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升降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7943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升降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升降领域,特指一种适用于流水线上的小型升降台。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流水线上有许多产品需要经常在不同高度的工位进行加工,而现有的升降台多数是液压驱动,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价格贵等缺点,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适用于流水线上的小型升降台,且升降平稳、便于调节,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流水线上的小型升降台。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升降台,包含底板、支撑板、丝杆;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平行放置的第一支撑轴和可滑动的第一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和第一支撑轴上对应的套设有呈交叉设置的第一升降片组和第四升降片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平行放置的第二支撑轴和可滑动的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二滑动轴和第二支撑轴上对应的套设有呈交叉设置的第二升降片组和第三升降片组;所述第一升降片组和第二升降片组的另一端通过右螺母杆相连接;所述第三升降片组和第四升降片组的另一端通过左螺母杆相连接;所述丝杆的两侧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杆依次穿过左螺母杆和右螺母杆的中部;本实用新型运动平稳、使用方便,适用于调节流水线上工件的位置。
[0005]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平行放置的第一角撑;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平行放置的第二角撑;所述第一角撑和第二角撑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字槽和圆孔;所述第一角撑上的一字槽内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滑动轴,圆孔内设置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二角撑上的一字槽内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二滑动轴,圆孔内设置有第二支撑轴。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角撑和第二角撑呈L型,所述底板两端的第一角撑呈相反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板两端的第二角撑呈相反方向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角撑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二角撑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上。
[0008]优选的,所述一字槽水平放置,且和圆孔水平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片组与第四升降片组的交叉处和第二升降片组与第三升降片的交叉处分别设置有支撑轴。
[0010]优选的,所述左螺母杆和右螺母杆水平平行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一端还设置有把手。
[00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升降台通过丝杆带动左右螺母呈相反方向运动,使升降台可以快速的完成升降,在升降过程中运动平稳,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调节流水线上工件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升降台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升降台的右视图;
[0017]其中:1、底板;2、支撑板;3、第一角撑;4、第二角撑;5、第二升降片;6、第一升降片;7、第三升降片;8、第四升降片;9、丝杆;10、把手;11、左螺母杆;12、右螺母杆;13、支撑轴;14、止动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升降台,包含底板1、支撑板2、丝杆9 ;所述底板I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平行放置的第一角撑3,所述第一角撑3呈L型,所述两端的第一角撑3呈相反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角撑3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I上;所述支撑板2下表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平行放置的第二角撑4,所述第二角撑4呈L型,所述两端的第二角撑4呈相反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角撑4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2上;所述第一角撑3和第二角撑4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字槽和圆孔;所述一字槽水平放置,且和圆孔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角撑3上的一字槽内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滑动轴,圆孔内设置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滑动轴上套设有第一升降片组6;所述第一支撑轴上套设有第四升降片组8,所述第一升降片组6和第四升降片组8通过对应的止动圈14和第一角撑3实现固定;所述第一升降片组6和第四升降片组8呈交叉设置,且交叉处设置有支撑轴13 ;所述第二角撑4上的一字槽内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二滑动轴,圆孔内设置有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滑动轴上套设有第二升降片组5 ;所述第二支撑轴上套设有第三升降片组7,所述第二升降片组5和第三升降片组7通过对应的止动圈14和第二角撑4实现固定;所述第二升降片5和第三升降片7呈交叉设置,且交叉处设置有支撑轴13 ;所述两根支撑轴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止动圈14 ;
[0020]所述第一升降片组6的另一端和第二升降片组5的另一端通过右螺母杆12相连接;所述第三升降片组7的另一端和第四升降片组8的另一端通过左螺母杆11相连接;所述左螺母杆11和右螺母杆12水平平行设置,其两端分别设置有止动圈14,所述止动圈14用于固定升降片的轴向位置;所述丝杆9的两侧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杆9依次穿过左螺母杆11和右螺母杆12的中部;所述丝杆9的一端还设置有把手10。
[0021]使用时:旋转把手10,通过把手10带动丝杆9转动,由于丝杆9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使左螺母杆11和右螺母杆12呈相反方向运动,并通过升降片组实现升降台的升降运动。
[002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升降台通过丝杆带动左右螺母呈相反方向运动,使升降台可以快速的完成升降,在升降过程中运动平稳,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调节流水线上工件的位置。
[0024]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小型升降台,其特征在于:包含底板、支撑板、丝杆;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平行放置的第一支撑轴和可滑动的第一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和第一支撑轴上对应的套设有呈交叉设置的第一升降片组和第四升降片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平行放置的第二支撑轴和可滑动的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二滑动轴和第二支撑轴上对应的套设有呈交叉设置的第二升降片组和第三升降片组;所述第一升降片组和第二升降片组的另一端通过右螺母杆相连接;所述第三升降片组和第四升降片组的另一端通过左螺母杆相连接;所述丝杆的两侧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杆依次穿过左螺母杆和右螺母杆的中部;本实用新型运动平稳、使用方便,适用于调节流水线上工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平行放置的第一角撑;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平行放置的第二角撑;所述第一角撑和第二角撑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字槽和圆孔;所述第一角撑上的一字槽内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滑动轴,圆孔内设置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二角撑上的一字槽内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二滑动轴,圆孔内设置有第二支撑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撑和第二角撑呈L型,所述底板两端的第一角撑呈相反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板两端的第二角撑呈相反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撑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二角撑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字槽水平放置,且和圆孔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片组与第四升降片组的交叉处和第二升降片组与第三升降片的交叉处分别设置有支撑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螺母杆和右螺母杆水平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的一端还设置有把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升降台,包含底板、支撑板、丝杆;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平行放置的第一支撑轴和可滑动的第一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和第一支撑轴上对应的套设有呈交叉设置的第一升降片组和第四升降片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平行放置的第二支撑轴和可滑动的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二滑动轴和第二支撑轴上对应的套设有呈交叉设置的第二升降片组和第三升降片组;所述第一升降片组和第二升降片组的另一端通过右螺母杆相连接;所述第三升降片组和第四升降片组的另一端通过左螺母杆相连接;所述丝杆的两侧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杆依次穿过左螺母杆和右螺母杆的中部;本实用新型运动平稳、使用方便,适用于调节流水线上工件的位置。
【IPC分类】B66F7-06
【公开号】CN204529210
【申请号】CN201520030048
【发明人】易飚
【申请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