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4357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套膜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套膜机,主要是应用于口红笔、眼线笔等类似管状产品的自动套膜技术上。
【背景技术】
[0002]敬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口红笔的包膜立体示意图。现有的口红笔2、眼线笔等类似管状产品,为了要避免口红笔2、眼线笔等类似管状产品遭人随意打开试用,以及为了要达到保护口红笔2、眼线笔等类似管状产品的目的,一般都会在口红笔2、眼线笔等类似管状产品外部包覆一层透明的胶膜3,再利用加热的方式,让这一层胶膜3可以产生热收缩作用,紧紧地包覆在口红笔2、眼线笔等类似管状产品外部。
[0003]但是,现有的口红笔、眼线笔等类似管状产品包膜作业,一般都是使用人工套膜方式,整个生产过程,不但费时费工,而且在套膜的品质上无法精确控制,容易造成不良品增加的情形,为其既存尚待克服解决的问题与缺陷。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人目前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设计,累积多年的实务经验与心得,针对传统现有的人工套膜方式所既存的问题与缺陷,积极地投入创新与改良的精神,完成一种套膜机。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应用的技术手段以及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在于:
[0006]—种套膜机,包括:一进料机构、一送料机构、一胶膜卷收机构、一胶膜裁切与包膜机构、一旋转塔机构、一套膜机构、一定位机构、一旋转机构、一热收缩机构;其中:
[0007]该进料机构在机台一侧设有一置料槽,该置料槽的宽度刚好与工件的长度相当,该置料槽的内部可供堆叠容纳多个工件,该置料槽底部的出口处设有一转轮,该转轮的周围面设有多个呈半圆形的凹槽,做为容纳工件之用,该置料槽底部衔接转轮的另一侧处接结设有一活动斜板,该活动斜板的中间处设有一第一气压缸,由该第一气压缸上下带动活动斜板改变角度,由此将置料槽内的工件朝向转轮的方向集中,该转轮的中心设有一第一马达,由该第一马达带动转轮旋转,由此将凹槽中的工件一次一个依序地旋转出去,该转轮的前方处设有一固定斜板,该固定斜板上可供排列多个工件,该固定斜板低处的上方处设有一第一架体,该第一架体对应于排列在固定斜板最低处的第一个与第二个工件位置处设有一第二与一第三气压缸,该第二与第三气压缸下方设有一闸门与一压件,该固定斜板一侧对应于第一个与第二个工件位置处设有二红外线传感器,由该二红外线传感器感应工件是否到达定位,并依据感应的结果通知第二与第三气压缸一下一上、一上、一下的协调动作,先由第三气压缸向下带动压件压住第二个工件,再由第二气压缸向上打开闸门,让第一个工件自由落至送料机构,再由第二气压缸向下关闭闸门,再由第三气压缸向上带动压件放开第二个工件,让多个工件可以自动顺沿着固定斜板的斜度向前移动一个位置;
[0008]该送料机构设有一输送带,该输送带的外围设有多个置料座,每一该置料座上设有一呈V型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上可供容置一工件,该输送带设有一第二马达,由该第二马达定格转动输送带上所有的置料座,让置料座在容置槽上所有的工件都可以依序向前定格移位;
[0009]该胶膜卷收与裁切机构在机台对应于送料机构的后方位置处设有一第二架体,该卷收机构在第二架体的上方处设有一卷轮,该卷轮可供卷收一卷呈扁平的中空带状胶膜,该卷轮的下方设有多个惰轮与二呈上、下平行配置且相反方向转动的导引轮,该上方的导引轮设有一第三马达,由该第三马达带动上下二导引轮将胶膜送入裁切机构,该裁切机构在对应于上下二导引轮处设有一平台,该平台的上方处设有一作动件,该作动件下方的左、右两侧设有二压制件,该作动件与二压制件之间设有二弹性元件,让该二压制件在压制胶膜时具有弹性,该作动件下方的中间设有一裁切刀,该平台的中间对应于裁切刀处设有一缝隙,该作动件的上方设有一第四气压缸,当胶膜由上下二导引轮送入平台时,即由该第四气压缸带动作动件的左、右二压制件先压住胶膜,再由中间的裁切刀裁切胶膜至与工件相当的长度,由此供应工件套膜所需的胶膜;
