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76839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运车。
【背景技术】
[0002]在垃圾转运站中,与压缩机配套的转运车在垃圾装箱时需要开启后门,让转运车的箱体与压缩机有一定的重叠量,到终端处理场所进行卸料时也需要开启后门进行卸料。
[0003]目前,已有的转运车后门装置主要有三种方式:
[0004]1、在后门的一侧设置铰链,将后门与箱体连接,另一侧设置锁紧装置的限位板,垃圾装箱以及卸料时后门均通过人工进行开启和闭合;
[0005]然而,这种方式需要在垃圾箱体的外侧设置铰链及限位板,使得在箱体总宽度受限(标准规定不得超过2.5m)的情况下,进而必须缩小箱体内腔宽度,同等长度下减小了垃圾箱的有效容积,降低了转运车的转运效率。
[0006]另外,应用过程中需要人工操作,非常麻烦,不仅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害,还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0007]2、在垃圾箱的两侧设置液压油缸和连接臂,其中,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与连接臂的一端铰接,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垃圾箱的后门固接,在连接臂上设有一铰支点,该铰支点上设有销轴,连接臂通过销轴与固定于垃圾箱上的滑槽座上的滑槽连接。在垃圾装箱以及卸料时,后门均通过液压油缸的驱动来实现开启和闭合。
[0008]然而,在这种方式中,液压油缸及油缸支座设置在垃圾箱体的外侧,使得在箱体总宽度受限(标准规定不得超过2.5m)的情况下,必须缩小箱体内腔宽度,同等长度下减小了垃圾箱的有效容积,降低了转运车的转运效率。
[0009]另外,一旦液压油缸内泄,后门就会自动打开,从而使后门失去密封效果,污水会从后门处滴漏,带来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0010]3、将后门设置为双重门,第一重门与箱体顶部的支座铰接,箱体的侧面设置有液压油缸和支座,其中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与后门铰接,在垃圾卸料时,通过液压油缸的驱动来实现后门开启和闭合。
[0011 ] 在第一重门外设置有第二重门,主要用于垃圾装箱与压缩机对接时使用,开启和关闭方式与第一种方式相同,米用人工开启与关闭。
[0012]然而,这种方式同样会使得箱体的总宽度受限,同等长度下减小了垃圾箱的有效容积,降低了转运车的转运效率,且需要人工操作,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运车的转运效率较低的问题。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运车,包括车厢和安装在车厢上的后门,转运车还包括:油缸组件,油缸组件的沿其伸缩方向的第一端固定在车厢的顶部,油缸组件的沿其伸缩方向的第二端与后门驱动连接以驱动后门开启或关闭;其中,后门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沿车厢的高度方向上下依次布置,油缸组件的第二端与第二门体驱动连接。
[0015]进一步地,油缸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油缸和第二驱动油缸,第一驱动油缸安装在车厢的顶部,第一驱动油缸的驱动端与第一门体驱动连接;第二驱动油缸安装在第一门体上,第二驱动油缸的驱动端与第二门体驱动连接。
[0016]进一步地,油缸组件还包括油缸连接座,油缸连接座设置在第一门体上,第一驱动油缸的驱动端与油缸连接座连接,第二驱动油缸通过油缸连接座安装在第一门体上。
[0017]进一步地,油缸连接座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突出于第一门体的顶壁;第一驱动油缸的驱动端与第一支撑部铰接。
[0018]进一步地,油缸连接座包括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沿远离第一门体的方向延伸;第二驱动油缸与第二支撑部铰接。
[0019]进一步地,车厢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第二驱动油缸的驱动端铰接有插销,限位板内设置有与插销相配合的插销孔,当后门关闭时,插销插设在插销孔内。
[0020]进一步地,第二门体上安装有滑槽座,第二驱动油缸的驱动端沿其伸缩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滑槽座内。
[0021]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油缸的驱动端与插销通过定位销轴连接,滑槽座上设置有沿第二驱动油缸的伸缩方向延伸的滑槽,定位销轴定位在滑槽内。
[0022]进一步地,车厢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座,第一门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支撑座铰接。
[0023]进一步地,第一门体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座,第二门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支撑座铰接。
