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调味剂的管状瓶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7787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调味剂的管状瓶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配件领域,具体涉及饮料瓶盖,特别涉及带调味剂的管状瓶盖组件。
【背景技术】
[0002]市售的各种加味饮料(如茶饮料、果味饮料等)多通过在纯净水中加入调味材料制成的,为了保证饮料品质、延长保存时间,加味饮料中多使用各种添加剂,不利于人体健康。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现市面上有出现可使调味材料与纯净水处于隔离状态的瓶盖,饮用时将瓶盖内的调味材料释放到瓶身内与水混合,即可即时配制成加味饮料。
[0004]现市面上的可隔离调味材料与纯净水的瓶盖还存在以下缺陷:1)均设置有用于密封的隔挡片,通过打开隔挡片的方式来使调味材料与纯净水进行混合;2)通过尖刺物刺穿隔挡片,在搬运及存放过程中容易受压变形,使尖刺物变形后刺破隔挡片,从而导致部分调味材料进入水中;3)装配不便,装配时工序效多,包括添加调味材料及组装瓶盖过程均较为复杂;4)操作不便,有区别于打开传统瓶盖的操作方式,使消费者不适应该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带调味剂的管状瓶盖组件,其操作简单,不会出现误操作。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0007]一种带调味剂的管状瓶盖组件,包括瓶盖本体和盖栓,盖栓与瓶盖本体进行配对螺接,盖栓的顶端为操作部,并在操作部的内侧面设有第一螺纹,瓶盖本体的上端表面设有与第一螺纹配对螺接的第二螺纹,瓶盖本体的下端为用于配对拧紧至容器顶部开口的下螺接部,盖栓的底端向下延伸形成双层管状结构,双层管状结构由外管和位于外管内部中端的内管构成,外管与内管的底部均为开口向下的下开口,且内管长于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留有用于容纳调味剂的容置腔室,容置腔室的底部为环状开口,瓶盖本体的中心设有管体,管体的顶部为开口向上的上开口,盖栓的双层管状结构从上开口穿入管体内,并通过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配对螺接进行升降锁紧调节,管体的底部设有漏斗底面,漏斗底面的底部中心为用于排出调味剂的中心漏孔,中心漏孔的内侧边缘设有密封平台,内管的下开口边缘卡紧在密封平台上,使容置腔室与漏斗底面的内侧之间形成密封腔室,调味剂储蓄在密封腔室起良好的密封作用。
[0008]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密封平台由开口向上的圆环状卡槽构成,圆环状卡槽高于漏斗底面的内侧面,内管的下开口边缘穿入且密封卡紧在圆环状卡槽内。
[0009]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操作部的外形为圆柱形结构。
[0010]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外管的下开口边缘紧贴着漏斗底面的内侧面。
[0011]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外管的下开口边缘与漏斗底面的内侧面之间留有缝隙。
[0012]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I)整体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安全卫生,直接沿顺时针方向拧松盖栓,使盖栓上升,盖栓上升后即可使内管与密封平台进行脱离,从而打开密封腔室,调味剂从容置腔室排出,最后从中心漏孔漏出全部落入水中;
[0014]2)整体结构稳定牢固,不需要设置隔挡片,内管的下开口边缘卡紧在密封平台时起良好的密封作用,不拧动盖栓时不会打开密封腔室,在搬运及存放过程中可避免出现任何误操作,确保调味剂与水之间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0015]3)装配操作时简单省时,直接反向放置盖栓后将调味剂倒入容置腔内,然后再配对拧入瓶盖本体,配对拧紧盖栓后密封性良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瓶盖本体与盖栓分解状态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瓶盖本体与盖栓分解状态的剖面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瓶盖本体与盖栓扣合状态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瓶盖本体与盖栓扣合状态的剖面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瓶盖本体与盖栓扣合状态的剖面图;
[0021]图中,I为瓶盖本体,2为盖栓,3为操作部,4为下螺接部,5为外管,6为内管,7为容置腔室,8为管体,9为漏斗底面,10为中心漏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一