[0010]该胶膜包膜机构在机台对应于上述胶膜卷收与裁切机构的平台处设有一第三架体,该第三架体的上方设有一横向滑轨与一横向滑座,该横向滑座设有一第五气压缸,由该第五气压缸带动横向滑座左右移位,该横向滑座对应于平台的胶膜上、下处设有二第一吸盘,该二第一吸盘由一第六气压缸所带动,先由二第一吸盘朝向中间吸住胶套,再朝向上下拉开胶套的开口,再由第五气压缸向左移动横向滑座,由此将胶套套入套膜杆中,该横向滑座对应于平台的胶膜左、右处设有二模具,该二模具设有二呈半圆形的模穴,该二模具由一第七气压缸带动而呈闭合状态与张开状态,当该胶套套入套膜杆时,该二模具随即闭合,利用二模穴将胶套包覆于套膜杆中;
[0011]该旋转塔机构在输送带第一个工作站的后方位置处设有旋转塔,该旋转塔的下方设有一第四马达,由该第四马达以逆时针方向定格转动旋转塔,让该旋转塔每一次都作九十度的旋转,该旋转塔圆周上的三点钟、十二点钟、九点钟与六点钟方向设有四个向外伸出的套膜杆,该套膜杆设有一呈尖锥状的套入端,该套膜杆中间设有一定位阶缘,做为定位胶膜之用,该旋转塔在三点钟方向的套模杆对应于胶膜包膜机构,由该胶膜包膜机构将胶膜包覆于该处的套模杆中,该机台在对应于旋转塔的十二点钟方向处设有一红外线传感器,由该红外线传感器感应套膜杆是否到达定位,并通知第四马达定格转动旋转塔,该机台在对应于旋转塔的九点钟方向外围处设有一第四架体,该第四架体上方对应于套膜杆的轴心处设有一胶膜定位套件,该胶膜定位套件设有一第八气压缸,由该第八气压缸带动胶膜定位套件左右移位,将胶膜推顶至套膜杆的定位阶缘处,该旋转塔在六点钟方向的套模杆对应于套膜机构,由该套膜机构将胶膜从套模杆移往并穿套于工件中;
[0012]该套膜机构在对应于输送带第一个工作站的前方位置处设有一挡块,该挡块对应于工件头部端面的上缘处设有一活动杆,该活动杆设有一第九气压缸,由该第九气压缸前后带动活动杆移位,该套膜机构在对应于输送带第一个工作站的后方位置处设有一抬料件,该抬料件的上方设有一呈半圆形凹缘,该半圆形凹缘的内径与工件的外径相当,该抬料件的下方设有一第十气压缸,由该第十气压缸带动抬料件上下移位,该套膜机构在对应于输送带第一个工作站的上方位置处设有一第五架体,该第五架体设有一直向滑轨与直向滑座,该直向滑座的前方设有一第i^一气压缸,由该第i^一气压缸带动直向滑座前后移位,该直向滑座的下方设有一第十二气压缸,该第十二气压缸设有一套膜件与二第二吸盘,由该第十二气压缸带动套膜件与二第二吸盘上下移位,该套膜件的下方设有一呈半圆形弧面,该半圆形弧面的内径与工件的外径相当,当该输送带将置料座定格移位至套膜机构处时,先由该第九气压缸向后带动活动杆,将工件推顶至套膜杆处,再由该第十气压缸向上带动抬料件,将工件的尾端微微向上抬起,让工件的尾端翘起一角度,方便胶膜套入,再由该第i^一气压缸向后带动直向滑座移位,再由该第十二气压缸向下带动套膜件与二第二吸盘移位,让该套膜件的半圆形弧面与二第二吸盘贴合于套膜杆的胶膜表面,再由该第十一气压缸向前带动直向滑座移位,利用该套膜件的半圆形弧面与二第二吸盘将套膜杆的胶膜向前滑移穿套于工件外部,同时利用挡块顶抵于工件头部的端面处;
[0013]该定位机构在输送带第二个工作站的前、后两侧位置处设有二第十三气压缸,该二第十三定位气压缸对应于工件的头尾两端设有二定位件,当输送带将置料座定格移位至二定位件处时,即由该二第十三定位气压缸带动二定位件将所套设的胶膜推入工件中;
[0014]该旋转机构在输送带第三个工作站的前、后两侧位置处设有二升降座,该二升降座对应于置料座的工件头尾处分别设有多个皮带轮,该皮带轮由多个惰轮、二传动皮带与二第五马达所带动,该多个皮带轮设有多个轴杆与滚轮,该多个滚轮呈同方向旋转,该二升降座的下方设有二第十四气压缸,当输送带将置料座定格移位至旋转机构处时,先由该二第十四气压缸向上带动二升降座的复数滚轮将工件向上抬离置料座,并做顺时针的正向旋转,再由该二第十四升降气压缸向下带动二升降座,让该工件重新回到置槽座的容置槽中;
[0015]该热收缩机构在输送带第三个工作站的上方对应于旋转机构位置处设有加热器,当输送带将置料座定格移位至加热器处时,先由上述该旋转机构将工件向上抬离置料座,并做顺时针的正向旋转,再由该加热器对胶膜均匀加热并产生热收缩作用,让胶膜可以包覆在工件表面,最后再由输送带将完成套膜作业的工件输送至机台另一侧的出料斜板一个接着一个地排出收集。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该工件为管状产品。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该工件为口红笔或眼线笔。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该进料机构的置料槽正面使用透明材料。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