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切换动控制的滚珠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186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滚珠筒I的直径小于滚珠Q的直径长度的1.5倍,便于滚珠Q—一的分隔开,从而形成稳定的竖向依次形成类似直线形的排列结构。
[0042]滚珠筒I由下至上逐个的排列开滚珠Q,便于定位体2逐个地取出滚珠Q。
[0043]滚珠筒I的下端口设有定位体2,定位体2的上侧边缘处于滚珠筒I的下端口处,其中,定位体2的上侧边缘与滚珠筒I的下端口不接触,两者之间具有间隙,避免滚珠筒I的下端口与定位体2的上侧边缘之间发生摩擦或者发生机械干涉。便于定位体2的上侧边缘相对滚珠筒I的下端口进行移动。
[0044]定位体2的下部设有输送部3,利用输送部3对定位体2中掉落的滚珠Q进行接纳,通过输送部3中的容纳槽4或容纳体或者其他容纳结构,将滚珠Q容纳在容纳槽4中。
[0045]定位体2中设有伴随着定位体2进行摆动的定位槽22,其中定位槽22为定位体2左侧端上部向内由图3中可以看到,定位槽22为向下凹陷形成的凹槽。
[0046]定位体2为扇形结构,利用扇形结构的底部结构,帮助定位体2的上侧边进行摆动。
[0047]其中,所述定位槽22左侧边上设有定位边221,定位边221的上端为圆弧边,便于滚珠Q从定位槽22中滑落出,通过圆弧形形成的定位边221与滚珠Q接触,不会对滚珠Q之间产生影响冲击,避免滚珠Q的表面与定位边221之间发生刮擦。
[0048]定位边221的高度低于滚珠Q的半径长度,利用定位体2进行摆动的效果,通过定位边221对滚珠Q进行阻挡,让定位体2处于倾斜状态时,滚珠Q可以沿着定位边221的圆弧形结构滚落下。圆弧形的结构,便于滚珠Q向下滚落。
[0049]输送部3上排列有容纳槽4,利用容纳槽4形成对滚珠Q容纳的结构,从而对滚珠Q进行收集。
[0050]当容纳槽4为一个具有容纳滚珠Q的部件时,可以对滚珠Q进行收集,或者安装。通过定位槽22向下的边缘与容纳槽4对应并接入定位槽22中输送出的滚珠Q。
[0051 ]所述滚珠筒I包括筒体11以及设于筒体11中的空心圆柱筒12,筒体11为环形结构的管道,利用管道中间的空心圆柱筒12对滚珠Q进行收集或者容纳,从而形成由下至上的排列结构。
[0052]筒体11的底部设有固筒座13,利用固筒座13对筒体11的底部进行固定,其中固筒座13可以是一个固定块,将固筒座13与其他固定结构固定,从而使筒体11的位置保持在始终不变的稳定状态下。
[0053]所述滚珠Q由上至下地排列在空心圆柱筒12中,空心圆柱筒12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状。
[0054]利用空心圆柱筒12上部的开口接入滚珠Q,利用空心圆柱筒12下部的开口输送出滚珠Q。
[0055]保证滚珠Q从空心圆柱筒12上端口进入,依次排列在空心圆柱筒12中,从空心圆柱筒12下端口处输送出。保证定位边221与空心圆柱筒12下端口交接的过程中,当定位槽22处于空心圆柱筒12下端口处,便可以接出空心圆柱筒12中的一个滚珠Q,从而实现,逐个输送出,逐个输送的交接的效果。
[0056]所述定位体2包括摆动块21,摆动块21为定位体2的主体结构,摆动块21为扇形块。通过扇形结构的摆动,来实现摆动块21左上侧的定位槽22对滚珠Q的输送。
[0057]定位槽22设在摆动块21的上侧边缘,摆动块21在摆动时,便于定位槽22从筒体11的底部位置接入滚球Q。
[0058]摆动块21的底部固定设有转体23。转体23为摆动块21底部的转轴23利用轴体为摆动块21的底部提供支撑点,从而实现摆动块21的左右摆动。
[0059]所述转体23为铰接的一根转轴,转体23的侧部固定有支撑座5,通过固定支撑的支撑座5对转体23进行固定支撑,从而实现对支撑座5左侧上的摆动块21进行支撑。
[0060]转体23的一侧铰接有摆动块21、另一侧铰接在支撑座5上。
[0061 ]如图1、2中所示,转体23的左侧上铰接有摆动块21,右侧上铰接在支撑座5上。利用转轴为摆动块21提供旋转的支撑位置。
[0062]所述摆动块21与滚珠筒I的下侧边缘接触边为圆弧形的轨道24。
[0063]圆弧形的轨道24为摆动块21的上侧边缘,摆动块21的上侧边缘形成的圆弧形的轨道24与筒体11的底部为非接触式,其中,滚珠Q接触在轨道24上,便于滚珠Q在轨道24上进行滑动,利用滚珠Q与轨道24之间的接触滑动效果,便于滚珠Q掉落在轨道24左侧端的定位槽22中,从而进一步的帮助滚珠Q进入定位槽22中,便于定位槽22接入一个滚珠Q,定位槽22的大小近似与滚珠Q的大小,从而实现定位槽22接入一个滚珠Q进行输送的效果。
[0064]所述转体23上部的摆动块21中设有推动件25,推动件25为一根推动轴,利用该推动轴25形成旋转的接点,沿着推动件25向摆动块21的外部延伸有推动器6。该推动器6可以是电动的,便于实现对输送滚珠Q的自动化控制。
[0065]推动器6可以是也可以是气动,利用气动阀体对推动器6的运动状态进行切换。
[0066]利用推动器6中的推轴61与推动件25铰接,从而实现推动件25带动摆动块21进行左右摆动。
