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承重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59383阅读:2904来源:国知局
十字承重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吊装重型起重机的十字承重
Wi
O
【背景技术】
[0002]在重型起重机的加工和组装过程中通常需要将起重机吊起,例如在典型的折臂式起重机底部安装电机、测试并调节起重机塔身平衡等。传统的吊装工艺一般使用行车连接多个手拉葫芦通过吊带将起重机吊离地面进行作业。但一方面,由于受限于手拉葫芦的极限载荷,不适用于起重机这样的过重的机械;另一方面,折臂式起重机塔身吊点间的距离一般小于5m,无法满足行车吊钩之间操作安全距离不得小于Sm的要求,因此不能同时使用两辆行车同时操作,进一步限制了吊装的重量。另外,手拉葫芦操作繁琐,导致起重机塔身平衡的测试和调节工序也相应地十分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用于重型起重机吊装工序的十字承重梁。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十字承重梁,包括纵梁、横梁、吊耳以及筋板,其中,
[0005]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在各自的中点处垂直相交,并且所述纵梁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梁的长度;
[0006]所述吊耳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纵梁的两端对称的位置且在同一方向上垂直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所在的平面延伸的一对第一吊耳、位于所述横梁两端对称的位置且以相反于所述第一吊耳的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吊耳、以及位于所述纵梁上的一点且以与所述第二吊耳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三吊耳;
[0007]所述一对第二吊耳和所述第三吊耳之间的连线构成三角形状;
[0008]在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相交所构成的直角处设置筋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分别包括由钢板焊接而成的外壳和焊接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多个加强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包括垂直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所在平面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相互垂直地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具有凹槽,用于在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相交时允许所述第二加强板插入并穿过所述第一加强板,其中所述凹槽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宽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一对第一吊耳之间的距离为8.4m。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一对第二吊耳之间的距离为4.4m。
[0014]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吊耳可承载120吨的载荷。
[0015]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6]1.无需使用大吨位手拉葫芦,节约操作成本;
[0017]2.纵梁程度大于行车之间操作安全距离时可以同时使用两辆行车进行吊装作业,提尚安全系数;
[0018]3.十字承重梁具有测量平衡的能力,简化起重机塔身平衡调节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0019]4.十字承重梁本身由外壳和内部的加强板构成,在保证了机械性能的同时减小了自身的重量。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十字承重梁的示意图;
[0021]图2为示例性十字承重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I纵梁,2横梁,31第一吊耳,32第二吊耳,33第三吊耳,4筋板,5纵梁外壳,6横梁外壳,71第一加强板,711第一加强板,712第一加强板,713第一加强板,72第二加强板,721第二加强板,722第二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十字承重梁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十字承重梁总体包含垂直相交的纵梁I和横梁2,其中纵梁I的长度大于横梁I的长度。二者的交点分别位于纵梁I和横梁2的中点,即纵梁I以横梁2为对称轴对称,同时横梁2以纵梁I为对称轴对称。
[0026]在纵梁I和横梁2的不同位置设置有多个吊耳。其中一对第一吊耳31位于纵梁I的两端对称的位置,并且在同一方向上垂直于横梁2与纵梁I所在的平面延伸。一对第二吊耳
32位于横梁2两端对称的位置,并且以相反于第一吊耳31的方向延伸。以及一个第三吊耳33位于纵梁上的一点,并且以与第二吊耳32相同的方向延伸。一对第一吊耳31用于连接行车上的吊带,因此十字承重梁具有第一吊耳31的一面也可称为上面。一对第二吊耳32和第三吊耳33分别用于吊装起重机的三个面,因此十字承重梁具有第二吊耳32和第三吊耳33的面也可称为下面。其中一对第二吊耳32对称地吊起起重机的两侧,第三吊耳33用于吊起起重机的另外一面,使起重机保持稳定。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当需要在起重机底部安装发动机等装置时,同时使用第二吊耳32和第三吊耳33以使起重机在安装过程中保持稳定;当需要测试起重机的平衡性时,仅需卸下第三吊耳33的束缚,即可依据横梁2的摇摆程度来确定起重机的平衡性,进而有针对性地调节。相比于传统调整工艺中需要操作不同的手拉葫芦来测试起重机的平衡性,本实用新型的十字承重梁有效地简化了该工序。
[0027]在纵梁I与横梁2相交所构成的直角处设置由多个筋板4,用于加强十字承重梁的力学性能。
