纸Pe上的粘附期间,不从传感器部6得出0值对应部5x…或1值对应部5y…的计数值Dc时,进行误差处理的。
一方面,如图5~图8所示,在支架支持部23上设有限制机构部11,该限制机构部11在盒安装部3下降时,允许法兰部4a、4b转动,并且在盒安装部3上升时,限制法兰部4a、4b的转动。限制机构部11备有安装在支架支持部23上的托架65,借助于该托架65可自由转动地支持着止挡件13的中间部所设置的轴部13s。止挡件13的从轴部13s起的盒支架24侧的部分为止挡本体13m,该止挡本体13m如图8所示,处于略水平的位置,并进入法兰部4a、4b上所设置的栅部5的凹部Mx…中并与之结合。而止挡件13的从轴部13s起的驱动装置21侧的部分为被结合部13c,该被结合部13c如图7所示,与固定在驱动装置21上的结合部12相结合。此外,止挡件13由螺旋弹簧66朝着使止挡本体13m与法兰部4a、4b卡合的方向施力。
另一方面,在第一粘合剂粘附部82的下方设有输送道67,同时在其后部配设有用纸折叠部83。该用纸折叠部83具有对于从第一粘合剂粘附部82输送的信封用纸Pe定位,对文书用纸Pt等定位的定位功能,同时还具有对于已经定位的信封用纸Pe和文书用纸Pt等用压力机构86顺次折叠、粘接地折叠粘接功能。进一步,在用纸折叠部83上附设有第二粘合剂粘附部84。该第二粘合剂粘附部84具有把粘合剂A粘附在沿着已定位到用纸折叠部83处的信封用纸Pe的前缘部附近的规定粘接位置Jf上。
第二粘合剂粘附部84具有与上述左粘合剂粘附机构2p同样构成的粘合剂粘附机构2f,同时为了把粘合剂A粘附在停止的信封用纸Pe上,还设置有左右移动机构69。该左右移动机构69通过在驱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架设环状皮带而构成,该驱动皮带轮由使粘合剂粘附机构2f沿信封用纸Pe的左右方向移动的例如驱动部旋转地驱动。因此,粘合剂粘附机构2f相对于上述左粘合剂粘附机构2p成直角地配置着。
下文参照各图叙述该实施例的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1的动作。
从电子邮政通信系统S的发送局Bt开始,为了将有关记入必要事项的一张收件人地址姓名用纸Pa和一张或两张以上的文书Pb等的图像数据发送给接收局Br,在接收局Br通过传真通信部71接收该图像数据,将所接收的该图像数据通过数据处理部75传送给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1。然后,利用该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1制作打印有关收件人地址姓名用纸Pa的图像数据的接收侧管理图表,同时仅将有关信封打印内容的图像数据打印在信封用纸Pe上,并且将有关文书Pb等内容的图像数据打印在文书用纸Pt等上,进行封缄书信的邮件Po的自动制作。下文作具体的说明。
首先,由设置在数据处理部75上的储存功能记忆所接收的图像数据。一方面,从信封用纸给纸部85将兼用作管理页的原纸的A4尺寸的信封用纸Pe输出。然后,由数据处理部75上的储存功能读出全部有关收件人地址姓名用纸Pa的图像数据,由印字部81在白纸(信封用纸Pe)上打印。由此,将与发送侧的收件人地址姓名用纸Pa相同的内容制成照其原样打印的接收侧管理页Pm。让所打印的接收侧管理页Pm照原样通过第一粘合剂粘附部82、用纸折叠部83、第二粘合剂粘附部84,并输送到排出部。
接着,以同样的方式,从信封用纸给纸部85将A4尺寸的信封用纸Pe输出。然后,由数据处理部75上的储存功能只读出有关收件人地址姓名用纸Pa的信封打印内容的图像数据,并由印字部81印字在信封用纸Pe的规定位置上。将所印字的信封用纸Pe输送到第一粘合剂粘附部82处。
