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回转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6502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液压回转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回转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双向制动,双向缓冲,双向溢流,双向调速的液压回转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液压回转装置广泛应用于随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等回转机构中,这些回转机构在使用中需要能够停车制动,而且还需要过载保护和调速功能。目前,现状的液压回转装置大多本身带有停车制动装置功能,但其制动是直接停车,不具有缓冲功能,直接停车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坏,但是在过载保护和调速方面一般都是在进出油管道上连接起过载保护和调速的溢流阀和调速阀,使得其安装空间较大,不能很好的适应小空间安装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具有停车缓冲制动,高度集成,节约安装空间,能够自由调整回转速度和扭矩的液压回转装置,其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液压回转装置包括外壳、输出轴、静摩擦片、动摩擦片、碟簧、活塞、传动轴、固定螺栓、后盖、定转子副、短花键轴、马达后壳体、补偿盘、配流盘、阀盘,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与马达后壳体通过螺栓固定,将输出轴、动摩擦片、静摩擦片、活塞、碟簧、传动轴、后盖、定转子副、短花键轴和阀盘密封在外壳和马达后壳体内,所述的后盖、定转子副、阀盘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马达后壳体上,所述的马达后壳体与阀盘连接端面上开有容纳配流盘和补偿盘的槽,所述的配流盘和补偿盘通过阀盘闭封安装在马达后壳体内,所述的输出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后盖和外壳上,输出轴远离后盖的一端伸出外壳,输出轴靠近后盖的一端通过传动轴与定转子副连接,所述的短花键轴两端分别与定转子副和配流盘连接,所述的输出轴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部分上设置有动摩擦片、静摩擦片、活塞和碟簧,动摩擦片套装在静摩擦片内,所述碟簧的一端与后盖连接,碟簧的另一端通过活塞与动摩擦片和静摩擦片连接,所述的马达后壳体上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的进油口内并列安装有缓冲阀和调速阀,所述的出油口内同样并列安装有缓冲阀和调速阀,所述的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设置有梭阀,所述的马达后壳体上还开设有两个溢流阀孔,溢流阀孔内安装有其过载保护的溢流阀。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塞与动摩擦片和静摩擦片之间设置有压板。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壳上开设有为活塞提供推力液压油的油孔。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壳和输出轴连接处设置有骨架油封。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出轴上与动摩擦片接触位置设置有外齿,动摩擦片内设置有与输出轴外齿配合的内齿。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壳前端设置有行星齿轮减速器。
[0009]为了保证本装置的密封性,本装置各处设置有多个O型密封圈。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液压回转装置具有停车缓冲制动,过载保护、停机制动功能,而且缓冲阀、溢流阀、梭阀,调速阀均安装在马达后壳体上,高度集成,节约了安装空间,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自由地调整回转扭矩,回转速度。
[0011]【附图说明】:
[0012]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中:
[0013]1.外壳、2.骨架油封、3.输出轴、4.轴承、5.静摩擦片、6.动摩擦片、7.压板、8.碟簧、9.活塞、10.传动轴、11.固定螺栓、12.后盖、13.定转子副、14.短花键轴、15.马达后壳体、16.补偿盘、17.配流盘、18.阀盘。
[0014]【具体实施方式】:
[0015]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所述的液压回转装置包括外壳1、输出轴3、静摩擦片5、动摩擦片6、碟簧8、活塞9、传动轴10、固定螺栓11、后盖12、定转子副13、短花键轴
14、马达后壳体15、补偿盘16、配流盘17、阀盘18,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I与马达后壳体15通过螺栓固定,将输出轴3、动摩擦片6、静摩擦片5、活塞9、碟簧8、传动轴10、后盖12、定转子副13、短花键轴14和阀盘18密封在外壳I和马达后壳体15内,所述的后盖12、定转子副13、阀盘18通过固定螺栓11固定在马达后壳体15上,所述的马达后壳体15与阀盘18连接端面上开有容纳配流盘17和补偿盘16的槽,所述的配流盘17和补偿盘16通过阀盘18闭封安装在马达后壳体15内,所述的输出轴3两端分别通过轴承4安装在后盖12和外壳I上,输出轴3远离后盖12的一端伸出外壳1,输出轴3靠近后盖12的一端通过传动轴10与定转子副13连接,所述的短花键轴14两端分别与定转子副13和配流盘17连接,所述的输出轴3设置在外壳I内部的部分上设置有动摩擦片6、静摩擦片5、活塞9和碟簧8,动摩擦片6套装在静摩擦片6内,所述碟簧8的一端与后盖12连接,碟簧8的另一端通过活塞9与动摩擦片6和静摩擦片5连接,所述的马达后壳体15上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的进油口上并列安装有缓冲阀和调速阀,所述的出油口上同样并列安装有缓冲阀和调速阀,所述的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设置有梭阀,所述的马达后壳体15上还开设有两个溢流阀孔,溢流阀孔内安装有其过载保护的溢流阀。