[0024]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4,其具体实施的带调味剂的管状瓶盖组件包括瓶盖本体I和盖栓2,盖栓2与瓶盖本体I进行配对螺接,盖栓2的顶端为操作部3,该操作部3的外形为圆柱形结构,并在操作部3的内侧面设有第一螺纹,瓶盖本体I的上端表面设有与第一螺纹配对螺接的第二螺纹,使用时,通过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配对螺接进行升降锁紧调
-K-
T O
[0025]瓶盖本体I的下端为用于配对拧紧至容器顶部开口的下螺接部4,盖栓2的底端向下延伸形成双层管状结构,双层管状结构由外管5和位于外管5内部中端的内管6构成,外管5与内管6的底部均为开口向下的下开口,且内管6长于外管5,内管6与外管5之间留有用于容纳调味剂的容置腔室7,容置腔室7的底部为环状开口,瓶盖本体I的中心设有管体8,管体8的顶部为开口向上的上开口,盖栓2的双层管状结构从上开口穿入管体8内,管体8的底部设有漏斗底面9,漏斗底面9的底部中心为用于排出调味剂的中心漏孔10,中心漏孔10的内侧边缘设有密封平台,内管6的下开口边缘卡紧在密封平台上,本实施例的密封平台由开口向上的圆环状卡槽构成,圆环状卡槽高于漏斗底面9的内侧面,内管6的下开口边缘穿入且密封卡紧在圆环状卡槽内,另外,外管5的下开口边缘紧贴着漏斗底面9的内侧面,使容置腔室7与漏斗底面9的内侧之间形成密封腔室,调味剂储蓄在密封腔室起良好的密封作用。
[0026]操作本实施例的瓶盖组件时,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盖栓2,盖栓2沿螺纹方向慢慢上升,盖栓2上升后即可使内管6与密封平台进行脱离,同时外管5与密封平台也进行脱离,从而打开密封腔室,盖栓2上升得越高时其打开的开口越大,打开密封腔室后调味剂即可从容置腔室7排出,最后调味剂从中心漏孔10漏出全部落入瓶身的纯净水内,与纯净水混合后即可即时配制成加味饮料。
[0027]实施例二
[0028]本实施例,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外管5的下开口边缘与漏斗底面9的内侧面之间留有缝隙,当装配完成后,调味剂可从容置腔室7内经过缝隙流动至外管5与管体8之间,容置腔室7和外管5与管体8之间共同组成密封腔室,由于受密封平台的密封作用,装配完成后密封腔室与实现良好的密封作用,其操作使用方式与实施例一的相同。
[002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带调味剂的管状瓶盖组件,包括瓶盖本体和盖栓,盖栓与瓶盖本体进行配对螺接,盖栓的顶端为操作部,并在操作部的内侧面设有第一螺纹,瓶盖本体的上端表面设有与第一螺纹配对螺接的第二螺纹,瓶盖本体的下端为用于配对拧紧至容器顶部开口的下螺接部,其特征在于:盖栓的底端向下延伸形成双层管状结构,双层管状结构由外管和位于外管内部中端的内管构成,外管与内管的底部均为开口向下的下开口,且内管长于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留有用于容纳调味剂的容置腔室,容置腔室的底部为环状开口,瓶盖本体的中心设有管体,管体的顶部为开口向上的上开口,盖栓的双层管状结构从上开口穿入管体内,并通过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配对螺接进行升降锁紧调节,管体的底部设有漏斗底面,漏斗底面的底部中心为用于排出调味剂的中心漏孔,中心漏孔的内侧边缘设有密封平台,内管的下开口边缘卡紧在密封平台上,使容置腔室与漏斗底面的内侧之间形成密封腔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调味剂的管状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平台由开口向上的圆环状卡槽构成,圆环状卡槽高于漏斗底面的内侧面,内管的下开口边缘穿入且密封卡紧在圆环状卡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调味剂的管状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的外形为圆柱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或者3所述一种带调味剂的管状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下开口边缘紧贴着漏斗底面的内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或者3所述一种带调味剂的管状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下开口边缘与漏斗底面的内侧面之间留有缝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配件领域的带调味剂的管状瓶盖组件,包括瓶盖本体和盖栓,盖栓与瓶盖本体进行配对螺接,盖栓的底端向下延伸形成双层管状结构,双层管状结构由外管和位于外管内部中端的内管构成,外管与内管的底部均为开口向下的下开口,内管与外管之间留有用于容纳调味剂的容置腔室,瓶盖本体的中心设有管体,管体的底部设有漏斗底面,漏斗底面的底部中心为用于排出调味剂的中心漏孔,中心漏孔的内侧边缘设有密封平台,内管的下开口边缘卡紧在密封平台上;整体操作过程简单方便,直接沿顺时针方向拧松盖栓,使盖栓上升,盖栓上升后即可使内管与密封平台进行脱离,从而打开密封腔室,调味剂从容置腔室排出,最后从中心漏孔漏出全部落入水中。
【IPC分类】B65D51/28, B65D41/26
【公开号】CN204846770
【申请号】CN201520579456
【发明人】张溪春
【申请人】张溪春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