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折叠标签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1580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具有折叠标签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用于消费品的容器,所述容器包括覆盖内包中的开口的折叠标签。本 发明也设及制造容器的方法。本发明的容器作为用于吸烟制品(如卷烟)的容器得到特定应 用。
【背景技术】
[0002] 诸如吸烟制品的消费品通常包装在刚性盒状容器中,如具有盒部分和围绕延伸横 越容器的后壁的较链线连接到盒的盖的较链盖容器,即所谓的Flip-Top?盒。在一些情况 下,容器还包括围绕消费品的至少一部分包裹的内部框架。运可W为容器提供进一步的刚 性并且保护消费品。在内部框架在盒部分的上缘上方延伸的情况下,内部框架也提供盖可 W抵靠其闭合的表面。
[0003] 消费品可W包括在容纳于盒部分和盖内的内包中。实际上,典型地,对于卷烟包 装,通过围绕填充的卷烟折叠内衬产生内包。内包可W包括可W通过其取出消费品的开口 和覆盖开口的标签。为了帮助消费者打开内包,标签可W包括不附着到内包并且提供用于 消费者把持的部分的不粘部分。然而,由于标签典型地由平坦片材形成,因此消费者可能仍 然难W将标签的不粘部分从内包的表面分离。
[0004] -些现有技术的容器试图通过成0度到180度之间的任何角远离内包折叠标签的 不粘部分克服该问题。然而,尽管运可W解决消费者的问题,但是它在容器的制造期间产生 问题。特别地,一旦去除折叠力,标签的折叠部分可能返回未折叠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某处 的位置。因此,不粘部分将从内包向外延伸并且可能在制造过程中的更下游被损坏或者可 能在过程步骤之间的输送期间卡在机器部件上,潜在地导致堵塞和机器停机。
[0005] 所W,期望提供一种用于消费品的容器,所述容器具有易于制造并且易于消费者 打开的内包。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消费品的容器,所述容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外壳前壁, 外壳后壁,两个外壳侧壁,外壳底壁,W及外壳开口。所述容器还包括内包,所述内包用于接 收消费品并且定位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内包包括内包开口。所述容器也包括标签,所述标签 包括覆盖所述内包开口的盖面板和标签翼片,其中所述标签翼片经由折叠线从所述盖面板 悬挂并且覆盖所述盖面板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外壳前壁覆盖所述标签折叠线并且所述内包 位于所述标签折叠线下方。也就是说,折叠线定位在外壳前壁和内包之间。所述标签盖面板 的边缘延伸超出所述内包开口的边缘W限定所述标签盖面板的边缘部分。所述容器还包括 在所述标签盖面板的所述边缘部分上的非永久粘合剂W将所述边缘部分可释放地固定到 所述内包使得所述标签保持在闭合位置。
[0007] 术语"前"、"后"、"顶"、"底"、"侧"、"左"、"右"和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容器的部 件的相对位置的其它术语指的是容器处于直立位置,通过其取出消费品的开口处于顶端。 在容器包括盖的实施例中,盖围绕延伸横越容器的后部的较链线可移动。
[0008] 术语"纵向"指的是从底部到顶部的方向,反之亦然。术语"横向"指的是垂直于纵 向方向的方向。
[0009] 术语"面板"指的是由材料的单个、连续部分形成的容器的一部分。术语"壁"更一 般地指的是组装容器的面,例如外壳的"前壁"限定容器的前面。壁可W由单个面板形成,或 者壁可W由两个或更多个邻接或重叠面板形成。
[0010] 术语"非永久粘合剂"在本文中用于表示提供两种材料之间的粘结使得两种材料 可W在粘结之后容易地分离而几乎不损坏两种材料的粘合剂。非永久粘合剂典型地保持粘 性使得它们允许两种材料重复地粘结和分离而不需要在每次粘结之前施加更多的粘合剂。 相比之下,"永久粘合剂"提供两种材料之间的永久粘结。也就是说,在不施加可能损坏材料 之一或两者的过度力的情况下两种材料在粘结之后不能分离。
[0011] 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包括在内包上的标签,标签包括折叠 W形成标签翼片的一部 分,所述标签翼片覆盖由标签形成的盖面板的至少一部分。有利地,标签翼片提供消费者更 容易把持并且因此便于打开内包的标签的一部分。此外,通过将标签折叠线定位在外壳前 壁和内包之间,标签翼片保持在折叠位置使得标签翼片大致平行于盖面板搁置。也就是说, 标签翼片相对于盖面板折叠约180度的角。运防止标签翼片从内包向外延伸并且因此最小 化标签翼片在后续的制造过程期间被损坏的风险。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容器也包括在标签盖面板的边缘部分上的非永久粘合剂,其有利地 将标签保持在闭合位置,同时也允许标签的重复打开和闭合。
