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自动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5074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地板自动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生产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板自动上料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集装箱地板铺板上料一般采用人工上料方式,由人工按照地板排列顺序依次将地板抬到铺板机的倒V字型的支架上摆好,然后人工推动地板一张一张地上料,此种方式需要人工多,劳动强度高,场地占用面积大,且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板自动上料机,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人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约生产场地。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板自动上料机,包括框架、分料架、上料架和驱动机构;分料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上层,分料架设有用以承载地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可转动地连接框架,并在转动时使承载于其上的地板倾斜落下;上料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下层,上料架设有倾斜的上料面,以承接落下的地板;上料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板的转动轴线平行;驱动机构对应于上料架设置,将上料面上的地板依次沿上料架的长度方向推出上料。
[0005]优选地,所述分料架包括支撑托臂,所述支撑托臂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托臂上,而可相对于所述框架转动;支撑托臂平行于所述上料架的长度方向,支撑托臂的中心轴线即构成所述支撑板的转动轴线;。
[0006]优选地,所述分料架还包括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与所述支撑板相对而设,支撑轴承位于支撑板远离所述支撑托臂的一侧,并与支撑板之间具有间隔。
[0007]优选地,所述上料架的上料面为两个,两上料面对称设置,两上料面的上端相接,下端分别与所述框架相接,形成倒V字型结构;对应于上料架的两个上料面,所述分料架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板,两组支撑板分别位于对应的上料面的上方。
[0008]优选地,两组所述支撑板的转动轴线分别位于所述框架的两侧边缘,支撑板向框架内延伸。
[0009]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底架、位于底架两侧的多个侧向支撑,以及位于底架上方两端的两横向支撑;所述上料架位于所述底架上,并位于两侧的侧向支撑之间;所述分料架设置于两横向支撑之间。
[0010]优选地,所述框架还包括一纵向支撑,所述纵向支撑连接在两所述横向支撑中部的下方,纵向支撑上还安装有轴承座。
[0011]优选地,所述地板自动上料机还包括接料架;所述接料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框架,其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上料架的长度方向;接料架设有倾斜的承接板,承接板位于所述分料架的下方,以承接由分料架上落下的地板,并在相对于框架转动时使地板下落至所述上料架。
[0012]优选地,所述接料架通过一接料托臂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框架,所述接料托臂平行于所述上料架的长度方向;所述承接板的下端通过一连接板与所述接料托臂相连接,从而可相对于框架转动。
[0013]优选地,所述承接板与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设有加强板,所述承接板的上端还设有加强部。
[001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5]1、采用机械化代替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0016]2、减少人工,经测算,单班生产可减少人工4人,降低生产成本;
[0017]3、地板可集中摆放,无需在厂房内铺开搬运,节省厂房空间,节约生产场地。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板自动上料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框架;11、底架;12、侧向支撑;13、横向支撑;14、纵向支撑;15、轴承座;2、分料架;21、支撑板;22、支撑托臂;23、支撑轴承;3、接料架;31、承接板;32、连接板;33、接料托臂;34、加强板;35、加强部;4、上料架;41、上料面;5、驱动机构;60、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板自动上料机,其用以与铺板机相接,向铺板机输送地板。
[0022]如图1所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该地板自动上料机包括框架1、分料架2、上料架4及驱动机构5,并较优地设置有接料架3。
[0023]框架I大致包括底架11、位于底架11两侧的多个侧向支撑12,以及位于底架11上方两端的两横向支撑13。底架11、侧向支撑12以及横向支撑13之间围成一个中空的空间,供分料架2、接料架3、上料架4及驱动机构5的布置。
[0024]上料架4位于底架11上并位于两侧的侧向支撑12之间,上料架4具有两个对称的倾斜设置的上料面41,两上料面41上端相接,下端分别与底架11两侧的侧向支撑12相接,形成倒V字型结构,各侧向支撑12可对放置在上料面41上的地板60进行挡止。上料架4的倒V字型结构与铺板机的倒V字型支架相接。
[0025]驱动机构5设置于底架11上,并对应于上料架4设置,驱动机构5位于上料架4倒V字型围成的空间内。驱动机构5可采用电机或气缸并配合适当的传动机构,将上料架4上的地板60依次沿上料架4的长度方向推出至铺板机的支架上,驱动机构5每次均将位于最下方的地板60推出至铺板机,直至将堆放于上料架4上的所有地板60推出,完成上料。
[0026]分料架2位于框架I的上层,并设置在两横向支撑13之间。分料架2可接受从外部备料机构传送过来的成堆叠放的地板60,而后使地板60倾斜落下。
[0027]对应于上料架4的两个上料面41,分料架2设有两组用以承载地板60的支撑板21,两组支撑板21对称设置,每组支撑板21通过一支撑托臂22可转动地连接框架I。两支撑托臂22分别位于框架I的两侧边缘,支撑托臂2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横向支撑13的端部。每组支撑板21均由多个支撑板21构成,各支撑板21沿支撑托臂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支撑板21的一端连接在支撑托臂22上,支撑板21另一端向框架I内延伸。
[0028]支撑托臂22平行于上料架4的长度方向,支撑托臂22的中心轴线即构成支撑板21的转动轴线,即支撑板21可绕平行于上料架4长度方向的转动轴线转动。支撑板21初始情况下呈水平状态,转动后即可变为向下倾斜状态。
[0029]本实施例中,分料架2还包括支撑轴承23,支撑轴承23与支撑板21相对而设,支撑轴承23与支撑板21分别用以承载地板60的两侧。支撑轴承23位于支撑板21远离支撑托臂22的一侧,并与支撑板21之间具有间隔。如图1所示,框架I在中部还设有一纵向支撑14,纵向支撑14连接在两横向支撑13中部的下方,在纵向支撑14上安装有轴承座15。轴承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