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单折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2953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床单折叠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折叠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床单、毛巾等纺织物品折置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服装、纺织工厂和大型旅馆需要更多的床单或者被褥来满足客人的需求,这样不可避免的就要大量整洁折叠好的床单、毛巾及被褥,显然人工操作是满足不了需求,这就需要一种自动床单折叠机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和工厂的经济效益。
[0003]目前,国内市场有几种床单自动折叠设备可以对床单、毛巾进行折叠,操作复杂,且只能对床单就行对称、简单的折叠;当变更折叠工艺以及对不同的折叠次数要求进行不同次数的折叠时,需要对折叠装备进行调整,因此装置的通用性较差;如果床单尺寸较大且折叠工艺复杂时,当前的设备也难以完成。因此,现有的折叠设备存在折叠样式简单、设备通用性较差和折叠效率低等缺点与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床单折叠机,从而提高折叠效率高、改变设备通用性、能够满足行业非对称折叠的要求。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床单折叠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右侧间隔设置有带轮一,所述带轮一中部安装横向三折板,所述横向三折板与带轮一共同构成第一层折叠装置;所述带轮一下方固定有与之平行的带轮二,所述带轮二的输送方向与带轮一输送方向相反,所述带轮一末端与带轮二始端之间通过竖立的导杆安装有旋转折刀,所述导杆末端连接齿轮,所述齿轮与电机相接通,所述旋转折刀与带轮二构成第二层折叠装置;所述箱体中部延伸形成弧形导轨,所述弧形导轨末端下方安装与带轮二垂直的带轮三,所述带轮三两侧安装有纵向双折板,所述纵向双折板与带轮三构成第三层折叠装置;所述带轮三后端间隔设置有与之垂直的挤压带轮一与挤压带轮二,所述挤压带轮二下方连接水平设置的带轮四,所述挤压带轮一、挤压带轮二与带轮四共同构成第四次折叠装置。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所述挤压带轮一的结构如下:包括水平设置的输送带一,所述输送带一左端连接倾斜向下的输送带二 ;所述挤压带轮二的结构如下:包括水平设置的输送带三,所述输送带三右端连接倾斜向下的输送带四;所述输送带一与输送带三输送方向相反,所述输送带二与输送带四位置平行输送方向相同。
[0009]所述带轮一上方安装有位移传感器。
[0010]所述带轮二上方安装有速度传感器。
[0011]所述弧形导轨的弧度为60°,所述弧形导轨的宽度为80mm-100mm。
[0012]所述带轮一、带轮二、带轮三、带轮四、挤压带轮一与挤压带轮二均采用防静电传送带。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实用新型全部采用传送带轮运输,可以保证床单在折叠运输过程中的高效、稳定,减少折叠装置的故障次数,便与检查和维修;采用消静电传送带,可以消除床单上的静电,以保证折叠的精度;设置的位移传感器,能够保证床单能够送达指定位置进行折叠工序;设置速度传感器有利于控制旋转切刀的转速以及传动带的传递速度,配合完成折叠动作,保证折叠精度;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横向三折、纵向六折的折叠流程,满足了行业对非对称折叠的需求,提升了折叠工艺的自动化操作程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创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层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层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带轮一 ;2、箱体;3、弧形导轨;4、带轮三;5、纵向双折板;6、横向三折板;7、旋转折刀;8、带轮二 ;9、挤压带轮一 ;901、输送带一 ;902、输送带二 ;10、导杆;11、齿轮;
12、挤压带轮二;1201、输送带三;1202、输送带四;13、带轮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床单折叠机,包括箱体2,箱体2右侧间隔设置有带轮一 1,带轮一 I中部安装横向三折板6,横向三折板6与带轮一 I共同构成第一层折叠装置;带轮一 I下方固定有与之平行的带轮二 8,带轮二 8的输送方向与带轮一 I输送方向相反,带轮一 I末端与带轮二 8始端之间通过竖立的导杆10安装有旋转折刀7,导杆10末端连接齿轮11,齿轮11与电机相接通,旋转折刀7与带轮二 8构成第二层折叠装置;箱体2中部延伸形成弧形导轨3,弧形导轨3末端下方安装与带轮二 8垂直的带轮三4,带轮三4两侧安装有纵向双折板5,纵向双折板5与带轮三4构成第三层折叠装置;带轮三4后端间隔设置有与之垂直的挤压带轮一 9与挤压带轮二 12,挤压带轮二 12下方连接水平设置的带轮四13,挤压带轮一 9、挤压带轮二 12与带轮四13共同构成第四次折叠装置。
[0021]如图3所示,挤压带轮一 9的结构如下:包括水平设置的输送带一 901,输送带一901左端连接倾斜向下的输送带二 902 ;挤压带轮二 12的结构如下:包括水平设置的输送带三1201,输送带三1201右端连接倾斜向下的输送带四1202 ;输送带一 901与输送带三1201输送方向相反,输送带二 902与输送带四1202输送方向相同。
[0022]带轮一 I上方安装有位移传感器(图中未画出)。
[0023]带轮二 8上方安装有速度传感器(图中未画出)。
[0024]弧形导轨3的弧度为60°,弧形导轨3的宽度为80mm-100mm。
[0025]由于床单折叠机通常是与熨平机连接使用的,被折床单上会带有静电,会影响折叠机的正常工作。为了消除静电影响,本实用新型中带轮一 1、带轮二 8、带轮三4、带轮四
