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梯的紧急安全致动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66703阅读:来源:国知局
力提供器根据本公开的方面构建,并详述过渡位置和固定线圈。
[0033]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建造的摩擦力提供器并详述过渡位置和可移动线圈的透视图。
[0034]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建造的摩擦力提供器并详述工作位置的透视图。
[0035]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建造的摩擦力提供器并详述待发位置的透视图。
[0036]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建造的摩擦力提供器并详述工作位置的透视图。
[0037]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建造的摩擦力提供器并详述次级磁体的透视图。
[0038]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建造的摩擦力提供器并详述待发位置和防护件的透视图。
[0039]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建造的摩擦力提供器并详述具有磁体的弹簧力提供器的横截面视图。
[0040]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建造的外部触发机制并详述待发位置的透视图。
[0041]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建造的摩擦力提供器并详述不具有磁体的弹簧力提供器的横截面视图。
[0042]应理解,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以及所公开的实施方案有时以图解的方式示出并在局部视图中示出。在某些情况下,可省略对本公开的理解不必要的细节或渲染难以察觉的其它细节的细节。当然,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本文图示的特定实施方案。
[0043]详述
[0044]现在参考图1,图示了示例性电梯系统10。将理解,在图1中示出的电梯系统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并呈现通用电梯系统的各种元件。如图示,电梯系统10可包括经由支撑结构16耦接到对重装置14的轿厢12。支撑结构16可延伸到曳引轮18并且可被机器19驱动以使轿厢12和对重装置14移动通过井道21。被定位在井道21内的一组导轨40可在轿厢12和对重装置14移动通过井道时引导二者。电梯系统10可进一步包括电梯安全系统(ESS)23,其被定位在靠近导轨40的轿厢12上。
[0045]现在转向图2,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些实施方案,示出ESS23中的示例性一个的横截面。如示出,ESS 23可包括界定倾斜滑移路径24的主体22、螺栓26、被定位在倾斜滑移路径24内的楔形物28、具有安装在楔形物28上的摩擦力提供器(FFP)30的紧急安全致动器(ESA)20、和与主体22隔开并界定其间的通道34的次级块3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主体22和次级块32可作为单式件提供,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主体和块可作为(诸如通过螺栓)彼此保持固定关系的单独件提供。
[0046]楔形物28可包括弹簧36和安装到弹簧并面向通道34的制动垫38。多个弹簧36或多组弹簧36还可与楔形物28—起使用。ESS 23还包括光速/加速度传感器,其监测井道21中的轿厢12的速度并在诸如断电或超速的紧急情况下传输信号以激活ESA 20。该传感器消除对调速器和将调速器和轿厢12链接的设备的需求,从而极大地简化电梯系统10。无绳电梯是可利用这种ESS 23的一个示例性电梯。另一示例性电梯可为低速电梯,其中传感器可安装在对重装置14上。
[0047]当轿厢12上升和下降时,ESS23可沿导轨40行进,其中导轨40可被定位在通道34中。在断电、失控、自由落体或类似紧急情况下,可将信号从诸如光速传感器的源传输到ESA20。摩擦力提供器30可通过延伸以接触导轨40并产生力来对该信号作出反应,力可用来产生使楔形物28和导轨40沿倾斜滑移路径24移动直到楔形物28对接螺栓26所需的摩擦力。如果轿厢12在摩擦力提供器30活动时移动,则楔形物28可沿倾斜滑移路径24移动。当楔形物28移动时,制动垫38可接触导轨40并压缩弹簧36,这可促进从自由运动到制动的平滑过渡。
[0048]制动垫38与导轨40之间的摩擦可降低电梯的速度,并最终将轿厢12带到相对于导轨40的固定位置。如果电源发生故障而轿厢12固定,则摩擦力提供器30可延伸,但楔形物28无法移动。这确保了制动器在紧急情况下啮合,而不会对制动垫38和导轨40造成不必要的磨损。
[0049]如可在图3中可见,摩擦力提供器30可包括外壳42,其具有界定开口 46的第一端44和与第一端44相对的第二端48。摩擦力提供器30可进一步包括作为永久磁体提供的初级磁体50。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永久磁体是由具有创建恒定磁场的自然属性的材料形成。这与创建恒定或变化磁场(但仅在供应有电流或信号时)的电磁体相反。初级磁体50可移动地安装在外壳42内,以具有至少待发位置和工作位置。在待发位置中,初级磁体50可被保持在摩擦力提供器30内的凹陷位置中,而在工作位置中,初级磁体可被定位成使得初级磁体50的磁通量通过导轨40关闭。
[0050]具有集成触发机制的摩擦力提供器
[0051]在以下实施方案中,ESA20可进一步包括触发机制51(见图11),其可被提供为与摩擦力提供器30成一体,并且可包括安装在摩擦力提供器的外壳42内的电磁线圈52。线圈52可作为固定组件提供或可移动地安装。如在图3中示出,线圈52可安装在第二端48处的壳体42内的固定位置中。替代地,线圈52可与初级磁体50移动地安装,如在图4和图5中图示。在这些情况的任一种情况下,夹持板54还可被包括在触发机制中并安装在固定位置中。夹持板54可由诸如钢的磁敏材料形成。在待发位置中,初级磁体50的磁通量可通过夹持板54关闭。
[0052]初级磁体50相对于夹持板54和线圈52的定位可有助于管理待发位置和工作位置二者中的夹持力。例如,在图3和图4中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将线圈52定位在夹持板54与初级磁体50之间。该定位在工作位置中时可产生与导轨40的较强键合,而在待发位置中时与夹持板54具有较弱键合。作为对图3和图4中呈现的那些实施方案的替代实施方案,初级磁体50可移动地安装在线圈52与夹持板54之间的外壳42中,如在图5中。该定位在待发位置中的初级磁体50与夹持板54之间产生较强键合,与在该相同实施方案的工作位置中的初级磁体50与导轨40之间产生的键合相反。
[0053]在一个实施方案的图6的待发位置中,可将初级磁体50保持在FFP30的外壳42内的凹陷位置中。在该位置,初级磁体50的磁通量可通过夹持板54关闭,且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将初级磁体50和线圈52保持在该位置中。如可见,可在不使用电力的情况下无限期地保持待发位置。
[0054]电信号可通过线圈52传输,以开始初级磁体50从待发位置到工作位置的过渡。该电信号可源于许多装置,诸如上文讨论的光速/加速度传感器。信号可导致线圈52产生其自己的磁场。信号可通过线圈52朝两个方向传输:一个方向可产生与待发位置中的初级磁体50的磁场相反的磁场,而另一方向可产生与待发位置中的初级磁体50的磁场协调的磁场。为了启动从待发位置到工作位置的过渡,可产生相反的磁场。通过这样做,可中断初级磁体50与夹持板54之间的磁键合,允许初级磁体50通过磁引力远离夹持板54移动到导轨40。该引力可将初级磁体50拉向导轨40,其中初级磁体50的磁通量可随后通过导轨40关闭,因此将初级磁体保持在工作位置中,如图5和图7所图示。
[0055]一旦在工作位置中,初级磁体50可能不释放,直到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