[0013] 外壳开口和内包开口都尺寸确定成使得一个或多个消费品可W通过开口从内包 取出。夕F壳开口覆盖内包开口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地整个内包开口。尽管内包开口可W大于 外壳开口或具有与外壳开口相同的尺寸,但是内包开口优选地小于外壳开口。使用小于外 壳开口的内包开口可W允许标签在至少一个尺度上小于外壳开口。运有利地便于提升盖面 板W打开内包而不需要从外壳取出内包。
[0014] 优选地,所述标签翼片的一部分延伸超出所述外壳前壁的上缘使得在所述折叠线 的远侧的所述标签翼片的远侧边缘位于所述外壳开口下方。运便于由消费者把持标签翼片 而不需要从外壳取出或部分地取出内衬,同时仍然将折叠线保持在外壳和内包之间。在外 壳前壁上缘和标签翼片远侧边缘之间的标签翼片部分的竖直长度优选地在约2毫米到约30 毫米之间,更优选地在约5毫米到约15毫米之间。竖直长度指的是在竖直方向上的标签翼片 的最长范围。
[001引内包可W包括在容器的制造期间围绕消费品折叠的片材,即所谓的"内衬"。优选 地,内包的内衬围绕消费品可密封W便提供例如防止湿气或气味的进入或损失的屏障。内 衬优选地包括限定内衬中的内包盖面板的薄弱线。当首次打开内包时,内衬沿着薄弱线破 坏使得内包盖面板可W被提升并且消费品从内包内被取出。在该情况下,薄弱线限定内包 开口的周边并且当闭合时内包盖面板覆盖内衬开口。优选地,薄弱线是划线、折线或穿孔线 或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薄弱线可W由在内衬的任一侧的划线或折线形 成。此外,在内衬的任一侧的运些划线或折线可W空间上重合或者可W彼此偏移例如在约 0.1mm到约3mm之间的一定距离。内包开口可W布置在内衬内,也就是说,在围绕消费品折叠 内衬之前内包开口可W在所有四边由内衬界定。替代地,开口可W位于内衬的一个边缘处, 也就是说,在围绕消费品折叠内衬之前内包开口可W在Ξ边由内衬界定并且内包开口的第 四边缘由内衬的边缘构成。在另外的其它实施例中,内包开口的第一部分可W位于内衬的 第一边缘上并且内包开口的第二部分可W位于内衬的第二边缘上使得当围绕消费品折叠 内衬时开口然后形成于内包中并且内衬中的两个部分一起形成内包开口。优选地,内衬的 运两个部分彼此附连,例如胶粘或密封。
[0016] 在内包包括内包盖面板的实施例中,标签盖面板的区域优选地使用永久粘合剂附 着到内包盖面板的一部分。通过使用永久粘合剂将标签盖面板的一部分附着到内包盖面 板,消费者可W通过仅仅把持和提升标签翼片提升标签盖面板和内包盖面板两者。
[0017] 为了防止标签翼片粘着到容器的其它部分,标签翼片优选地是不粘的。也就是说, 标签翼片优选地没有粘性粘合剂,如非永久粘合剂。
[001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可W包括第一片材,所述第一片材围绕所述内包折 叠 W至少形成第一前面板,W及第二片材,所述第二片材围绕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内包折 叠 W形成第二前面板,两个第二侧面板,底面板和后面板。所述第一前面板和所述第二前面 板均形成所述外壳前壁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前面板中的至少一个覆盖所述标签 折叠线。优选地,第一片材也形成围绕内包的两个侧面板。
[0019]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可W是较链盖容器,其中折叠第一片材W形成内部框 架并且折叠第二片材W形成盒部分和盖部分。内部框架和盒部分均包括协作W形成外壳的 前壁的前面板,其中盒部分前面板覆盖内部框架前面板的至少一部分。盖部分也包括形成 盖前壁的一个或多个盖前面板。标签折叠线位于内部框架前面板、盒部分前面板或两者下 方。
[0020] 外壳前壁的上缘可W由盒部分前面板的上缘、内部框架前面板的上缘或两者形 成。优选地,内部框架前面板在盒部分前面板上方延伸使得外壳前壁的上缘由内部框架前 面板的上缘限定。使用该布置,内部框架前面板有利地提供盖部分前壁可W抵靠其闭合的 表面,使得当盖部分处于闭合位置时盖部分前壁和盒部分前壁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内并且 限定容器的前壁的外表面。
[0021] 外壳开口可W由第一折叠片材、第二折叠片材或两者限定。在容器是较链盖盒并 且第一折叠片材形成在由第二折叠片材形成的盒部分的上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