利用第一粘合剂粘附部82,将粘合剂A粘附在沿图16所示的箭头Ft方向输送的信封用纸Pe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输送过程中的信封用纸Pe输送到粘附开始位置,则各粘合剂粘附机构2p、2q的盒安装部3下降,使粘合剂带T的粘合剂A与信封用纸Pe接触。这时,限制机构部11的止挡件13的被结合部13c如图7所示地与结合部12接触,限制了其向下的变位,因此,止挡本体13m向下方转动变位。结果,解除了止挡本体13m与凹部Mx…的卡合,允许法兰部4a、4b转动。另一方面,由于卷取卷筒Rt卷取剥离带To的速度选定为较信封用纸Pe的输送速度稍快的速度,因而随着信封用纸Pe的输送,粘合剂带T的粘合剂A粘附(转移)在信封用纸Pe上的同时,剥离带To被卷取在卷取卷筒Rt上。
接着,如果将信封用纸Pe输送到粘附结束的位置,设置在驱动装置21、21q上的升降机构部10…会使各盒安装部3…上升,从信封用纸Pe拉断粘合剂A。如图5的实线所示,其中示出了盒安装部3沿箭头Fu方向上升的状态。此外,盒安装部3上升时,如图8所示,由于止挡件13的被结合部13c与结合部12的结合状态发生变化或被解除,因此在螺旋弹簧66弹力的作用下,止挡本体13m进入法兰部4a、4b的凹部Mx…中。结果,止挡本体13m与凹部Mx…卡合,限制了法兰部4a、4b的转动,由此能可靠地拉断粘合剂A。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这样的限制机构部11,省去了以往的电磁离合器或制动机构等复杂的昂贵的机构。从而实现了部件少、结构简单、费用低的目的。
在把粘合剂A粘附到信封用纸Pe上的粘附期间,通常,监视粘合剂带T的剩余情况,检测终端附近。以下根据图4的流程方框图说明终端附近的检测方法。
首先,由控制部63预先设定基准值Ds(步骤S1)。在这种情况下,基准值Ds是基于和粘合剂带T的终端附近对应的数字值设定的。此外,基准值Ds可任意地变更。另一方面,通过粘合剂A的粘附的开始,法兰部4a、4b转动,栅部5的0值对应部5x…或1值对应部5y…顺次横穿传感器部6。因此,从传感器部6得到交替输出ON信号(1值)与OFF信号(0值)的脉冲,使控制部63对该脉冲(0值对应部5x…或1值对应部5y…)进行计数(步骤S2、S3、S5)。这时,控制部分63在不输入来自传感器部6的脉冲时,即传感器部6发生故障、粘合剂带T未装入、粘合剂带T切断等异常现象发生时,虽然粘合剂A的粘附处于开始状态,但是,当不能得到0值对应部5x…或1值对应部5y…的数字值Dc时,控制部63可根据误差处理功能进行误差处理(步骤4)。作为误差处理,就是终止粘合剂A的粘附动作,同时,将误差信号传送给报知部64,由此,借助视觉手段或听觉手段进行报知误差发生的处理。结果,可迅速且可靠地检测出传感器部6的故障等异常,同时还特别能发挥相对传感器部6的故障进行自动保护的功能。
如果粘合剂A的粘附结束,就停止对脉冲的计数,取入所得到的计数值Dc(步骤S6、S7)。然后,控制部63将所得到的计数值Dc和预先设定的基准值Ds进行比较,判断计数值Dc是否在基准值Ds以上。如果计数值Dc比基准值Ds小,由于未到达终端附近,所以继续进行下面的封缄书信的制作处理(步骤S8、S2…)。与之相反,如果计数值Dc为基准值Ds以上,判断为到达了终端附近,进行相应的处理(步骤S9)。具体地,将检测信号传送给报知部64,借助于视着手段或听着手段报知到达该终端附近的情况。此外,根据需要,终止下面的封缄书信的制作处理。
通过终端附近的检测,进行粘合剂带T的交换。交换时,首先,把锁定杆56变位到图10所示的释放位置Px处。由此,使盒支架24的上方敞开,同时通过驱动轴操作杆57的变位,使结合部53s(驱动轴本体53)相对于盒支架24后退地变位。结果,可从盒支架24中将盒C向上方拔出。
从拔出的盒C上卸下供给卷筒Rs的同时,如图12所示,从一个卷筒半体42卸下另一个卷筒半体41。然后,将卷状(环状)粘合剂带T装入卷筒半体42中后,通过组装卷筒半体41构成供给卷筒Rs,同时将该供给卷筒Rs装在供给卷筒支轴部34上。此外,如图1所示,从供给卷筒Rs引出的粘合剂带T架设在粘附用滚子36及导向滚子37上之后,将设在其前端的防粘用引导带粘贴在卷取卷筒Rt的芯部48b的外周面上。这时,将卷筒半体48从卷筒半体47上卸下,把防粘用引导带粘贴在卷筒半体48上后,组装卷筒半体47。