13、挤压带轮一9与挤压带轮二 12均采用防静电传送带,从而消除床单上的静电,以保证折置的精度。
[002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0027](—)完成横向三折,当床单离开熨平机进入第一层折叠装置,床单传送至带轮一I中部,带轮一 I停止运行,两侧的横向三折板6朝上转动,床单的两侧在横向三折板6的带动下完成横向三折;
[0028](二)完成纵向一折,床单完成横向三折后,带轮一 I重新启动,到达第一层折叠装置末端,启动电机带动齿轮11周向旋转,齿轮11带动导杆10从而控制旋转折刀7的转速,在旋转折刀7与带轮一 1、带轮二 8的配合下实现纵向第一折,并进入第二层折叠装置;
[0029](三)完成纵向双折,箱体2延伸有弧形导轨3,床单滑过弧形导轨3进入第三层折叠装置中的带轮三4,从而实现床单的翻转(使得折痕向上);当床单传送至带轮三4的中部时,带轮三4停止运行,两侧的纵向双折板5绕定轴转动,床单随之合起,完成纵向双折;
[0030](四)完成纵向对折,床单完成纵向双折后,带轮三4启动,床单传通过带轮三4末端转移至挤压带轮一 9与挤压带轮二 12上,输送带一 901与输送带三1201相对输送,床单从两侧向中间挤压对折,并从挤压带轮一 9与挤压带轮二 12之间的空隙中下滑至带轮四13上,完成最后一次纵向对折。
[0031]本实用新型中横向三折板6与纵向双折板5的折板宽度均略窄于床单宽度的1/3,以防止在转动过程中床单塌陷。
[0032]本实用新型全部采用传送带轮运输,可以保证床单在折叠运输过程中的高效、稳定,减少折叠装置的故障次数,便与检查和维修。
[0033]本实用新型在带轮一 I上设置的位移传感器,能够保证床单能够送达指定位置进行折置工序。
[0034]本实用新型在带轮二 8上设置速度传感器有利于控制旋转折刀7的转速以及传动带的传递速度,配合完成折叠动作,保证折叠精度。
[0035]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横向三折、纵向六折的折叠流程,满足了行业对非对称折叠的需求,提升了折叠工艺的自动化操作程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创造经济效益。
[0036]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主权项】
1.一种床单折叠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所述箱体(2)右侧间隔设置有带轮一(I),所述带轮一(I)中部安装横向三折板(6),所述横向三折板(6)与带轮一(I)共同构成第一层折叠装置;所述带轮一(I)下方固定有与之平行的带轮二(8),所述带轮二(8)的输送方向与带轮一(I)输送方向相反,所述带轮一(I)末端与带轮二(8)始端之间通过竖立的导杆(10 )安装有旋转折刀(7 ),所述导杆(10 )末端连接齿轮(11),所述齿轮(11)与电机相接通,所述旋转折刀(7)与带轮二(8)构成第二层折叠装置;所述箱体(2)中部延伸形成弧形导轨(3),所述弧形导轨(3)末端下方安装与带轮二(8)垂直的带轮三(4),所述带轮三(4)两侧安装有纵向双折板(5),所述纵向双折板(5)与带轮三(4)构成第三层折叠装置;所述带轮三(4)后端间隔设置有与之垂直的挤压带轮一(9)与挤压带轮二(12),所述挤压带轮二(12)下方连接水平设置的带轮四(13),所述挤压带轮一(9)、挤压带轮二(12)与带轮四(13)共同构成第四次折叠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单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带轮一(9)的结构如下:包括水平设置的输送带一(901),所述输送带一(901)左端连接倾斜向下的输送带二(902);所述挤压带轮二(12)的结构如下:包括水平设置的输送带三(1201),所述输送带三(1201)右端连接倾斜向下的输送带四(1202 );所述输送带一(901)与输送带三(1201)输送方向相反,所述输送带二( 902 )与输送带四(1202 )位置平行输送方向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单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一(I)上方安装有位移传感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单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二(8)上方安装有速度传感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单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轨(3)的弧度为60°,所述弧形导轨(3)的宽度为80mm-10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单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一(1)、带轮二(8)、带轮三(4)、带轮四(13)、挤压带轮一(9)与挤压带轮二(12)均采用防静电传送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单折叠机,分为四层折叠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右侧间隔设置有带轮一,带轮一中部安装横向三折板;带轮一下方固定有与之平行的带轮二,带轮二的输送方向与带轮一输送方向相反,带轮一末端与带轮二始端之间通过竖立的导杆安装有旋转折刀,导杆末端连接齿轮,齿轮与电机相接通;箱体中部延伸形成弧形导轨,弧形导轨末端下方安装与带轮二垂直的带轮三,带轮三两侧安装有纵向双折板;带轮三后端间隔设置有与之垂直的挤压带轮一与挤压带轮二,挤压带轮二下方连接水平设置的带轮四;本实用新型折叠效率高,满足非对称折叠的工艺要求,能够完成横向三折、纵向六折的折叠工艺,高效稳定,成本低。
【IPC分类】B65H45/12
【公开号】CN204777953
【申请号】CN201520546652
【发明人】钱善华, 付英杰, 江伟中, 唐正, 李志强, 潘明武
【申请人】江南大学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