[0067]所述输送部3上等间距的排列若干容纳槽4,当输送部3为输送台或者输送带时,通过对容纳槽4的等间距排列,等距离的输送容纳槽4便可以精确的接入滚珠Q。
[0068]定位槽22的出珠边缘线为B,出珠边缘线B位于容纳槽4中。
[0069]其中,滚珠Q的右侧边缘的下落线与定位槽22的出珠边缘线B重叠,充分利用定位槽22的出珠边缘线B与容纳槽4的中心位置对应,从而形成稳定而精确的定位点,该定位点落在容纳槽4中。
[0070]摆动块21左侧端上的缺口形成的定位槽22,出珠边缘线B是定位槽22左侧边的竖向切线。滚珠Q从定位槽22的左侧端上部掉落,实现滚珠Q沿着定位槽22的左侧边竖向切线与容纳槽4中位置的精确对应。
[0071]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申请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气切换动控制的滚珠定位机构,包括滚珠筒(1)、滚珠(Q),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筒(1)中竖向排列有滚珠(Q),滚珠筒(1)的下端口设有定位体(2 ),定位体(2 )的下部设有输送部(3),定位体(2)中设有摆动的定位槽(22),输送部(3)上排列有容纳槽(4),定位槽(2 2 )向下与容纳槽(4 )对应并接入定位槽(22 )中输送出的滚珠(Q ),定位体(2 )的中间位置设有推动器(6),推动器(6)为气缸体,推动器(6)中向左延伸形成有推轴(61)为气缸轴,推动器(6)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座(5),推动器(6)的外部利用气管连接有气路切换器(7);所述气路切换器(7)包括切换盒(71)以及固定在切换盒(71)中的电磁切换阀(72),电磁切换阀(72)的左上端固定有第一出气头(722)、左下端固定有第二出气头(722)、右下端固定有进气头(721),电磁切换阀(72)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电磁线圈(7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筒(1)包括筒体(11)以及设于筒体(11)中的空心圆柱筒(12),筒体(11)的底部设有固筒座(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Q)由上至下地排列在空心圆柱筒(12)中,空心圆柱筒(12)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体(2)包括摆动块(21),定位槽(22)设在摆动块(21)的上侧边缘,摆动块(21)的底部固定设有转体(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23)为铰接的一根转轴,转体(23)的侧部固定有支撑座(5),转体(23)的一侧铰接有摆动块(21)、另一侧铰接在支撑座(5)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块(21)与滚珠筒(1)的下侧边缘接触边为圆弧形的轨道(24)。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23)上部的摆动块(21)中设有推动件(25),沿着推动件(25)向摆动块(21)的外部延伸有推动器(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3)上等间距的排列若干容纳槽(4),定位槽(22)的出珠边缘线为(B),出珠边缘线(B)位于容纳槽(4)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2)的外侧边上设有定位边(221),定位边(221)的高度低于滚珠(Q)的半径长度。
【专利摘要】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气切换动控制的滚珠定位机构,包括滚珠筒1、滚珠Q,所述滚珠筒1中竖向排列有滚珠Q,滚珠筒1的下端口设有定位体2,定位体2的下部设有输送部3,定位体2中设有摆动的定位槽22,输送部3上排列有容纳槽4,定位槽22向下与容纳槽4对应并接入定位槽22中输送出的滚珠Q,定位体2的中间位置设有推动器6,推动器6为气缸体,推动器6中向左延伸形成有推轴61为气缸轴,推动器6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座5,推动器6的外部利用气管连接有气路切换器7;至少具有稳定的取出滚珠Q,逐个输送滚珠Q,对滚珠Q进行精确定位,气动切换实现运动输送,输送部规则的排列滚珠的效果。
【IPC分类】B65G47/26, B65G47/82
【公开号】CN105600398
【申请号】CN201510807324
【发明人】倪煌斌
【申请人】倪煌斌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