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用纱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602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用纱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用纱管。
【背景技术】
[0002]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0003]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之一,纺织机械也随着纺织业发展起来。在纺织行业中,比如进行棉纺、丝纺、合成纤维纺及混纺时都会广泛使用到纱管这个纺织配件。制条(混合、加油—梳毛—I?3道交叉针梳机—直型精梳机—条筒针梳机—复洗机—未道针梳机)—前纺(混条机—4?5道针板粗纱机—针轮(或皮圈)粗纱机—后纺(环徒细纱机—络筒机—并线机—捻线机)。主要工艺流程:①毛条制条(由原料到毛条);②前纺(由毛条到粗纱);③后纺(由粗纱到合股毛纱)。使用时一端插在纺车架的轴上,轴高速旋转,带动纱锭旋转,将短纤维纺成纱,再将纺出的纱绕到纱管上。目前纱管管筒宽度一定,不可调节,难以满足不同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纺织用纱管。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种纺织用纱管,包括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一侧中心位置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外侧设有第一调节套、第二调节套,所述第一调节套圆周方向上通过若干个第一连杆与套筒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套圆周方向上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杆与套筒板相连接,所述旋转杆一端贯穿拆卸挡板并通过锁紧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套、第二调节套与旋转杆之间螺纹连接。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套、第二调节套内侧螺纹旋向相反。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两端为铰接连接。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杆一端上设有旋转套。
[001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杆、第一调节套、第二调节套、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这样通过转动旋转套实现旋转杆的旋转,实现第一调节套、第二调节套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实现套筒板之间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达到纱管宽度调节的目的,满足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固定挡板;2.旋转杆;201.旋转套;3.第一调节套;4.第二调节套;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套筒板;8.拆卸挡板;9.锁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4]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种纺织用纱管,包括固定挡板I,所述固定挡板I一侧中心位置设有旋转杆2,其中所述旋转杆2—端上设有旋转套201。所述旋转杆2外侧设有第一调节套3、第二调节套4,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套3、第二调节套4内侧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调节套3圆周方向上通过若干个第一连杆5与套筒板7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套4圆周方向上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杆6与套筒板7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两端为铰接连接。
[0016]所述旋转杆2—端贯穿拆卸挡板8并通过锁紧组件9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套3、第二调节套4与旋转杆2之间螺纹连接。这样通过转动旋转套201实现旋转杆2的旋转,实现第一调节套3、第二调节套4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实现套筒板7之间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达到纱管宽度调节的目的,满足生产要求。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纺织用纱管,包括固定挡板(I),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I)一侧中心位置设有旋转杆(2),所述旋转杆(2)外侧设有第一调节套(3)、第二调节套(4),所述第一调节套(3)圆周方向上通过若干个第一连杆(5)与套筒板(7)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套(4)圆周方向上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杆(6)与套筒板(7)相连接,所述旋转杆(2)—端贯穿拆卸挡板(8)并通过锁紧组件(9)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套(3)、第二调节套(4)与旋转杆(2)之间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套(3)、第二调节套(4)内侧螺纹旋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两端为铰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2)—端上设有旋转套(20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用纱管,包括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一侧中心位置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外侧设有第一调节套、第二调节套,所述第一调节套圆周方向上通过若干个第一连杆与套筒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套圆周方向上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杆与套筒板相连接,所述旋转杆一端贯穿拆卸挡板并通过锁紧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套、第二调节套与旋转杆之间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杆、第一调节套、第二调节套、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这样通过转动旋转套实现旋转杆的旋转,实现第一调节套、第二调节套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实现套筒板之间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达到纱管宽度调节的目的,满足生产要求。
【IPC分类】B65H75/24
【公开号】CN205257672
【申请号】CN201620007069
【发明人】李钦源
【申请人】李钦源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