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屋面起重机的行走机构和起重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08940阅读:来源:国知局
绳24固定在钩部内,并且锁扣27能够固定在牵引绳24上。
[0057]此外,该牵引绳24的第二端还可以采用可调节的方式固定,即通过牵引绳24的第二端可以调整牵引绳24的长度。优选地,牵引绳24的第二端可以采用收绳装置28固定,如图7所示,该收绳装置28可以包括卷筒等可缠绕结构,牵引绳24的靠近第二端的绳段缠绕在该卷筒上,再通过第二端上的锁扣27与牵引绳24连接而将牵引绳24的第二端固定,当需要调整牵引绳24的长度时,可以将锁扣27拆下,增加或减少卷筒上缠绕的绳长,再将锁扣27与牵引绳24连接而再次固定牵引绳24的第二端。
[0058]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起重机的行走目的地的固定点可以根据实际施工环境而是地面上的点或区域,优选地,所述起重机的行走目的地的固定点处设置有基架20,所述第一滑轮21安装在该基架20上。该基架20可以为固定在该行走目的地的墙壁或可拆卸的支架等结构,只要能够满足本发明思想的需要而承受牵引装置的作用力或者在其他结构的辅助下能够承受牵引装置的作用力即可,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
[0059]对于上述通过起重机的起升装置来实施对起重机自身的牵引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在分析牵引绳24的受力情况时,可以将牵引绳24看做与起升装置的吊钩的钢丝绳为一体,因此随着起升臂从水平姿态逐渐接近竖直姿态,起升臂在沿牵引绳24方向上的分力逐渐减小,因此牵引装置对起重机的牵引力就逐渐减小。
[0060]尤其是在起重机距离行走目的地距离较短时,此时起升臂可能在开始起升以拉动牵引绳24的起始位置时与水平面的夹角就比较大,这样会由于对起重机的牵引力较小而导致行走机构效率低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5所示,优选地,所述滑轮组件包括第三滑轮23,所述第三滑轮23与所述起重机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绳25,所述第三滑轮23与所述起重机的行走目的地的固定点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绳26,所述牵引绳24从所述第三滑轮23的下侧绕过并延伸到所述第一滑轮21。
[0061]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绳25和第二连接绳26使第三滑轮23在起重机与固定点之间保持相对地固定,而且牵引绳24从第三滑轮23的下侧支撑该第三滑轮23。
[0062]首先,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绳25和第二连接绳26的总长度应当大于起重机与固定点之间的距离。而且,牵引绳24在起升装置的牵引下保持绷紧,从而对第三滑轮23施加向上的支撑力,第三滑轮23的重力、第一连接绳25和第二连接绳26的拉力的合力与该牵引绳24对第三滑轮23向上的支撑力相互平衡,从而使第三滑轮23保持固定,且牵引绳24、第一连接绳25和第二连接绳26都处于绷紧状态。
[0063]并且,随着起重机接近固定点,第三滑轮23相应地上升,从而使第一连接绳25和第二连接绳26保持绷紧状态,从而使得牵引绳24在第一端与第三滑轮23之间的绳段也能基本保持在更加接近竖直的方向延伸,而第三滑轮23能够重新固定在平衡位置。
[0064]当起重机距离行走目的地距离较短时,起升臂可能在开始起升以拉动牵引绳24的起始位置时与水平面的夹角就比较大,即该起升臂比较接近于竖直状态,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使得牵引绳24在第一端与第三滑轮23之间的绳段也同样地保持在接近竖直的状态。这样,起重臂施加在牵引绳(即沿牵引绳的在第一端与第三滑轮23之间的绳段的延伸方向)上的分力更大,从而能够对起重机提供足够的牵引力。
[0065]并且,第一连接绳25与起重机连接的末端和/或第二连接绳26与固定点连接的末端可以通过上文所述的收绳装置28固定,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绳25和/或第二连接绳26的长度可以调节,此处不再赘述。
[006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其中,该起重机上设置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行走机构。
[0067]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6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69]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屋面起重机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行走机构包括轮装置和牵引装置,该轮装置设置在所述起重机的底座上,该牵引装置将所述起重机连接至所述起重机的行走目的地的固定点,所述起重机能够通过所述轮装置在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下朝向所述固定点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装置能够在支撑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轮装置位于支撑位置时,所述起重机能够通过所述轮装置在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下朝向所述固定点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装置包括轮(11)和轮架(12),该轮(11)通过轮轴安装在该轮架(12)上并能够绕该轮轴旋转,所述轮架(12)通过回转轴安装在所述起重机的底座上并能够绕该回转轴在支撑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12)和/或所述起重机的底座上设置有锁止孔,所述轮装置还包括锁止件(13),该锁止件(13)能够穿入相应的所述锁止孔以将所述轮架(12)固定在支撑位置或收起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起重机的起升装置连接,该起升装置通过所述牵引装置牵引所述起重机朝向所述固定点运动,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绳(24)和滑轮组件,该滑轮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起重机上和/或所述起重机的行走目的地的固定点上的滑轮,所述牵引绳(24)绕过所述滑轮组件的滑轮以将所述起重机与所述起重机的行走目的地的固定点连接, 所述牵引绳(24)的第一端与所述起重机的起升装置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的行走目的地的固定点设置有第一滑轮(21),所述牵引绳(24)的第二端从上至下绕过该第一滑轮(21)延伸并连接至所述起重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上设置有第二滑轮(22),所述牵引绳(24)的第二端从上至下绕过该第二滑轮(22)延伸并固定在所述起重机的行走目的地的固定点。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的行走目的地的固定点处设置有基架(20),所述第一滑轮(21)安装在该基架(20)上。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包括第三滑轮(23),所述第三滑轮(23)与所述起重机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绳(25),所述第三滑轮(23)与所述起重机的行走目的地的固定点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绳(26),所述牵引绳(24)从所述第三滑轮(23)的下侧绕过并延伸到所述第一滑轮(21)。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该起重机上设置有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行走机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屋面起重机的行走机构和起重机,其中,该行走机构包括轮装置和牵引装置,该轮装置设置在所述起重机的底座上,该牵引装置将所述起重机连接至所述起重机的行走目的地的固定点,所述起重机能够通过所述轮装置在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下朝向所述固定点运动。本发明的行走机构包括轮装置和牵引装置,该牵引装置能够将起重机朝向行走目的地的固定点牵引。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牵引装置直接将起重机与行走目的地的固定点连接,从而牵引起重机朝向该固定点运动,不需要导轨等其他辅助装置,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便于操作,能够快速方便地实现起重机转场。
【IPC分类】B66C23/62
【公开号】CN105129634
【申请号】CN201510493214
【发明人】贺生龙, 朱斌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2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