[0024]本实用新型中的转运车中的油缸组件安装在车厢的顶部,可以防止车厢的总宽度受限,保证车厢的内腔宽度,提高转运车的转运效率。又由于后门由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组成,于是,该后门便形成折叠门的形式,可在后门打开时,使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折叠,防止后门翻转打开后,门体占用较大空间。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车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7]图2示出了图1中的转运车的A部放大图;
[0028]图3示出了图1中的转运车的后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示出了图3中的转运车的后门的B部放大图
[0030]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转运车的第二门体打开时的状态图;以及
[0031]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转运车的第一门体打开时的状态图。
[003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3]10、车厢;20、后门;21、第一门体;22、第二门体;30、第一驱动油缸;40、第二驱动油缸;50、油缸连接座;51、第一支撑部;52、第二支撑部;60、油缸支座;70、导向座;80、插销;90、滑槽座;100、定位销轴;110、第一支撑座;120、第二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运车,请参考图1至图6,该转运车包括车厢10和安装在车厢10上的后门20,转运车还包括:油缸组件,油缸组件的沿其伸缩方向的第一端固定在车厢10的顶部,油缸组件的沿其伸缩方向的第二端与后门20驱动连接以驱动后门20开启或关闭;其中,后门20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沿车厢10的高度方向上下依次布置,油缸组件的第二端与第二门体22驱动连接。
[0036]本实施例中的转运车中的后门20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由于油缸组件的第一端固定在车厢10的顶部,油缸组件的第二端与第二门体22驱动连接,这样,通过油缸组件的伸缩便可以实现门体的打开或关闭。
[0037]由于本转运车的油缸组件安装在车厢10的顶部,于是,可以防止车厢的总宽度受限,保证车厢的内腔宽度,提高转运车的转运效率。又由于后门20由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组成,于是,该后门20便形成折叠门的形式,可在后门打开时,使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折叠,防止后门翻转打开后,门体占用较大空间。
[0038]在本实施例中,油缸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油缸30和第二驱动油缸40,第一驱动油缸30安装在车厢10的顶部,第一驱动油缸30的驱动端与第一门体21驱动连接;第二驱动油缸40安装在第一门体21上,第二驱动油缸40的驱动端与第二门体22驱动连接。
[0039]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驱动油缸30和第二驱动油缸40,可以比较方便地依次驱动第二门体22和第一门体21打开或关闭。
[0040]如图5所示,当打开后门时,第二驱动油缸40收缩,第二门体22绕其与第一门体21之间的铰接点旋转进而打开车厢的厢口的下半部分;如图6所示,当第二门体22旋转到位后,第一驱动油缸30收缩,第一门体21绕其与第二门体22之间的铰接点旋转进而打开车厢的厢口的上半部分。
[0041 ] 在本实施例中,油缸组件还包括油缸连接座50,油缸连接座50设置在第一门体21上,第一驱动油缸30的驱动端与油缸连接座50连接,第二驱动油缸40通过油缸连接座50安装在第一门体21上。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油缸连接座50,可以比较方便地实现第一门体21与第一驱动油缸30和第二驱动油缸40之间的连接。
[0042]在本实施例中,油缸连接座50包括第一支撑部51,第一支撑部51突出于第一门体21的顶壁;第一驱动油缸30的驱动端与第一支撑部51铰接。
[0043]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部51,并使第一支撑部51突出于第一门体21的顶壁,可以比较方便地使第一驱动油缸30与油缸连接座50连接,使第一驱动油缸30与车厢10的顶壁平行,防止第一驱动油缸30与车厢10的顶壁之间发生摩擦干涉,方便第一驱动油缸30的直线伸缩。
[0044]在本实施例中,油缸连接座50包括第二支撑部52,第二支撑部52沿远离第一门体21的方向延伸;第二驱动油缸40与第二支撑部52铰接。
[0045]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支撑部52,并使第二支撑部52沿远离第一门体21的方向延伸,可以比较方便地使第二驱动油缸40与油缸连接座50连接,防止第二驱动油缸40与第二门体22之间发生摩擦干涉,有利于第二驱动油缸40的伸缩。
[0046]在本实施例中,车厢10的顶部设置有油缸支座60,第一驱动油缸30的缸体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