然后,将装有粘合剂带T的盒C从上方插入盒支架24中来进行安装。在盒支架24中安装盒C时,如果锁定杆56旋转变位到图11(图9)所示的锁定位置Py,锁定杆56就推压盒C的上端,对盒C的位置进行锁定。此外,盒传感器58检测快门片Cp,检测盒C安装到给定位置的情况。同时因为解除了驱动轴操作杆57与结合部53s的结合,因此,如图11所示,驱动轴本体53在螺旋弹簧54弹性的作用下进入盒支架24的内部,与卷取卷筒Rt的轴承部47b结合。由此,如果旋转驱动轴25即传动轴52转动,与传动轴52结合的驱动轴本体53就会转动,进一步与该驱动轴本体53结合的卷取卷筒Rt的轴承部47b进行转动。另外,任意的盒C可安装在3个粘合剂粘附机构2p、2q、2f的任一个里。在这种情况下,盒C如图13所示那样,在粘合剂粘附机构2p与2q中以朝向同一方向的形式安装着。
另一方面,通过第一粘合剂粘附部82的信封用纸Pe被输送到用纸折叠部83处。在该用纸折叠部83中,对从第一粘合剂粘附部82输送的信封用纸Pe定位,同时对连续输送的文书用纸Pt等定位。接着,在对文书用纸Pt等定位期间,借助于附设在用纸折叠部83上的第二粘合剂粘附部84(前粘合剂粘附机构2f),将粘合剂A粘附在沿着信封用纸Pe的前缘部附近的规定粘接位置Jf上。这时,前粘合剂粘附机构2f沿图17所示的箭头Fh方向移动,另外,已定位的信封用纸Pe和文书用纸Pt等由压力机构68顺次地折叠并粘接。
这样,借助于该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1,把在接收局Br处所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最终制成把折叠好的文书用纸Pt…等装入密封的信封中的一封封缄书信(封缄书信的邮件Po)。结果,很容易实现封缄书信制作的机械化及自动化,并且不需要现成信封,所以,提高了封缄书信制作时的经济性及广泛应用性。特别是借助于第一粘合剂粘附部82,把粘合剂A粘附在输送中的信封用纸Pe上,同时借助于第二粘合剂粘附部84,在文书用纸Pt等的处理过程中把粘合剂A粘附在定位在用纸折叠部83的信封用纸Pe上,因而不需要用于粘附粘合剂A的独立的专用工序(时间),缩短了制作时间(使其高速化),由此,提高了批量生产性及制作效率。这样的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1,从一张信封用纸Pe开始的信封的制作、文书用纸Pt等的折叠、文书用纸Pt向信封中的投入、信封的封缄是一起进行的,最终制成一封封缄书信的邮件Po。特别是通过选定标准尺寸的A4尺寸的信封用纸Pe和B5尺寸的文书用纸Pt等,可以以原状态利用一般的标准纸,提高了广泛应用性。
以上详细说明了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其详细的构成、方法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下可以任意地变更、追加或简化。例如,对于栅部5表述了由沿着法兰部4a、4b的外周缘的凹部Mx…与凸部My…形成的情况,但是不排除通过反射型光传感器等检测出白黑删格的情况。另外,栅部5的0值对应部5x…与1值对应部5y…中的0值与1值只意味着两种不同的值,并不意味着作为绝对值的0与1。进一步,检测处理部7可以设定数个基准值Ds,依据最初的基准值Ds预报警,也可以依据其后的基准值Ds进行正式报警,适用于任意的处理。
本发明的自动封缄书信装置,在用于保持盒中的粘合剂带端面的法兰部上设有旋转方向上的0值对应部与1值对应部相互交错排列的栅部,并且在盒安装部上设有用于检测栅部的0值对应部与1值对应部的传感器部,同时还设置有检测处理部,该检测处理部把从粘合剂粘附在信封用纸的粘附期间的传感器部得出的0值对应部或1值对应部的计数值和预先设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检测粘合剂带接近带终端的情况,并进行与之对应的处理,由此,能获得下述的显著效果。