[0028]作为优选地,纵梁I和横梁2分别采用外壳包裹加强板的形式,以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同时尽量减轻十字承重梁的重量。如图2所示。承重梁外部具有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纵梁外壳5和横梁外壳6,以及焊接固定在外壳内部的多个加强板。
[0029]在图2所不的实施例中,加强板包括彼此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二加强板72和第一加强板71,并且二者同时垂直于纵梁I和横梁2所在平面。如图所示,第一加强板71的高度等于其所在位置的十字承重梁的宽度,多个第一加强板I等距离分布于纵梁I和横梁2的臂部,以及交点位置的两侧。第二加强板72的高度低于第一加强板71,并且第一加强板71设置有允许第二加强板72穿过的凹槽。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加强板71和第二加强板72通过在空间上相互配合来保证了十字承重梁的承重性能。第二加强板72同时穿过相邻的两个平行的第一加强板71,以使十字承重梁结构稳固。作为优选地,可以使用多个第二加强板72交错着穿过多个相邻的第一加强板71,以使结构更稳固。如图2所示,第一加强板711的下部、第一加强板712的上部和下部、以及第一加强板713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凹槽,第二加强板721穿过第一加强板711和712的下部,同时第二加强板722穿过第一加强板712和713的上部。如此设置可以通过使用尽可能少的加强板来抑制十字承重梁在各个方向的变形。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布置加强板,以达到加强十字承重梁的目的。
[0030]十字承重梁各部分的具体参数可以参照具体工况来设定。例如,由于行车吊钩之间操作安全距离不得小于Sm,可以将一对第一吊耳31之间的距离设定为8.4m,这样可以保证在满足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同时使用两辆行车分别吊起一端的吊耳31。使用两辆行车共同分担一个起重机的重量,不仅能够保证适用于超重型的起重机,还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一对第二吊耳32之间的距离可以参照吊装的起重机上的吊耳之前通常的距离,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4.4m。可以依据吊装的起重机的重量来合理配置具有适当载荷的吊耳,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一个吊耳可承载120吨的载荷,足够承担起重机的重量。
[0031]本实用新型仅以吊装起重机为例进行说明,十字承重梁同样适用于其他超重型机器的吊装工序。本实用新型的十字承重梁不仅省去了手拉葫芦和吊带等吊装装置,节省了操作成本,还可以同时使用两辆行车进行吊装操作,能够吊装超重型机械,并通过有效简化平衡调节工序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十字承重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横梁、吊耳以及筋板,其中, 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在各自的中点处垂直相交,并且所述纵梁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梁的长度; 所述吊耳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纵梁的两端对称的位置且在同一方向上垂直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所在的平面延伸的一对第一吊耳、位于所述横梁两端对称的位置且以相反于所述第一吊耳的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吊耳、以及位于所述纵梁上的一点且以与所述第二吊耳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三吊耳; 所述一对第二吊耳和所述第三吊耳之间的连线构成三角形状; 在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相交所构成的直角处设置筋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分别包括由钢板焊接而成的外壳和焊接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多个加强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十字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包括垂直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所在平面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相互垂直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十字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具有凹槽,用于在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相交时允许所述第二加强板插入并穿过所述第一加强板,其中所述凹槽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一吊耳之间的距离为8.4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二吊耳之间的距离为4.4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吊耳可承载120吨的载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十字承重梁,纵梁、横梁、吊耳以及筋板,其中纵梁和横梁在各自的中点处垂直相交,并且纵梁的长度大于横梁的长度。吊耳进一步包括分别位于十字承重梁上不同位置的第一吊耳、第二吊耳、以及第三吊耳。在横梁与纵梁相交所构成的直角处还设置由筋板。本实用新型的十字承重梁在吊装过程中不仅省去了手拉葫芦等调节平衡装置,更加安全可靠、节省了操作成本,还可以同时使用两辆行车进行吊装操作,能够吊装超重型机械,并通过行车吊钩起升高度的高低差调节吊物的平衡,提高了工作效率。
【IPC分类】B66C1/10
【公开号】CN205170152
【申请号】CN201521028725
【发明人】王显辉, 陈明, 曹锐, 何建国, 胡正前
【申请人】润邦卡哥特科工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