[0016]所述的活塞9与动摩擦片6和静摩擦片5之间设置有压板7。
[0017]所述的外壳I上开设有为活塞9提供推力液压油的油孔。
[0018]所述的外壳I和输出轴3连接处设置有骨架油封2。
[0019]所述的输出轴3上与动摩擦片6接触位置设置有外齿,动摩擦片6内设置有与输出轴3外齿配合的内齿。
[0020]所述的外壳I前端设置有行星齿轮减速器。
[0021]为了保证本装置的密封性,本装置各处设置有多个O型密封圈。
[00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液压回转装置具有停车缓冲制动,过载保护、停机制动功能,而且缓冲阀、溢流阀、梭阀,调速阀均安装在马达后壳体15上,高度集成,节约了安装空间,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自由地调整回转扭矩,回转速度。
【主权项】
1.液压回转装置,包括外壳(I)、输出轴(3)、静摩擦片(5)、动摩擦片(6)、碟簧(8)、活塞(9)、传动轴(10)、固定螺栓(11)、后盖(12)、定转子副(13)、短花键轴(14)、马达后壳体(15)、补偿盘(16)、配流盘(17)、阀盘(18),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I)与马达后壳体(15)通过螺栓固定,将输出轴(3)、动摩擦片(6)、静摩擦片(5)、活塞(9)、碟簧(8)、传动轴(10)、后盖(12)、定转子副(13)、短花键轴(14)和阀盘(18)密封在外壳(I)和马达后壳体(15)内,所述的后盖(12)、定转子副(13)、阀盘(18)通过固定螺栓(11)固定在马达后壳体(15)上,所述的马达后壳体(15)与阀盘(18)连接端面上开有容纳配流盘(17)和补偿盘(16)的槽,所述的配流盘(17)和补偿盘(16)通过阀盘(18)闭封安装在马达后壳体(15)内,所述的输出轴(3)两端分别通过轴承(4)安装在后盖(12)和外壳(I)上,输出轴(3)远离后盖(12)的一端伸出外壳(I),输出轴(3)靠近后盖(12)的一端通过传动轴(10)与定转子副(13)连接,所述的短花键轴(14)两端分别与定转子副(13)和配流盘(17)连接,所述的输出轴(3)设置在外壳(I)内部的部分上设置有动摩擦片(6)、静摩擦片(5)、活塞(9)和碟簧(8),动摩擦片(6 )套装在静摩擦片(6 )内,所述碟簧(8 )的一端与后盖(12 )连接,碟簧(8 )的另一端通过活塞(9)与动摩擦片(6)和静摩擦片(5)连接,所述的马达后壳体(15)上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的进油口上并列安装有缓冲阀和调速阀,所述的出油口上同样并列安装有缓冲阀和调速阀,所述的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设置有梭阀,所述的马达后壳体(15)上还开设有两个溢流阀孔,溢流阀孔内安装有其过载保护的溢流阀。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压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9)与动摩擦片(6)和静摩擦片(5 )之间设置有压板(7 )。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压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I)上开设有为活塞(9)提供推力液压油的油孔。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压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I)和输出轴(3)连接处设置有骨架油封(2)。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压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轴(3)上与动摩擦片(6)接触位置设置有外齿,动摩擦片(6)内设置有与输出轴(3)外齿配合的内齿。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压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I)前端设置有行星齿轮减速器。
【专利摘要】液压回转装置,包括外壳、输出轴、静摩擦片、动摩擦片、碟簧、活塞、传动轴、固定螺栓、后盖、定转子副、短花键轴、马达后壳体、补偿盘、配流盘、阀盘,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与马达后壳体通过螺栓固定,将输出轴、动摩擦片、静摩擦片、活塞、碟簧、传动轴、后盖、定转子副、短花键轴和阀盘密封在外壳和马达后壳体内,所述的后盖、定转子副、阀盘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马达后壳体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停车缓冲制动,过载保护、停机制动功能,而且缓冲阀、溢流阀、梭阀,调速阀均安装在马达后壳体上,高度集成,节约了安装空间,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自由地调整回转扭矩,回转速度。
【IPC分类】B66C23-86, B66C23-94
【公开号】CN204474198
【申请号】CN201520147143
【发明人】袁良锁
【申请人】济宁科尔森液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