①由于可减小检测的终端附近的偏差,因而可以减少粘合剂带的浪费,提高了经济性及节省资源的性能。
②使传感器部的支持机构简单化(小型化),于是降低了费用,并且通过基准值的变更,很容易地进行终端附近的检测位置的设定(变更)。
③根据最佳实施例,如果在检测处理部设置误差处理功能,就能迅速且可靠地检测出传感器部的故障、粘合剂带的未装入、粘合剂带的切断等异常现象,特别是可以发挥相对于传感器部的故障的自动保护功能,从而提高了可靠性。
④根据最佳实施例,由于在粘合剂粘附机构上设有升降机构部与限制机构部,并且在限制机构部设有止挡件,因而,除了能可靠地把粘合剂切离之外,还能使法兰部发挥用于保持粘合剂带的保持功能、检测粘合剂带的终端附近的检测功能以及限制粘合剂带旋转的限制功能的三种功能,更进一步降低了费用,有助于小型化。
权利要求
1.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具有装填卷状粘合剂带的盒,该卷状粘合剂带把粘合剂粘附在了剥离带上,上述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还备有粘合剂粘附机构,该粘合剂粘附机构把从装入盒安装部的上述盒中引出的粘合剂带的粘合剂粘附在制作信封用的信封用纸的粘接位置,其特征是,在用于保持上述盒中的粘合剂带端面的法兰部上沿旋转方向设有0值对应部与1值对应部交错排列的栅部,并且在上述盒安装部上配设有用于检测上述栅部的0值对应部与1值对应部的传感器部,还设置有检测处理部,该检测处理部把从粘合剂粘附到上述信封用纸的粘附期间的上述传感器部得出的0值对应部或1值对应部的计数值和预先设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来检测上述粘合剂带接近带终端的情况,并进行与之相对应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栅部由沿着上述法兰部的外周缘的凹部与凸部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其特征是,上述传感器部采用用于检测上述栅部的凹部与凸部的透过型光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检测处理部具有在把粘合剂粘附在信封用纸的粘附期间,当不能从上述传感器部得出0值对应部或1值对应部的计数值时进行误差处理的误差处理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粘合剂粘附机构具有升降机构部和限制机构部,该升降机构使上述盒安装部升降,该限制机构部在盒安装部下降时允许上述法兰部旋转,在盒安装部上升时,限制法兰部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限制机构部具有止挡件,通过将该止挡件配设在上述盒安装部上,当该盒安装部上升时,该止挡件进入上述凹部并与该凹部卡合,当该盒安装部下降时,该止挡件与位置固定的结合部相结合,解除相对于上述凹部的卡合。
全文摘要
自动封缄书信制作装置,在用于保持粘合剂带T的端面Ts的法兰部4a等上设有旋转方向的0值对应部5x…与1值对应部5y…交错排列的栅部5,并且在盒安装部3上配设有用于检测上述栅部5的0值对应部5x…与1值对应部5y…的传感器部6,同时还设置有检测处理部7。它可减少粘合剂带的浪费,并且能发挥自动保护功能,实现了传感器部的支持机构(使其小型化)的简化及设定调整的容易化。
文档编号B65H37/00GK1257003SQ9912611
公开日2000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0日
发明者望月善雄, 坂口实, 小林等, 森重喜, 高野弘良 申请人:长野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